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0节

      第143章 契丹势盛何以制,将军白头待后人
    和王彦章攻克德胜南城的军报,一起送到兴唐府的,还有契丹南侵的紧急军情,作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为大唐坐镇北方的李存审,不得不结束他在兴唐府养伤的日子,回到幽州主持军事,抵御契丹侵扰。
    “学生听说草原民族南侵,多喜欢选择秋高马肥的时节,如今只是春夏之期,契丹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南下?”在李存审的东书房,前来拜见兼送行的李从璟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看着这个相识未久,但却令自己很满意的学生,李存审道:“寻常时候自然是如此,但是如今不同了,你可知现如今的草原局势?”
    “学生只知道前些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漠北草原,其余却是知之不详。”李从璟没有妄加推测,而是虚心求教,“草原如何,耶律阿保机如何,还请老师指点。”
    李存审整理了一下思路,为李从璟娓娓道来:“先说草原。唐朝初年,草原上突厥最为强大,当时与太宗皇帝在长安城外签订白马之盟的颉利可汗,便是突厥的一代雄主,之后颉利可汗为太宗皇帝所败,突厥也随之分裂,始有回鹘、奚、契丹相继称盛的局面。”
    白马之盟李从璟是知晓的,当时李世民初登大宝,中原因为连年征战而国力凋敝,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多次合兵数十万南下,竟然被他们打到了渭水河畔,李世民忍辱负重,为与突厥罢兵,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为盟,给了许多金银财货,才让突厥退兵。
    之后李世民奋发图强,厉兵秣马积蓄实力,终于出兵深入草原,荡平颉利与突利,这才有后来李世民“天可汗”的荣耀。说起来,这也是一段如勾践一般,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
    李存审继续道:“契丹本是鲜卑族一支,散居潢河两岸,趁唐室衰微之际,行乱臣贼子之事,东征西伐,遂成北方强国。其国分八部,每部各有酋长,并公推一人为领袖,耶律阿保机成为八部首领之后,经常南侵,攻陷城邑,掳走中原百姓,迫使他们辟土垦田,由是人口剧增,国力日盛,遂成北方大患。”
    听到这里李从璟暗自点头,看来这个耶律阿保机确实是个人才。其实这天下任何成大事者,都是先积蓄实力,有了人有了钱粮之后,才能争雄天下,成一代雄主。
    “如果说仅仅是这样,契丹虽为大患,却也不足以能撼动我九州河山。从璟,我且问你,若你是耶律阿保机,到了这个时候,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李存审望着自己的得意门生,问出了这个问题。
    李从璟方才也在思索,若仅是如此,契丹强则强矣,但日后要侵入中原,助石敬瑭灭后唐,又在石敬瑭死后轻而易举灭后晋,却还是力有不足,就更别说面对日后宋太宗北伐的久战强兵,都能次次大胜了。
    李从璟想了想,试探着道:“观阿保机的行为,此人应该野心极大,契丹八部,他应该是想统一他们,做真正的主人的,但那时他虽势力日盛,却还不足以攻伐其他八部。况且阿保机势力渐大,容易引起八部忌惮,受到联合打压排挤,以学生之见,接下来,阿保机当摆脱这种困境,去积蓄实力,以图来日。”
    说到这,李从璟内心叹息,阿保机当时的处境,和他现在何其相似?
    “你说的分毫不差。”李存审向李从璟投去赞赏的目光,继续为他解说,“阿保机做契丹八部统领时,用权势之便,铸造了一座汉城,效仿我幽州制度,整治城郭,立官置吏,井井有条。在八部酋长不满之时,他主动提出不再统辖各部,只统领汉城,自成一部。如此,八部酋长自然答应。也因此,阿保机得以摆脱束缚,在汉城练兵造械,并以汉城为根据,四处略地,实力一复一日膨胀了。”
    李从璟越听越心寒,这个阿保机,真是深得建立霸业之道的精髓啊。
    只不过既然阿保机能这样做,并终成霸业,百战军要成事,是否也可以借鉴这样一条路?
    见李存审看来,李从璟接话道:“到了这个时候,当阿保机实力渐渐超过八部酋长,他便要对这八部开刀了。”
    李存审点点头,叹道“确实如此”,怀着复杂的心情道:“阿保机决定对八部动手后,以汉城的盐、铁供给八部,并对他们说‘今我有盐池,为诸部供应食盐,诸部得了盐,难道不知有盐主,为何不来谢我?’八部酋长于是带牛、酒等物,与阿保机盐池相见,以作酬谢……最后,酒宴之上,阿保机杀尽八部酋长,并派遣早就集结好的大军,攻打八部。八部不敌,阿保机遂成契丹国主,漠北草原,至此尽入阿保机之手。”
    李存审说完,师徒俩相视叹息,竟然一时无言。
    李存审叹息是为九州忧虑,李从璟除此之外,也在为阿保机的霸业之路感叹,心道:大丈夫,当如此。
    “从此之后,阿保机屡犯边境,攻城掠地,抢夺人口粮食物资,无一时消停。虽有陛下连番北伐,击败契丹大军,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契丹威胁,这才有幽州边地连绵不息的烽火啊!”末了,李存审仰天长叹,十分忧虑。
    “可惜啊可惜,如今老夫已是六十有一,一身伤病,不堪征伐。若得年轻二十年,老夫必定提大唐雄师十万,效仿药师,深入草原,与契丹大战三百合,为大唐平定边患!”最后,李存审咬牙愤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干涸的眼眶都已湿润,放在膝上的双手紧握成拳,神色久久不能平静。
    阳光洒在这位老将军身上,照亮了他全身,却照不亮他晚年的夙愿。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最难消受。
    李存审,原名符存审,因作战骁勇,战功卓著,被李克用赐姓为李。李,唐室国姓。他一身征伐,与梁交战,数败朱温,之后又坐镇幽州,为九州百姓驱逐契丹,戎马一生,未尝一败,与周德威齐名。
    他是一介武夫,他是大唐军神。
    如今,他老了,俗病缠身,面对阿保机这样能让他热血沸腾的对手,他却已无法纵马奔驰,提长槊与之争雄。
    幽州,北荒之地,长年苦寒,契丹南下首当其冲之所在。那里,平地起孤城,大漠草叶青,他身着他穿了一生的铠甲,拖着他布满老人斑的残躯,站在城头,面对契丹十万雄师,手里紧紧攥着已紧握一生的长刀。
    边地狼烟,无数生灵在刀枪下涂炭。
    他想杀出城去,将那十万契丹赶出长城。但他做不到,因为他已经老了。他伫立在城头,如一柄长枪死死钉在那里,他能做到的,只有不后退一分一毫。
    他说,若是年轻二十年,他定要亲率王师,杀入草原,还这里一份安宁。
    他老了,但他依然战斗在这里。他不知道他的战争何时会结束,或许,直到他咽气的那一刻。但即便是到了那一刻,他也会向北望着草原。
    北伐,北伐,北伐……
    ……
    略微收拾一番情绪,李存审感叹道:“人老了,就是感慨多,总有些情感把持不住,哎,看来不服老不行喽,年轻的时候,老夫可不会如此。”
    “老师为国征战一生,劳苦功高,心系黎民,学生敬佩之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师志平契丹,安定边境之心,令学生肃然起敬。”李从璟抱拳诚恳道。
    李存审摆摆手,“老夫年轻时,心里头可没装下多少黎民百姓,只不过想建功立业罢了,就如那王铁枪所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过年纪大了,许多事也就看得更清楚了些,或许是见过的事多了,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这心里头,才真正知道为国为民是何物。”
    李从璟闻言默然,平心而论,他的心态正如李存审所言之年轻时,他今日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求建功立业罢了,为国为民,不是没有想过,总觉得那些东西太虚无了些,而且没有实力,也实在顾及不到。
    李存审好似看出了李从璟的心思,也没有介意,而是微笑问他:“老夫曾听闻,你说过这样一句话:若能一朝得势,必北上幽云,马踏草原,破契丹数十年之势,不使其有贻害中原之机。可是如此?”
    李从璟点头,这话是他在进攻怀州时说过的,却是不知怎么传到了李存审耳中。
    他这时道:“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便没有停歇过,秦汉匈奴,两晋五胡,隋唐突厥,其害莫不甚大,以至于有涂炭中原之象。从璟不才,每每思之,莫不痛心疾首,不能自已。如今中原连年混战,九州支离破碎,民不能统一,国不能举力,而契丹日渐壮大,有如日中天之势,假以时日,两方军争结果如何实在是不敢想象。为保我中原在此紧要关头,不被契丹趁机劫掠,以至乱象更甚,从璟始有此言。”
    李存审颔首,眼有欣慰之意,道:“如今老夫即将北归,在老夫的学生中,与你相处时日最短,但无论是你的志向还是才能,莫不是出类拔萃。老夫老则老矣,无力讨伐草原,但若有年轻一辈为后继之力,老夫死则死矣,有何忧心?”
    说到这,李存审目光炯炯看着李从璟,正色问道:“若有机遇,你果真愿北上幽云,为九州击契丹?”
    李从璟肃然道:“学生愿往。”
    “哈哈!”李存审大笑,笑罢,以严肃到有些神圣的语气道:“从璟,老夫在幽州相候,希望有生之年,能见你横刀立马,出师草原!”
    第144章 人生得意防仇敌,清幽月光明大志
    送别李存审之后,李从璟打马回府。
    而今的兴唐府,吴靖忠因治理濮水贪墨,导致大雨之下河岸决堤,已被问罪入狱,同时弹劾吴家人在前些年作恶多端的罪证,也被一一查证,许多吴家族人都被卸职入狱。目前,吴家上下一片人心惶惶。
    吴家与李家的斗争,魏州官面上的人都知道个七七八八,而现在吴家被问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事与李家脱不了干系。
    吴家,魏州大族,说被扳倒就被扳倒,这让之前眼红嫉妒李从璟功绩的人,都识趣的停止了煽风点火,也都不再想着给李从璟使绊子。
    既然打压不了李从璟,无法与其争斗,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剩下的无非两个选择:或者井水不犯河水,或者与李从璟交好。
    前者无害,但也无利,后者有利可图,所以许多人都选择了后者。
    正因此,这两人到李府来拜访的人,明显增加了许多。
    而一道让百战军出怀孟,入河上的圣旨,更是让还在犹豫的人下定了决心,不再与李家为难,要与李家交好了。父子皆贵,而且儿子还有更胜老子的迹象,这样的人不与之相交,岂不是瞎了眼?
    通过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李从璟收获了许多“好友”,其势如盛,这两日他只要在府上,都在接客。来拜访李府的人,渐渐的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一个共识:老一辈去跟李嗣源拉关系,年轻一辈则去跟李从璟套近乎。
    李嗣源这两日可谓心情大好,李从璟是他长子,在他看来是向来懂事的,不懂事少年时也不会勤学苦练,如今又成了他的臂膀,他更是怎么看李从璟怎么顺眼,逢人就说“这小子有老子当年的风采!”碰到至交好友笑他“从璟可是比你年轻时强多了”的时候,李嗣源更是大乐,“儿子比老子强,老子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李从璟从李存审家里回到府中,正巧从马直都指挥使李绍斌来了,两人免不了插科打诨,把酒言欢。
    “从璟老弟明日就要回怀州了,今日老哥哥特地来给你送行,来日再相见就是在战场上了,到时候你我又能并肩杀敌,实在是痛快!”席中,李绍斌如是说,他暗自庆幸,还好当日吴铭领两三百人要为难李从璟时,他没有袖手旁观,否则失去了这么一根大腿,那得是多大的损失?“实话说,老弟在从马直时,老哥哥就看出你不凡了,哈哈!”
    原本李从璟是要在魏州与任氏完婚之后,再回怀州去的,如今战事紧迫,王彦章攻势甚急,在拿下德胜南城之后,趁势攻陷了唐军的潘张、麻家口、景店等寨,气势如虹。李存勖下旨,让李从璟火速回怀州,召集百战军主力,从西面杀往河上,李嗣源回郓州,领军从东面出发,李存勖自带大军从北面征讨,三者会师之后,与王彦章决战。
    为此,李从璟已定下日程,明日就要赶回怀州。
    连日来拜访李从璟的,不仅有军中将领,还有文官。而今日有一人的到访,却是让李从璟颇为意外,来者羽扇纶巾,是那张正。
    “李公子人中龙凤,气度不凡,当日匆匆一晤,别后甚为想念,一直想来一聚,只是李公子大忙人一个,唯恐你没有闲暇。如今李公子明日就要回镇,今日不见,再见又不知到什么时候,特来为公子送行。”张正一席话说得真诚无比,那模样,完全忘了前日在跟李从璟争女人时落败的尴尬。
    李从璟自然欢迎,和张正促膝长谈不提。
    因为次日李从璟和李嗣源就要双双出行,是以今日晚些时候,也就没什么人再来拜访打扰,一家人得以有时间在一起好生吃了一顿饭,饭后一家人闲聊了许久,直到曹氏催促李从璟和李嗣源去歇息,众人才散了。
    李从璟手不释卷,抱着一本书在读,秋月进来伺候的时候,神色有些戚戚,显得心不在焉,给油灯添油的时候,甚至打翻了油灯,桐油洒出不少,火势沾上桐油,立即烧起来。
    秋月一声娇呼,惊动了李从璟,他连忙放下书,和秋月折腾了半天,才将火势扑灭,总算没闹出什么大事。完事的时候秋月发髻都散了,娇喘吁吁,双颊绯红,她本就是个小可人儿,属于清纯到娇滴滴那种程度的妹子,这会儿看上去有种别样的美。
    两人蹲在地上,李从璟见她一双小手被灼伤了一片,衣袖也烧焦了,模样狼狈,哈哈一笑,遂拉着她站起来,打水来帮她清洗处理,调笑道:“你这小妮子,自打小时候进我家门,做事向来小心,从未出过什么差错,今儿是怎么了?”
    秋月咬着樱桃般的嘴唇迟疑了半晌,终于抬起头,鼓起勇气对李从璟道:“公子,你带奴去怀州好不好?奴想一直在公子身边,伺候公子……”
    李从璟失笑,“我回了怀州,马上就要出征,待此战毕,还不知道会不会回怀州。你便是去了怀州,也见不到我几回。”
    秋月含泪欲滴,也不知是清洗伤口疼痛,还是其他,“奴不怕,总是能看到公子的……”
    李从璟揉了揉她的头发,柔声道:“此战若能灭梁,来日就会搬家,到时再说这事儿。”心想:董小宛要是知道你要和她争饭碗,以她火辣辣的性子,也不知会不会咬你。
    当夜,打发秋月走之后,李从璟又开始思索扳倒吴靖忠这事,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后遗症。如今虽然在魏州得一时风光,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你人生得意在舞台上享受成功的灯光时,说不定就有你的敌人躲在阴暗的角落,密谋对你的诡计。
    这是距离魏州很远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宅子,房间里没有掌灯,只有朦胧的月光洒进来,房间里有两个人。
    一人坐在桌旁,右手放在桌上,左手放在膝上,他坐姿很端正,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时候。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时时刻刻保持这种端正的姿态,无论他面对的是谁。对他来说,时刻保持端正,保持端正背后的严谨,这已不仅是他多年军旅生涯磨练出来的本能,而是一种锤炼品性的手段,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修行。
    一个普通人是不会这样近乎变态的要求自己的,这样的人要么心理扭曲,要么就是有着极高的志向,极大的野心。因为野心有多大,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有多严。
    在他面前,一人半跪在地,低着头。
    “这么说,郭崇韬当上了枢密使,张居翰什么都没捞着?”坐着的人问,他的声音和他的坐姿一样,中正,挑不出任何毛病。
    “是,将军。事先谁也没料到,郭崇韬竟然会掌握了吴靖忠如此详尽的犯罪证据,尤其是濮水决堤,让吴靖忠百口莫辩。也是巧了,濮水早不决堤,晚不决堤,偏偏在这个时候!吴靖忠一倒,没了吴家的支持,单凭我们的力量,实在是斗不过郭崇韬。”半跪的人说。
    “这世上巧合多得很,却不会有这样巧的事情。”坐着的人道,依稀的月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刚毅的身板。
    半跪的人惊异道:“将军是说,濮水决堤,是人为?这……这怎么可能,得多大的胆子,才敢掘开濮水河岸的堤岸,敢这么做的人,就不怕露出马脚?!”
    清幽的月光,勾勒出坐着的人嘴角的一丝笑意,他依旧以平和的语气道:“敢这么做的人,胆子的确很大,大到不畏惧任何事的地步;而能做成这件事,又能不让人发现,这只能说明,此人的本事足以支撑起他的大胆。一个人,有一颗没有畏惧的心,又有这样的本事,难道不可怕吗?”
    “可怕,太可怕了!”半跪的人脸色发白,他是真的很诧异,但同时他也很疑惑,“但是将军,谁会有这样的本事?”
    坐着的人想了想,缓缓道:“听说在给吴靖忠治罪的时候,工部尚书任圜站了出来,而在郭崇韬被点为枢密使后,当廷上奏陛下,建议调百战军赶赴德胜城一线?”
    “是的,将军。”
    坐着的人沉默了一会儿,半晌后以更加缓慢的语气道:“有这样一个人,曾在雪夜奔驰百里,准确奇袭了敌国一座主将正大婚的城池,以三百人杀千人;又有一人,在面对一万敌军时,绕道而行,又准确奇袭了敌国一座防备空虚的城池,不仅如此,回头他还一把火烧了这一万敌军;再有一人,以几千人,对战戴思远所领两万天威天武军,不仅大获全胜,还在战争中神乎其神、不费一兵一卒将一座州城收入囊中。”
    说完,他问面前的人,“这样的一些人,可怕吗?”
    “可怕!”面前的人老老实实道。
    “但如果本将告诉你,这样的一些人,其实是一个人,你说他有多可怕?”坐着的人问完这句话,自己首先默然了。
    半跪的人先是震惊,然后失声道:“将军是说李从璟?!”
    “你很害怕?”坐着的人轻瞥了面前的人一眼,“如果我告诉你接下来的事,你会更害怕。任圜,郭崇韬,吴靖忠,每个人都跟他扯上了关系,现在你知道,是谁掘开了濮水河岸了?”
    半跪的人已经说不出话来。
    桌面上的手,手指轻轻弹动,一下一下在桌面上敲击,在这黑夜里发出让人心悸的脆响。
    “将军,那现在我们该当如何?”半跪的人问。
    第145章 婉如清扬小娘子,人生最恨离别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