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 第136节

      第264章 返还七八成
    孙苗听到她的解释,气的眼睛都红了,他大喝道:“王海燕,我说没说过这个孙向红有问题,不让你去存钱?你为什么不听?竟然还拉着咱妈一起去!”
    王海燕听到他的埋怨也呜呜地哭喊道:“别人都存进去了,每个月拿那么多钱都好好的,谁知道真的会出事啊?”
    他们吵闹声太大,旁边跑来一个护士生气地说道:“这里是医院,请保持安静,要吵出去吵!别影响到医生和病人!”
    孙家人赶紧道歉,把护士哄走了。
    孙大姐叹了一口气,走到孙苗和王海燕跟前说道:“好了,别吵了,钱都存进去了再吵也没有用了。大苗,你也别上火,你有本事,钱没了还可以挣。海燕,以后这种事还是多听听大苗的,你俩是两口子,别一个人就做决定,总归是不好的。”
    听到大姑姐这么说,王海燕羞愧地点点头,不管她的想法怎么样,总归一句话说的对,两口子一起过日子,得商量着来,不能一个人瞒着把钱都存了。
    孙大哥看着弟弟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对于弟妹的气也散了不少,虽然语气生硬,但也缓和了些:“你俩也别吵了,还是等着看妈咋样了吧。”
    又等了几个小时,医生终于出来了。
    孙家人全都围上去问情况,医生呼出一口气说道:“暂时脱离危险了,只是要进重症看护观察一段。”
    一听暂时没事,一家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孙大哥立刻跟着护士去缴费,安排住院的事情。
    只是拿到付款单的时候,手都在抖。
    这个时候华夏还没有医保,住院的所有的费用都要自费,重症监护室一天就八十块钱,加上一些贵的用药怎么也得一百块。
    他们孙家虽然都过的不错,但也就是吃饱穿暖没问题,这一天这么多钱,着实压力太大。
    最主要的是,最有钱的孙苗钱没了,连个先垫钱的都不好找。
    但是老娘也不能不救,孙大哥先交了三天的费用。
    等跟几个兄弟姐妹汇合之后,说了费用几个人都沉默了。
    不是他们不孝,而是钱太贵了,他们就是普通工人,每个月两三百的工资,还要养活老人孩子,每个月也存不下几个钱。
    这住院一天就是一百,几个人能扛得住啊。
    孙苗听着金额转头就走,后面孙大姐怎么喊也没用。
    王海燕擦了擦眼泪说道:“哥哥姐姐别担心,实在不行我回娘家借钱,肯定给咱妈治好了。”
    看她这样,孙大哥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吧,你娘家不少人的钱也套里面了吧。你别管了,我们想办法,你把你的小家好好经营好了就行,以后可别这么急功近利了。”
    王海燕听到使劲点了点头。
    孙苗回到工厂,直接去了江小溪的办公室。
    江小溪惊讶地看到走了几个小时,再回来就好像老了十岁的孙苗,立刻焦急地问道:“怎么回事?”
    孙苗就把家里的事情跟她说了,最后抹了把脸说道:“小溪,能不能先把这个月的工资支付给我,我先把我妈的住院费凑出来。”
    江小溪立刻说道:“没问题,我可以先借给你钱,分期还就行,每个月扣你一部分工资。最好多借一点,这样就不怕你被别人挖走了。”
    听到江小溪这个话,孙苗心里暖洋洋的,笑着说道:“不用,先预支一个月工资就行。”
    江小溪笑着说道:“那看样孙副厂长是不想给我这个机会了。行,你直接去财务室领钱就行。”
    孙苗一听江小溪这么说,立刻就去财务室领钱。
    看到孙苗憔悴的样子,江小溪想了想,叫住正在开门的孙苗:“孙副厂长,孙向红骗了这么多人,政府肯定会给你们个交代的,压力不要太大。这次他爆雷爆的早,损失还不算太大。虽然本金全还回来不太可能,但是换个七八成我觉得都问题不大。”
    听着江小溪这句话,孙苗也不着急去领工资了,激动地扑到江小溪办公桌前,问道:“江总,你说的真的?”
    江小溪耸耸肩说道:“记得保密,大差不差。”
    孙苗听到这个好消息,心里的郁气去了大半。
    自己的那些存款可不是小数目,虽然没有全部拿回来,但七八成他就很满足了,别说七八成,就是五成他都满意。
    江小溪跟政府关系好,而且皮鞋厂已经算是d市的支柱产业了,对于她能得到这种小溪,孙苗一点也不意外,而且非常相信。
    他使劲握住江小溪的手,好一顿感谢。
    这才去财务室预支了工资,飞快地往医院赶。
    回到医院,除了今天作为看护的孙大哥和等着孙苗回来的王海燕之后,其他人都回家了。
    他们兄弟姊妹多,不用全都在这里守着,轮流照顾就行。
    其他人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还得顾着家里面。
    看到孙苗回来,两人都赶紧迎上去,怕孙苗再出点事。
    没想到回来的孙苗脸上带着笑,他把手里的钱塞给孙大哥说道:“这是我去单位预支的这个月工资,想给咱妈交医药费。”
    孙大哥看着手里两千块,问道:“预支的?你们厂这么好?不干活就能提前给你钱?”
    孙苗点头说道:“嗯,我们江总亲自批的,要是不够还可再借。以后每个月从我工资扣一部分还就行。”
    孙大哥激动地点头说道:“你们江总真是好人。大苗,放心,咱们兄弟几个平摊费用,我们一起还钱。”
    孙苗点头笑着说道:“还有一个好消息,但你们不能外传。”
    王海燕问道:“啥好消息?”
    孙苗看着她说道:“江总说了,孙向红骗的人太多了,政府不会不管的,应该能返还本金的七八成。但是这个消息还没有确定,不要往外乱传,给江总添麻烦,知道不?”
    听到本金能返还七八成,王海燕一下子就哭了出来,使劲点头。
    孙大哥也开心,抓着弟弟的手说道:“真的?”
    孙苗点头:“我们江总跟市里关系不错,我觉得消息肯定假不了。”
    孙大哥连连说好。
    第265章 九二南巡
    孙母醒了之后听到本金能返还七八成,也放松了不少,心情一好恢复的就快。
    一个礼拜之后,就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了。
    主要普通病房费用就不那么高了,三兄弟再平摊一下,都能承担得起。
    江小溪的消息还是很准确的,没过几天,赶在春节之前,政府就出了正式消息,所有在孙向红私人银行存款的老百姓,凭借存款凭证,领取本金的百分之八十!
    这一下所有人都放心了,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银行门口和政府广场的人群也散去了,就等着正月过后排队领钱了。
    听到这个消息孙母和王海燕心才彻底掉到肚子里去了。
    孙母状态迅速回升,终于赶在腊月三十这天回了家,可不愿意在医院过年。
    江小溪因为孙苗家出事,过年特意给他包了个大红包,亲自送给他,让他过个好年。
    当然,这也是他这一年来工作应得的奖励。
    孙向红案件在九二年春节的时候落下了帷幕,只是这件事仅仅是全国非法集资的一个地方缩影,在这个意识和思维受到激烈冲击的魔幻年代,全国的人都在不同的谎言中挣扎。
    当然,九二年对于华夏最大的冲击并不是欺骗,而是从一月份的时候,一位伟人开始了南巡,他为华夏经济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件事做出了鲜明的解释。
    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话语一出,经济发展的大势已经锐不可当。
    华夏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九零年到九一年的寒冬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春节在家的时候,江小溪电视报纸一天不落的看着关于南巡的新闻,在现在媒体单一的情况下,获取政策变化的方式就只有报纸了。
    虽然是重生的,但江小溪看报纸却很新鲜,前世就只顾着忙乎吃喝拉撒,哪里还想着看报纸呢。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期,江小溪把看过的报纸都好好的保存下来,这以后就是见证的历史的物件,肯定能值不少钱呢。
    不过,其他的事情不记得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原材料将会涨价这件事情。
    这是几年后,江小溪看到的一个电视访谈上说的。
    这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访谈,当时他还是一个村干部,他在听到南巡讲话之后,就召集起了村干部,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囤积原材料,还去借了高利贷,大批进购铝锭。
    他们进购的时候铝锭价格为六千元每吨,仅仅三个月后,铝锭已经涨到了一万八千块一吨!
    为了村子和自己狠狠赚了一笔!
    从而拥有了第一桶金,下海经商,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而九二年也是全面改革开放的一年,众多官员也感受到了经济浪潮的炙热,纷纷扔下铁饭碗,去到南方下海经商。
    至此之后,华夏经济发展的野蛮时代拉开了大幕!
    江小溪摸着下巴,还是这倒买倒卖的活计,没啥难度的适合自己啊。
    这一导一卖,赚个差价,基金会的钱就出来了。
    说到基金会,现在江小溪有点挠头了,叹了一口气,做慈善不容易啊。
    华夏人口多,贫困人口也多,江小溪之前觉得一个亿很多,好像凭借自己就能帮助很多孩子一样,但是这钱真的花出去才知道,这只是沧海一粟。
    仅仅凭借自己这点资金,倾家荡产都无法洒出水花。
    她现在有些犹豫,是否要接受社会捐款。
    只是一旦基金会接受社会捐款,就要对社会负责,公开费用使用情况,接受大众的监督和评论,把自己和所有人暴露在别人眼中。
    但这不是江小溪想要,她只是想为华夏做一些事情。
    不过,现在自己还能扛得住,先把铝锭这件事做了,大赚一笔再说。
    收购铝锭这件事不适合皮鞋厂来做,想了想,姜灿哥做倒是适合。
    姜灿去年结的婚,时间正好是江小溪接航母的时候,江小溪当时在w国,等回来知道消息的时候姜灿媳妇都快生了。
    江小溪知道消息的时候都是蒙的,姜灿是奉子成婚的,媳妇耿紫刚到二十岁,啥也不懂,一直到怀孕三个月了才发现,之后就是两家人鸡飞狗跳的吵架时间。
    这给小舅和小舅妈气的,但是自己的乖孙不能不要,两人匆匆的结了婚,举行了仪式。
    结婚不到半年,儿子出生了,耿紫都出月子了。
    对于小外甥,江小溪可是稀罕,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就去找姜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