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6章

      彼时的文华殿内,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
    对韩爌、温体仁这帮大臣,他们一个个都在等天子开口。
    别看当前国库拿不出银子,但是天子内帑充沛啊。
    从整肃内廷开始,到崇文门税关整顿,再到铲除八大贼,仓场亏空等等,这期间杀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一应的赃银,可都是充进内帑了啊。
    就算天子先前拿出一部分,解决部分军饷开支,可是内帑的银子,依旧充沛啊。
    当前直隶大旱,山东大水,这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身为大明的天子,若眼睁睁看着灾情糜烂,那谁还为朝分忧啊。
    “从朕御极以来,大明是年年受灾,朝廷是年年赈灾。”
    看着不言的众人,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开口道:“包括皇兄御极登基,那七年间,也几乎都是这般,朕有些时候,就一直在想啊。
    除了这雪灾、地龙翻身,是人力所无法左右的。
    但像水灾、旱灾、蝗灾之事,若是地方修建水利设施,拓宽河道,筹建储水之库,那是否能减缓些灾情造成的损失?
    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
    据朕所知晓的情况,这朝廷调拨的赈灾粮饷,多数都耗费在赈灾事上,却无人看到朕所想的这些。
    这不好。
    很不好。
    倘若大明日后,还是年年遭灾,年年这般,那朕想问问诸卿家,国库没银了,内帑没银了,那朝廷还怎么办?”
    文华殿内很安静,韩爌、温体仁、徐光启这帮内阁大臣,包括毕自严这些户部大臣,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透过天子所讲的这些,他们敏锐的觉察到,针对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天子似乎有一些新的想法。
    或许这些想法,跟当前的大明官场,所奉行的潜规则是违背的,所以一旦提出,可能会在朝野间引起热议。
    “此次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一应赈灾所需粮饷,皆由内帑调拨。”
    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平静道:“但是……朕决意于国朝,特设赈灾公署,专司大明赈灾事。
    就朕方才所讲的那些,皆归属赈灾公署所管,地方上要分设行署,可先在直隶和山东两地,试行。
    这个赈灾公署,直归朕管辖,日后若涉及一应事宜,需跟有司交涉,这有司必须要配合行事。
    关于此次直隶和山东的赈灾事,朕想着行以工代赈,着地方官府,在赈灾公署的全权负责下,组织地方灾民,在各地挖设水利设施,扩宽河道等事。
    以后大明治下,任何一地出现灾情,需朝廷调拨粮饷赈灾,则由国库出六,内帑出四,统归于赈灾公署负责,外派钦差大臣,亲赴灾区,领导行署有司官员,主持赈灾事。
    鉴于此次灾情事发突然,于国朝所设赈灾公署,暂由温卿,从有司衙署抽调官员,并从地方招募生员,入公署充当吏员。
    若在赈灾事中,表现突出者,可擢升官职。”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叫置身于文华殿内的诸臣,脸上流露出各异的神情,相比较于徐光启和毕自严的诧异,其他这些阁臣、廷臣,更多的却是震惊了。
    天子这是将朝廷有司的赈灾权,直接收归到所谓的赈灾公署中,日后内阁、户部、工部等有司衙署,都不能掺和进来了。
    这怎么能行啊。
    这先前的潜规则,特别是涉及赈灾事的,岂不是全都废除掉了,这对牵扯到的京官,甚至是地方官,影响太大了。
    “韩卿,你以内阁的名义,明发上谕吧。”
    崇祯皇帝却不管这些,站起身来,看向韩爌开口道:“若朝中的有司大臣,谁反对此事,可以,那就叫他拿出赈灾粮饷,朕废除所设赈灾公署一事。
    若是拿不出赈灾粮饷,就遵循朕的旨意,遵循内阁的支持。
    温卿,你跟朕回乾清宫那边,具体的一应事宜,朕要好好给你细讲,此事若办好了,你有功,若是办不好,斥责严惩!”
    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
    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崇祯皇帝虽说不了解细节吧,但心里却也清楚是咋回事,无非就是层层盘剥,和光同尘嘛。
    坏的风气横行官场,那就会摧残好的东西,就跟劣币逐良币一个道理。
    官场吏治,一直都是历朝历代君王,所极为看重的。
    只是崇祯朝的吏治,可谓是承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之影响,算彻底败坏到根子上了。
    一个平叛事。
    一个赈灾事。
    这是大明在京的文官群体,所心心念念的金山银山,亦是沿途的地方官、武将,所上下其手的好机会。
    像辽东将门这一准军阀势力,是怎样滋养起来的?
    还不是从天启朝的平叛事,朝廷调拨大批钱粮,被各级官员,被各级武将,层层盘剥以后,又吃空饷喝兵血,没事搞上一两场小胜,在朝贿赂官员,来回着倒腾来,倒腾去,慢慢就积攒了实力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这辽前的战场啊,已然不是大明的平叛场,渐渐变成了名利场,博取名望,擢升仕途,大捞特捞。
    “赈灾公署这件事情,温卿要尽快在朝着办。”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温体仁道:“就近些年来,大明治下频生的灾害,朕觉得以后的年景,大明也好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