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77章

      乔巡没有过分追问,说:
    “嗯,贵太,有什么烦恼随时可以找我倾述。”
    他不再打扰,离开。
    一直善良……
    为什么这话说得总让人感觉不安呢?
    乔巡想着菲离去时痛苦又绝望的表情,有些揪心。
    他也无法肯定,再次见到菲,会是什么形式,什么样子,什么立场了。
    毕竟,是不同世界的生命啊。
    第053章 狩猎神明(五):同回忆释怀
    极昼未休,但大雪漫漫,地上依旧一片昏暗。
    世界各地都陷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之中。如此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出现生物大灭绝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人类应对自身处境都疲于奔命的情况下,是很难再提什么“保护动物”的口号的。更让人类担忧的反而是,那些死亡的动物,会不会出现死亡变异。
    死亡变异是独属于污染生物的一个名词。
    是说,有些动物即便已经死亡了,也可能会被逸散的符文所污染,然后以污染生物的身份再次苏醒过来。
    这一点,是各国不得不提防的。
    共和国南部沿海洲区。
    源金属基底砌成的海堤环绕着整条海岸线。这座大海堤被命名为海岸长城,修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各种来自海洋的污染事件。
    这次南极分裂造成的全球性灾难,共和国也无法幸免。铺天盖地的海啸对海岸长城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刷。
    好在,共和国的地理位置不错,有第一、第二岛链的缓冲,南极开裂造成的大海啸和地震传递到共和国大陆时已经衰减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海岸长城也还是受到了不小的破坏。归其原因还是在于这次的灾难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夹杂着符文能量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自然灾害,在这么多的进化者应付下,基本不会出现太大损失。
    但并不是。
    即便是共和国都受到了这么大的冲击,其他地方可想而知。靠近南极洲的一些地方,不少小国已经失联了。
    其他国家也忙于应付自己的问题,没法支援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自求多福。
    共和国南部洲区西海岸,一列工程系的进化者指挥着工人对海岸长城损坏的地方进行修缮。
    伴随海啸来到陆地上的不止是海水和鱼虾,还有不少海洋里的污染生物。所以,一支支控制小队,游走在海岸线,清剿污染生物。
    一辆迷彩色的越野车在被污染的沙滩上缓缓行驶着,后面是长长的轮胎印。
    车上有四个人。
    这是标准的控制小队人员配置。
    领袖、向导、哨兵与战士。
    像这样开着车沿着海岸线巡逻的控制小队可不少,毕竟共和国的海岸线是非常长的。
    后座,五茂纱绪莉靠着窗,看向大海。
    现在是傍晚,但并没有落日可看。南极分裂后,就是连绵不断的大雨,到处都是昏黑阴沉的样子,汹涌的海洋宣泄着无边的能量,海下面,则是各种狰狞的污染生物。
    纱绪莉看着海,渐渐地有些出神。
    坐在她旁边的跟她年龄差不多的少女。名叫秦姑山,是队里的向导。
    秦姑山看到纱绪莉在发呆,就好奇问:
    “队长,你在想什么?”
    纱绪莉回过神来,闭了闭眼睛,
    “没什么。”
    前面副驾驶上,是一个大概二十岁的青年。名叫张子安,是队里的哨兵,他扭过头说:
    “队长,没什么吗?我看你都发呆好久了。”
    纱绪莉呼出一口气,
    “我能想什么?没什么的,放心吧。也没什么事做,没什么话说,那就只好发呆咯。”
    “哈哈,队长是喜欢发呆,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她不就是在发呆嘛。”说话的是驾驶位开车的孔天,是队里的战士。他年龄是最大的,看上去应该有三十岁了。
    按照年龄看,纱绪莉是队里除了秦姑山外最小的。
    但她是这支控制小队的领袖,是队长、指挥。
    虽然年龄小,但她本身已经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了,并且,相当优秀。
    秦姑山好奇问:
    “是想家了吗?队长应该好久没回家了吧。”
    纱绪莉望着车顶说:
    “想啊。”
    “等一切都结束了,就可以回家了,到时候就可以跟家人团聚了。”秦姑山笑着说。这个年纪最小的姑娘,笑的时候会将眼睛眯成一条缝。
    张子安说:
    “什么时候能结束,还说不好呢。指不定又是几年十几年的。”
    孔天笑呵呵地说:
    “别太悲观嘛。说不定明天就结束了。”
    “怎么可能嘛!乐观也不是缺心眼啊。这情势,哪可能是明天能结束得了的?”张子安反驳,接着扭头看向纱绪莉,“队长,你说是吧。”
    纱绪莉想了想,
    “大概短期内是不会结束的。”
    秦姑山手撑着脸,抱怨道:
    “也不知道南极怎么搞的……突然就出事了。”
    “这种事会越来越多吧。”张子安说。
    “真的是末日到了吗?”秦姑山眼中露出迷茫。
    纱绪莉表现出与她这个年龄不符的成熟,认真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