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在军中如此年轻的三品将军也不多见,谢珣在提拔他们时,也是念了他们放弃京中荣华富贵,放弃了氏族身份随他一路出生入死,且每次上阵杀敌,从不退缩,谢珣在宁州时就喜欢他们三人,用得最顺手,连带着陪他们一起逃离京都的那群京都卫也是水涨船高,都有不错的前程。
凤妤知道他们三人回京后,亲自去城门迎接他们,没想到还会在人群中看到了方玲君。
凤妤大喜,提着裙摆兴奋地冲下城墙,往城外跑去,大军刚靠近城门,方玲君也看到凤妤了,翻身下马高兴地挥手。
“阿妤,阿妤……”
“君君……”
凤妤激动地往前,抱住方玲君,喜极而泣,君君从中州城逃出来,没有战争波及到,实在太好了。
谢珣派了好几拨人去中州城找方玲君,一直都没找到,他写给凤妤的家书中也如实说了,凤妤担心一旦双方战事爆发,中州的守将会拿方玲君当人质来要挟方楚宁和方大帅,幸好君君救出来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怎么跟林萧他们一起回城了?”
说来也巧,方玲君在方楚宁出征后一人在中州城中实在无聊,她就想去西州找凤妤,那时候也不知道凤妤被掳走了。就算不去西州找凤妤,她自己去游历天下也是好的。方楚宁留了两名亲兵保护她,方玲君就带几个人去了十二州玩耍。
后来知道凤妤被宇文景掳走后,她心急如焚,想要回京找凤妤,在胶州时遇上从宁州增援江南的大军,方楚宁阻拦了方玲君,让她原地不动,就在胶州等消息,暂时不要回京。当时就算方玲君回京,方楚宁也不觉得能做什么,还会平白无故搭上性命。
所以方玲君就一直在胶州等方楚宁的消息,直到谢珣登基,凤妤平安无事,方楚宁也没允许她回京。
她一直等到江南大捷,方楚宁才允许林萧,张伯兴等人护送方玲君回京,这件事方楚宁一直对外保密,造成所有人都以为方玲君仍在中州的假象。他就是怕中州的陈家知道方玲君在胶州,前来掳人,他们父子都在战场上分身乏术,只能如此安排。
也幸亏方楚宁有先见之明,若不然方玲君再一次回中州就出不来了。
方玲君也没想到自己出去一趟,回来就天翻地覆了,抱着凤妤开心不已,“阿妤,我的乖乖皇后啊,以后要给我撑腰啊。”
“那当然!”凤妤摸摸她的脸,“都瘦了。”
“一路风餐露宿,张伯兴还让我一起吃军中的吃食,油水都没有,我好可怜,瘦了一圈。”方玲君还故意掐了掐自己的腰肢,仍是那个活泼开朗,凤妤熟悉的少女,凤妤心中宽慰不少,林萧和张伯兴,周黎玉等人也快马到了城门,都翻身下马来,跪地和凤妤请安。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凤妤放开方玲君去扶他们,“还没有册封典礼,你们别这么跪着,快起来。”
张伯兴快人快语,“听说皇上都发了圣旨,那就是皇后娘娘,没有册封大典你也是皇后娘娘。”
那是所有宁州铁骑心中,唯一的皇后娘娘。
毕竟这三年,全靠凤妤养着的。
凤妤看着三位昔日伙伴,他们比凤妤印象中要健壮得多,三年吃苦耐劳,上阵杀敌的生涯,他们身上早就没有当年纵马走街时的纨绔模样。他们穿着铠甲,双眸炯炯有神,已是一名成熟稳重的将军,很难再把他们和当年的纨绔公子联系在一起。
林萧目光与凤妤碰触后,露出一个清浅的笑容,“三姑娘,别来无恙啊。”
“好久不见啊,林将军。”
原本这几年,他一直称呼凤妤为阿妤,今时不同往日,连称呼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几人寒暄过后。凤妤带着方玲君脚步轻快地往城里走,林萧目光沉沉地看着凤妤的背影,有压抑在深处的钟情,也有此生只能远望的痛苦。
“林萧,你……”周黎玉比张伯兴心思要细腻得多,欲言又止,想劝他,又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林萧当年喜欢凤妤表白时,周黎玉就知道了。
“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早无妄念。”只是希望凤妤此生能过得幸福,他也相信谢珣能给与凤妤幸福。
他只是有些遗憾!
“走吧,我们回家了。”林萧望着巍峨雄伟的城门,心中已无了男女私情,他们三年前离京时非常匆忙,且狼狈,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着城门口,也不知道今生是否能回来。
如今,他们三人带着京都卫都回来了。
虽然京都卫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回家,有人死在修路时爆发的山洪里,有人死在战场上,可他们总算带着活着的京都卫,堂堂正正地回家了。
“是啊,我们回家了!”张伯兴眼含热泪,也只有他们能懂得这句话在他们内心深处,盘旋了三年,他们在战场上拚命杀敌,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光明正大地回家。
他们做到了!
林萧带着宁州铁骑进京驻防。
第596章 难听
凤妤把方玲君亲自送回了家,方夫人也没想到女儿突然回家,迎出门来时差点摔了一跤,这位强势了一辈子的长公主死死地抱着方玲君,痛哭流泪,方玲君也被她的情绪所感染,和她抱头痛哭,凤妤没有在方家停留太久,把时间都留给久别重逢的母女。
林萧,张伯兴和周黎玉当年是被家族除名的,这一次载誉而归,林家,张家和周家都有点尴尬,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能除名,如今自然也能重回族谱,林萧家是最简单的,林晟死后,林家就大不如前,在京中贵女圈中素来嚣张跋扈的林雨燕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再骄纵任性,谢珣登基后原本就边缘化的林尚书被抹了乌纱帽,他们想要巴着林氏,林氏宗族也没认回这一支血脉,林萧重回林家,算是重新撑起了林家的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