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将军好凶猛 第314节

      徐怀懒得听郑聪胡搅蛮缠,直接表示他可以接手襄城的防御。
    胡楷颇为期待的看向郑聪、赵范,想知道他们对徐怀这一建议有何看法。
    景王赵湍瞥了郑聪一眼,却对胡楷说道:“河洛此时忧虑襄城孤悬汝水之北,确实有些道理,左右骁胜军在防御部署上,是否可以做些调整?”
    “右骁胜军或可往叶县增调一厢精锐!”胡楷说道。
    叶县位于舞阳西北、伏牛山东北麓,与襄城隔汝水相望,增兵叶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对襄城的援应,而同时叶县又是宛(南阳)洛、宛(南阳)郑驿道的重要节点。
    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可能叫代表郑怀忠而来的郑聪、赵范难堪,胡楷只能象征性的表示会加强对襄城的援应。
    赵范暗中扯了扯郑聪的衣袖,示意见好就收,毕竟他们不可能真将洛阳的东南门户交给徐怀去守……
    第一百九十二章 献策
    刘献从淮川赶来襄阳一路驰行,大腿磨出大量的血泡,敷过药才刚刚结疤,而连着三天跪请劝进、与周鹤等人商议机要,身体多少有些支撑不住。
    景王赵湍看刘献站在长案旁时间久了脸色很差,就中断议事,安排车马送刘献回驿舍休息,又着胡楷携郑聪、赵范前往司马院进一步商议洛阳守御之事,单将徐怀留在书斋里说话。
    “劳思愁苦,困于案牍,未觉春光已艳,”景王走到窗前,看着院中繁花似锦,轻声说道,“洛阳看似信心十足,却还是希望天雄军能到汝水之北吸引一部分虏兵主力啊!”
    “殿下明察。”徐怀说道。
    “什么明察不明察的?”景王赵湍摇头苦笑,说道,“半辈子听人说话都是打哑谜,大家都藏着掖着,生怕说透了、说尽了,就被他人抓住把柄——听多听惯了,怎么都能琢磨出味来。再一个,我就算再怎么不知兵事,也知道虎牢、襄城都在洛阳之东,虏兵怎么都不可能弃虎牢而强攻襄城。郑聪、赵范拿襄城说事,实际所担忧的还是虎牢、荥阳,但郑怀忠在洛阳坐拥八万兵马,能战之兵比左右宣武军、左右骁胜军及天雄军加起来都要多,他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要求襄阳兵出汝水之北,只能将矛头对准楚山。”
    “……”徐怀摇头苦笑,说道,“还是殿下知我……”
    景王说道:“你也不用将这事放心里去,他们什么心思,我清楚的。这几年来唯有楚山兵马东征西战,千里奔走不休,轮也该轮到他们去跟赤扈人打一打硬仗了。我就是担心郑怀忠徒有八万兵马,却还是守不住平陆、虎牢,而洛阳有失,形势只会更加恶劣!”
    “赤扈人骑兵横扫天下,但攻城拔寨的步甲不盛,这从太原、泽州等城守御战事便能尽观。目前赤扈人除了使岳海楼整编汴梁降军外,还从燕云、渤海等地征调大量的降附兵马南下,以加强其攻城拔寨的能力。不过,这些兵马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战斗力不会太强,这是大越新编诸军接敌历练的良机。”
    徐怀说道,
    “而在战略上,诸军都不应再去计较一城一地之存失,更不能寄望毕功于一役。臣在楚山行虚外实内之策,淮南、光州、蔡州、洛阳、陕西都可以借鉴行之。此时虏兵势强,我们与其针锋相对而难猝胜,甚至还会遭受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很可能最终是人地皆失。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虏兵来势汹汹,我们便放虏兵进入内线,以地势人和之利制衡。除了尽一切手段去消耗、疲敝敌军,也能更好的保存自己、锻炼自己,等到攻守之势变易,人地皆可得也。就拿洛阳来说,平陆、虎牢等城寨皆失都不可畏,但只要洛阳城不失,拒敌于洛阳城外,陕西可以从潼关、函谷接援洛阳,襄阳可从襄城、郏县接援洛阳,虏兵顿足洛阳城下,久之必疲,疲之必退……”
    “你的想法很合我的心思,也许现在最困难的,就是说服洛阳采纳此策……”景王赵湍抿着嘴,蹙眉说道。
    徐怀心里微微一叹。
    很多事情并非景王即位继统就能彻底解决的。
    为更好的促使郑怀忠率部抵御胡虏,只能打破以往钳制武臣的那一套做法,尽可能的放权,但放权又必然得承认在具体的攻防战略选择上,郑怀忠可以专擅行事,不必事事都听襄阳这边遥控指挥。
    且不说郑怀忠之前就千方百计的保存实力,而其自领河洛以来,行营及州府职事都安插郑家子侄及心腹亲信执掌。
    徐怀他刚才说要替河洛守襄城,郑聪、赵范皆闭口不言,很显然他们有着极重的地盘心思。
    这种情况下,还想着要郑怀忠在洛阳听得进他们的良言苦劝,可能性极微,说多了可能会以为襄阳变着法儿钳制他们。
    也许他们吃到足够的苦头,才会有真正的转变。
    当然,现在好的地方就是景王心思非常的清醒,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一点点去收拾混乱不堪的局面,自然也就能扭转当下的劣局。
    想到这里,徐怀也劝景王宽心:“郑公或有自己的想法,即便事有不偕,也不至于太坏,当然最主要还是要左右宣武军、左右骁胜军能得到锻炼,成长为殿下能依仗的股肱。”
    “也是,大越到底有多少能战之兵,总得接敌才能摸清楚,而不是光看奏章之上所罗列的数字,”景王点点头说道,“郑怀忠既然叫苦了,左右宣武军、左右骁胜军或可以轮番出汝水接敌作战,但你也得给我做好准备,倘若邓珪、张辛他们不行,楚山兵马得随时顶上去啊!”
    “殿下有召,臣无所不至。”徐怀说道。
    “行,你也先回去歇息吧,今日我也不便留你用宴。”景王说道。
    徐怀走出书斋,与兢兢业业守在廊前听候召唤的乔继恩拱拱手告辞,待要走出院子,一道倩影从外侧风雨廊径直走过来,手里提着食盒,不知道低头在想什么心思,走到徐怀跟前都没有注意到眼前有人。
    “郡主!”徐怀出声提醒道。
    “……”缨云猛然抬头看是徐怀,被魇住似的,盯住徐怀的脸愣怔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回过神来。
    “我脸上有什么?”徐怀疑惑的抹了一下脸,问道。
    “啊,”缨云猛然回过神来,慌乱说道,“没什么,吓我一跳,我……”缨云美脸涨得通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莫名慌乱从徐怀身边绕过去,提着食盒往书斋院子里走去。
    徐怀回头看了缨云身穿裙裳的窈窕身影一眼,微微摇了摇头,便朝外院走去……
    ……
    ……
    即位继统之事,有周鹤统领诸臣部署,虽说徐怀不想插手其事,但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观。从后宅辞别景王出去,徐怀与王举、郑屠、史琥等人便往前衙走去。
    前衙除了景王听事的衙堂外,主要还是周鹤、胡楷率领诸将吏处置军政事务的长史院、司马院。
    汴梁陷落,天宣帝及诸多宗室子弟、王公大臣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对襄阳城里的众人来说,更为关心的还是景王即位继统之事。
    只不过天宣帝及宗室、王公大臣三千余众正被押解北上,心怀窃喜之人也不能流露于表,只是咬着牙抿住嘴,强颜悲切,神色多少有些怪异。
    人要留在前衙,却又没有什么事情是他能插上手,徐怀便叫朱芝帮他找了一处小院,与王举、郑屠、史琥坐在廊下饮茶,有什么事过来寻他便是。
    元帅府原为京西南路监司所在,占地极广,还将一座四五亩大小的小湖圈于其中,此时天气渐暖,繁花似锦,绿柳在荫,坐在廊下煮茶以饮,看着湖光明艳,也是南归以来难得的闲适时光。
    “原来你们躲这里饮茶,我还到处找你呢!”武威公赵翼走进湖畔小院里,说道。
    “国公爷有何事寻我?”徐怀问道。
    “没什么事,”赵翼挥挥手,说道,“诸事周鹤等人处置,我也插不上手,坐在堂下闲气,便找你过来喝茶!”
    赵翼作为襄阳唯一的男性宗室嫡支成员,与景王血脉又近,地位自然高崇,即位继统之事,周鹤等人自然要与他商议着办。
    不过,元帅府里里外外都是周鹤、高纯年他们的人,而赵翼刚回襄阳,身边连一个听候使唤的扈随都没有人,说白了他现在就是一个点头附和的工具人。
    偏偏这时候朱沆、王番他们都很忙碌,赵翼想要找人闲扯都没有,听得徐怀回到前衙来,他当然跑过来找徐怀打发辰光。
    现在襄阳城里一切从简,元帅府煮茶也不用木炭而用山里开采的石炭,但石炭烟重,赵翼坐在小炉旁喝茶,被炭烟薰了眼睛发红,禁不住抱怨道:
    “想在汴梁时,这石炭煮茶都是炼熟后再用,却不想襄阳城里一切都如此简陋!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将胡人驱赶出去,重新过上优哉游哉的日子啊……”
    “炼熟?怎么一个炼法?”徐怀讶异问道。
    汴梁鼎盛之时,纳百余万人丁,炊食所用全依赖柴薪已经是严重不足了。
    近百年来,徐泗等地所开采的石炭经汴水、茶河运入汴梁,已渐成规模。
    只是徐怀还不知道石炭炼熟之事,也没有听说普通人家用石炭生火烧饭有别的讲究。
    “以木炭之法治之,炼熟之后无烟无臭,还能融成大块,勉强能当木炭用,”赵翼说道,“不过,府中也只是偶尔为之,毕竟到底不抵木炭好用……”
    桐柏山煤铁资源都多,以往也不是没有尝试用煤炼铁。
    不过,生煤炼铁,除了所炼的铁质比较差外,生煤置于炉底燃烧,特别容易松散,从而与铁水混和在一起,很难分离开。
    而木炭炼铁,除了铁质较好外,更为主要还在于木炭在炼炉之中燃烧能保持形状不松散,烧融的铁水从木炭的空隙间流到炉底再引流出来作后续的处理,非常的方便。
    桐柏山虽说木材资源不缺,但比江淮一带发展成熟的炼铁场,却不占任何优势;甚至还因为交通的不便,楚山所产的铁器,成本比江淮还高出一截。
    徐怀却不知煤炭竟然在当世就有熟炼之法,只是富贵人家偶尔用来替代木炭,就连喻承珍、庄守信等大家都没有想到此法可能可以用在炼铁上……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炼
    包括信阳在内,三百里桐柏山目前算得上安全、且可挖掘的耕地资源,可能都不到一百万亩,其中坡地、梯田还要占到一大半。
    这点耕地资源,即便全部用来种植粮食,可能还不及江南富庶一县。
    更何况人除了要吃饭糊口,还要穿衣遮体保暖,这点耕地资源还需要腾出大量的田地用来种植桑麻木棉。
    徐怀在楚山,极力压制大姓宗族及中小地主居中盘剥,确保自耕农、佃户手里能保留更多的粮食以及用于纺纱织衣的桑麻,也确保足够的田赋、口税能征收上来,但这点耕地资源想要解决目前楚山直属二十万军民的吃饭与穿衣问题,都是相当勉强的。
    然而,想要维持一支有战斗力、成规模的兵马,要保证州县及乡司对地方有足够掌控力的治理,仅解决吃饭与穿衣是远远不够的。
    铸制兵甲战械、修造城池营垒、疏浚河道、开辟道路、屯垦新地,维持那么大规模的战马牧养,以及总计逾两万的军卒、事吏的薪俸钱饷发放,哪一项不是天大的口子,需要无数钱粮去填?
    徐怀以往数战皆得大捷,看缴获的战利品,看似极为可观,但已经消耗一空,往后倘若仅仅依靠襄阳每月额外输入四万余贯钱粮,是无法弥补缺口的。
    目前楚山所能增补的大宗收入,一是包括金砂沟在内的砂金开采,每月净得约计钱粮一万余贯,但在找到新的砂金矿场或其他金矿之前,这一部分的收入很难有大幅增涨。
    楚山还有一宗直接能支用的收入,就是桐柏山匪乱之后,唐徐两家所经营的桐油籽、茶药、矾石、碱石、骡马等物产贩售,都转由铸锋堂接手。
    桐柏山茶药历来都是往外输出的大宗物产。
    而除开木作所需外,江淮以及广南等地造船业近百年蓬勃发展,对作为填漏剂原料之一的桐油需求量极大。
    桐柏山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大宗物产,桐油籽的产出已经超过茶药。
    不过,铸锋堂在接手唐徐两家的货栈、商队之后,从桐柏山收购大宗物产贩运出山,规模还扩大许多,但商队、铺院、货栈的维持成本也高,每月净入也仅勉强能与金矿收入持平。
    而汴梁失陷之后,不计其数的难民南涌,淮南、南阳之间的商旅也不会再往来于桐柏山之间,以往每年少说得有四五万贯的过税收入,短时间内不可能指望恢复。
    楚山还有一项大宗收入,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桐柏山匪乱剿灭之后,在唐天德的协助下,铸锋堂接手唐氏十八里坞铁矿场,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兵甲军械铸造。
    因桐柏山匪乱搅动极大,之后赤扈人又两次南侵,京西南路、荆湖北路不仅仅监司大规模征募兵马,州县乃至村寨都加强厢军乡兵的征募、操练。
    这使得桐柏山周边的州县,对兵甲军械的需求激增。
    而偏偏这些地方以往的兵甲军械铸造能力极弱。
    铸锋堂抓住这个机会,短短两年内不仅十八里坞铁场一再扩大规模,负责铸制兵甲军械的匠工也扩大到一千余人,向荆湖、襄阳两地贩售数以万计的刀矛盾甲。
    也亏得有这一部分收入,铸锋堂才有余力铸制自身发展所需的兵甲,与连战大捷所缴获的兵甲军械一起,将目前楚山行营所辖的天雄军及厢军一万五千兵卒都武装起来。
    要不然的话,天雄军一万正卒、州兵马都监司所辖的五千厢军,配备数以万计的兵甲军械,绝对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天文数字。
    目前左右骁胜军、左右宣武军以及荆湖北路所辖的宣威军,是扩编到九万人,但兵甲军械还是严重的不足。
    襄阳、南阳等地还要组建更大规模的地方兵马,对兵甲军械的需求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短时间内,铸锋堂所铸制的兵甲战械不愁卖,每月能为楚山赚得两万余贯的净入。
    不过,景王南下襄阳之后,元帅府除了在襄阳组织扩大兵甲军械铸制外,还下令荆湖、江淮、川峡等路监司同时都扩大兵甲军械的铸造,以供应兵马的扩编。
    江淮荆湖等地大量的私家匠坊,看到有利可图,也正纷纷铸制兵甲器械以供有司。
    景王不管多信任徐怀,都不可能让楚山垄断大越兵甲军械的生产、供给;周鹤、高纯年等人打破脑袋都会施加阻力。
    更何况江淮、荆湖、川峡等地的冶铁技术近百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官府一直以来也都鼓励私人开办铁场采矿炼铁。
    大越官营铁场相比较前朝,规模没有多少扩大,但私人采矿炼铁发展极速。
    大越私人铁场以十分为率,官府征收其二为税。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