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6章

      后面想起忍不住笑的一声,听得出来忍得非常辛苦。
    胤祥扭头,叫我看看这是谁?
    虽然杜楠那是个台风而不是人,但也不至于这么好笑吧。
    哪想到他这往后一扭头,噗嗤那人更忍不住了,捂着嘴突突忍笑。
    胤祥被笑得也没脾气了,说道:“有这么好笑吗?”
    这是个十八九左右的年轻人,终于觉得这般笑别人非常不礼貌,紧绷着嘴唇点头道:“不好意思啊哥,本来我只是觉得一般好笑,谁知道你长这么帅却跟我那村里断网的爷爷一样,就觉得更好笑了。”
    胤祥:其实我的年纪当你爷爷的爷爷都有余。
    年轻人可能担心他不了解自己的笑点,又说道:“是这样的,昨天我提醒爷爷杜楠那要来让他做好准备,我爷爷就是说杜楠那是谁?”
    还问他是不是他女朋友,要准备些什么的。
    胤祥点点头:“其实,这也还好吧。”
    年轻人又想笑了,他赶紧的把头扭向窗口。
    胤祥注意到,连前面的那两个大娘都停下交谈不时地向他和他四哥看来。
    胤禛:以后要敦促弟弟经常上网,实在不行,找找门路送十三去上个职业学校。
    公交车一站又一站地开着,胤禛看着外面的风景,在平板的女声报到客运汽车站的时候,胤禛跟弟弟说:“要不要尝试一下汽车。”
    胤祥很有兴趣,“小森说客运车是现在最慢的交通工具,坐一坐。”
    大清众:其实一点都不慢,小仙人已经带着马皇后和长孙皇后坐过了。
    每一个清朝人都想实名羡慕呢。
    被称为最慢的交通工具的汽车,也是他们的皇帝都不能享受的高速度。
    扶着自己的行李箱正准备下车的年轻人:不行了,嘴角要憋不住了。这位大叔不是家里没有通网,应该是他们村子都没有通网。
    要说他们是富豪才没有做过客车,可他们身上朴实无华的气质一点都不像富豪。
    胤禛和胤祥在汽车站下车进站,虽然是第一次坐客车,而且还是村网通阶段的两人倒也顺顺利利的根据提示买到了去蒲县的票。
    两人找到等待发车的客车,坐上去之后,清朝的百姓们才为他们松口气。
    客车干干净净的,才坐了一小半人。
    胤祥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跟正在往上放他们小包行李的胤禛道:“四哥,这个车看起来也很好啊。”
    胤禛把一瓶水交给胤祥,坐在外侧:“嗯。差距还是太大了。”
    胤祥知道四哥说的是什么,低声道:“没关系,咱们慢慢赶,十三愿全力辅助四哥。”
    胤禛笑了笑,觉得自家十三弟比老十四乖巧多了,弟弟帮哥哥,哥哥也会护着弟弟。
    兄弟俩相视一笑。
    清朝一部分少女和小媳妇都忍不住在心里激动起来,四爷和十三爷都是这么温柔的人啊,有些理解现代的那些女孩们为什么要追星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汽车启动,车内空调打开,原以为客车作为现代最慢交通工具就是有闷热缺点的胤祥惊讶地抬头。
    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了空调按钮。
    “四哥,这真是超越咱们的豪华马车一大截了。”胤祥小声道。
    胤禛:回去了我要去给政哥打工。
    据说,政哥和收破烂的高祖都已经快要把各种发动机研究透彻了。
    反正赚够十万就行,他现在工作隔三差五当个外快也行,还有皇阿玛的工资可以加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小更,忙完了给大家上肥章。
    第176章 八卦
    打开车之后,下去冲一杯枸杞茶重新坐到驾驶位的司机打开车载电视,他爱听评书一类的东西,上一趟的雍正帝之我见才听到一半。
    黑乎乎的车载电视屏亮起来,蓝色的主背景,一个穿着黑色太极服的中年男人坐在一张长桌后,屏幕亮起来之后他说的话是有些突兀的:“可谓是集多疑奸诈刻薄寡恩于一身,但是为什么雍正帝在史学家眼中就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政治家,却如此备受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中的广大言情作者钟爱呢?”
    胤祥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胤禛表情平淡。
    胤祥心里哎呀,当初四哥初来不是已经连绿帽都“戴”过了?那可是差点在四哥后院掀起了大风大浪的,说人人自危都不夸张。
    怎么还来?
    “这就要从雍正各类的折子来说了,在现今保存下来的皇帝谕旨中看来,雍正帝在处理官员问题政敌问题上绝对是酷烈的,但是在对待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怡亲王胤祥上,却展现出一个帝王最高的宽容。
    我们知道以前的人都讲究避讳,什么是避讳呢?就是避尊者讳长者讳,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例子是清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为避太子保成这个乳名的讳,由纳兰成徳改名为性德。
    不过他这个名字也没有叫开就是了,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民间诗词爱好者都更愿意叫他纳兰容若。这个名字的诗意性和他的词人身份贴合得很完美。
    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汉宣帝刘病已,病已病已,这两个字在日常生活中可就太常用了,刘病已是个普通人的时候这个名字没问题,但当他当上皇帝之后就发现,如果让民间臣子们避讳,他这个名字要避的范围就太广了,为了方便广大百姓避讳。汉宣帝最后是改了个名字的,叫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