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章

      燕克行在这样的气氛中,依旧看着他的文件。
    时闻偷偷看他,车在旷野中穿行,光影流动间,他好像也会发光。
    车在公路上疾驰着。
    时闻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等他再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停在了一片胡杨地里。
    此时正值春季,胡杨冒出了浅绿的叶子。
    他们站在路边看过去,眼前尽是新绿,若有若无的乳白色雾气缠绕在林间,湿润清新,时闻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滋润了。
    五个人各从后备厢拿了个小篮子,装上一把小匕首,分成两队进入林间。
    时闻和燕克行一队。
    弓疆三人都不是很有胆子跟导师一队,时闻便主动提出要和燕克行一队。
    他们从路边进入林子里。
    林中满是往年掉落的枯枝落叶,又有今年生长出来的各种杂草,斑驳一片,其实并不是很好找。
    时闻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林子里,找了二十多分钟,一颗巴楚菇都没找到。
    燕克行跟他隔着几十米,在同一方向寻找。
    时闻喊不远处的燕克行:“燕克行,你找到了吗?”
    燕克行:“找到了几个。”
    “真的?”
    时闻噔噔噔跑到燕克行边上,只见他的篮子里果然浅浅铺着一层巴楚菇。
    还真找到了!
    巴楚菇的样子非常好认,白色的菌柄上顶着类似木耳的伞盖,基本不可能弄混。
    时闻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盯着燕克行:“你怎么找到了那么多?”
    燕克行:“可能是运气?”
    “我们的运气也差得太大了吧?”时闻看着自己空荡荡的篮子,果断地说道,“我要跟你一起走!”
    燕克行看他一眼:“我们走这边。”
    燕克行转了个方向,时闻赶紧跟上。
    两人并行在林间,不一会,燕克行说道:“前面有一颗。”
    “哪里?”时闻瞪大眼睛,看着满是枯枝落叶的地面,好一会才看到左斜前方有个黑色的物体,伸手一指:“在那里是不是?”
    燕克行点头。
    时闻快步走过去,蹲下来果然看见了一颗小小的巴楚菇。
    他眼里露出兴奋之色,赶忙从篮子里拿出匕首,贴着地将巴楚菇切下来,又把落叶扫回去,挡住切口。
    他捏着巴楚菇,放到眼前打量。
    巴楚菇也就他手指头那么长,白菌柄,黑菌盖,胖乎乎的,散发着浓厚的菌子香气。
    他闻了一下,将巴楚菇放进小篮子里:“这个用来炖汤肯定特别好喝。”
    燕克行:“要是捡得多,待会带你们去家专做巴楚菇的老餐馆。”
    “还有这种老餐馆?”时闻来了兴致,“那我们继续找,应该能找够一餐。”
    时闻渐渐发现,燕克行对树林非常熟悉,视力也很好,总能在他还没有察觉的时候提前发现巴楚菇的线索。
    他则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巴楚菇,反而发现了点特别的东西。
    在看到某一根掉落在地上的树枝的时候,时闻伸手一指,转头对燕克行说道:“你觉不觉得,这根树枝摆放的位置非常妙,好像有人刻意摆在那儿一样?”
    燕克行仔细观察,还没来得及回答。
    身后传来戈阅清脆的声音:“老师,你们也走到这里来了啊?看什么呢?”
    时闻看他们从林子里钻出来,又扫到他们篮子里孤零零的巴楚菇,回答后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树枝摆放得好像标记。”
    他这么一说,戈阅三人都探头都过来看。
    弓疆说道:“林子里到处都是树枝,好像没什么不同啊?你说的是哪根树枝?”
    时闻蹲下来,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指了指他觉得是标记的树枝:“这根——我一路来看到好几个类似的树枝,长短、颜色和摆放方向,都和其他的树枝略有区别。”
    戈阅三人使劲看,依旧没看出什么不同。
    戈阅说道:“应该不是标记吧?人要做什么标记,也不至于在地面上做啊。”
    蔺诚骞:“会不会是当地的采菇人怕不做标记找不到,做了别人又会发现,所以做得特别隐蔽?”
    时闻摇头表示不知道。
    燕克行:“如果真有标记,沿着标记去看看就知道了。”
    其他人都没发现标记,只有时闻看得出来。
    于是变成了他带路,沿着标记一直往前走。
    走了不到五分钟,时闻看到了标记指向一株桃树。
    此时已经到了夏初,桃花落得差不多,结出了青涩的小果子。
    树下,满地粉色的花瓣。
    看花瓣的完整度,应该没什么人来过才对。
    时闻困惑地看看桃树,又转头看看引导他们过来的树枝:“树枝指的就是这株桃树了,就是不知道这株桃树有什么特别的?”
    弓疆转了一圈:“附近没有巴楚菇,应该不是找巴楚菇留下的线索。”
    时闻摇头:“我不清楚,不过树枝确实指向这里。”
    燕克行若有所思:“可能是小林姬鼠。”
    弓疆:“不会吧?小林姬鼠还真有定向系统啊?!”
    时闻、戈阅和蔺诚骞三人一头雾水。
    燕克行转头看他们一眼,解释道:“有研究表明,小林姬鼠具有布置路标,用以导航的习惯,主要导向食物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