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04章

      “老杜,你的顾虑我明白,不过小马驹也不是一日两日养起来的。”沈瑞拍了拍杜老八的肩头,道:“把我的话带给张二哥,希望他能观望一下,邓大人那边他已经卖了个大人情,便是日后马场兴起,我们插不进手去,凭这人情想弄些马出来总不会是难事。”
    杜老八咂咂嘴,道:“也罢,某家也不懂这里头的道道,便先捎话回去。左不过没几日二公子也该回京了。”
    他顿了顿,又笑道:“左右某在城里的车马行已妥妥的了,就等着万岁啥时候下旨开西苑了,暂时也不缺马。二公子回去若有闲暇,还请到某那车行指点指点。”
    沈瑞笑道:“老杜你的店开张,我便是人不去礼也要去的。”
    两人不由都是哈哈大笑,转而杜老八又道:“说到西苑,倒还没恭喜二公子,你那连襟他爹……”他忙又捂了嘴,嘿嘿两声,道:“某家粗人,这个,这个,二公子莫怪,莫怪……”
    沈瑞不免莞尔,知他说的是李延清的父亲李,不免好奇道:“李老大人在督造西苑,怎的?受了皇上赏了?”
    杜老八眼睛笑眯起来,道:“前阵子工部尚书曾鉴致仕了,没几日,老人家就驾鹤西去了。亏得他致仕的快,没像吏部张侍郎那样没在任上不受待见,曾老大人是进阶荣禄大夫赠太子太保赐祭葬的。”
    沈瑞已然明了,果然听得杜老八道:“如今,李李大人已是工部尚书了……”
    去岁腊月就已改兵部尚书许进为吏部尚书。而就在工部尚书曾鉴殁后几日,刑部尚书闵班、由兵部左侍郎晋尚书不久的阎仲宇,皆以病上书,求乞骸骨,致仕回乡。
    至此,四个月不到,六部尚书尽换了一遍。
    而南京兵部尚书也换了新人,就在李升任工部尚书的同一日。
    如沈瑞所料,皇上不可能再给王守仁晋级,不过这个新尚书的人选也让他大为放心刑部左侍郎何鉴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何鉴与沈沧共事多年,本就私交不错,又因着彼时右侍郎贺东盛颇不安分,使得何鉴更亲近沈沧。
    在沈沧故去后,通倭案发,三司会审,何鉴与杨镇一般因为避嫌而不再与沈家走动,但是沈沧的两次周年祭,他都有亲至。
    此次调任南京兵部尚书,沈瑞相信他与王守仁能相处得融洽。
    到底是帝王手段,沈瑞想到寿哥那尚有稚气的面庞,摇了摇头,寿哥不放心王守仁升兵部尚书,却还想用他,又不肯让别人过去掣肘,便选了何鉴。
    沈瑞只想着如此也好,却不知,调走何鉴亦是遂了刘瑾的心愿。
    新提拔的刑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屠勋,正是投靠了刘瑾。
    换干净了中央,又开始了清洗地方,却也并非都出自刘瑾授意。
    就在沈瑞抵达通州那日,正德朝首次大批裁革冗官开始了。
    先有吏部上书交差,称先前奉旨查议天顺以后添设内外大小官共一百二十九员,其间地要政繁、不可裁革者七十员,两京二十六员……
    厚厚一本奏章,密密麻麻写着什么“虞衡司管盔甲厂及遵化铁冶郎中共二员”、“天地坛祠祭署祀丞太仆寺常盈库大使顺天府库大使各一员”,看得寿哥一阵阵头昏眼花。
    仲春的风吹进帘栊,暖暖的,让人昏昏欲睡。
    寿哥实在提不起兴致来,踱到放着点心果子的小几前,捏起一只渍梅子丢进嘴里,很快就被酸得整个脸缩成了一团。
    看得一旁侍立的小火者也是牙酸,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也露出一般的表情来。
    然而寿哥并没有立时吐出来,反倒眯起眼睛,像在细细品味一般,半晌才似自言自语道:“贤妃进的这蜜饯果子还真是……啧啧……酸倒俩牙……”
    小火者年纪不大,伺候寿哥的日子却不短了,御前的规矩学的极好,知道这时候不好接话,就硬生挤出个笑脸来,只等着主子睁开眼。
    然后他眼角余光就瞄见了门口那探头探脑的一个青年内侍,两人眼神交流一番,那内侍吵皇上方向努努嘴,小火者提了口气,才凑近了皇上,低声唤了声“万岁爷……”
    寿哥抬了抬眼皮,瞧见了门口的人,便懒懒的招招手。
    那青年内侍提着袍子,一溜小跑进来,磕了头起身弓着腰,陪着笑,小声在寿哥耳边说了两句。
    寿哥的困意一扫而空,一跃而起,精神百倍,脸上绽出大大的笑容来,扭身又捡了颗梅子丢在嘴里,含混道:“走,看看去。”
    那青年内侍忙又颠颠跑出去,大声传旨,“起驾,熙寿宫。”
    午后的熙寿宫也是一片静谧,这会儿当是太后歇午觉的时候,除了几位近身宫女在暖阁伺候、几个内侍在外殿听差外,旁的宫人都是各自散了寻去处歇了的。
    然而此时,殿外院里却站着一行人。
    三个女子,四个内侍,穿着厚重的宫装,即便是春风和煦,这么站上个把时辰,也是一样汗湿重衫。
    四个内侍尚好,两个宫娥已是粉面晕红,显见得有些体力不支。
    唯独最前的一个女子,头上压着沉重的首饰,站立这许久,却是连脖颈也不曾弯一下。
    一位妃位的娘娘,却是比宫中受训多年的宫娥立得更规矩,让最挑剔的管教嬷嬷也摘不出处错儿来。
    此时还不闻虫鸣,只有檐下挂着的鸟雀偶尔几声,越发显得大殿内外幽静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