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长公主听得连连点头,对萧少珏道:“老九,你长进了,很好很好。今天你救了芳姐儿的命,我记着你这份情。”长公主不知道萧少珏和陆清岚的关系,还以为萧少珏是救芳姐儿顺带着救了荣哥儿,却不知道实际上刚好是相反的。
长公主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得的,她对皇帝和太后的影响力无人能及,得她这样一句承诺,萧少珏日后在朝中地位立刻水涨船高,因此萧少珏心里也有几分激动。
清河郡主和房成礼也上来道谢,熙攘了一番,芳姐儿一直嚷着要“陆哥哥”,长公主就对荣哥儿大感兴趣,就叫了荣哥儿到跟前。
“见过长公主!”荣哥儿奶声奶气的,别看年纪小,见了长公主却不怯场,给长公主行礼也是有模有样的。
长公主见这个小胖子张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胖是胖了点儿,可十分讨喜可爱,长公主就放柔了声音道:“听说,是你救了咱们芳姐儿?”
荣哥儿连忙摇手:“不是我,不是我,是大哥哥。”荣哥儿伸手指着萧少珏。
长公主见他不贪功不冒功,对荣哥儿更是喜欢,就细细问了他们被困在地窖中的事情,芳姐儿说不清楚,荣哥儿比她大一些,却说得很清楚。原来俩孩子被关进地窖里,一开始拐子们都去吃饭去了,并未派人看守,地窖里便只有荣哥儿和芳姐儿两个人。也没人记得给两个孩子送些吃的。
地窖很暗,芳姐儿又害怕又饿,吓得直哭。荣哥儿见有个小妹妹和他一处,登时起了保护之心,一边柔声安慰她,一边拿出荷包里的糖炒栗子、枣泥糕等吃的给芳姐儿吃,吃货的荷包里,当然放的都是吃的。
芳姐儿哭了一阵,被糖炒栗子的香味吸引,也就不哭了。两个小孩子在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呆了几个时辰,要不是有荣哥儿鼓励,芳姐儿早就崩溃了。
听荣哥儿说完了这些,连长公主也颇为动容,她伸手摸了摸荣哥儿的小脑袋,“好孩子,你是个好的,今次多亏了有你。”她对孙女的脾性十分了解,孙女天生谨慎胆小,要不是有荣哥儿,孙女还不知怕成啥样呢?
她从腰间摘下一块玉佩来,亲手挂在荣哥儿的身上,“这块玉佩,本宫送给你,谢谢你在地窖里对芳姐儿的看顾。”
萧少珏、三公主、清河郡主几个人全都吃了一惊。
这块玉佩有巴掌大小,乃是正宗的和田玉,温润青翠,水头极好,这么大一整块和田玉,自然是珍贵万分的。何况这块玉佩长公主带了几十年了,被养得通透翠绿,更是愈发珍贵。
长公主一直戴在身上,可见她对这块玉佩的喜爱。
纪氏也是识货的,推辞道:“这玉佩太过贵重,荣哥儿还是个孩子,这赏赐太过贵重了。”
可能因为纪氏是荣哥儿的娘亲,长公主对她倒也客气,说道:“只是一块玉佩罢了,算得什么?在本宫心里,本宫的外孙女比这些身外之物贵重一百倍,荣哥儿对芳姐儿有大恩,再贵重的东西也受得。”
纪氏不敢再推辞,怕惹恼了这位老太太,这才带着荣哥儿跪下谢恩。
又说了几句,长公主年纪大了,感觉有些疲乏,就起身告辞。陆家众人也跟着告辞,萧少珏这边还有公务,也没有多留,将众人送出院子。
出了院子,又发生了一件趣事,芳姐儿拉着荣哥儿的手,死活不肯让他走,直到荣哥儿再三保证,以后一定去韩国公府去看芳姐儿,她才依依不舍地松了手。
接下来的几天,萧少珏大索全城,十六岁的少年皇子开始表现出雷厉风行和犀利万分的作风,“宁可抓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成为他的名言,在他的带领下,锦衣卫缇骑四出,到处抓人,整个京城被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一时间人人提锦衣卫而变色,锦衣卫势力大增。因为抓的人太多,诏狱中人满为患,户部和大理寺只好开了天牢,接受人犯。
萧少珏经过突击审讯,最后挖出天理教教徒四百多人,萧少珏向皇帝请旨之后,找了一个黄道吉日,在菜市口将这四百多人全部就地正法。
据说那一天菜市口血流成河,刽子手的刀都砍得卷刃了。一时间萧少珏杀人魔王的名头不胫而走,他的名字能令婴儿止啼。
陆清岚虽是闺阁女子,却还是听说了萧少珏的“光辉事迹”。她知道宁王、鲁王之外,皇子中间的第三大势力即将崛起了。前一世萧少珏就是以救驾为契机,借机炮制了“天理教”大案,从而牢牢掌控了锦衣卫,皇上顺水推舟叫他做了锦衣卫首领。他后来的滔天权势,都是以此为起步,不过不知是她重生之后改变了太多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上一世萧少珏救驾的时间可并不是上元节,否则打死她,她也不会在这么个鬼时间和三公主一起出去,还差点把荣哥儿给弄丢了。
陆清岚心有所感的时候,嘉和帝也在建始殿看萧少珏写给自己的奏折,奏折里详细述说了他办案的整个经过。
皇帝看完之后,将那份奏折放在桌子上,沉吟良久。
嘉和帝忽然道:“张秀,你是内相,老九的这封奏折你怎么看?”
张秀站在嘉和帝身后烛火照不到的阴影里,没有丝毫存在感。上次他因为风寒没有陪着皇上一起去看灯,反而捡了一条命回来。
听闻皇帝召唤,张秀才上前一步,恭谨地道:“老奴见识浅薄,这样的国家大事,老奴哪有什么见解?”
嘉和帝哼了一声道:“你们一个二个的,都愿意在朕的面前耍滑头!”
张秀的额头顿时冒汗了,跪下道:“老奴不敢!”
皇帝看了一眼跪在书案下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太监,语气缓和了不少,“瞧你这点出息,朕不过说一句,你就吓成这样了?快起来吧!”
张秀这才爬了起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嘉和帝忽然话题一转,问道:“夏松如何了?”
张秀身子又是一颤,艰难地说道:“夏松昨日已经……已经在东厂自缢了!”原来上元节那日皇帝被刺,天理教众人对皇帝的行踪了如指掌,皇帝怀疑是有内鬼泄露了他的行踪,交给萧少珏去查,竟然查出来,那内鬼竟是东厂的一位大档头,他原是伺候张秀的一个小太监,张秀将他提拔到了东厂,这人却被天理教蛊惑,秘密加入天理教,并且向天理教提供了皇帝微服出行的线索。
这才有了那次布置精密的刺杀。
那名内鬼和夏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夏松自然也难以洗脱嫌疑,萧少珏请旨之后就将夏松捉到诏狱,夏松在内廷之中,是除了张秀之外的第二号人物,跺跺脚京城都要抖三抖。这么个大人物,萧少珏对他可没有丝毫的客气,等夏松回到东厂,据说身上的连一块完整的皮肤都没有了,当天晚上就自缢身亡了。
夏松在内廷一直觊觎张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地位,张秀对他本来十分厌恶,可是他真的死了,而且死得这般凄惨,张秀又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惆怅之感。
“死了?”嘉和帝也有一些吃惊。随即道:“这个该死的阉竖死得好!”
张秀却是全身一震,皇帝确实是对夏松起了疑心,否则也不会让萧少珏审讯他了。皇帝连跟了他二十多年的人都放心不下,朝中又有几个人是他真正信任的?
皇帝似乎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慢悠悠地道:“张秀,你觉得夏松到底有没有将朕的行踪泄露出去,否则一个东厂的档头,隔着朕十万八千里呢,如何能够确切得知朕的行踪?你说实话。”
张秀只觉后背顷刻之间出了一层冷汗,黏黏腻腻的十分难受,他猛地跪下道:“主子,主子说夏松争权夺势,贪赃受贿,这些老奴都相信,可打死老奴,老奴也不相信他会干出出卖主子的事儿。咱们都是主子身边的一条狗,主子叫咱们往哪就往哪儿,叫咱们咬谁就咬谁。可再怎么样,对主子的忠心都是第一位的,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敢忘了这一点。”
皇帝听了这话思索了片刻,终于也跟着点了点头,“夏松跟着朕也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没有你这般长,可总归是伺候了朕一场。他打着朕的旗号在外头胡作非为,这些事情朕其实也知道,不过朕相信他总是忠于朕的,他害了朕对他也并没有好处。”顿了顿,皇帝道:“他死的凄惨,又没有后人,你去看看他,买一副上好的棺材,好生收敛了他吧。”
张秀连连磕头道:“谢皇上天高地厚之恩。”
皇帝摆了摆手,叫他起来。“你还没说老九的这份折子呢,你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奏折你不看过,到不了朕的手里。”
张秀明白现在的情况他不发表意见是不可能了,只得道:“九殿下雷厉风行,才华出众,在众位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不过……”也的确是出类拔萃,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锦衣卫牢牢控制在手里,就是大皇子二皇子,怕也做不到。
皇帝挑了挑眉:“不过什么?”
张秀鼓足了勇气道:“不过九殿下……似乎行事太过犀利了。”就是说他出手太狠,也是一出手就砍了四百颗脑袋,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大手笔。
嘉和帝呵呵笑道:“你可知道,今天长姐来找朕是为了什么?”
今天陈国长公主是来找过皇帝,不过皇帝将所有伺候的人全给撵出去了,张秀也不例外。
皇帝道:“长姐劝朕把锦衣卫交给老九执掌。”
“长公主是支持九殿下的?”张秀有些瞠目结舌。长公主在朝政上头很少发声,但并不代表她不懂这些,嘉和帝曾对旁人说过,长公主若是个男子,做个内阁阁老没有任何问题。
她越是发声少,皇帝越是不好不给她面子。
皇帝叹道:“闵英达一死,本来就给朕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今夏松也死了,哎……”这锦衣卫和东厂都非同小可,是皇帝手里两把最锋利的刀,不交给他最信任的人,皇帝自己也是睡不能安寝。
说到这里,其实张秀隐隐有些明白,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
果然皇帝说道:“罢了,老九毕竟救了朕两次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能不赏。你下去传旨,叫锦衣卫北镇抚使欧阳平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叫他凡有大事,都要请示老九裁决。”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欧阳平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只是个傀儡,真正掌管锦衣卫的人是九皇子萧少珏。因为大齐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皇子掌握锦衣卫的先例,所以皇帝才走了一招曲线救国。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0章 嫉恨
张秀赶忙躬身接旨:“是!”
哪知皇上还没说完,又道:“那个钟鼓司的掌印太监叫什么来着?”钟鼓司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中最不起眼,权力最小的衙门,皇帝不知道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张秀忙道:“夏光,叫夏光!”
皇帝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夏光,你去传朕的旨意,叫他暂代提督东厂之职,也如欧阳平一般,凡遇事不决就去请示老九裁夺。”
那夏光在内廷与世无争,哪里有那个能力和威望掌控东厂这么重要的部门,他这个东厂提督也不过如同欧阳平一般只是个傀儡,实际上背后掌控东厂的人还是萧少珏。
同时掌握东厂和锦衣卫这两大秘密机构的人,大齐朝建立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张秀明白,从今夜开始,萧少珏已经从一个普通的皇子,一跃成为大齐权倾天下的人物。
第二日,嘉和帝便在大朝会上宣布了此事。一时之间,群臣震撼,有人出面反对,尤其是二皇子系的,但嘉和帝表示这已是最终决定,并不是要拿出来和大家讨论的议题。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为了能让萧少珏更好地行使权力,嘉和帝更直接封他为庆亲王,并且允许他出宫开府。
要知道前阵子四皇子出宫开府,也不过封了一个郡王,不过萧少珏接连两次救驾,又破获了“天理教”的大案子,功劳在那儿摆着,众人也无话可说。
眼看着九皇子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大皇子和二皇子全都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危机感。皇帝的心思幽深难测,这样扶持九皇子,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紧接着,皇帝召了陆文廷、李延、李玉、萧少珝、蒋信鸿等人上殿。上元之夜,这些人救驾有功,只是功劳大小不同而已。
嘉和帝赏罚分明,对他们俱有封赏,尤其是陆文廷,当日他不明就里,出手帮助嘉和帝,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伯。嘉和帝啼笑皆非,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这个少年充满了好感赏识。
嘉和帝直接封陆文廷为御前带刀侍卫,正六品。官阶已和他爹陆宸平级。能在御前行走,都是嘉和帝心腹中的心腹,就是小猫小狗,旁人也要当成祖宗供着,更何况这御前带刀侍卫升迁极快,陆文廷可说是一步登天,直接进入了升官的快车道。
嘉和帝听说他是长兴侯府的子弟,又赏了老侯爷、陆宸和纪氏,嘉奖他们教子有方。
本来老侯爷和陆宸是打算让陆文廷今年参加武举人考试的,这下子也不用考试了,更是皆大欢喜。
嘉和帝对李玉的封赏也是一样的,正六品带刀护卫,行走御前。谁也没想到李玉却说道:“启奏陛下,臣不愿接受这等封赏。”
皇帝微微一怔,李玉是他好友的孙儿,他也见过几面,知道这孩子脾气有几分古怪,属于“不走寻常路”的那一拨人,因此也没怎么生气,道:“李玉,你可是嫌朕的封赏薄了,你有什么要求,说出来让朕听听。”
李玉朗声道:“陛下,微臣不是那个意思。上元之前,微臣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去南大营效命历练,凭自己的军功和能力挣出一番功业来,请陛下成全了微臣的这点小小的心愿。”若要凭关系升官,就算没有皇帝提携,南安侯府给他活动个正六品的武官也不是什么难事,他又何必舍近求远去求皇帝?
嘉和帝听得愣了愣,“李玉,你可知道南大营危险?历年来,据兵部统计,南大营士卒死伤者十之三四,将佐死伤者十之一二,你可还愿意去?”
李玉坚定道:“越是危险,方显英雄本色。身为大齐的男儿,最危险的地方,方是我辈建功立业的所在,微臣已经考虑得十分清楚,还请陛下成全。”
“哈哈哈!”皇帝大笑起来,“好好好!要是满朝文武有你这般雄心壮志,何愁咱们大齐不能一统天下,完成祖宗们的未竟事业。”
他对李玉这番举动十分欣赏,对朝班中立着的南安侯爷李广道:“李卿,你养的好孩儿呵!”
既如此,皇帝便任命李玉为正六品昭信校尉,命他到南大营学习军务,又给南大营统领下一道旨意,让他对李玉多加看顾照拂。有了皇帝这道旨意,李玉在南大营的安全系数便大大增加了。
李玉为人高傲,其实不太想开金手指,毕竟皇帝给他的这些,他祖父运作运作也能给他,不过考虑到皇帝也是一片好心,何况他已经拒绝过皇帝一次,再拒绝一次的话太伤皇帝的面子,也就磕头领受了这些封赏。
三日后,李玉带着小厮并十个护卫轻车简从离开京师。老太太和周氏给他准备了好几车的东西让他带去南大营。他对老太太说:“孙儿去南大营不是享福的,孙儿过去就是为了吃苦的。孙儿若想享福,呆在京师岂不是更好?”最后硬是一件东西也没带。
李延一直把他送到城外六十里。李玉再三催促他回城,最后整张脸已经变得完全阴沉了下去,李延这才勒住了马,再三叮嘱道:“老六,在那边一切小心,保命为主!但凡有什么事,一定要写信给家里。”
李玉不耐烦地道:“我知道了,你就别再婆妈了。”
李延无奈苦笑,只得策马回城。
李玉朝着远处只能勉强看见一个轮廓的京师城廓又看了一眼,对着小厮和护卫说了一句:“咱们走!”
毫不犹豫地扬鞭而去。
他在心里默默说:我心爱的姑娘,一定要等我回来!
李玉离京的这一天,陆家正在大摆筵席,这次陆文廷一步登天成为皇帝跟前的御前侍卫,长兴侯府又被皇帝当着众臣的面大大表扬了一番,陆家当然要大大庆祝一番。
陆家眼看着蒸蒸日上,愈发兴旺发达,一时间宾客络绎不绝,有些多年不来往的亲戚朋友也借机上门攀关系套近乎,来贺的男客多,女眷也不少。
萧琪和薄倩如自然也来了。
陆清岚一干姐妹就在听风阁设宴款待一众官家小姐。
恒峰苑内,赵氏以及她的娘家二嫂,陆清茵的舅母马氏都在。马氏便是赵青的母亲,几年前揭开赵蕙兰盖子的时候,就有她的一份功劳。
赵氏看着把脸埋在被子里不肯抬头的陆清茵,心里既窝火又生气。“今日来了那么多官家小姐,老太太叫你出面与五丫头、六丫头她们一并招待客人,你为什么不去?你舅母又不是外人,你有什么不好意思见不得人的?”
陆清茵闷闷地道:“娘,您别说了。我被三公主罚跪,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跪了两个时辰,如今已经传为满京城的笑柄,我还有什么脸面再去见人。您就让我安安静静地在这儿呆一会儿吧。”
在京师一众大家闺秀中,陆清茵算是一个典型的彪悍女,但到底她是个小姑娘,还是有羞耻心的。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她也是万分难以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