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能制作这部影片真的非常不容易,”在上映以前说的话一般都比较简短,不会破坏观影情绪,现在就是总结的时候了。罗伯欣慰地望着剧组,“但是从哈维到凯瑟琳、蕾妮、理查,还有摄制组的全部同仁,都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力量,我知道我的脾气有时候让人受不了。”
摄制组方位响起了一片善意的哄笑,凯瑟琳喊道,“罗伯,我们爱你!”
“谢谢,谢谢。”罗伯把凯瑟琳、蕾妮和理查拉到了幕布前,哈维摇手谢绝上台,三大主演在台前极为友好地和罗伯亲切拥抱,从这一幕来看,拍摄期间的隐隐不快仿佛已经被所有人忘记,不论是当时怀疑罗伯的主演群,还是当时对此非常介意的罗伯,现在都已经翻过这一篇,真的成了好朋友。
在最后一阵掌声中,首映场结束,观众逐渐散去,有些特立独行的影评家也率先离去——一般来说,在好莱坞,影评家和电影圈会保持一定的微妙界限,为了不影响评论的自由独立性,很多知名影评家都不会参与这些福利丰厚的after party,又或者是收取片方的礼物。
不过,作为拥有自己电视节目的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和圈子的交叉要更加紧密一些,虽然从90年代末期开始,他的身体就不是很好,但今晚却是兴致十足,和他的搭档,《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作家理查德.罗佩,参加了首映派对。
像他这种江湖地位的影评人,当然会得到高层的另眼相看,就连哈维.韦恩斯坦都要端着酒来打招呼,毕竟《芝加哥》走的可是冲奖路线,影评口碑绝对至关重要。
“罗杰。”
“哈维。”
两个人拥抱了一下,哈维把嘴边叼着的雪茄拿到一边——罗杰一直饱受咽喉问题的困扰,今年年初刚刚经过手术,现在可能还闻不得烟味。“所以,你觉得怎么样?”
“我认为米拉麦克斯在这部电影上甚至可以实现票房盈利。”罗杰没有吝惜自己的夸奖,而哈维也顿时喜上眉梢。
为了赶上奥斯卡奖项报名的最后界限,《芝加哥》的上映时间直接选在了报名截止日的前两天,冲奖意图昭然若揭,米拉麦克斯最擅长运作的也就是这种冲奖片,他们并不追求在票房上就收回全部成本,而是走的长线版权路线。——和一般的商业大片不同,文艺片、传记片属于投入大、产出小的电影,虽然投资总规模不大,但产出票房一般是难以抵扣掉投资、宣发和公关费用的。
但这也不是说这种片就没人拍了,投拍这种片子的片商心态就是分散风险,比如米拉麦克斯,他更倾向于拿一亿美元去拍七八部文艺片,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好的人员配置,然后这七八部里只要有一部是佳作,可以冲到奖,那么就是赚的,别的片子呢,只要不是太烂,也不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回来。这样在五六年后,可能这一亿就完全被赚回来了,还带了很多后续盈利的尾巴。虽然到最后我拿一亿可能赚回来只有五六千万,但胜在稳,这样投资从概率上说几乎是没有赔本可能的,而拿一亿拍一部商业大制作呢?万一是烂片,这一亿基本上就得全亏完了。
除了家大业大的四大电影制作公司以外,更多的中小片商考虑的还是分散风险,更喜欢细水长流,所以市面上源源不断地还是可以看到《钢琴家》、《芝加哥》这样的片子,其实整个奥斯卡生态圈也就是由这样的片子们组成的,文艺片希望拿奥斯卡,以此赚钱,而奥斯卡也希望有更多的文艺片,这样保证奖项的艺术性。像米拉麦克斯,就是这个生态圈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他们对于这个圈子的规则把握非常老道,总是能拿走最新鲜的那块蛋糕。
不过,因为走的是这种路线,米拉麦克斯出品的电影,成本回笼就很慢,头两三年账面可能都还是亏损的,毕竟像是这种冲奖片,宣发和公关经费都要比商业片占比更重,《芝加哥》投资四千万,宣发加公关可能就要用到四千万,成本和2001年的同类型歌舞剧《红磨坊》是很接近的,《红磨坊》投资五千万,冲出了多项提名,但最后只拿了两个技术类奖项,北美票房五千万,全球一亿七,不能说亏,但没有奖项护身,后续版权销售难以叫价,盈利前景并不是非常明朗。现在罗杰直说看好《芝加哥》票房盈利,这等于是预测《芝加哥》国内票房过亿,比《红磨坊》要翻番,虽然他说了不算,但哈维听了肯定也开心。——如果票房能盈利的话,米拉麦克斯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也会有更多预算投来公关,只要奥斯卡上能冲到大奖,《芝加哥》项目就是一笔非常成功的投资。如果是奥斯卡大奖影片,后续版权销售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多国电视台都会来买版权,在国内销路也会更好,而且dvd等音像制品销量都会大增。
“罗杰,你这句话可能价值上百万美元,”首映会反馈正面,哈维冲奖信心肯定更足,“今年米拉麦克斯应该会主做《芝加哥》这部片子,你这么说,我不追加点预算都不好意思了。”
罗杰哈哈大笑,“这是值得的,哈维,你知道我一直都很佩服你看人的眼光,《芝加哥》当然是个宝藏,这一点我们都承认,但把歌舞剧搬到大荧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知道,《红磨坊》毕竟是原创,你能找到罗伯才是整件事成功的要素。”
经典音乐剧因为珠玉在前的关系,改编难度很大。
“对于这一点,我也相当得意。”哈维毫不谦虚地一口认了下来,“罗伯是整个计划的keyman,当然,凯瑟琳和蕾妮也足够优秀,不过你知道,选用蕾妮也是冒了一定风险的,她的演技没有问题,但歌舞水平就令人担心,如果不是罗伯看好,我未必会点头用她。”
“看来艺术眼光都是一脉相承的,”罗杰呵呵笑,“你发掘了罗伯,罗伯则发掘了珍妮弗——珍妮弗.杰弗森,我看她的表现就相当亮眼,今晚她更像是全场的中心。”
“那是因为罗伯他们还在接受采访。”哈维的眼神也落到了会场一角,那里聚集了不少出席首映式的各界嘉宾,珍妮弗.杰弗森的金发在人群中闪闪发光,显得极为耀眼。“但不可否认,这是个很出色的女孩,遗憾的是她现在正在赶拍《加勒比海盗》,否则《芝加哥》的后续宣传安排我会很乐意带上她的。”
“啊,这么说,你打算带她出席奥斯卡?”罗杰冲哈维倾了倾酒杯,“说不定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能听到又一个韦恩斯坦女郎诞生的新闻了。不过,03年你手里预备的大项目难道还没分完吗?”
珍妮之前争取的《加勒比海盗》,虽然是a级制作,但女主角一直到开拍前都空缺的现象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开拍初期就确定了导演和男女主角人选,甚至可以说,很多项目都是在这样的晚宴上,随着当家人的一个转念、三言两语而产生苗头的。对于一个新演员来说,很多时候不是她挑片子主演,而是她能找到什么没有主演的片子。
哈维摇了摇头,笑而不语,罗杰反而来了兴致,“《冷山》、《杀死比尔》、《bj单身日记2》、《泽西女孩》、《谈谈情、跳跳舞》……唔,我猜,不是《泽西女孩》,就是《谈谈情、跳跳舞》?那女孩很有潜力,不论是《泽西女孩》还是《谈谈情、跳跳舞》都足以胜任。”
哈维只是哈哈笑着,但并未多加回应,直到发现罗杰大有不依不饶的意味,这才高深莫测地回答,“你对于电影营销手法还是太漠不关心了,老伙计,我当然想带她出席奥斯卡,那对《芝加哥》的票房有好处。”
罗杰当然听得出言下之意:但哈维并没有邀请珍妮弗.杰弗森担正主演的意思。
他有些困惑了——目光老辣如罗杰,即使只是几分钟的戏份,也足够他看出珍妮弗的实力,再结合在派对中珍妮弗给他的印象,罗杰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这是个演技高超的年轻演员,外貌条件非常好,能够驾驭和自身气质几乎完全相反的角色,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有一种虽然难以言传,但却是巨星不可或缺的统治感。
罗杰相信演艺圈是对天分要求极高的行业,即使起.点、外貌、演技和资源都近似,但就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巨星气质的存在,很可能两个人在演艺生涯初期看着似乎不相上下,但到最后,被观众记住的只会是拥有巨星气质的那个,至于另一个人,你也很难说她输在哪里。就像是《红磨坊》,导演巴兹.鲁赫曼一样是大牛,甚至于说在音乐剧领域比罗伯.马歇尔更有成就,《红磨坊》和《芝加哥》比似乎也难分高下,都是一时之选,但罗杰有种感觉,《芝加哥》就是要比《红磨坊》经得住时光的大浪淘沙,在歌舞片经典殿堂中取得比《红磨坊》更高的地位。
你说这是因为谁?毫无疑问,是因为keyman罗伯.马歇尔。很多时候电影就是得keyman得天下,而罗杰就认为珍妮弗.杰弗森在电影里表现出了keyman的气质。他还以为一贯看人很准的哈维.韦恩斯坦绝对不会放过往自己怀里搂人的机会,但没想到哈维的反响居然可以用冷淡来形容。
一个是影评人,一个是大制作人,职业就决定了这两人只能是君子之交,罗杰虽然疑惑,但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冲哈维举了举酒杯,转过身继续在业界人群中交际了起来。
直到派对结束,他和老拍档一起登车回酒店时,罗杰才从理查德口中得到了一些业界的八卦消息。
“珍妮弗团队的宣传策略已经惹怒了蕾妮团队,”理查德一语道破了哈维选择的内.幕,“固然,珍妮弗是个很有天分的演员,但蕾妮和米拉麦克斯的关系还在蜜月期,《冷山》、《bj单身日记》的合作都很愉快,《芝加哥》本来是打算给她冲奖的,但因为珍妮弗团队的宣传,蕾妮在《芝加哥》里的表现显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恐怕很难获得这一届奥斯卡评委的青睐,哈维作为制作人,当然要利益最大化,反正‘roxie’之争已经被炒热,他肯定要用它来带动票房,但要说哈维对珍妮弗观感多好就未必了。《冷山》、《bj单身日记2》都是米拉麦克斯之后的大项目,如果蕾妮这一次能够冲影后成功,两部片的票房更有保障,但现在蕾妮很可能只能指望《冷山》了。”
“哦?”罗杰也是在电影圈浸淫多年的影评人,对于这种利益风波不可能还一惊一乍,听到理查德解释以后,他没有惊呼什么,反而是饶有兴致地问,“这么说来,在‘roxie之争’中,你是站在珍妮弗这边的喽?”
“我不会说现在就下结论,但我会在我的影评中承认珍妮弗.杰弗森在她的出场时间里统治了整个电影院。”理查德说,“正式的态度我想在看过珍妮弗的roxie之后再给出结论,但我知道很多百老汇的同行都已经站在珍妮弗这边了。罗杰,你的看法呢?”
他们都是常年居住在芝加哥,不过因为有自己的电视节目,而且也都是专栏作家,收入丰厚,专程飞去纽约看秀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珍妮弗的roxie?”罗杰反问,“你知道,话题也是有时效性的,理查德。如果是半年以后,我可不想为了没有人继续关心的争论千里迢迢地飞去纽约。”
“我问了珍妮弗,她说她和百老汇的合同还没有履行完毕,结束拍摄后就会回百老汇继续登台。”理查德盘算了一下,“应该会在12月10日之前就回到百老汇。”
12月10日是《芝加哥》上档的日期,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这期间影评人会陆陆续续地放出自己的观影评价,一般来说,会被邀请参加首映礼的影评人和制作方关系都比较不错,不太会出现看了电影却迟迟不出影评的情况。
“那么先为《芝加哥》出一篇报纸影评吧,如果看过音乐剧觉得有必要再说些什么,可以出剧评,并且我们也可以在节目中讨论这个有趣的话题。”罗杰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不过我记得《芝加哥》音乐剧的票房极为火爆,理查德,我们最好现在就给百老汇那边的朋友打几个电话。”
“看来你也对珍妮弗.杰弗森感到十足期待了。”理查德笑着掏出了手机,“没问题,现在的纽约已经是后半夜了,明天一起来我就联系老朋友,但愿我们不会成为这一次热潮中的ie浏览器。”
他和罗杰都是互联网风浪的弄潮儿,别看罗杰年纪大,对这些事的兴趣却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他有自己的个人博客和网站,所以对理查德的这个笑话并不会有理解障碍。
“观点的快慢并不要紧,决定因素还是文章本身的质量。”罗杰并不担心这个,他轻笑了一声,沉稳地说,“比起纽约人,我们注定已经慢了一步,甚至和那些时尚博客比,我们都会太慢。很可能最早的文章明天就会出来,但谁来决定谁是最好的roxie?理查德,上帝知道,只有我们能。”
理查德也笑了,“罗杰,你太客气了,不必带上我,应该说只有你能。”
身为影评人中唯一一个获得普利策奖,拥有长寿电视节目以及注册商标的重量级前辈,罗杰的确有这个底气,甚至可以说他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能够主导业界的舆论风向。也是因此,他对于自己的观点非常慎重,没有看过珍妮弗的表演,那就宁可不表态,也不会趁这个热闹。
#
罗杰预料得也没有错,仅仅是首映礼后的第二天,《纽约客》、《纽约邮报》、《纽约时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就刊载了他们专栏作家的影评。和《综艺》、《好莱坞生活》、《好莱坞报道者》不同的是,这些剧评家、影评家纷纷把影评的中心对准了‘roxie之争’,而且几乎是清一色地采用了‘our roxie is better’类型的标题。
“毫无疑问,蕾妮.齐薇格是个出色的演员,她看来似乎正主宰着这个时代,但我们不能不客观地说,珍妮弗.杰弗森拥有比她更出众的天赋……”本.布兰特雷在自己的专栏中说,他的专栏标题是《indeed,our roxie is better》。
珍妮弗铁粉帕特里更为狂热,直接宣称,“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干得好,罗伯!但唯一的遗憾是你没有选取珍妮弗.杰弗森演洛克希的胆量,只给了她吉蒂。所以,洛杉矶输,纽约赢,百老汇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洛克希。”
他的影评标题也是很有火药味的,《hollywood lose,broadway win》。
其余的纽约影评人观点各有不同,对于《芝加哥》的改变也是褒贬不一,但他们在roxie问题上的观点倒是几乎都比较统一,一致认为,蕾妮表现得很不错,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但珍妮弗.杰弗森的roxie更好,更激动人心,而且最难得的是她是现场表演,而蕾妮的表现经过后期的修饰。
“如果让珍妮弗去演电影的roxie,那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相信,她的表演会大获成功,她的吉蒂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但把蕾妮放到百老汇呢?我不知道,也许,蕾妮需要一部不错的百老汇音乐剧来证明自己。”
“在电影艺术和音乐剧的较量中,我,一个纯正的百老汇人当然会有些偏心,但今晚我认为我的评论是非常公正的,珍妮弗的roxie的确胜过一筹。”
当所有人都发出一个声音的时候,这个观点就显得非常有说服力了。许多影评人还没有做出表态,但八卦杂志已经迅速跟上,率先揭露了他们反映迟钝的原因:影评人纷纷向舒伯特剧院提出要求,想要弄到珍妮弗出演roxie的演出门票,舒伯特剧院因此而应接不暇。
这件事本身就足以暗示影评人的倾向了——如果蕾妮的表演足够好,珍妮弗的表现让人失望,他们早就做出表态了,不是吗?
没有人不喜欢看八卦,当时尚博客都来搅一腿的时候,这个话题已经开始成为国民——或者说是娱乐敏感人群关注的焦点了:正在迅速上位的新星珍妮弗.杰弗森自信狂傲,挑战演技派红星蕾妮.齐薇格,虽然没有抢到《芝加哥》电影版的角色,但却另辟山头,在百老汇找到了击败蕾妮的捷径。据说两人在剧组就已经结下仇恨,蕾妮和珍妮弗之间发生过无数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所以珍妮弗才会如此针对蕾妮……
刚刚完成摄制的《加勒比海盗》,出现在越来越多路人民众的口中,琼恩的同学首次开始和她讨论《芝加哥》音乐剧的门票购买,当然还有即将上映的电影版预售,在纽约这个大票仓城市,《芝加哥》的关注度要比洛杉矶更高,不论是电影还是音乐剧都瞬间走红,毕竟,不是每个普通民众都能判断谁的摄影技术更好,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很有信心,也很有热情地觉得自己能够判断出到底谁的roxie更强。
而随着这一波八卦话题的蒸蒸日上,珍妮的人气,也迎来了第一次爆发。
作者有话要说:注:1 罗杰.艾伯特也是真人,基本是每个21世纪初期的美娱文都会提到的影评人,因为他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不过很可惜的是他已经去世有一段时间了。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他。
2 《冷山》、《杀死比尔》、《bj单身日记2》、《泽西女孩》、《谈谈情、跳跳舞》——这些片子都是米拉麦克斯2003、04年出品的,可见米拉麦克斯的水平。
☆、第六十六章 入不敷出的超新星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娱乐圈的众明星不论演技高深还是肤浅,江湖地位又是高是低,其实都是他们茶余饭后消遣的途径之一,在经过几十年日益发达的传媒轰击以后,大部分人对待娱乐圈事件的心态都相当娱乐化。除非是骇人听闻的伦理案件,否则没有人会在八卦中太认真地站队——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对蕾妮和珍妮弗之间的八卦没有兴趣,大众对于明星的私人化事件一直都是保持高度关注,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狗仔队出现,这就像是办公室八卦,你虽然不会站队为谁发声,但却很想知道事情的进展。
蕾妮.齐薇格在这几年之间风头正盛,有很多单身女性都蛮喜欢《bj单身日记》,《护士贝蒂》、《甜心先生》也都给当年的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虽然不是大红大紫的影后级别人物,但大家也都认可她的中坚实力派地位。现在忽然出现一个无名新秀,一出道就高调地打着“our roxie is better”的旗号,等于就是宣告了她要踩着蕾妮上位,可以说大部分人的感情在一开始听说此事时,都是倾向在蕾妮这边的,毕竟看了这么多部她的片子,总是有个眼熟的情分在。
当然,对于籍籍无名的另一方,民众也有加深了解的兴趣——这时候,最为敏感的八卦杂志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新兴的新闻点,如果说报刊杂志上的消息有一半是引导型的,也就是民众未必感兴趣,由媒体引导关注的,那么剩下一半无疑就是推动型的,也就是民众的兴趣推动报刊杂志进行报道。——如果说引导型的消息还能被pr公关改变的话,那么在推动型报道上,任何媒体都不会讲究情面,他们的生路就由能否满足民众兴趣决定,只要编辑判定这个点是现在的大众所关注的点,那么不论用什么手段,她们都会满足迎合读者的需求。
在这样的判定下,即使片方、pr团队一方围追堵截,报刊杂志也不会搁下报道的计划,更何况现在并没有人阻碍他们的调查脚步,片方反而隐隐有推波助澜的意思,当然,韦恩斯坦和导演罗伯都并不会掺和到这个层次的八卦纠纷中,但有一些资源,如果不是他们首肯的话,杂志也是无法得到的。
几乎是一夜之间,蕾妮和珍妮弗的消息就席卷了全国各大八卦杂志。对蕾妮,大众都是比较熟悉的了,在介绍人物的时候,除了简历以外,编辑更多谈及的还是情史,当然也少不了配发一些蕾妮和男友离开各个场合的街拍,对于她的表情大肆点评。对珍妮弗,杂志则更多的是品头论足的态度,他们当然很快地从《人物》杂志简短的专访上找到了她的身世,而对于这种励志的经历,宽容的杂志是以‘这是一个非常有天赋,从原本的底层阶级一步步走上来的新女强人’为口吻来报道,而刻薄一些的报道口吻就是‘so,她就是个只读过高中的金发尤物喽?对了,听说她还和希尔顿的继承人约过会,看来这个掘金女郎心机不浅’。
不过,不论是哪种口吻的杂志报道,他们除了珍妮弗的大头照以外,能拿到的就只有数量非常稀少的街拍,这个珍妮弗.杰弗森过的似乎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即使是从百老汇时期就开始跟拍她的记者,也很难拿到她出入于夜店、餐厅的照片,这些狗仔手里只有一些非常普通的出街照,可以说除了衣着不一样以外,背景、人物表情都是大同小异。珍妮弗的宣传策略非常高调,但在私下却给人以气质安静的感觉,在街拍照里她几乎从来没有不快的表情,当然也不是总甜笑,基本上都是表情平淡,无法吸引眼球。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一组渠道不明的流出照片,就获得了大部分媒体的青睐:这是珍妮弗.杰弗森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洛杉矶参加《芝加哥》首映时拍摄的照片,摄影师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内部人士,清晰度高、取景角度好,看来几乎不像是狗仔队的偷拍,更像是正大光明的拍摄。
在照片里,珍妮弗身穿巴宝莉的短款驼色风衣,没有系带,所以可以清楚看到她内搭的白色衬衫、灰色阔腿裤以及红色平底鞋,以及手上拿着的宝缇嘉小手包。她的妆容并不是很浓,充其量只能说是薄施脂粉,身后簇拥着一群随扈,本人则面容平静地从舷梯上走下,钻进了在停机坪上等候的礼车。
即使是在态度上同情蕾妮的媒体,也不能不承认,就外貌条件来说,珍妮弗要胜过蕾妮不少,蕾妮一直不是美女——如果她很美,她就不可能出演《bj单身日记》了——她一直走的就是亲民、温暖的路线,从来也没有演过以美貌闻名的角色,也没有做过大片里的花瓶,虽然这么说有点刻薄,但大片花瓶还真是考验女演员颜值的重要衡量工具,如果你不够美,别人是不会请你的。
而珍妮弗呢,她现在是一部a级制作的花瓶,这一切就足以说明她的眉毛程度了,她的长相其实是带了些凌厉和侵略性的,但本人的打扮风格却让编辑们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她穿着紧身豹纹短裙,浓妆艳抹金发红唇,那么她们可以很顺当地把她往性感肉弹、掘金女郎的形象去塑造;如果她穿得非常随便,t恤牛仔裤,那么她出身贫寒的事实就会得到强调;如果她一丝不苟地全身名牌,连高跟鞋都要穿红底,那么一个刻意往上层靠拢的暴发户形象也就呼之欲出。
——但现在珍妮弗的穿着打扮太过得体,随性中透出低调品味,而且她所有的街拍几乎都是一个风格,从来没有过分修饰的浓妆、过分夸张的表情,一切就都……都太自然了,珍妮弗看起来就像是‘老钱’家族的继承人,从穿着到表情,许多细节都显示出她对于金钱的习惯和漠视。即使是最挑剔的时尚博主也很难diss她的穿着风格,当然,她看来似乎并不是颠倒众生的绝世巨星,但也并不显得气质伧俗,恰恰相反,优雅、安静,对于她都是很适合的形容词,而以她的出身来说,这两个形容词出现在她身上简直就是个小小的奇迹。
“她简直是上东区的缩影,”时尚专栏作家艾米.斯贝尔在她每周点评明星街拍的专栏中这样夸奖道,“珍妮弗.杰弗森现在正处于争议的中心,这女孩在不同人笔下有截然不同的好几种形象,有人说她是出身贫寒,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掘金女郎,有人说她是贫民窟里走出的小小奇迹,你要问我的看法?我得说,一个人的衣着会为自己说话,在这套广为流传的机场偷拍中,我们可以看到,珍妮弗选用了两个奢侈单品,巴宝莉的风衣和宝缇嘉的手包,手包是今年春夏款,风衣则是去年巴宝莉的秋冬装,这似乎有些配不上她的私人飞机身价,但我不能不说,巴宝莉经典短款风衣——既然被叫做经典,也就意味着它能穿上好几季,而白衬衫,那条迷人的阔腿裤和平底鞋都来自二三线品牌,我们看到ck jeans的衬衫,dkny的裤子,以及非常可爱的,来自steve maddens的平底鞋。珍妮弗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务实的上东区女孩的时尚,你知道上东区除了名媛佳丽以外,也有殷实的上中层阶级,这些女孩不会非当季新品不穿,也不会盛装打扮乘坐飞机,但她们永远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时尚追求,当她们搭乘飞机从一地前往另一地的时候,优雅的淡妆、舒适宽松的衣物,可以长时间穿着的平底鞋,让人眼前一亮的明艳点缀,这种轻松愉快的实用风格就像是把上东区写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私人飞机上,珍妮弗脱下风衣,轻快地打开一本书籍进入阅读,而不是被困在紧身连衣裙和高跟鞋里,坐立不安地熬过整个航程。”
或许是因为被珍妮弗的时尚风格征服,斯贝尔还为眼下炒得火热的纷争说了几句题外话。“眼下关于这女孩的性格有许多说法,但从她的衣着来看,珍妮弗和狂妄自大似乎不沾边,与之相反,她甚至可以说是个吝啬鬼,从去年的街拍我们可以看到,珍妮弗已经穿了好几次这件风衣,她似乎并不顾忌明星间不成文的规矩,‘一件衣服不穿第二次’。这会让时尚圈反感吗?也许会,我是说,没有那些挥金如土追逐时尚的明星,我们时尚圈该靠什么生存呢?但我见过太多挥霍成性、债台高筑的明星,我得说,我喜欢珍妮弗冷静理智的时尚风格,她喜欢时尚,她为时尚花钱,但她不会极度透支来追逐时尚,我想这已经说明了她的一部分性格,不是吗?”
不能不说,时尚圈对珍妮弗.杰弗森的第一印象很不错,除了机场照中流露出的时尚细节以外,在《芝加哥》洛杉矶首映上,珍妮弗宣传的华伦天奴水钻小礼服也获得了一致赞誉,她的妆容更是被推许为‘精致、时尚而柔和,修饰适度、恰到好处,在融合时尚的同时保有自己的品味’。而与此同时,蕾妮的装扮则得到差评,“蕾妮似乎不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所处的地位,或者她已经认为自己够不上华伦天奴的时尚地位。不合适的装扮使她过分苍白、苍老。”
这样的说法就相当恶毒了,但时尚圈可不会因为你是大明星就对你网开一面,就连奥斯卡影后级数的人物,在红毯上都可能被评个最差着装,收获一堆刻薄的评语,如果你受不了的话,那就不要出来混。
有这样的风尚引导,再加上大部分读者的审美也更倾向于珍妮弗的漂亮,他们看到的更是一个低调、内敛、优雅的年轻女人从私人飞机舷梯上拾级而下的画面,当然,珍妮弗的身世已经为大众所知,但比起干巴巴的文字,大众更易接受的是图像。——而对世上的大部分民众来说,私人飞机都还是奢侈的象征,如此低调、平淡地享用如此奢华的设施……
珍妮弗才一成名,就已经把自己的形象和大众划开了一个深深的鸿沟,用通俗的话说,那就是即使她出身贫寒,但她的形象已经是非常高大上了。
作为留言板的活跃用户,以及雅虎小组的组长,琼恩现在用于闲逛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了,她必须要学会很好的统筹她的日程,才能挤出足够的时间来维护整个小组的顺利运转,imdb的讨论组现在活跃程度即使在网站中也是数一数二。
很多人过来询问珍妮弗机场套装的具体型号,“我非常喜欢,一眼就爱上了,但我附近的dkny专卖店里没有这条裤子,店员看照片也无法辨认具体款式号。”
当然,更多人想要知道的是珍妮弗的作品,他们觉得这个女孩非常漂亮,也已经看了那一集《csi》,但一集的分量显然不够,而《芝加哥》音乐剧已经一票难求,电影版又还没开始上映,这让他们处在了一种深深的珍妮弗饥饿之中。琼恩甚至必须用很多时间来删除毫无意义的重复询问帖子,号召人们去看珍妮弗.杰弗森的faq帖,这样讨论区才不会被大水淹没。
#
“你在imdb的排名飞速蹿升,现在已经进入了前30。”茱蒂的声音透过电脑传来,显得有些失真,“ontd上你的新闻条款评论数在40条左右,这是个很好的数字,珍妮弗.安妮斯顿的新闻有时也只能拿40条。这些评论数里评价你和蕾妮争端的条数非常少,大部分都在询问你的履历和作品,以及你的服装来源,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消息,如果我们会去奥斯卡的话,华伦天奴也会乐意再次借出大礼服。”
出席首映式一般不会穿很慎重的拖地长礼服,以轻便的小礼服为主,这种小礼服的售价和晚礼服当然也不可同日而语,商借难度也不一样。不过即使如此,上回的首映式还是茱蒂用自己的面子,才在最后一分钟借到了忽然被退回来的那件小礼服,不然珍妮也穿不上那么高大上的牌子。
“我们会去奥斯卡吗?”珍妮问,玛丽在她身后走来走去地收拾行李。——她们刚从洛杉矶飞到纽约,明天起就要准备今年最后的一个月公演时间了。
“还没有最终决定。”茱蒂摇了摇头,“这要视《芝加哥》的提名情况,以及哈维和罗伯的意愿,如果他们邀请,我们尽量要去,那会是个很好的曝光机会,迪士尼那面也会很高兴的。”
珍妮弗蕾妮话题火热,最高兴的当然就是《芝加哥》的两个制作方,片方这边,打电话询问预售的人数之多,以及影评的好评度都让他们对票房利好充满信心,韦恩斯坦公司已经开始加大运作提名的力度,而剧院方就更不必说了,现在能买到《芝加哥》音乐剧的门票,已经说明你在纽约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了。但《加勒比海盗》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影片已经杀青,进入后续制作阶段,宣传工作也随之启动,现在这么一个新闻出来,《海盗》的名字被无数人念叨,搜索热度都上升了不少。当然了,迪士尼家大业大,宣传上不缺招数,但即使如此,也没有谁会不喜欢免费的曝光机会。所以他们当然乐见珍妮弗的热度持续上升,上次开会时,茱蒂就说过,迪士尼在考虑为她争取个奥斯卡串场的角色,这样即使没收到《芝加哥》剧组的邀请,她也能进奥斯卡去表现一番。
“蕾妮方面没有做出回应吗?”珍妮问。
“没有,我了解蕾妮的pr,她会按住蕾妮的,即使蕾妮想要说什么,团队也会阻止。”茱蒂笑了一下,“对蕾妮团队来说,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沉默,任何一个回应都是对你的帮助。”
珍妮也明白这里的道理,现在她在踩蕾妮上位,蕾妮其实还是优势方,所以传媒有意无意也扮演了一个挑.逗蕾妮的角色,第一,跟着珍妮踩蕾妮更有戏剧性,第二,如果把蕾妮刺激得发声反击,那么整件事越闹越大,对他们来说肯定是有利的。
而对珍妮来说,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曝光度,切萨雷和茱蒂精心策划的机钞偷拍’已经发遍世界,为她吸引了不少关注度,从而转化来的粉丝——或者说好感路人,数量也很惊人,现在如果再来一轮事件的话,他们还能重演一次这样的收粉行动,这种事再来几次,配合《加勒比海盗》的上演,她的江湖地位一下就撑起来,就真的有名人的关注度了。
也因此,蕾妮团队越是生气,就越是要保持沉默,不然她们真是白白为珍妮做嫁衣裳。其实就是珍妮,在整件事上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只有片方和剧院方发表过一些轻描淡写的言论,哈维.韦恩斯坦表示他们很欢迎良性的竞争比较,盛赞蕾妮和珍妮弗都是优秀的演员,而詹姆斯.舒伯特就说明自己并无意和影片比较,‘our roxie is better’的口号只是告诉大家,洛克希的演员换人了,表现得比以前的演员更好。
虽然他以标语出现在今年年初作为证据,但这个观点并未激起什么水花,充其量只是为米拉麦克斯提供了一个一拆即穿的下台阶,普罗大众没有谁是买账的。——当然,这也不是说詹姆斯的话就没有任何作用,即使一拆即穿,这也还是个下台阶,也为日后米拉麦克斯再购买舒伯特集团的音乐剧改编权铺垫了一些可能。
“我还要继续回避狗仔吗?”珍妮也没有继续纠结蕾妮的话题,“在纽约可能有点不那么容易了,刚才玛丽已经在窗户前看到了一个狗仔。”
加勒比海盗最后一些戏份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珍妮的戏份其实也不多,所以她很轻松地就在新闻被炒热之前杀青离开,之前这几天,虽然狗仔满世界在找她,但团队内部没有人放消息出去,所以谁也不知道她其实一直就躲在切萨雷和莉莉安家里。——原来的小公寓珍妮已经办退租了,毕竟人们绝对是没法想象一个会坐私人飞机的人还住在那样狭窄老旧的公寓楼里的。而在前往纽约以前到闺蜜家小住几天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切萨雷最近几乎都不回家,他忙到连《芝加哥》首映礼都没参加。
“尽量吧,如果出门一定要打扮得体。”茱蒂叮嘱,“如果你拿不定主意,拍照传给朱利安,让他把关。”
朱利安是个出色的造型师,虽然收费昂贵,但时尚品味非常敏锐,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为人大方热情,在珍妮弗的妆容大受好评,热度也火速蹿升以后,他就慷慨大方地表示,可以在珍妮去纽约期间免费为她提供着装咨询。
这也就等于是试用期,珍妮知道如果自己回洛杉矶后还要让他帮忙搭理衣服,肯定是要付费的。甚至于现在朱利安不收费也是因为他只能遥控珍妮选配衣服,提供给她一些思路。
——她的三十万片酬才刚结到手没多久,看来就要花完了,那一百五十万则根本还在云里飘,起码要到一年半以后才可能结到手里。珍妮现在又回到了只能靠剧场周薪过活的层次,最可怕的是,她觉得按照现在的趋势,她在服装上的投资还要逐渐加大,虽然她比以前有名,但却反而比半年前更加穷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