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4章

      贺锦城心里比谁都难受,忍不住直犯嘀咕,我说让我冷静一下,他就不能打个电话问问吗。
    他说的话确实重了。
    顾引最后看他的眼神深沉又破碎,看得贺锦城心痛的无法呼吸。
    事后的后悔如同浪潮席卷,其实他只是害怕,怕顾引的身体有什么事还瞒着他。
    贺锦城越发暴躁。
    瞥见陈宽几次三番的欲言又止,正想说点什么,陈宽搁桌上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见是医院的院长,陈宽也没避着,直接开了免提接起来,“什么事?”
    “陈总,出大事了!外面全都是媒体记者,就快要冲进来了!”
    陈宽一听这院长气冲冲的声音,心下一紧,“是捅什么篓子了?”
    第82章 采访
    “不是不是,哈哈,是好事!”
    院长听出陈宽有些着急,赶忙改口,“突然来了好几波人说要采访一个血癌患者,还有一些群众拿着零食,带着自己的猫猫狗狗的要看望她,就是那天你交代关照的那个患者!”
    陈宽恍然大悟。
    随后院长又说,“那天还来了一个自称是xx平台的负责人,捐了一笔钱,还有一些物资给那些孩子,这些个记者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一群人全堵在门口,陈先生您看这要不要……”
    “好,我知道了,”陈宽看向贺锦城,觉得贺锦城现在的状态不方便出面,便接着说道,“这件事我们老板不方便露面,先稳住他们,我马上过去。”
    陈宽放下手机。
    “平台捐赠是谁去的?”
    杨超举起手,“我去干的,贺少说到时候陈少不方便出面,所以这件事是我和公司员工一块去弄,不过您放心,这中间没有任何人知道公司和二位的关系。”
    “好,”陈宽十分赞赏地点点头,“你们去接手接下来舆论的事,公司的事不用带贺少的名字。”
    “怎么把握你懂,趁着这次机会让平台出现在大众面前,”陈宽整理整理衣服,“这次的采访我出面吧。”
    “陈少。”
    杨超犹豫半晌,张张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直说。”
    “要不我找人代你前去,”杨超说出心中疑虑,“这样你和郑氏就闹翻了……”
    “有人正好需要我表明态度,”陈宽神秘兮兮地说道,“自然不会让他失望。”
    顾引最近帮他处理陈家杂碎,肉眼可见的合作诚意,陈明远自身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他。
    趁着这个机会,他也正好让顾引看看自己投诚的决心。
    “我去吧,”
    贺锦城抛开杂乱的思绪,从座位上拿起外套往外走,“你家的那点破事都没解决,着什么急。”
    正当郑氏台上下焦头烂额的应付着危机公关。
    忽然很诡异的,这股舆论风暴似乎有了平缓的趋势。
    郑决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这口气还没舒缓多久,他猛然之间就意识到其中的不对劲。
    有在商业上有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规矩。
    就是如果你触犯了大众的利益,他们会会狠狠指责、谩骂甚至多处攻击你,但起码对说明还有一定的地位,黑起来的热度也是热度。
    但如果所有人悄无声息,甚至不再关注这个问题,连搭理都不愿意再搭理你。
    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被大众遗忘,而另一个则是新起之秀可以完全替代,甚至大众已经接受了他的存在,而出问题的项目则是彻底废了。
    而现在,郑氏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刚开始爆出黑料的时候,至少说明大众尚且还是关注他们的信誉问题,正好也说明平台还算是受人欢迎。
    短期之内其他企业还是无法与之抗衡,他们甚至只需要利用好这一次知名度,再上升一个档次根本不成问题。
    但现在不一样了。
    之前的声明底下没有任何动静,人们不是接受了,而是连对他们声明的兴趣都没有。
    所有目光全都被新出现的舆论焦点吸引过去。
    在当下这个时代,热点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眼看自家公关要起到作用,连后续如何炒作都已经规划好了。
    有人竟然先人一步,让他们的计划全部扑空。
    整个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与他们相对的案例,甚至大量的网民开始艾特公众号去看别人怎么做。
    完全不一样的案例和宣传方式。
    既显得对方低调不求关注,还凸显郑氏的黑料爆点更加恶劣!
    更让他觉得胸口闷着一口气的是,跟他们抢钱的方式,竟然和他上一次黑贺家的手法一模一样。
    射出的子弹终究射到了自己身上。
    热心的网民在他们公众号的声明底下,将这件事的来龙去理清楚,扬言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看别人怎么做!
    大概就是主动放弃高薪工作名校毕业的毕业生,扎根一个贫困山区教学。
    结果不久之前发现患上了白血病,但是在得病期间,并没有立刻接受治疗,而是着重于把学生成绩搞上去,课下补课。
    终于坚持不住彻底垮了,去了医院也不放心学生的学习,多次打电话询问叮嘱。
    家里面知道这件事之后,父母毫不犹豫就变卖了家里的老房子,送她到城镇上住院治疗。
    一开始每天都有学生跟着村里的车来看她,给她带吃的,带进步的试卷,带同学们的手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