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26章

      等到朝廷大军逼退葛尔丹,赛音诺颜部的封地早已被其他汗王侵占,其中大部分就被土谢图汗侵占。
    土谢图汗归顺朝廷,朝廷总不能让他将吞下的地方吐出来。
    不过为了安抚赛音诺颜部,朝廷在册封土谢图部诸扎萨克时,也没落下赛音诺颜部的王公。
    因这个缘故,赛音诺颜部诸王公就得了名分,在土谢图汗部里就自成一系。
    土谢图汗在外蒙古的地盘最大,势力却与两外两个汗王三足鼎立,就是因内部不稳的缘故。
    将赛音诺颜部诸王公分出来,并且迁出来建旗,不管旁人什么意思,土谢图汗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赛音诺颜部有个和硕额驸,后边是朝廷大义,就成了喀尔喀的第四方势力。
    即便车臣汗与扎萨克图汗两个想要反对,也不过是二比二,占不到什么优势。
    若是因建旗的缘故,引得外蒙古诸汗大战,那只会削弱外蒙古的实力,对朝廷来说反而是幸事。
    不过要是以后朝廷建旗,扎萨克图汗或许会反对,这个时候倒是未必。
    他当继承汗王没两年,还是从朝廷求了名分,才弹压住扎萨克图部诸王公,哪里敢在这个时候得罪朝廷?
    十六想到此处,立时笑道:“皇上圣明,赛音诺颜部领土被瓜分,旗名都保不住,只能寄居土谢图汗旗下……得此隆恩,重新建旗,定会被朝廷感恩戴德,在万里之遥亦忠心与皇上……”
    外蒙古事务,一直是雍正的心病。
    现下想到这个主意,他也很是自得道:“凌策既忠心朝廷,朝廷自然也不好亏待了他……他这一脉,本就是成吉思汗嫡裔,喀尔喀旧主……”
    既是重新为赛音诺颜部建旗,那赛音诺颜部的地位与土谢图部、车臣部、扎萨克图部比肩,终于能打破外蒙古三汗王只手遮天的局面。
    雍正如何能不欢喜?
    军国大事面前,恒生受惊重病之事,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不过,想要喀尔喀彻底臣服在朝廷面前,恒生也是其中关键人物之一。
    雍正稍加思量,便传下口谕,吩咐十六阿哥预备下药材物品,代自己去探疾。
    至于处置郡王府下人那些微末枝节,雍正不过问了一句,随后边说由十六阿哥做主。
    待从御前下来,十六阿哥的脸上添了几分忧心。
    赛音诺颜部重新建旗,不是儿戏,车臣部与扎萨克图部之间那两百里的地方哪里能够?
    蒙古人靠放牧为生,只有足够大的牧场,才能放牧足够多的牲畜,养活足够多的部民。
    不够的地方从哪里来?
    雍正没有说,十六阿哥也能想到。
    定是扎萨克图部。
    扎萨克图汗需要朝廷支持,外加上算计皇上额驸的事情“东窗事发”,这个时候怎么敢违逆朝廷的命令?
    十六阿哥不会闲着没事,替扎萨克图汗担心,而是在担心恒生。
    现下恒生并没有身为蒙古人的自觉,自然亲近养父一家与朝廷;等回了喀尔喀,真正成为喀尔喀的汗王时,恒生会如何?
    帮着朝廷算计喀尔喀,会被部民厌弃;带着部民对峙朝廷,会被朝廷这边视为叛徒,还真是两难的局面。
    想着那个质朴憨实的孩子,十六阿哥心里涩涩的,第一次开始反省自己当年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三日的时间,转瞬而过。
    这期间,天佑抄完了《孝经》,从祠堂出来。
    恒生也不复先前的虚弱,只是在看到红枣粥的时候,猛吐了一气儿。
    十六阿哥代表皇上,到曹府探疾,并且带来皇上给恒生的大量赏赐。
    十六阿哥过来之前,只有曹府的几家亲戚过来探疾;其他人怕范了忌讳,反而踌躇未来。
    毕竟恒生“重病”,背后牵扯的东西多,要是惹了嫌疑就不好。还有些是心里痒痒,想要过来,又怕给曹家与恒生添是非的,也都忍着。
    等十六阿哥过来后,皇上的意思已经明朗,自然就上行下效,来曹家探病的人就多了。
    这其中,包括天佑的岳父简亲王雅尔江阿,与恒生名义上的舅舅显亲王衍璜……
    第1378章 不平
    衍璜得到恒生“重病”的消息,就觉得不安。
    有的时候,即便不做亏心事,可是干系到自己,也会让人觉得莫名心虚。
    他当然晓得自己没有对恒生做手脚,可十六阿哥与曹家会不会怀疑到他身上?
    不过,即便显亲王府现下势力衰减,毕竟是老牌王府,在内务府的消息还算灵通。
    十六阿哥将扎萨克图郡王府的蒙古奴隶都发作,另从内务府旗下选了些蒙古包衣到郡王府之事,并不是秘密。
    他心里踏实下来,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觉,有点幸灾乐祸,又有些愤怒。幸灾乐祸是恒生的汗王世子位置未必那么安稳,愤怒的是区区一个蒙古侧妃,不仅在扎萨克图部只手遮天,还将手脚伸到京城来。
    等到知晓十六阿哥奉皇命探疾后,衍璜就坐不住,毕竟他名义上是恒生的“舅舅”,早先还没什么,现下已经开始走动,不闻不问就说不过去。
    加上,上个月弹劾曹颙的事,至今还没找机会说开,也是他的心病。
    于是,打探到曹颙这日休沐,衍璜就递了帖子,上门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