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赵亮好奇道:“那他算是司马道子的人?”
“也不能这么说,”桓玄摇摇头:“准确来讲,他和殷仲堪一样,代表的是豪门望族。”
晨曦说道:“我倒是比较熟悉殷仲堪这个人,他确实是望族的代表。”
桓玄微微颔首,接着道:“殷仲堪是太常殷融之孙,晋陵太守殷师之子。此人喜好清谈,擅长写文章,常说三日不读《道德论》,就觉得舌根僵硬。说实在的,这家伙的才华也确实了得,颇受建康雅士们的喜爱和敬慕。不仅如此,老殷还做过谢玄大统领的长史、参军等职,最后升任京口所在的晋陵太守,故而对军务也并不陌生。家叔因为爱才,后来奏请朝廷同意,邀请殷仲堪加入了荆州军,命他执掌西府七营,足足三万大军呢。”
“他跟你的关系如何?”陶思源好奇的问道。
“应该说还算不错吧,”桓玄回答:“一来他感念家叔的知遇之恩,二来我们在建康时也有些交情,所以他虽然年长我二十几岁,可从来都以平辈论交。家叔去世后,殷仲堪曾给司马道子连写了三封书信,请求他放我回荆州主持大局。”
赵亮闻言点点头:“这么说,这位掌握了荆州三分之一兵力的重要人物,应该是站在你这边的,局面很有利啊。”
桓玄笑笑:“恐怕还不好说。老殷人虽然不错,但是性情有点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未必能指望的上。最能令我信赖的是堂兄桓石虔。他是我叔父桓豁的长子,但因为是庶出身份,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不过,我这位堂兄勇猛矫捷,颇有才干,是荆州军中著名的猛将,曾独自策马闯进敌群之中,将被重重围困的叔父桓冲救出险境,故而在荆州健儿心目中很有分量。”
陶思源点点头:“嗯,这个人的名头我也听说过,他的事迹在北府军中都广为流传。”
“桓石虔现在是冠军将军兼豫州刺史,”桓玄道:“虽然职分不高,手下兵马也只有一万多,但皆是善战的精锐,再加上他本人在荆州军中素有威望,因此于我而言非常重要。堂兄一向崇敬家父,并且把桓氏一族的利益看得最高,所以他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
“那么杨亮呢?”陶思源问道。
桓玄苦笑着摇摇头:“辅国将军杨亮是荆州军元老,在我父亲麾下时就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不夸张的说,整个巴蜀有一多半都是他打下来的。此人陆战水战皆为精通,手下兵马不仅彪悍绝伦,而且只认杨家令,不识桓家旗。就连叔父桓冲对他都客客气气的,像我这个毛孩子,更是难入杨大将军的眼了。家叔去世后,杨亮一直没有表明态度,据坊间传闻,他也在觊觎荆州军大统领的位子。”
赵亮闻言道:“这么说,杨大将应该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喽?”
“或许吧,”桓玄无奈道:“不过杨亮也清楚,他若当上大统领,只会令荆州军直接分裂,因为桓氏一族,是不可能允许这种局面发生的。”
他撇了赵亮一眼,幽幽道:“北府兵不也一样吗?”
赵亮不禁莞尔:“的确如此,刘牢之那么厉害,同样也不敢轻易坐上帅位,只能乖乖的伺候谢煥公子。”
桓玄道:“不瞒几位,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司马道子暗中怂恿杨亮接位,并许诺他朝廷会全力支持。只要我们荆州内斗一起,会稽王就有机可乘了。”
赵亮心中暗想:这位南郡公看得还真透彻。不过,虽然他跟谢煥年纪相仿,但绝非任由别人摆弄的蠢蛋,所以司马道子用在北府兵身上那套提线木偶的伎俩,恐怕无法对荆州军奏效。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挑唆杨亮内乱,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赵亮问道:“你派人提前去报信,究竟是通知谁来迎接呢?”
“我找的是殷仲堪,”桓玄回答:“堂兄桓石虔率军驻扎在北方,离得有些远,一时半刻怕来不及赶到。不过,出于礼数上的考虑,我同时也命人知会了王忱。他身为荆州刺史,毕竟名义上还是此地最高的军政官员,我回来不好不跟他打个招呼。另外,赵兄率领北府将士一路护送我西行,抵近荆州防区,也需提前跟他略作解释的。”
赵亮暗赞桓玄心思周到,不禁笑道:“如此甚好,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我们只要把南郡公送到安全的地方,就能打道回府了。”
由两千名北府主帅破阵营精兵和五百个军法骠骑所组成的护卫队伍,自建康出发,一路快马轻骑,走了整整五天的时间,终于平平安安的抵达了荆州边界。
此时,荆州军殷仲堪部的一哨兵马,已然恭候许久了。
奉命前来迎接桓玄的,是殷仲堪手下大将陈桐川。此人的家世虽不属于什么名门望族,但难得与谯国桓氏历代交好,算是几辈人的感情,而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姻亲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陈桐川绝对称得上是桓家嫡系。
殷仲堪派他前来,可见也是用了心思。
陈桐川率部恭候在边界,一见到桓玄,离得大老远便翻身下马,扑到在地上,一边额头触地,一边涕泪横流,连声哭喊道:“桐川无能,让小主公受辱他乡,罪该万死!”
桓玄见状,也连忙从马背上跳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陈桐川跟前,双手将他扶起,哽咽道:“陈叔切莫如此,折煞玄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