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6章

      她们不成亲,没有孩子,有的人便招收女徒,为自己养老送终。
    她们给这块地取名“观音堂”,以求菩萨护佑。为了更好地维护观音堂,维护里面不婚女子有足够钱财缴纳不婚的费用,有足够钱财保障自己老有所依,便模仿那些公会,也将钱财统一收纳,入观音堂的人,所有劳动所得都归于观音堂,进行统一分配,且划分一部分来供养堂中那些年长的、病残的女人。
    再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观音堂出现,最兴盛的时候,一个观音堂里能有百人。一个才一千五百多人的乡里,能有两个观音堂。
    世人给这个群体起了个名目,称为“自梳女”
    而这一切,建立在蚕丝业发达,改进了丝织工具,女子离开家庭也能收入可观,独立养活自己的基础上。
    许多丝厂都更欢迎这样的自梳女来工作,因为她们没有家庭、没有儿女,不需要离开岗位待产。能够一周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当那些丝厂联合起来颁布“四不要”:谈恋爱的不要,已婚的不要,有孩子的不要,老病的不要。自梳女的群体,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峰。
    ——但这都是很久很久以后了。在大夏,在天统三十五年九月十日,观音堂才有一个雏形,第一代自梳女还未被称为自梳女。
    她们怀着忐忑与兴奋,怀着对没有夫家的未来的恐惧,聚集在一起,小声地建立起约定:
    先来者要帮助后来者,年轻者要供养年老者。
    *
    而就在同一天,左右丞相上书,请皇帝重开“神童试”。
    所谓神童试,顾名思义,就是给十五岁以下的童子参加的考试。他们不用走科考、乡试、会试这样的流程,所在州府每三年举办一次,通过者,直接进京,由国子监审验,中书省复试(本朝是一省六部制)。
    如果复试通过,就由皇帝进行殿试,殿试后就能入仕。
    在前面几个朝代,神童试选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神童。
    比如梁朝中后期,著名名臣及理财专家王进明,便是七岁过神童试,授秘书正字(正九品)。
    楚太祖时期,有神童六岁过神童试,由于文章写得过于出色,还被怀疑是走了后门。
    楚太宗时期,有神童十岁入翰林。在翰林院考试里,于一众翰林中,直接拿了《诗经》第一。
    周文帝时期,有神童八岁过神童试,得进士出身。史书上最大的成就便是一举解决周朝税粮运输困难问题,使税粮每年只能运输五十万石,变成了一年能够运输二百三十万石。大大提升了朝廷机动性。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过了神童试的神童,在历史长河中闯出了名声。
    但大夏暂时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神童。
    皇帝对此的决定是:“找太子,他监国。”
    太子当然是大笔一挥,通过了这份决策。
    等政策下发各州府还有段时间,神童试的重开并未引起波澜。
    有人对邴尚书说:“听闻尚书家小郎君今年十二,已洞达经史,想必要在此次神童试中大放异彩了,恭喜,恭喜。”
    邴尚书叹了口气:“我如今没心思去在意这事了。”
    问话的人立刻反应过来,顺着邴尚书的眼神示意,表情古怪地看向近处……不远处……远处……距离越拉越远,人越走越快的许烟杪。
    【耀祖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邴尚书也很可怕啊。】
    【借着人家家里落败了,就引诱叔侄两个为了钱财一起委身给他,后面还拿假货骗人。】
    【他做这些的时候又不知道耀祖是个坏种。这不是仗着普通百姓对他没办法,花假钱买沟子吗?连卖沟子的钱都骗……】
    【溜了溜了。】
    许烟杪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往旁边挪啊挪,挪啊挪,假装自己好像正在思考什么事情,行路方向没走直线,走了右斜角。
    差点把那些老大臣笑得前仰后翻。
    ——许郎啊,你不觉得自己这样子太明显了吗?
    而某位新任工部尚书耷拉着一张脸。
    你们猜我为什么笑不出来?
    “咳咳。”问话的人试图安慰:“虽然……虽然小白泽好像有些讨厌你……”
    邴尚书坚定地认为:“你少胡说!小白泽没有讨厌我,他只是想对我敬而远之!”
    其他人:“……”
    这就算有区别,区别也不大吧?
    问话的人噎了一下:“好,他只是想对你敬而远之。不过,尚书也不用过于忧心,小白泽在乎的是你用权力玩弄百姓。只要小白泽发现,你早就知道耀祖是恶人……”
    邴晖惊喜:“这样他就不对我敬而远之了?”
    “也不是。”问话的人咳嗽一声:“这样他就对这件事的印象从‘欺压百姓’变成了‘恶人自有恶人磨’,可能相比较而言,恶感会少上些许。”
    邴晖:“……我谢谢你。”
    “咳,其实还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你这段时间多去伸张一下正义,这样小白泽可能就会相信你之前对耀祖出手,是你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
    邴晖眼睛一亮。
    那么,问题来了,他去哪伸张正义呢?
    *
    邴晖打听了一个多月,打听到了一座古怪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