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72章

      至于真到了那一天,突厥会不会信守这份诺言,高澄是半点没抱希望。
    第三百六十章 禅让
    时间的巨轮驶离太昌十五年(546年),太昌这一年号也用到了第十六个年头,早些年群臣还会请求高澄为天子更换年号,但后来也再没人提,眼瞅着江山社稷都要姓了高,天子的年号改与不改,也确实没了必要。
    元旦,高欢临死前看到的那场日食如期而至。
    高隆之提议以日食为由,指责元善见失德却被高澄拒绝。
    经过这么多年的操弄,元善见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高澄不打算再拿日食去作文章。
    甚至也没搞什么齐王当为天下主,朔日日食为之预的戏码,他的篡位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需再去画蛇添足。
    该来的终究来了,正月初八,高澄往邙山拜祭高欢后,正式开始为篡国而预热。
    由于高澄早在继承王位时便已经在六辞六让后收获假黄钺、九锡等殊礼,高氏代魏只剩了最后一步,受禅。
    最先是洛阳县、府二学中兴起的齐王功盖千秋、恩满四海,天子是否应该效仿尧舜禅位让贤。
    这样的讨论居然没有被官府禁绝,外地州郡长官得知消息,无需高澄授意,纷纷发挥主观能动性,伪造祥瑞。
    并州刺史陈元康声称汾水有大龟现世,其腹长有一个齐字。
    兖州刺史刘洪徽上奏称有渔民从黄河中捞起一个石人,石人倒是双目健全,背后也只镌有五个大字:‘齐王主天下’。
    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就连荆州刺史侯景也跑来凑热闹,向洛阳进献与齐王有关的祥瑞。
    高澄对于上述行为不作嘉奖,也不惩罚。
    不作嘉奖,是因为高澄不想被后世人看笑话,毕竟这种把戏,他自己以前也没少憋笑。
    而进献祥瑞也是各地刺史表现对自己的忠诚,以及对高氏代魏的支持,更不可能以此责罚。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冀州刺史元孝友进献的祥瑞与众不同,却是信都城中数十万百姓或签名、或画押,请求齐王莫要因对天子之忠,而辜负万民之望。
    元孝友的祥瑞送进齐王府的当天,元善见即下诏,封建州刺史高浚之妻为公主,而高浚之妻,正是元孝友之女。
    这么一出,也让各地官员摸清了高澄的想法:原来齐王殿下喜欢这调调。
    于是一场波及整个北方的请愿上书由此展开,州城、郡城百姓,会写字的就签个名,不会写字的就按个指印,尽数作为民意,送抵洛阳。
    住在深宫的元善见感受到汹汹民意,于同年四月,在尚书令高隆之的劝说下,写下禅让诏书,由高隆之带上诏书与符节玺绶往齐王府,宣诏册立齐王为帝,愿以江山社稷相让。
    太史令也以天象为由,加以佐证魏德以衰,群臣纷纷劝进,均表示齐王有大功大德,理当顺应天意民愿与百官之请,登基为帝。
    只是这一切都被大魏最后一个忠臣齐王殿下给严词拒绝。
    高澄厉声训斥高隆之,宣称他与先王两代人掌权,一心只为匡扶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渤海高氏以忠孝传家,他不能置祖训于不顾。
    当然,小高王自己也不知道自祖父高树以上,祖宗们都留有什么遗训。
    然而高澄的谆谆教诲却不能使高隆之这个目无君上的奸贼悔悟,五月上旬,他再度领着群臣向元善见上表,请求天子禅位于齐王。
    元善见于是第二次下诏,表示天命无常,自古帝王不一姓,社稷当归有德之人。
    谁是有德之人,那自然是大魏寡妇之友,齐王高澄。
    元善见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群臣依旧上表劝进,表达对齐王代魏的支持。
    不过就连继承王位都得六辞六让的小高王,又怎么会在第二次禅让时点头。
    于是整个太昌十六年(547年)的夏秋两季,任由元善见一再表示魏室不德、天命在齐,而齐王高澄却连番上表辞章,推辞好意,往来一共九次,元善见人都快被拉扯麻了。
    入冬以来,各地秋税多数运抵国库,其中也包括陇右、鲜卑迁户的税款,这是高澄施恩,下令为他们减免五年税赋后,第一次向朝廷缴纳秋税。
    府库充盈,高澄也终于点头,准许高隆之等人发起第十次劝进。
    太昌十六年(547年)十月十三,北方三十八州刺史及下属郡守尽皆上表请求齐王进位,元魏宗室见状,也知道在九次辞让之后,高澄掀起如此声势,必然是要动真格了,纷纷跟进,唯恐动作迟了,惹怒齐王,日后被清算。
    十月十七,元善见亦在尚书令高隆之,左仆射孙腾、右仆射杨愔、中书监司马子如等大臣的劝说下,第十次向齐王颁下禅位诏书。
    同时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两位小公主虽非高皇后所生,但按照庶出子女以嫡妻为母的规矩,应该要称高澄一声舅父,而以元善见与元仲华的兄妹关系,似乎也要唤一句姑父。
    这样的做法有违伦理,但确确实实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一次高澄并未一口回绝,却也不作表态,只是闭门在家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