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76节
大肃如今的“地瓜”育苗还不算优质的,但亩产也可达到一千五百多斤,比种小麦的亩产可是足足翻了五倍。
百姓们听说了这个事情,当时会场就炸了。
“怎么可能?能翻这么多番?”
“我也不信,你没听刚才那大官说嘛,这玩意不好种,还得育苗,自己不会,就得买官府育好的苗,那指不定收多少钱呢。”
也有那脑筋转得快的,当即就打定主意要赌一赌,种一种试试,万一真成了,那今年就大丰收了,而且因为种的人少,没准还能高价大赚一笔。
万一真是高产量,那等到明年,大家就都会种这个了,抢不上头筹了。
府衙开了一天的“动员会”,民众反应却不大。
郭知州综合了各方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产量是无法展现的,但是这东西好吃也是真的,可以让百姓试试。”
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提出的主意,说是直接在府衙门口做一桌“地瓜宴”。
郭知州当即就定了让“方记”的方念真来操办这件事,府衙出银子。
他可还记得当时方念真在知州府做的宴席呢,那里面的“地瓜”,她做的也极为美味。
方念真一回生二回熟,这次虽然银两不多,只有五两一日,但是为了新云州勤劳的百姓们,她愿意精心设计一番。
直接给百姓们呈上精致的菜品怕是效果不明显,方念真建议,先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蒸,如此百姓才能尝到地瓜最真实的口感。
然后她再搭个烤炉,“烤地瓜”谁能抵挡啊?香气十足,一条街道上都得是甜丝丝的味道。
主要是前几日她在自己店里试过了,这个品种还挺适合烤的,里面会“流油”,烤出来的甜度也会比蒸的高。
之后再进行“地瓜的十八种吃法”展示,想必就能更有效果了。
时间紧迫,说干就干,先确定了地点,还是在府衙旁边的偏院里,方念真提了“搭烤炉”的需求,当天下午就有能工巧匠给搭好了。
这日重新召开的“动员会”就有吸引力多了,路过的百姓都好奇府衙旁边的院子里飘出来的是什么味道。
门口有面容比较和善的衙役邀请他们,“进去可以免费领‘地瓜’半个,不要钱的,进去看看吧。”
从来没听说府衙还能发东西的,顿时就涌进去一批人。
方念真已经蒸了一批地瓜,又烤了一些在炉中。
“来,烤地瓜趁热吃,又香又甜啊。”
队伍前头还有方念真安排的“水军”尽职尽责地吃着烤地瓜。
还大声嚷嚷着:“诶,你说这东西亩产那么高,还这么好吃,这我肯定得多种点。”
“是啊,这尝过了才觉得,不种真是不划算,哪怕就是种来解解馋呢,也好。”
慢慢的,聚集了有半院子的人,有序地排队领着蒸地瓜和烤地瓜。
方念真见人数攒上来了,就开始煎红薯饼,做拔丝地瓜。
“诶?那不是方记的掌柜吗?”
“是啊,想必是她厨艺好,被府衙叫过来的吧。”
“听说她以前就在府衙做饭的,不会是又回来了吧?自己出去开了那么大的店,还回来做事啊,不过她都支持这个东西,那我也信了几分,听说方记还有自己的牧场呢,她可不是简单的头脑。”
总体来说,今日加了美食元素的“动员会”还是见了些成效,来询问地瓜种植的人明显变多了,买苗的人也多了。
接下来着重的,就是地瓜的育苗了。
作者有话说:
(谢谢小可爱们投的营养液,300啦,会加更一章,爱你们)
第71章 胡椒猪肚鸡
方念真在府衙偏院接连摆了两天半的摊位, 为了推广“地瓜”的种植她也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谁不想粮仓装满, 衣食无忧呢?
她当时作为难民来到新云州, 受到过府衙的接济,又很有缘分地在府衙做了那么久的厨娘, 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回馈一些也是应该的。
活动结束后, 府衙要给她发十五两银子,方念真连忙拒绝了。
“您要是方便,能不能给我换成等量的地瓜苗?”
府衙的人一愣,“方掌柜真是深明大义,这事我给你记着了,等地瓜育好苗了, 我给你送去。”
这个要求自然是不难满足, 对府衙来说, 给地瓜苗可是比付钱要划算多了。
在朝廷的政策支持下,他们有很多等待育苗的地瓜,本来就担心推广不开, 到时候新云州的地瓜种植量不达标,可就要挨批评了。
他们这位郭知州啊,是个偏“大气”的地方官,朝廷一年才拨那么丁点银两,都用来搞建设了。
大手一挥,“城墙不牢固了, 修!”
“这里有一部分百姓出行不便, 建个桥!”
听说城里新来的居民都忙, 孩子们没人看管,整日在街上乱跑,又大手一挥。
“建学堂,把六岁以上的孩子都抓来上学堂,给补贴,一直学到参加科考。”
这不,现在就指着这次推广红薯呢,任务完成的好,就又可以问上面要银子了,郭大人激动地搓搓手,说是等银子批下来就要栽树、修路。
“哎呀,新云州的风沙有点大,多种些树,应是能改善很多。”
方念真在城里商户中本来就算是头等梯队的,如今她打算大面积种植红薯,那也许也能带动城里商户也参与进来。
她之前在严氏那里请到的育苗的能人,这两日就要开始进行育苗了。
人伢子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方念真都不满意,总感觉第一眼的眼缘看上去不踏实。
种地是个力气活,却也是个细心的活,最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方念真索性拜托了进城送羊肉的老黄,问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老黄沉思了一下,一拍大腿:“还真有!他们是一家七口,家里挺穷,吃饭都费劲,若是掌柜的能提供住处,约么是愿意干这个活计。那可是我们村里的好庄稼把式!”
老黄亲自来城里,自然也是顺便来看望黄莺,因此黄莺也在身边听见了。
她一脸嫌弃:“爹,你说的不会是杜家吧?”
方念真好奇:“怎么了?鲜少见你对谁这样不喜欢。”
黄莺叹了口气,“倒也不是不喜欢,他家做农活的活计确实是一等一的,只是人多田少,供不上吃。就是吧,那杜家的婶子脾气太爆了。”
“这倒是无妨,脾气再爆也不会来得罪东家吧,只要农活好就行了。”
待送走了自己的爹,黄莺踌躇了一下,还是寻方念真,告诉了她。
“掌柜的,那杜家的媳妇赖氏,她重男轻女,家里五个孩子都是女孩,她一心要生个男娃,对她家那几个孩子也不怎么好。刚才当着我爹的面不好意思说,杜叔和我爸还是有些交情的。”
方念真了然,怪不得黄莺如此看不惯,黄家虽然也有男孩,但是对黄莺这个长女也是视为掌上明珠。
“您别觉得我是说坏话,只是我觉得您应该知道所有的情况。”
方念真笑笑:“我知道你的好意,那家人不让自己家孩子吃饱吗?”
黄莺想了想,摇摇头:“那倒也不是,基本的吃饭穿衣还是没问题的,要不然他家也不会这么穷了,就是孩子多拖累的。只是一天天地骂人,他家的姑娘在家连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人品有问题吗?好吃懒做?偷鸡摸狗?”
黄莺连忙摆手,“那绝对不会,要不然我爹也不会推荐他们家了。”
方念真说道:“那就还是见一下,活计确实好的话,也不是不能用,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对我有用就行了。”
待到过两日,牧场再来城里送羊肉的时候,方念真就见到了杜氏夫妻俩。
两人一进来,女人就拉着男人要跪下。
方念真赶紧制止了:“使不得,咱们不兴这个。”
一眼就看得出来,那男人是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在这种场合上不善言辞,吞吞吐吐地还是没介绍清楚。
他媳妇倒是强势,直接抢过了男人的话头。
“回方掌柜,他叫杜河,我叫赖从芳,我俩今年都是三十三岁。”
方念真先观察二人,穿着虽然破旧了些,衣服裤子上都有补丁,但是干干净净,两人的手上都有着厚厚的老茧,看得出确实是经常干活的。
“家里几口人啊?种着几亩田呢?”
赖氏顿了一下,还是利利索索地答了,“我家人多地少,有五个孩子,地就四亩。”
“那来我这里干活,你们家里的地怎么办?”
一直蔫蔫的杜河开了口,声音闷闷的:“还可以抽空回去种。”
赖氏用胳膊肘使劲怼了他一下,又对方念真堆起满脸笑容:“方掌柜,您别听他瞎说,咱们这边酬劳够的话,我们就把家里的地包给别人种。”
赖氏可是听说了,这年纪轻轻的方掌柜有好几十亩地呢,若是能接了这个活计,家里不说有没有剩余的银两,起码吃饭不成问题了,就是自己家这个不争气的爷们,这会儿又恋家了!
方念真装作没有看到二人的小动作,又问了几个问题,就让黄莺带他们去后院。
正好今日要开始讲育苗的课,对农活精不精通,一学便知。
赖氏见了黄莺,先是一惊,这丫头如今都穿这么气派了?再是一喜:“诶呀,这不是黄家大丫头嘛,你记得吗,你小的时候婶子还抱过你呢。”
黄莺跟在方念真身边久了,难免学了一点她的脾气,该回击的时候就回击,绝不让人占便宜。
黄莺呵呵一笑:“那我可太小了,我真不记得了,就记得我小的时候,婶子老说我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赖氏准备套近乎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呃,婶子那都是随口说的,你看你这丫头,多少年的事了还记这么清楚,记性真好,呵呵。”
黄莺没有再搭理她,那天自己的老爹嘱咐自己了,尽量拉拔一下杜家,其一是他家在村子里风评确实不错,其二也是看杜河一年年地干苦活却攒不下钱,太累了。
方念真绝对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她除了派了杜家两口子去听课,还有车夫老钱、刘忠、还有店铺里两个懂农活的伙计。
方念真想试探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天赋,便也跟了去。
结果她发现自己跟听天书一样,罢了,放弃了,自己之前能种一小园辣椒已经很是不易了。
她听不懂归听不懂,却发现蔫头耷脑的杜河到了这个场合,真正地活了起来,他甚至能跟讲课的人一问一答,还能举一反三。
其他会写字的伙计都拿笔记录着,会的字不够多,就用自己会的符号记录。
赖氏也听不懂,她一向只会干活,如何干都是听丈夫的,悄悄环视屋子,发现方念真也在发呆。
她悄悄凑到方念真身边,“方掌柜,怎么你店里的伙计也都会写字啊?你招工要求这么高啊?”
方念真耐心跟她解释:“我们店里的员工都要学认字的,一天几个,一年也能认不少了。”
赖氏撇了撇嘴:“那也考不了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