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14章

      张大眼明手快,单手扶着他的手,冷硬地强迫他站起来,“姜大人,众目睽睽之下,您要做什么?我们姑娘与您早无瓜葛,也无恩怨,请您自重!”
    相国寺人来人往,有王孙贵族也有平民百姓,姜杨和凤妤曾经订过亲,且京中还传过凤妤对姜杨死缠烂打,情深似海的流言,如今再纠缠在一起,必然会掀起风言风语。凤妤和姜杨当年的婚事必然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她名声有损,就是谢珣威严扫地!
    好恶毒!
    “阿妤,放过我,求求你。”姜杨吓得瑟瑟发抖,凤妤厌恶地拧着眉,京中的日子不如西州舒坦,在西州她就是一言堂,且民风彪悍,自由自在,在京中有太多的束缚,凤妤极是不喜欢,她看着四周有人围观,指指点点,心中更是厌烦。
    凤妤转身离开,临走时给张大一个眼神,让他把姜杨带到后山来,后山无人处,姜杨狼狈地跪在地上求饶。
    “我与你早无瓜葛,为何求我放过你?”凤妤对他的狼狈无动于衷,并无一点恻隐之心。
    “我……我和你毕竟订过亲,皇上迟早会撤了我的职,我走投无路,只能来求你。”国子监的同僚们日日在他耳边说着谢珣要报复他,杀了他,姜杨自然恐惧。
    “你未必太看得起自己,知许都不记得你是谁。”凤妤蹙眉冷笑,“若你不来相国寺找我,他根本不会想起你,姜杨,你是自作聪明,还是有人教唆?”
    第569章 流言
    林雨燕虽和姜杨定了亲,在林晟有了从龙之功一飞冲天后,林家水涨船高,林雨燕不肯嫁给姜杨,林晟多是办法退亲。两人退亲后,姜杨也不敢造次,更不敢来找林雨燕的麻烦,可林雨燕名声坏了,也很难再寻到一门满意的婚事。
    京中氏族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嫡子想配的都是门当户对,清清白白的女子,就算林晟当时位高权重,也无人想要家中嫡子和林雨燕作配,除非是家中庶子,可林雨燕自视甚高,也不愿意嫁给氏族高门的庶子,所以她和姜杨退亲后就一直难寻一门满意的婚事。
    林晟原本想要在新科进士给她寻一门良缘,可惜还没来得及,林晟就去了扬州,且死在扬州,林雨燕的婚事也就一直耽搁下来。姜杨人在国子监,被林晟打压也得不到晋升,他在京中又无根基,过得战战兢兢,狼狈不堪,却又没有与林雨燕鱼死网破的决心,母子两人在京中艰难度日。
    凤妤不关心姜杨的境遇,对她来说早就是前尘往事,她和姜杨之间的回忆单薄得如秋日里的霜,在她的经历里,姜杨连尘埃都不如。若不是在相国寺遇见了,她根本不会想到他,谢珣也不会想到他。
    “我……我是特意寻你的。”姜杨是特意打听到凤妤来相国寺的时间,故意来偶遇她,求她怜悯的,“阿妤,我错了,是我对不起你,当年是我猪油蒙了心,受了蒙蔽,我已经受到教训,这几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早就偿还当年的债,求你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你本本分分在国子监,谁会无聊去害你,我们早就不记得你了。”凤妤耐心不多,“滚,别来碍眼。”
    “国子监的人都在说……皇上总有一日要拿我开刀,阿妤,你为我说说情吧,看在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姻缘的情分上。”
    “姻缘?你是真的不怕死啊!”凤妤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行,我会为你说情的。”
    姜杨大喜,“真的?”
    “自然!”
    姜杨喜出望外,对当年的事更是懊悔不已,若他不和凤妤退亲,如今……如今又怎么会沦落到这地步。
    “阿妤,当年……”
    “够了,还不滚?”
    姜杨也不敢逗留,达到目的后不敢惹凤妤的嫌,秋香呸了声,紧张地说,“姑娘,你可别犯傻,真的去给他说情,皇上必然会震怒,到时候还会迁怒你,吃醋的男人可不讲道理了。”
    “你家姑娘没那么多善心,近日京中必然会有流言,派人压下去,不要传开。”凤妤根本不想理会姜杨,可姜杨公然来相国寺找她,必定会引起一场风波,这风波可大可小,她倒要看看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
    如凤妤所料,京中有关于凤妤和姜杨的事果真传开了,把当年凤妤痴恋姜杨,被人退婚羞辱的事绘声绘色地传了一遍。
    流言刚起了头就被京都卫狠狠地镇压了,京都卫遍布京都,若有人肆意谈论此事,都按羞辱皇后论处,刑部大牢里一天就关了五六十人。
    流言起来得急,镇压下去也很急,急得凤妤都没来得及查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坏她名声,谢珣非常的护犊子,根本不会容忍流言蜚语传开。
    速度快到凤妤都来不及出手!
    第570章 软肋
    谢珣把锦衣卫和京都卫,禁军重新编排了,谢珣提了飞影当锦衣卫指挥使,让张伯熙去了禁军,当禁军统领。飞影在暖阳,张伯熙的协助下把京都卫一部分人调到锦衣卫,谢珏还没回京,他的近卫也全部进了锦衣卫,这几人本就是刺杀,情报的好手,带着飞影改整后,锦衣卫成了新帝耳目,遍布京都,原本谢珣是想要锦衣卫探听各大氏族对新政的消息,谁知道听到姜杨和凤妤的闲话。
    飞影也有眼色,在报给谢珣时就派人镇压流言,调查源头,谢珣听到姜杨这陌生的名字,愣了许久,“他竟还在京都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