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老丈不懂什么措辞条理,是按照他自己看到的事情发展顺序来讲的,言语之间也加了很多的主观看法和语气词。
裴舟没有不耐烦,将老丈的话整理了一下,在脑中缕清。
只是当他听到老丈说那个男子是月明的时候,仍错愕了一瞬。
他目光扫过了讪笑着的男子,看向真正的月明,后者正在神游天外,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
他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了,想必是许娘子看到有人在冒充她,于是起了疑心,怀疑这人不怀好意,要拐卖孩子。
不料此人花言巧语,用金钱当诱惑,哄得周围的众人信了他的话。
裴舟心下有了决断,指向男子,对后面赶过来的手下说:将此人带走。
几个手下听令,上前抓住男子的双臂,准备带回去。
原本以为此事已经说清楚了的众人错愕不已。
那位还想要挣钱的妇人着急了,也不管眼前的人是什么大官,上前出声问道:将军您是否听错了,那位郎君不是想要拐卖孩子。
妇人是小女孩的母亲,还有其他两个男孩的父母闻言,也上前帮着男子说话,毕竟谁还嫌钱多呢。
小女孩儿也附和着,她相信自己的判断,对呀,我问了他好几个关于书上的问题,连那位姐姐都不知道,他却能回答得出来,肯定是月明大家,
裴舟听到这话,不知该说什么,骗子都知道的问题,原作者却回答不上来,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他连解释的声音都没那么有力了,大家不用怀疑,我见过真正的月明,眼前的人是假冒的,他怕是心怀不轨想要拐卖你们的孩子。
否则他想不出他假冒月明道理,无非是想借着她的名头博得这群孩子的信任,小孩子本就没什么防心,容易相信人。
传说中的人出现自己在眼前,小孩高兴还来不及,再加上言语哄骗肯定生不起怀疑的心思。
要不是他见过真正的月明,恐怕也会被这个男子糊弄住。
他想着,再次向许娘子看过去。
对方依然在神游天外,目光涣散,想得极为入神,甚至没有听到周围人在说什么。
裴舟不由梗住了,不知道她为什么总是若有所思,小姑娘家家哪有那么多心事。
没注意到有人在看她,许乘月从裴舟来了之后就摆烂了。毕竟他知道她是月明,要连这件事情他都理不清,也别当什么将军了。
于是她放心地开始神游天外,思索起了关于拐骗的事。
好吧,另一方面也是想逃避一下现实,在这种场合下跟裴舟碰面,还是有些窘迫的,但又不能逃。
关于拐骗,在历朝历代可以说是屡禁不止,高额的利润回报让许多没有良知的畜生铤而走险,不把别人当人,也不把自己当人。
尤其是唐朝蓄奴之风盛行,拐骗之事屡见不鲜。
那她是不是可以在报纸上做一个关于防骗的板块,向读者们普及骗子的招数和套路,免得误信别人,踏入骗子的陷阱和圈套中。
这件事很可行,毕竟如今报纸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进入了各家各户,虽然地点仅限于长安和洛阳,其他的城市并没有普及,但如果做得好了,依然能让很多人提起警惕心,免于受骗。
但同时她心里也有顾虑,她所知晓的骗子的招数可不仅限于唐朝目前一些比较简陋,很容易破解的招数,还有后世的升级版。
说个笑话,这些骗子的招数竟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
前世有人看破了骗子的招数,从骗子身上薅到羊毛,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结果被骗子知道后,利用薅羊毛对大家的吸引力,说自己可以教大家怎么薅,反而又骗了许多人。可见这些骗子非常精明且心思多。
若是她在报纸上将招数写得太过详尽,被他们反过来学习了怎么办?甚至有些还不知道套路的被她的防骗指南给点醒了,然后用来骗没有看过报纸的人。
一想起来就很复杂,许乘月感到头疼了。
这种事情怕还得是官方去做比较好,他们有力气、手段和途径。
但问题是现在官方不做为,他们恐怕都没意识到这件事儿,全靠群众自觉看好自家的小孩儿和财物,最多说上一句近日哪里有骗子让大家注意。
许乘月陷入自己的思绪中思考了良久,终于回过神来。
她听见那个抱着小女孩儿的妇人惊恐道:什么?他原来是假冒的,是个拐子吗?
大姐,你现在才反应过来,是不是有点太晚了?要不是我们拦着,你的孩子怕是早给人骗了去。
在听到裴舟的话后,众人毫不犹豫地相信了,毕竟他的话更有可信度。
枉费他们刚才竟然还相信了拐子,因为误会了他感到愧疚和心虚呢。
没有想到真是个拐子,那他撒慌竟然还理直气壮,一点破绽没露出来,连被怀疑时的生气和伤心都表现得很像正常人。
众人怒瞪着拐子,被欺骗的愤怒和自家孩子差点被拐的后怕涌上心头,要不是碍着还有几个侍卫在场,差点没忍住上前挠他几下。
男子有人拆穿了他,这些官兵还要带他去官府,吓得脸色煞白,求饶道:几位将军饶命,我虽然骗了人,但是我真没想着要拐卖孩子呀,我说的都是真话,你们饶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