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相由心生 第1节

      《相由心生》作者:水龙吟
    简介:
    几十年前,一个隐匿于云南数百年的封建氏族被捣毁。
    几十年后,参与的人和他们后人,接连遇到怪事。
    考古学家、高校教授、海外留学生、富家公子哥、古董店小老板,纷纷卷入其中。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标签:他人帮扶 权谋 惊悚 现实世界
    楔子
    十万大山中,一座普通村落,高音喇叭慷慨激昂:“最高指示!最高指示!工农兵群众们、红卫兵同志们,我们要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打倒一切……”
    村中祠堂青砖砌成风雨斑驳的墙壁上,四处张贴着“打倒封建神权、打倒封建族权”、“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的标语。
    祠堂门口两名女子身穿单衣、青布缠头,此刻正四处张望,神情十分紧张。
    祠堂内门窗紧闭,燃烧着的松脂火把,散发着刺鼻气味,供桌后祖先灵位木牌密密麻麻,几乎码到了屋顶。
    祠堂上方分不清是蝙蝠还是夜莺的小东西,成群结队地盘旋着。
    碰撞声、坛罐破碎声开始不绝于耳,不知柴堆又被谁引燃,霎时间,祠堂内火光冲天。
    第一章 暗道
    “爷爷,别看了,这不太可能是王阳明的真迹。”
    店内古色古香,黄昏的阳光透过门店玻璃,照在老爷子那布满汗珠的脸上,老爷子双手带着白布手套,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拿着一张严重泛黄的宣纸,视线透过眼镜片,眼珠一动不动盯着宣纸上的字迹。
    这张宣纸,不知他从哪淘弄到的,我已经研究多日。
    我拿过毛巾帮老爷子擦了擦他脸上汗珠,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报告单,“我担心自己眼力出错,去了趟市博物馆,找王叔用了下年代测量仪,纸是四百多年前的,是江西西山置官局造的练七纸,确实是王阳明惯用纸。”
    我又拿出了一个变色的测墨试纸,“刮下的墨粉我也测了下,松烟含量不低,符合明代常用的松烟墨特征。”
    放下试纸,我也带上了手套,指着宣纸上的六个印鉴,“一个是明代祝续的,他是祝允明的儿子。另外五个都是清代的,有三个找不到,其中两个,一个是袁枚的,一个是钱森的,钱森是袁枚的学生。印鉴总体上也没有问题。”
    我手指顺着印鉴下移,落在一行小字上,上面写着:此文至诚也——任坤。
    “这个提词,非常像是洪秀全的字,任坤也确实是洪秀全早年的名字。”
    我又把手指移动到正文处,“是行楷,笔法秀逸、气象雄浑,落笔与收笔习惯,笔划行进次第,都跟王阳明书法无异。”
    我直了直腰,叹了口气,“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的,可是,”
    “可是什么?”
    老爷子缓缓放下了放大镜和宣纸,从柜台拉出个四脚凳,走到店面前坐下,又从怀中拿出烟斗,吧嗒吧嗒嘬着。
    看着老爷子有些不太高兴,我心中一丝窃喜,这些年一直都是我在看走眼,想不到老爷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我走了过去,说道:“爷爷你有没有注意到文章的落款时间,壬寅年庚戌月,这个时间是1528年11月。”
    我有些得意,“王阳明是1529年1月9号去世的,那时候的他,身旁学生众多。而这文章并不是私人书信,所以,如果是真的,就可以算作是王阳明的遗作,王阳明的遗作是无论如何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可我查遍了《见习录》《大学问》《答顾东桥书》等王阳明的全部著作,甚至还翻遍了《明史》的资料,都没有找到这纸上文章的出处。”
    我又补充道:“而且,这文章描述的内容荒诞怪异,也与王阳明其他文章严重不符。”
    老爷子没说话,还在嘬着烟斗,夕阳给烟雾镀上了颜色,随着烟雾的飘动,夕阳也像是跟着在移动,我忽然发现老爷子有点心事重重。
    “爷爷,”
    我有点忐忑,毕竟我这些本事都是老爷子手把手教的,如今老爷子看走了眼,我这番卖弄不会是真伤害到他了吧?
    “爷爷你别担心,这文章本身就是古代赝品,还仿力超凡,我到时候物色个土老板,准能把它以真迹价格出货。”
    “臭小子,”
    老爷子有些吃力站起了身,岁月让他的腰背有些佝偻,却仍是高我一头,他拿着烟斗敲了敲我的头,“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见老爷子的话停了下来,我连忙问:“什么问题?”
    “这个模仿者,所有东西都可以模仿成真的,却为何偏偏要在文章内容上,留下这么大的破绽让你发现?”
    我顿时惊住了,缓了好一会,才问道:“您认为这文章真是出自王阳明之手?”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既白,也不是非真既假,很多东西,说不清楚啊。”
    一声微微叹息传到我耳朵。
    此时老爷子已经走到柜台,将那宣纸装进了牛皮纸袋,走出店门,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太阳已经落山,远处街道的大排档出摊了,老爷子蹒跚的背影渐渐消失,我的心情忽然有点沉闷。
    从我记事起,老爷子就经营着这家古董店。
    应该是受到老爷子的熏陶,我的父亲学的是考古专业,母亲是父亲的同学。
    不确定我是受到父母还是老爷子的影响,我也学的考古专业,可我在大三那年却生了场病休学了,休学期间跟老爷子经营着古董生意,渐渐产生了兴趣,也就放弃了学业没再回去。
    我的童年,父母陪伴的很少,甚至大多数春节都不能见上一面,当然,他们偶尔从全国各地给我寄来的明信片,一直是我向玩伴们炫耀的本钱。我的人生,基本上都是爷爷和奶奶在照看着,只不过这几年,老两口衰老好像加速了一般,腰越来越弯,步履也大不如前。
    “周沧,教授去世了,追悼会在6月12号,教授生前给你留了封信,你有时间也过来吧。——陈默。”
    一条短信,打断了我思绪,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现在的时间,6月7号。
    读完短信,我楞楞出神。
    这是自打我生病休学后,八年间第一次接到大学时代同学的信息,却不曾想是教授的死讯。
    教授也才七十出头吧?不算小,也绝对算不上大。
    想到这,我又想到了也已经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
    看着门店远处街道的大排档已经喧嚣,心中却生出了一股说不出的压抑。
    ……
    南方的风雨总是毫无征兆,晚上我回到家的时候成了落汤鸡。
    后房床上,奶奶已经睡去,老爷子不在她身旁。我看了眼老爷子书房方向,书房灯还亮着。
    这老爷子,该不会还在研究那页宣纸吧?
    厨房里,我喝完奶奶给我留的汤,就推开门顶着雨跑到书房屋檐下,透过窗户玻璃却没有看到老爷子。
    我推开书房门,一卷卷古老的书籍泛出的霉味扑面而来。
    老爷子的书房像是个图书馆,占据了后厅左边的两间后房,里面一排排书架排列错综复杂好似迷宫,我在书房中转了几圈,始终没见到老爷子,不由得纳闷起来。
    出了书房站在后厅中,想叫醒奶奶问问老爷子去哪了,却又不忍,只好回到了我的卧室。
    外面雨越下越大,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视线透过玻璃刚好可以看到书房中橘黄色灯光,心里总是有着不踏实的滋味。
    左右睡不着,我索性起身,再次走进了老爷子的书房。
    外面大雨磅礴,不时还有几道闪电划过,檀木书架上卷卷古书密密麻麻寂静陈列,恍惚中我竟是产生一丝恐惧。
    我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始终没有看到那件装着宣纸的牛皮袋。
    “老爷子不会是拿着那页宣纸去哪里做鉴定了吧?”我心里犯着嘀咕。
    突然,我的余光注意到老爷子书桌下方的青砖地板好像和往常不太一样。
    我走到近前,发现两块地板有活动过迹象。地板缝隙下,隐约有个深不见底的空间。
    我尝试的挪动了一下地板,果然,地板是可以活动的。
    拆开两块地板,一个幽暗洞口出现在我眼前。
    我心口一紧,这个家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来不知道,老爷子的书房里还有暗道。
    我用手机向洞里照了照,里面是一条倾斜向下的坡道,大概就一个人能爬进去的宽度,深不见底。
    这老爷子,难不成在这暗道里?
    我按耐不住好奇心,爬了进去。
    小洞开始很窄,就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里面渐渐就宽敞起来了,是一个呈喇叭形的空间。
    暗道四壁,有工兵铲开凿过的痕迹。
    爬了许久,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平时缺少锻炼的我,这一段路程已经让我的膝盖苦不堪言。
    可当我站立起来的时候,映入我眼帘的,居然是一副冰棺。
    我毛骨悚然,一阵热汗涌了出来。
    老爷子在自己书房的密室里,藏了一副棺材,不会是他啥时候犯下的案子吧?
    我深呼吸一下,给自己壮了壮胆,高一脚、低一脚,慢慢地接近了冰棺。
    当我朝冰棺里一看,瞬间,五雷轰顶。
    冰棺里躺着的,是我的父亲。
    第二章 时间
    我浑身上下,一瞬间被冷汗浸透。心脏跳动的仿佛要炸开。
    我的父亲,竟然死了……
    可是!
    我明明我春节还收到他从敦煌寄来的壁画明信片,明信片的背后,是他的亲笔题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手机形成的光源十分有限,空旷漆黑的空间中,那些光线照不到的角落里,总让我觉得有什么诡异的东西在隐藏,父亲的冰棺静静的停放在那里,我浑身上下止不住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