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3章

      王嫔问道:“可是衣裳不够合适?”
    当即王嫔兴奋地快速扫儿子一眼,再看向六皇子:“我与曲生你做了一套,离着开席还有一会功夫,遣人跑回去拿来给你试试。”
    宋曲生哪里拒绝了王嫔的热情,很快新衣裳上了身。略微宽大些,可穿着舒坦。
    宋宴清在心里叹气:他阿娘这是特意刷六哥好感呢,为他。
    但这心思暴露出来,未免显得不够真诚,好似全是利用与算计,回头得找六哥说上一说。
    换完新衣,在通报声中,太监宫人领着大臣们进来,三兄弟赶紧回到外头。
    大臣们进来后,方才是稍微晚到片刻的皇后。
    皇后废话不多,简单夸上两句宋宴清三人就开席,精心制作的御膳上来,给人欣赏的轻松表演也在随后一一上来,整场宴席气氛也随之轻松下来。
    开头不久就有场精/壮男子的赤上身祈祷舞,宋宴清心里觉得好笑,往帘幕后扫了眼。
    也不知他阿娘看不看得清。
    宋广明也咋舌,不过他看的是宝座之上的皇后,心道皇后娘娘真大胆,然后臆测:难道他父皇要不行了?
    酒过三巡,宴席上开始有流动人群,端着酒杯走来走去,并不古板禁锢着人只能坐在席位上。
    这是宋宴清被“参观”的开始,好些人都上来与他说上两句,多是夸奖少年英才的话,且高情商地将三兄弟都带上。
    直到尚书大佬们出现,宋宴清没法,无奈地端起自己的酒杯应酬。
    酒水一入口,毫无酒味,只有水味在口中蔓延。
    宋宴清应付完兵部尚书、他大哥的外公后,眼神扫到笑盈盈看他的箬竹。
    水源已确定,来自好心的箬竹姐姐。
    宋宴清用口型道:多谢姐姐。
    接着就受到了惊吓。
    “娘娘,三位皇子正是年少慕艾之时,臣厚颜斗胆一问,不知婚事可有安排?”
    宋宴清赶紧大声叹气。
    吸引来众人注意力后,宋宴清开口道:“见天下疾苦,无心念私己。”
    一群中老年男人听了这话,再看少年年轻的面庞,不少人发出愉快、调侃的笑声,笑谈些“殿下尚年幼,不知长大事”的话。
    新来的宴相没笑,还挺正经地对着宋宴清举杯。
    “殿下心念天下百姓,当浮一大白!”
    丞相一开口,那些笑声立马正经起来,说的话也悦耳得多。
    宋宴清又喝了一杯水,心中想:等咱将来单身几十年,震惊掉你们的眼珠子。
    当然,他先得活过五年,不然妥妥的英年早逝。
    不过早死的话就是一生单身?听起来更厉害了。
    兢兢业业的史官继续挥笔,将这一幕记下。
    第106章
    除了宋宴清的“豪言壮语”外,这场宴席也只有起初那场男儿舞有些意思,时间悄然流逝,晚宴结束,指引照亮的宫灯如星火散开。
    宋宴清早就发现人群后方的陶灿,宴席结束后,他便快步穿过人群,找到对方。
    虽然坐于末位,但这一夜陶灿心情不错。
    比起普通人,朝堂上这些大臣显然“有眼色”得多,顶多只是看他两眼罢了,并不会带上那类明显的嫌恶。
    身旁还有人提起他的“功绩”,面色真挚地说他是个奇人。附和之人虽多假情,但就那开口之人而言,陶灿能感知到对方的真诚,如此今夜也不虚此行。
    自从抛开面具后,陶灿也一日日看开。
    宋宴清发出邀请:“陶先生,可要去我哪儿转转?”
    对宋宴清来说,这有点像邀请朋友去家里坐坐。
    陶灿有些迟疑道:“夜色已深,只怕宫中不便。”
    “改日你可不好进来。”宋宴清说,“我认识今晚当值的将军,说上一声,晚片刻出去应当无妨。”
    “既如此,恭请不如从命。”陶灿欣然应下。
    后头宋广明、宋曲生也相携而来。
    只是还不曾说上话,就见兵部尚书封良寻来,说是大皇子宋承宇有东西要送与兄弟们,改日送进宫来。
    宋宴清与大皇子最熟,接下话:“大哥费心了,在外忙碌还想着我们。”
    封良又从袖袋中取出两本薄书:“此乃吾儿整理出来的旧日手札,托我赠予两位殿下。”
    宋广明知趣地站在最外头,两本手札封良作势要递给宋宴清与宋曲生。
    但前头的礼三人皆有,后头的单独宋广明没有,又恰好在今夜,多少有些别的意思在里面。
    宋广明悄然撇嘴,不就是因为二哥在与大哥争太子之位么。
    贵妃又不是皇后,大哥只占长,又不是铁打的嫡长,二哥去争争怎么了。以他看,父皇也更喜二哥。
    宋曲生本伸出来手,忽地意识到不对,收手目光往后瞥去。
    宋宴清也在心里啧一声。
    终究还是掺和进了这泥潭。
    见二人迟疑,封良笑着望向后面的宋广明:“这手札只得两份,想来是前头如旭与两位殿下结的缘,就没五殿下的份了。”
    之前封如旭在京城时,去他营中的确实只有宋宴清与六哥宋曲生。
    闻言宋宴清一人伸手,将两份一并接过来:“多谢封尚书与将军了,今日礼可真多。封将军如此大方,不知可介意我将折子借予他人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