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92章

      第775章 天降正义
    美国是实践过全核舰队的,实际上苏联也尝试过,就美国的实践经历来看,全核舰队就是一个大坑。
    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在建造和使用上问题颇多,首先是核反应堆体积减少不了,同等功率的核反应堆对舱室的占用比较大,使得同类型舰艇相对拥挤。
    既无法改善居住环境,还进一步劣化了持续作战性能;其次是核反应堆的维护麻烦,比常规舰艇在维护的时间上长得多,因此如果要达到相同的出勤效率,核动力舰队的整体规模甚至比常规舰艇要大,这又劣化了全舰队的维持成本。
    至于美国的全核舰队实践,是从鹦鹉螺号核潜艇开始,第二步则是水面舰队最大型的航空母舰开始,实际上企业号航空母舰已经开始论证。
    等到企业号服役,美国就会开始尝试建立全核舰队,但是马上就发现,核动力航空母舰问题多多,连最大吨位的航空母舰都无法全部克服,更小的巡洋舰、驱逐舰只会把核动力的问题放大。
    经过反复论证,全核舰队的建立是不可能的,但核动力反应堆的产业已经建立。不能白白把先期投入打水漂,美国海军就成了以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为核心的常规舰队。
    这种配置的问题多多,核动力航空母舰虽然没有航程限制,但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可没这个能力,难道让航空母舰甩开护卫舰队单独作战?
    再者核动力航空母舰不能指望上面的海员,和核反应堆一样连续输出吧?
    长巡航并不只是不用补给燃料这么简单。弹药、食物和淡水每一样照样还得补给,人员还得休息。在算上路途中可能遇上的复杂海域和复杂海况,始终维持高速长巡航也不那么容易实现。
    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海军并没有得到质的提高。还因为核反应堆的养护,导致出勤率不高。
    美国海军出勤率不高,那是后世美国海军的独有问题,实际上在五十年代,美国航空母舰的出勤率,根本没有什么三分之一在维护、三分之一在训练、三分之一处于战备状态的说法。
    不过对核潜艇来说,核动力对潜艇来说简直就是生命,比起生命来说,核动力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果岳父大人有意为英国争取美国的支持,艾伦威尔逊建议以核动力航母为明面上的目标,争取核动力潜艇的支持。其实英国的核动力潜艇也在研制当中,有艾伦威尔逊和蒙巴顿的翁婿关系,比历史上得到更早的支持。
    只是因为英国确实国力不如从前,就算是有内阁的支持,现在也没出现成品。
    要是蒙巴顿准备和美国的朋友探口风,当然也是有好处的,美国愿意帮忙的话,固然是蒙巴顿本人的个人人脉发挥了作用。如果待价而沽想要和英国交换什么利益的话,早点搞清楚美国的真实想法,也可以早点断了念想。
    这一份以官僚角度分析核动力对水面和水下影响的电报,艾伦威尔逊完成之后就放在衣服裤袋里面,扯扯淡的电报随便找一个地方发出去就行,但这种涉及到国家角度的重要电报,还是通过英国军方的密码电报发出更为合适。
    “吃饭了!”费雯丽轻声呼唤,如同一个贤妻良母般,招呼着自己的男人。
    “知道了。”收好电报,艾伦威尔逊起身也招呼夏梦、八千草薰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开着玩笑,一点都不见外。
    “威尔逊先生,真是麻烦你了。美国人不好惹。”八千草薰开口表达感谢,脸上歉意和羞涩兼有,对美国人的作风,她作为日本人感触很深。
    “分对谁!”艾伦威尔逊啃着面包,含含糊糊的道,“当前,英国还有说不的能力。”
    八千草薰提到美国的样子,是当前日本人普遍对美国的想法,敬畏和羡慕。根本原因是日本确实是被美国打怕了。
    世界大战当中,日本阵亡的人数,平民几乎都是死于美国的大轰炸当中,连带两颗核弹。
    阵亡的军人中,有名有姓在神社中的牌位,大部分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于美国人的手中,占据日本阵亡的三分之二。
    日本军方陆军和海军的实力对比,能三七开就不错了,强大的日本海军,抽调了日本社会的全体精英作为兵员,可以说美国打掉了日本整个国家自从明治维新的积累。
    苏联红军虽然在最后的一个月摧枯拉朽,但和日本打了三年多的美国不是一个震慑力。
    倒不是所有人日本人都满意,现在日本才战败十年,不满意日本被控制的人还不少。不过这些人不掌权,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本的反抗之心会渐渐磨平。
    八千草薰和夏梦,现在能见识到的世界仍然是原来的世界,区别只不过是面对的国家不同,八千草薰是绝对美国霸道,夏梦看见的是英国。
    “苏阳说要找一些逃到南方的同族商人聚一聚。”费雯丽对着男人说道,“那些资本家相信会成为你的助力。”
    “别搞错了,那些人算什么资本家,说买办都是给面子了。就算是本土,能称得上是大资产阶级的人都没几个人。帕梅拉都认识!”艾伦威尔逊轻笑一声道,“像是第三世界国家,能诞生一个大买办都算了不得了,他们是依靠我们给的空间生活的。我们要是封闭他们的活动范围,他们就会被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