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59节

      还是,他看出了新的隐患,比如……山阳郡?
    韩盈慢慢握紧了双拳。
    她发展的太快,势力扩张起来也就是二四年的时间,时间短,增量分饼的时候大家也容易保持和气,所以一直没什么敌人出现,可一旦陷入存量竞争,尤其是秩序失衡下涉及生存的竞争,韩盈就不太敢估计惨烈程度了。
    麻烦啊。
    她前往长安的时候也做了准备,只是世上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师父年老体衰,能保证保持宛安正常的运行,却没有多少处理突发事情的精力,而其她女医也是依县而存,宛若孤岛,有她在时还能互相调动,没她时于秋担不起来大局,最糟糕的,是没人有她那样的信誉,能多方统筹去安排事情。
    那些潜藏的敌人,肯定能察觉到这个弱点,如今她人一走这么长时间。
    不能再拖了,尽快从陛下手中求得特许,再与负责此事的官吏商量好,赶紧返回县中吧。
    韩盈打定主意,很快便从汉武帝那边得到了特许,以恢复山阳郡和周边几郡的生机才能重新恢复丝贸、瓷器等商业的理由和这些官吏们接触,果真如她想的那般,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阻力。
    这不由得让韩盈更加担心起来,她总觉着有更加危险的事情,就在前面等着她。
    而事实正如韩盈所想,山阳郡自水灾之后秩序便已经失衡,她离去,更加重了这点。
    宛安县
    四个青壮男子排成一列,骑着快马急行,后面还跟着二匹只有包裹的空马,这些马蹄重重的砸在地上,扬起无数黄色的尘土在空中飘荡,少有的动静让不少出来劳作的农人都抬眼望了过去,边望,边和身边人议论起来这几个人是来自什么地方,又要过来做什么事情。
    农人的猜测五花八门,谁都有理,倒是有一点极为统一,那便是此事极为紧急,不然不会备着用来换乘的马匹为了增加赶路的速度。
    而他们的猜测还真没有错误,这行人的头领名为周全,来自山阳郡,是城外的雍亭的亭长,他的妻子姓齐,和郡中的主薄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只是比较远,很少有人知道,正常情况下来说,他没有可能赶这么远的路来宛安县。
    但这次的情况太紧急,郡守病重,高烧以至于昏迷的地步,已经无法治理政务,原本那些政务是由齐枢代理,但一直被压制的郡丞卜少虑突然挑出来,以郡丞的职责就是在郡守不足以行政时代行为理由,将这些事情抢去了大半,诡异的是,县里面不少大吏对此竟然是默许的。
    这使得齐枢立刻察觉到了不妙,连忙联系过往私交还不错的人,只是这些能向着他的人,肯定不在卜少虑这部分人的核心圈子内,所以具体什么情况还没有摸清楚,短时间内只确定了两点。
    郡守的病是有人搞鬼,很有可能是被人恶意放置了一些病原,目的就是置郡守于死地,此外,韩盈和行商交换过来的粮食也成了他们的目标,具体是谁下手不知道,但负责接应的兵力一定会‘迟到’,好让适合的人把它们劫走。
    齐枢担任的是主薄,这个职位权力来源于郡守,并不像田曹、户曹那样,有着具体的事务范围,必须裁去职位才能将人控制起来,只需要让郡守出事,再将他的权力拿过来,齐枢便失去了依仗,能用之人极少的他为了不打草惊蛇,便只能让给郡守看诊的女医偷偷联系了周全,让他赶紧去送信。
    郡城中的人自然不会注意城外少了一个亭长,而明白此事重大的周全路上半点不敢停歇,眼见的宛安城就在眼前,紧绷的情绪终于放松不少,偏偏世上就是容易生变故,尤其是趁人松懈的时候,稍微走神的周全一抬眼,前面二十多米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群顽童,吓的周全猛的大喝起来:
    “快闪开!”
    这群顽童大概是五六岁的年纪,有男有女,都还算机灵,听到动静就赶紧往路边跑,可其中有个身形极为瘦小,看起来可能只有二岁大的孩子,直接被冲过来的大马吓的跌坐在地上,鼻子一皱,张开嘴便哇哇大哭起来。
    周全急行的速度太快,身后还跟着那么多人,根本停不下来,只能冲过去,就算是他和身后那些人能控制住马不踩在这孩子身上,那二匹空马能吗?!
    “跑开啊!快跑开!”眼见得那孩子的面孔越来越清晰,周全瞪的眼睛都要要裂开,可那孩子就是不知道躲,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小孩儿起身也没用的时候,他放弃了吼人,正当他准备闭上眼睛直接冲过去的时候,一个身影猛的从眼前冲过,快速将那孩子抱起,几乎是从周全马前擦身而过。
    没有撞击的感觉,这让周全松了口气,但后面的马有没有撞到他还是不清楚,只能扭头去看,结果除了自己兄弟和尘土什么都看不见,好在紧接着一道极为洪亮的女声从身后传了过来:
    “前面人杂,路况多变,不许急行——!”
    能喊这么快还如此大声的,人应该没什么事儿。
    这么想的周全再次松了口气,挥挥手示意弟兄们将速度降了下来,省得再出什么变故。
    那救人的女子嗓门极大,走远了的周全还能模模糊糊的听到她的声音,应该是在骂人不看好孩子,让人跑到了官道上,踩死了也活该的意思。
    随着他们渐渐远去,这样的声响逐渐听不到了,倒是前面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多,古怪的是,这些干体力活的人都穿着极为完好的,个别者还是染色的衣服,财力和行为极为不符合。
    应该是来自它地的受灾之人了。
    周全很快想明白了原因,他有些佩服宛安竟能将粮食拿出来给这些人,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随即又想到了自己送信对宛安的重要性,更不敢耽搁,赶紧进城将信送到了尚傅手上。
    而看完信后,尚傅沉默良久,说道:“此事,只有我亲自带人去于城接应才行。”
    第264章 于县情况
    尚傅的决策一出,在场的众人脸上都露出来不赞同的神色。
    宛安女医在学徒阶段都是边学边实践,一些学徒水平其实已经和女医差不了多少,就是还没有考试,开药方还需要有资格行医的女医审核,何宁就是如此,还需要等到秋收后考试的她如今不是女医,只能算学徒。
    但医属的女医带过她后,都确定何宁已经有了通过考试的水平,剩下的经验教是教不会的,需要自己长期看病积累,而何宁这么多年苦学医术,行政上便是七窍通了六窍——也就是一窍不通,于秋看她医术上没问题,行政又缺这么多,便按照韩盈的要求送到了县令尚傅身边当护理,既能跟着学行政,又能随时注意尚傅的身体,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虚岁不过十三岁的何宁不懂行政,不代表不通人情世故,她很清楚,县令是小姑的师父,不是她的师父,别指望对方能够手把手的教她,能在县令身边打杂已经是别人求都不来的起点,她什么经验都没有,能先把这个做好就行。
    只是来了之后,何宁便傻眼了,左边一个跟了县令多年的梁奉,右边一个有太守教导过的细君,两个人早就把文书需要做的活都包圆了,压根没有她插手的空隙,眼见得自己什么用都没有,即将成为边缘人的何宁呆了一天,也不急不恼,很快想到了新办法,她不是还有个照顾县令任务么?
    拿出学徒伺候师傅的劲,一天一请脉,变着法儿的给县令做好吃、煮药膳,每天早去县里,将茶水、竹简等笔墨什么的都给准备好,这般再加上小姑的关系,何宁很快得到了县令的信任,能够每天在县令身边观摩他的言行。
    何宁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一直都是少说多做,从未开口参与这些政务,只是此时她实在是没办法闭嘴,外面乱成那个样子,就县令的身体,哪适合带兵外出?!
    “县令,您还是换个人吧。”
    虽是劝人,可对方身份太高,何宁也没什么底气,只能委婉的说道:
    “夏日赶路太苦,您禁不得晒的,这一来一回若是中了暑,可不知道要病多久呢。”
    有人起头,一旁的细君也将手中的竹简放下跟着说了起来:
    “于城距此大概三百多里,走个来回最快也得二十天,若是旁的时候也就罢了,如今县里乱糟糟的,这么长的时间县令您不在城里,实在是容易出事儿。”
    两个人的劝谏都很有道理,甚至在场的梁奉也不愿意县令带兵前去接应,但做为宛安本地人,又在县衙里呆了多年的他很清楚,县令一定会去。
    因为他没得选。
    至于为什么没的选,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按照西汉的制度,一个县会设置县尉领兵,兵的人数从几百到上千不等,这些兵都是脱产的正规兵种,经过训练,懂得如何阵列占位,看得懂军旗和听得懂军鼓,但大多数时候,一个县是不会养这么多兵的,无它,太费钱!
    除非县内乱到极致,又或者处于和蛮夷交界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县能有百十来个正式的兵卒就够了,就算是闹灾荒了要防备,那也是在本县城内部打防守,这年头男人都有服兵役的经验,直接拉来就能用。
    宛安县没受灾,拉起来一支能接应人的队伍不算是难事儿,顶多就是战斗上比那些长年累月训练的正兵差些,不过这点也不难受,前些年去方丘的常医曹地势高,没受什么灾不说,这些年弄那什么翻车和梯田,粮食产量极好,地面能行车之后就派了二百多个游侠带着够吃两个月的粮食过来,这群人武力极高,拉一半出去就够用,问题是,这些人谁来带着?
    这便是县令只能自己跑着一趟的根本原因了。
    宛安县一直很安定,不管这安定是巫觋用信仰麻痹了百姓,还是韩盈矜矜业业治理出来的太平安康,都使得县里的正式兵卒维持在了不过百的状态,这么点儿兵,哪里用的上带兵的将?
    更糟的,是县里的官吏有一个赛一个怕死,都是花钱避过了兵役,保住了性命,也使得县里再也没有将领经验的人才储备,五大夫爵位不过九等,官吏有身份拉得起人手努努力并非做不到,可在城里的左仪快四十了,硬是没见到过一个!
    县里挑不出合适的将,随便按个人,就宛安县外乱的情况,一个控制不好就要出事儿,再者,这接应要去它县,本来就已经出了变故,谁知道后续还会有什么?这去的人除了能机善变最好还得有身份,和它县县令说的上话,调的动人,不然,人粮全都得栽外面。
    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要想保住这些粮食,只有县令亲自去这一个办法,而县令去的话,风险远超细君、何宁所说的理由,清楚这些的梁奉刚想开口劝阻,便听县令突然说道:
    “按理说,这粮食与宛安无关,县里离不开我,外界又乱成那个样子,不管此事才最好,可账不能这么算,宛安这些年的安定,与郡守优待离不开关系,如今小人正在夺权,他们若是成了,宛安必将是下一个目标,如今郡里我等帮不上什么忙,这粮道便是宛安与它县日后能够守望相助的根基所在,不然,就算是等韩盈回来,她也是无人可用的。”
    话说道这里,梁奉想要劝阻的话全停在了嘴边,韩盈都无人可用的话,那他们的下场,岂不是任人宰割!
    看梁奉不说话,尚傅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低垂着眼睑,以掩盖他的情绪。
    除了他说的那些正当理由之外,尚傅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没说,那便是齐枢的处境。
    即便是齐枢颇有心计,平日里用尽手段让旁人不将他完全的视为郡守心腹,但他的身份和职位都注定郡丞无法信任于他,再加上郡丞使的是阴私手段,为了以绝后患,只要郡守一起,他也必须跟着死,尚傅没有能力向郡中送人,一切只能靠他自救,生机,实在是太渺茫了。
    在这种情况下,尚傅能做的,便是最大化的保存韩盈的势力,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为齐枢复仇!
    想着一同服兵役在战场上过命的交情,以及当年遭遇变故时,对方顶着风险将自己藏起来,并替他收敛妻儿老小的情谊,尚傅的拳头不由得握的越来越紧。
    韩盈说过,这趟长安之行她最长两个月就能回来,老伙计,你可得撑住啊!
    虽说是情感占据了上风,但尚傅理智终究没有丢掉,这些日子县里又涌来不少人,人一多就不好管理,平白添了不少乱子,有他在都这个样子,没他更好不到哪里去,于是让梁奉暂且先顶了他的职位,有他当狱掾的爹撑着,也能管得住,而后又将常宜送过来的人分了一半,留下的人分别派去了医属、布坊以及瓷坊、甜菜园这些贵重资产的地方,细细嘱咐过她/他们要时刻注意,这才带着兵力前去接应。
    赶路姑且不提,于县县内则是真生了变故,他们地势太平,有没有水渠,结结实实被淹了十几天才将水逐渐排出去,地里的粮食早就全被水泡烂了,这还不算完,冲刷过来的泥水不仅将上面含有足够养分的泥土都给冲尽,还盖了一层极细的沙石上去。
    这样的田地,肥力太少,压根种不出多少粮食,就算是家里还有余粮能够撑些时日的农人,同样生出来想死的心,只不过真狠下心死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则是苦苦挣扎,而生存线上的挣扎和对天灾的畏惧,使得于县的巫觋开始疯狂冒头。
    乡下,游侠桓贲着十多个拎着猎物的弟兄,以及二十多个提着篮筐的健妇急匆匆的往村里走。
    和旁的村不同,桓贲所在的村子已经存在了很久,能追溯到秦时,至今还残留着一些军事设施,诸如环绕了大半个村子的石墙,以及五米高的瞭台,与其说‘村’,更像是有着一定军事功能的邑。
    过往人多的时候,这些残留的设施,极为影响里面居住人扩建自己的房屋,惹来了不少埋怨,有人还想拆了墙给自己盖屋子,都被村里的老人们拦了下来,这些老人时不时的还去修补一下石墙,如今外界动乱,及时将村子组织起来的桓贲,顿时发觉这些设施有多么重要,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人,便能够看守好村子里的老弱妇孺和粮食。
    如此一来,青壮劳力便可以安心的赶紧收拾农田,看看能不能补救什么,而桓贲也能带着人去外界采集狩猎,尽量带些能吃的东西回来。
    西汉地多人少,有着大量未被开荒出来的土地,野兽和能够采集的东西不少,只是在法理上,它们不是属于皇帝,就是属于县里,普通人进去打猎是需要交很大一比钱,桓贲自己一个人能交的起钱也能有收益,可三十来个人打猎采集的东西,还没有交的钱多,不过现在各处都乱着,也没人向他们头上收钱,那能拿多少回家就赚了多少。
    从大门处进入村内,几个年迈的老人迎了过来,接过这些人手中的猎物和采来的野菜和一些根茎类食物,猎物放血,拔毛剥皮,取出内脏,血和内脏扔进锅里和这些不能长放的野菜、根茎一起加点粮食煮,肉则是拿盐抹了,放在灶台上熏,如今粮食太稀缺了,能储存的都得存起来,不然等夏季过后,能找到的食物越来越少,那就要开始饿死人了。
    肉不吃还无所谓,饭那么乱煮,最后盛碗里的似汤非汤的黑乎乎东西不仅看起来没什么食欲,吃起来更是让人犯恶心,桓贲嚼都不嚼的,强忍着将碗里的饭稀里糊涂的全咽下去,转头又喝了两大碗井水才将嘴巴里的苦腥味全给压下去。
    “哥你怎么又去喝井水了!”
    桓贲还没有转身,就听到了自家妹子桓秀的声音,他无奈的将碗井边,转过身便问:
    “就煮的这饭不喝水压一压,非得全吐出来不可,对了,你吃饭了没?”
    已经开始饿了的桓秀,嘴巴里又泛起昨天相同饭食的古怪味道,略微带着菜色的脸上又多了不少黑,苦着脸说道:
    “没呢,我一会儿就去吃。”
    桓贲眼中多了几分同情,他拍了拍小妹的肩膀,又伸手指向了自己提上来的水桶:“还有大半桶水呢,自己舀着喝吧。”
    跟着县里来的女医学过医术,成为村里唯一一个村医的桓秀很想再说遍井水不能多喝,可再想想现在的情况,她不由得叹息一声,应道:
    “好,多谢大哥了。”
    “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谢的?”
    桓贲看着小妹瘦下来的脸颊,不由得多了几分心疼,刚想继续说话呢,突听得一阵马车声响传了过来,扭头望去,只见两个青壮男人和一个妇人牵着三辆马车往这边走,车上坐着个人,后面还坠着两个老人和一个五六岁出头的小孩,而车上绑着满满的都是麻袋,看起来极重,这让马拉起来极为吃力,车速慢的还没人走路快。
    看看麻袋的形状,桓贲心里顿时有了数,那里应该全都是粮食,能有六七十石的样子,就是不知道这是村里哪家的亲戚,拖家带口的过来。
    桓贲正打算等这些人近了问问,他还未动,车上坐着的人看到了他,直接高声喊道:
    “二哥!”
    这声音好耳熟!
    桓贲想不起来是谁,却极为确定这绝对是自己亲戚,连忙迎了上去,架车男人颇有有眼力的停下,喊他的女人挺着大肚子从车上小心翼翼的下来就往他这边走,边走边放声大哭起来:
    “二哥,我们一家在外活不下去了啊!”
    “小冉?”
    离得近了,看清楚女子面孔的桓贲顿时上前扶住了对方,这是他叔家的妹妹,三年前嫁到了别亭,因为路有些远,一年半载的才回来一趟,怪不得他觉着熟悉又陌生,想不起来是谁呢!
    “回家了就没事了,小冉你先别哭,跟哥说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桓冉强忍住泪,强做镇定的回道:
    “下大雨之后,县里、村里都乱了起来,我们村离县城近,县里的女医找我们说于县要出事儿,医曹准备带着女医先回宛安县,愿意去的可以跟着她们带着全家一起走,我月份大了,再加上家里还有些存粮,便没跟着走,同亭的阿甜舍不得家里的地,便也留了下来。”
    桓秀当着女医,当时也有人来他们这边给过通知,桓贲留了个心眼,多问了几句,知道这里面还有点别的事情,比如要走的许医曹其实并不想走,只是被人逼的不得不走,这三四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药田、库房的药材全都留了下来,如今到了谁手里也不好说,不过这种事情和他无关,只是继续追问:
    “然后呢?”
    “一开始还好,家里有这么多青壮,别人也不敢过来找事,只是家里不能光吃不进,陈通和小叔便跟着旁人出去收整田地,补种些豆子,再去别处找些吃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