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70章 沧海一粟

      如果是平时,人们的注意力都会放在这玉料的质感上。
    但在此时此刻,在陆子安的刻刀落于玉料表面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于刀尖,恍惚竟忘了身在何处。
    如果你有幸见过这样的刀法,如果你能够亲眼看到这般精美而细致的创作。
    你不会注意到刻刀有多么锋利,也会将这玉料的价值不菲抛在脑后——就像此时直播间里直逼三十万的观众,心神完全被执刀的手所吸引。
    被那双手挥下的那一刀刀,刻下的一条条线。
    整整十三根玉柱,彼此间隙都非常一致。
    没有人发出感叹,弹幕也完全消失了。
    三十万人,都在怔怔地看着陆子安的创作。
    而陆子安却早已忘却了周身的一切,仿佛有一种流波缓缓包裹了他,工作台上的玉球,纷纷反射着柔和而美丽的光芒。
    他微微抿着唇,目光专注,昆吾刀切玉如泥,他甚至不需要费神去思考打磨,全副身心都投入在了创作之中。
    无数画面在脑海中掠过,有轻声长吟自远空而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那种声音,是人与神祈祷的韵律,撩拨心弦,让人感觉浑身炽热的同时,忍不住带着浑身澎湃的热血,五体投地,眼含热泪头抵大地:“尧……”
    我感觉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啊,这是我家乡那边的啊!陶寺古观象台?哇,好还原啊,不过感觉陆大师这个更精细!
    是的,此时陆子安制作的,正是观象台的模型。
    《尚书·尧典》记载,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观测仪器亲自授给舜帝,有什么作品,能比能够清晰地表现十二个节气的观象台更有说服力?
    只是,在制作的时候,陆子安的制作手法又让许多人感到奇怪。
    因为他多制作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意义的零件,看上去,有些像画蛇添足。
    很多人也有去过陶寺古观象台,虽然站在那巨大的观象台上目睹日出的时候,也颇为动容,但……也仅此而已。
    有人已经迅速找出了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开始拿着和陆子安正在制作的半成品进行对比。
    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仅仅只是轮廓相似,一些多余的零件,是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上没有的。
    陆子安却没有解释的意思,他的刀法干净而利落,刀锋到处,玉料分离。
    一根根均匀细致的玉柱竖立起来,以榫卯的形式与整个观象台相连接,而那些线条,却组成了四道同心圆。
    等到所有玉柱都雕刻完毕,陆子安终于深吸一口气,放下了刻刀。
    咦咦,做完了?还挺快的嘛!
    这位夜猫子同学,你看一下时间好不好?
    哇,已经一点多啦,时间过得好快啊!
    只是,哪怕此时夜已经深了,直播间人数却并不见少,反而有种越来越多的趋势。
    陆子安轻轻吸了一口气,站起来伸展了一下手臂,关节啪哒啪哒响了几下。
    他喝了口茶,眼睛竟然无比清澈。
    根本毫无睡意!
    “抱歉,我低估了这件作品的难度。”陆子安很干脆地放下杯子:“我今晚可能需要熬个夜,大家早点休息吧,等明天再来看也一样的。”
    不不不不,求别关直播啊啊啊啊!
    同求别关直播!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命你拿去,别关我的直播!
    陆子安有些迟疑:“但是,确实挺晚了……”
    他伸出的罪恶的右手,最终还是因为全屏幕都是恳求而停住了。
    与此同时,他的所有联系方式都被打爆了,陆子安看了一眼,连邮箱都全被塞满了求别关直播的邮件。
    “那,行吧……”陆子安抬眼看了一下窗外,唇角忽然浮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能与大家共赏这月色,我深感荣幸。”
    皎洁的月光从窗台跳进来,洒了他一身。
    眉眼清峻,真正的丰神朗月,温润如玉。
    尤其陆子安周身的气度,更是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突然觉得,我弯了。
    一句玩笑,竟引起无数应和。
    陆子安却已经重新在桌前落座,舒展了一下手指,手指按在了那十三根玉柱上。
    在所有人惊讶、惊恐、不敢置信的眼神里,他慢慢地把这些玉柱按了下去。
    有人腾地地一声站了起来:“怎么做到的?”
    这不会是他们太想睡觉、产生幻觉了吧?
    但是,陆子安给他们的惊喜,显然远远不止这一点点。
    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他慢慢将四周的玉柱立起来,然后慢慢反过来,扣在了整座星象台上。
    这还是玉料吗?这确定不是橡皮泥?
    当陆子安把整件作品立起来的时候,人们已经没脾气了。
    不过这半成品侧立着,正面正好对着摄像头,人们也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他们这才发现,那些玉柱,原来不是随便排列的,当陆子安这样反扣之后,所有玉柱竟然都暗呈榫卯的形态,彼此相依相嵌,无比紧密。
    正在所有人看得起劲的时候,陆子安又把它倒扣着放桌上了。
    眼看着非常平整的玉料表面,当陆子安在左侧抵住后,竟然缓缓从右侧抽出了一块方正的玉料。
    上小下大,形似覆斗。
    更奇怪的是,陆子安轻轻摩挲着它的表面,略一沉吟,挥刀落下!
    雕琢出两个对称的出入口,再雕出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而下。
    陆子安将玉顶各边都雕刻出明显的收缩,并雕出矮墙,这便是俗称的女儿墙。
    我看出来了……登封观星台?
    死而无憾,我无比庆幸,今晚留了下来。
    此时守在直播间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幸好,他们说服了陆子安!
    如此这般奇妙的景象,他们只能在日后的成品里安静揣测,简直是对这般精绝工艺的亵渎。
    陆子安此时已经在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做出了有凹槽的“高表”。
    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这,就是俗称的量天尺。
    量天尺啊啊啊!我的妈呀……
    而陆子安的做工之精细,也让人无比动容。
    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
    陆子安不仅把它完美地呈现出来,而且比原本的更加细致,连花纹都细腻一致。
    华夏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四时得以划定。
    “观星台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保护得较好的天文台。”陆子安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
    轻轻吹了吹玉屑,陆子安唇角勾起一抹笑:“公元12年编制出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就是出自于此。
    在大自然面前,古人是智慧的。
    他们既执着于探秘,又懂得顺应天意、顺势而为、合理利用。
    这些观象台,完美地实现了,天与人的对话,它是我们华夏祖先敬畏自然、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见证!”
    所有人都怔怔然,看着这奇妙的一切。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时间不可触摸,但陆子安却仿佛将岁月固化了。
    一颗颗玉球,慢慢用纤细的玉柱固定,再与整个观象台融合。
    分布,方向,都有特定的规律。
    太阳月亮,其他星辰,从远到近。
    在他的指下,完整的星象,就这样逐渐地,慢慢呈现。
    不知不觉中,天边已经泛起了一线白。
    远处的云层逐渐散开,又缓缓聚拢,一抹金光若隐若现,衬着玉料,泛着一丝清冷的光。
    而陆子安就在此时,停下了手中的刀。
    他微微眯起眼睛,唇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辛苦大家了,接下来,我送大家一份薄礼。”
    陆子安微微倾身,调整了一下摄像头。
    直播间里的弹幕渐渐停了下来,所有人安静地等待着。
    陆大师的礼物……会是什么呢?
    仿佛是听到了他们心中的呼声一般,一片寂静里,一道金光,就那样突兀而霸道地撕开了沉寂的天幕。
    天边的云彩仿佛被染上了浅浅的金色,毫无抵抗地被这丝金色侵蚀。
    但是,最让人们沉醉的,却是那突然发出耀眼光芒的玉球。
    它仿佛是一颗正在发光的星体,容纳了朝阳泄露的所有的光。
    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一根手指,轻轻推动。
    漫天星辰,仿佛都随着这颗玉球的变化而变化。
    而观象台上的景象,也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目瞪口呆、呼吸凝滞。
    很难用语言形容此时的情绪,他们在呼吸之间,看到了日出日落,看到了岁月更迭。
    有人曾站在雪山之巅,叹沧海桑田,人类之渺小。
    有人曾深潜大海,恐惧着大自然的奇诡。
    自然也有人为着生活而烦恼,为了爱情而悲伤,但在此时此刻,人们才深刻地体会到,何为波澜壮阔,何为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