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12章

      孔融愣了一下,看向岸上的人群,有点懵。
    “他们……是来迎我的?”
    “当然。”刘备伸手一指,报出一连串响亮的名字,都是孔融熟悉的青徐大儒。“他们都是来为你接风的,其中不乏想和你同行的。”
    孔融深吸了一口气,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对远赴漠北,寻找商朝遗民之事,他一直很委屈,觉得自己说是寻找商朝遗民、儒家旧典的伟大事业,其实就是变相的流放。若不是迫于无奈,他根本不想去。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佩服他,还想和他一起去。
    他们不知道漠北有多冷吗?
    没等孔融回过神来,刘备又叹了一口气。“我虽是征东大将军,即将奉命征讨三韩、倭国,裂土封国,藩卫大汉,却没几个人愿意跟着我。相比之下,我真是羡慕你啊。”
    孔融终于反应过来了,瞅了刘备一眼,哈哈大笑。
    刘备来迎他,就是想让他作说客,劝一些人跟着他去征伐海外。
    这倒是好事。
    将来从漠北回来后,他也想换个地方养老。渤海是不行的,他看得出来,张昭搞不定,德政就是个笑话,渤海最后必然归于朝廷。
    如果能在刘备的封国里做官,想必会很自在。
    刘备对他的仰慕,可是写在脸上,刻在心里的。
    “大将军放心,只要你施仁义,行德政,自然会有人依附。”孔融胸有成竹的拍拍刘备的手臂。“三韩、倭国虽远离中原,还能比漠北更远吗?”
    刘备心领神会。这一趟没白跑,至少孔融是答应了。
    两人一起上了岸,诸葛瑾、陈琳先迎了上来,一阵寒暄。接着又有管宁、王烈等人过来相见。正如刘备所说,他们对孔融的漠北之行都充满了积极的情绪。
    当然,他们最看重的还是可能存在的典籍。
    对圣人曾经看过的典籍,他们充满了向往。
    从他们的眼中,孔融看到了熟悉的神采。
    这样的神采,在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了。那些人虽然还自称儒门子弟,却对圣贤不敬,对儒门经学横加指责,浅陋而可耻。
    可是对漠北之行,他还是有点担心。
    毕竟自己不再年轻,还能不能承受长途跋涉,能不能承受漠北苦寒,都是一个未知数。他这次来辽东,并不是打算立刻起程,还要等周瑜。
    周瑜还在益州战场,什么时候能起程,尚未可知。
    他先来辽东,就是想在辽东适应了一下气候。
    对孔融言语间流露出的担心,众人哈哈大笑。
    他们告诉孔融,漠北的确冷,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往远了说,商朝遗民当时蒙败亡国之难,条件那么差,都能在漠北活下去,你有朝廷支持,还怕什么?
    往近了说,周瑜已经从漠北回来了,有抵抗寒冷的经验。有他同行,绝对不会有问题。
    然后,他们又说了一堆防寒的手段,比如多穿皮袄,多吃肉之类,还有人一本正经的向孔融推荐导引术,说是坚持练习,就能抗冻防寒,还能延年益寿。
    孔融听了,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醒悟。
    这些人虽然在辽东,但他们毕竟是书生,平时养尊处优,根本没有接受过真正的考验。
    辽东虽冷,能和漠北比吗?
    如果说漠北之寒是山顶,辽东之寒还在山脚下呢。
    咦,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
    与儒生们单纯的精神支持不同,刘备给了孔融更实在的物质支持。
    他送给孔融几套保暖效果极佳的冬衣。
    这些冬衣是他重金收购来的,里面填充的不是丝絮,而是木棉,据说来自遥远的天竺。
    孔融有些狐疑。据说天竺极热,怎么会出产防寒之物?
    话虽如此,他还是接受了刘备的馈赠。稍微一试之后,就知道刘备所言不虚,这木棉比丝絮暖和多了,轻便也足以和上等的丝绵媲美。
    孔融投桃报李,趁着接受宴请的机会,多次表示,自己希望从漠北返回时,刘备已经建国。他甚至想在刘备的封国里完成对旧典的整理和研究。
    天子在中原推行新政,对儒家经义大加改动,固然有益于民生,却对经典伤害太大。他想求一方乐土,保存最精纯的先圣遗学。
    他在儒生中的影响力不小,不少人因此改变了主意,决定投奔刘备,随刘备征伐海外。
    辽东虽然暂时还没受到影响,但作为朝廷控制的一郡,迟早会也波及。
    要想保留自我,跟着刘备出征三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月中,刘备上书,请求出征。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矫枉过正
    收到刘备请战的奏疏,刘协一点也不意外,也不担心。
    以刘备现有的实力,加上辽东、乐浪提供的钱粮、后勤资源,只要他自己不犯蠢,控制三韩、东倭没什么难度。
    当然,完全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不是军事能做得到的,更需要文化。
    刘备能抓住孔融到辽东的机会,利用孔融的影响力,劝一些寄寓辽东的儒生随征,这是个意外,却是刘协喜闻乐见的意外。
    刘备失去了诸葛亮、庞统,但他得到了青徐儒生的支持,也算有得有失。
    就他目前的战略目标而言,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