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云星岛
温州府下辖的敦南镇,向东便是茫茫东海,海上零星散落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从岸上看去宛若仙山蜃景。
这些岛屿之中有一个隐蔽的小岛,唤做云星岛。此岛东西南北均不到三十里,古树参天蔽日,草木生长茂盛,地势也较其它岛屿更为平缓。东部的高山峻岭之间,有一片面积不大的山地,勉强可为人居。此时这里前后建起了数间简朴的房屋,所用都是未上油的原木,可见建的时候十分匆忙。
一个文弱的书生正穿过灌木丛,向下面走去。这里离岸越来越近,他已经能感受的海风的力量了。路的尽头有两个卫兵正守在那里,再过去就是望不到头的黑色礁石,隐隐有海浪的声音从礁石之间传来。
“介山大人在那边吗?”
两个卫兵听到他的问题,表情有些尴尬,其中一人朝他点了点头。
这书生正是若虚。他开始在那些礁石之间艰难地穿行,不一会已经气喘吁吁了。他身子本就弱,这些日子颠沛流离,气力一日比一日不如。他感觉自己越来越瘦了,仿佛一阵海风也能刮走他。介山的两艘大船救走的不过百余人,在海岛上相依为命。海岛上条件艰苦,皇上和妃嫔们住在临时建成的行宫中。说是行宫,不过是十几间简陋的木房围着一个庭院。其他的人挤在两排低矮的房屋中,伙食更是不能保障。
纵然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海边一块大礁石上绑了长长的鱼竿,石下坐着一人,正呆呆地望着那鱼竿出神。
“师父。”那人听到叫声,也不回头。
若虚走了过来,坐在师父身边。介山仍没有说话,若虚只得又叫了声,“师父。”介山唔了一声,淡淡地道,“刚从那边回来吧,皇上还是老样子吗?”
若虚知道师父为何表现得如此冷淡,自己每次从“那边”回来,所带回来的多半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今儿皇上又睡到晌午,今儿皇上对老太监大发脾气,今儿皇上吃着吃着饭突然流泪,弄得整个行宫的人都跟着哭,哭声此起彼伏。这些事情自从他们逃到这个海岛后,就在日复一日地发生着。
介山最初还每日去行宫见寻玉,好言好语地抚慰。寻玉经此变故,虽因介山的机密安排而留得性命,但性情大变,并渐渐将国破家亡的源头指向了自己当年参与这场皇位游戏。一旦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便不可避免地迁怒于他人。后来介山便不再每日去行宫,而让若虚取而代之。
若虚小心翼翼地往返于行宫和师父之间。他能明白师父的心情,也谅解寻玉的萎靡不振。在他的内心深处,仍不愿意相信他们真的一败涂地。
“皇上今日心情似乎还不错,早上的时候到书房读书来着。”
若虚去的时候寻玉正拿了本前朝的史书在看,“若虚,我是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这一节,若虚却没有向师父提起。这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在云星岛上太多了。
介山没有说话,似在思考什么。
“师父,江南府有信来,燕凉久攻不下,已经暂时撤兵了。”若虚手上还拿着两封信件,这是他特意走这么远来找介山的原因。刚到云星岛时介山和若虚讨论战术,燕凉现在占的是一鼓作气之利,务必要等到这股气完全用尽,方才是我方开始有机会的时机。如今燕凉终于用完这一口长长的气,关于未来若虚心中已经开始有很多的计算,迫不及待地要与师父掰上一掰。
介山的反应出奇地平淡。“知道了。”目光仍不离那根鱼竿。
若虚不管那么多了,“曹知州的意思,是以皇上的名义尽快联络各地守军,以江南府为据点,北上抗敌。可我认为此举过于冒进,以中原的兵力即使联合各府,也未必能与燕凉楼兰的联军一战,而一旦失败则再难翻身了。不知师父以为如何?”
介山站起身来,望着海面汹涌的浪一个接着一个。“我不知道啊,若虚。走到这一步,可以说我是负有很大责任的。若不是我当初一心想要扶莒王上位,也许一切都不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自己的判断到底是对是错,机关算尽,最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若虚站在师父身边,凝视着同一片海面。介山所说的事情他也在其中,知道师父说的不无道理。若非他们极力帮扶,以莒王的性格,完全不是当皇太子的料。“就算不是莒王,也一定会有别人。先皇和前太子政念相差太大,前太子始终郁郁不得志,才会酿成苦果。这些与莒王无关,也与师父无关啊。”
介山嘴角抽动,颓然坐倒,不再言语。
若虚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他身边,“师父,请你随我去一个地方。”
介山好一阵都没有到行宫这边来了,眼前这个地方比他记忆中还要简陋。高低不平的地面,灰白发黑的色彩,没有任何装饰的原木,这哪里是什么行宫,比之大冉随便一个乡绅的住处都是不如。
他们很快地穿过了那荒敝的庭院。地面尘土飞杨,之前种下的花木也没有成活。侍卫和婢女们都太累了,他们要自己劈柴,烧饭,清洁房屋,浣洗衣物,还要伺候发脾气的主子,哪里还有心情照顾这些花花草草。
若虚带着他,绕到了两间屋子的后面。那屋子前面门关得严严实实,帘子也放下来了,介山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这是谁住的地方。屋后的窗子没有全关,留了一条不大的缝。若虚先轻轻走到窗边,又招呼介山走过去。
屋中不甚明亮,介山的眼睛一点点地适应着光线。屋子正中站着一位年轻少妇,怀中抱着婴儿。旁边围着好几个人,地上是一个正冒着热气的木澡盆。介山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心中剧烈一震。这,这是宣伊皇后和几个月前刚出生的小皇子宣伊是姜太后的亲侄女,家世显赫。这位皇后嫁过来之后,寻玉对她十分冷淡。后来宣伊怀了身孕,一路跟着大部队颠簸流离,强敌在侧,一直没有人顾上她和在路途中出生的小皇子。
介山的身子不由自主地贴近了窗户。
只见宣伊温柔地用手指逗抚着婴孩,那孩子轻轻扭动着,似是在笑。旁边的一位年长宫女说道,“皇后,时辰到了。”她点了点头,将婴儿放到了那年长宫女手中。
一位本来蹲在那木盆之旁的小太监忽然站起身,往窗边这边走来。介山吓了一跳,忙往旁边躲。过了一会没有听到开窗户的声音,再去看时发现那小太监正从窗边拎了一个很大的铁壶,向那木盆走去。介山认了出来,这是一路上服侍寻玉的小太监庆儿。只见他圆圆的娃娃脸上满是欢喜又紧张的神色,“洗朝了,我们小皇子洗朝了。”
婴儿被放到那木盆之中,因为地面并不平整,木盆忽然踉跄了一下。介山心头一紧,立时便要冲进去,却见澡盆旁的几人同时伸出手,扶盆的扶盆,护孩子护孩子。饶是如此,被惊吓了一下的婴儿还是大哭起来。那年长宫女一边用艾叶沾湿了水给他洗澡,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天不平,地不平,磕出宝宝一世平。”她声音醇和低沉,让人听着心头无限留恋。小太监拎着那生锈的铁壶守在旁边,只要那年长宫女向他使眼色,便往里面加水。
待得洗好擦干时,小皇子已不再哭闹。只安安静静地偎依在那年长宫女怀里。宣伊从床上取过一叠整整齐齐的小衣服,交到旁边一个年轻宫女手中。“穿新袍,戴新帽,咱们小皇子长高高。”那年长宫女边念着,边麻利地给他穿衣服。介山便思忖着岛上如何有新的布料,边看那衣服时就明白了。那是用成人的旧衣改的。介山鼻子发酸,再看皇后,她飞速地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努力不让左右看到。
介山见到她的样子,心中难过之情更甚。宣伊皇后是姜府最小的女儿,自幼被整个家族宠爱,从未吃过半点苦,她自己也是个养尊处优的孩子啊。
宣伊又取过一个小小布包,打开拿出一对金镶玉的镯子,她将镯子套在那婴孩脚踝上。婴儿洗完澡很乖巧,便抓着那镯子玩耍。这也许是汉室王朝的漫长历史上最寒酸的百日礼了,这位身世尊贵的皇后再也忍不住,背过身去抽泣起来。
那些宫女们见皇后如此,也是不住抹泪。一旁的庆儿着急了,忙凑过去逗襁褓之中的小皇子。“咱们的小皇子天赐之福,将来一定会回紫微宫的。到时咱再给他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宣伊擦了眼泪,“庆儿说得对,小皇子经此患难,必有后福。咱们都不要哭了,一会被别人听到传到皇上那里,又添他的烦扰。”她伸手抱过婴儿,婴儿见是娘亲,格格地笑了起来。
介山别过头去,这位年近半百的汉子再也忍不住了。“咱们走吧。”他低声对若虚说。内心一种沉睡苏醒的力量促使他要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