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8节

      晏娥说是当年进宫之后,在浣衣的部门,和一个老宫女学的,那老宫女很有学问,平时就/教她一些,旁的宫女都不想学,毕竟她们是女子,觉着学了根本没用,晏娥觉得有/意思,就学了一些。
    晏娥说得越谦虚,吴纠就觉得自己越是文盲,越心塞……
    卢国和郭国很好对付,是小国/家,而且对齐国非常友好,毕竟他们要夹缝生存。
    按理来说,他们此行穿过谭国再穿郭国比较方便,不需要走卢国,但是因为谭国对齐国相当不客气。
    在齐侯做公子的时候,曾经逃难到谭国,但是被谭公很不客气的拒之门外,最后才逃难到莒国。
    后来齐侯继位,各个国/家的诸侯都贺喜,就连鲁公都送来贺喜的贺礼,虽然是表面功夫,但是起码做足了脸面,但是谭公竟然没有送来贺礼,也没有贺喜的使臣,可谓是又一次无礼。
    谭国这个国/家,恨不得跟齐国的国都临淄城一般大小,版图不大,却如此“硬气”,其实一直以来让吴纠很奇怪。
    吴纠最近在做补习功课,这才明白了一些。
    首先谭国是一个经济中心,之所以齐侯在出/逃的时候,第一个选择谭国,是因为谭国比莒国离齐国近,路途的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谭国是经济大国,虽然版图很小,但是物资丰富,是周边国/家的经济枢纽。
    谭国夹缝生存,完全是因为经济发达的缘故,旁边的各国过都需要进口谭国的物资,依赖谭国的物资,所以谭国才如此“强/硬”。
    但是谭国除了经济,其余的并不发达,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他们的态度依然强/硬,这就要从谭公这个人说起了。
    谭公这个人,今年九十有余,吴纠乍一听吓了一跳,古代竟然有如此长寿的人?齐侯已经算是个长寿的国君了,但是也没有活到九十多岁这么年长。
    谭公的资历非常老,老到什么程度?和齐侯的爷爷是一辈人,东周第一任周天子周平王迁/都洛师之时,谭公已经与周天子共事了,而且向周天子提出“尊王抑霸”的理念,就是尊重周天子,反/对大国强国。
    一方面是谭公资历真的够老,他的儿子太子都七十多岁了还没继位,也当真是个老太子了,另外一方面是,齐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国强国,齐国的版图如此之大,并不是当年周天子册封给姜太公的版图就如此之大,而是后世子孙并吞来的。
    所以谭公觉得齐国本身就和自己的理念相左,所以拒绝和齐国友好往来。
    这一些列的原因,促使了谭国很“傲慢”。
    大约半个月之后,奔丧的队伍就要启程了,之所以启程的如此早,是因为怕路上有什么变故,耽误了奔丧的时间,若是奔丧的时候诸侯国特使没有赶到,那是非常不吉利的。
    这次的队伍是前所未有的壮观,齐侯亲自坐镇,吴纠是特使,大司行公孙隰朋掌管虎贲军兵马示意,管夷吾被提升为上卿大夫,与鲍叔牙一同随行,召忽东郭牙一并提升为中大夫,曹刿则封为将军。
    国度中有高傒和国懿仲两位忠心耿耿的监国上卿坐镇,留了虎贲军中郎将守城。
    队伍很快就出发了,随行虎贲军一眼看不到头,数十辆缁车粼粼而行,上面堆放着进贡周天子的贡品,还有就是借道儿的“好处费”。
    队伍出发之后,首先路过的是卢国,卢国果然谦恭异常,不仅没有要齐国的好处费,还献上了很多珍馐宝物,献给齐侯。
    队伍为了赶路,把剩下的时间节省下来,只是在卢国短短停顿了两日,卢国国君接风之后,就匆匆上路了。
    之后经过郭国,郭国也没有难为齐国队伍,虽然没有卢国那般谦恭,但是也算是顺利通行。
    吴纠在缁车上摇的七荤八素,简直要吐得不行了,出了郭国国界,进入卫国之后,车队的脚程明显降低了,毕竟卫国是大国,他们预计在这里停留半个月时间,要做足脸面准备。
    车队进入卫国之后,慢慢放缓车速,吴纠感觉这才好一些,不过脸色还是十分难看,走了几日,才赶到了卫国的都城,有驿馆列队相迎。
    卫国城门外,驿馆列在左右两侧,一个年轻男子站在中间相迎,穿着一袭上大夫衣裳。
    吴纠打起车帘子看了一眼,不认识是谁,但是年纪挺轻的,整个人看起来文质彬彬。
    齐侯和吴纠仍然是同车,见吴纠往外看,也探头看了一眼,随即似乎觉得没有/意思一般,就又坐了回去,淡淡的笑着说:“公子顽。”
    吴纠听齐侯报出这个人的大名,一瞬间就知道这个年轻男子是谁了,那可是卫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建树多高,而是因为这个人,娶了自己的“后娘”。
    说起卫国,风/月事那真是一天都讲不完,文姜的姐姐宣姜,明艳动人,妙龄年纪被齐僖公嫁到了卫国,夫婿是个正当年又有才华的年轻男子,正是当时卫国太子,太子伋。
    哪知道卫宣公却看上了这个年轻貌美的儿/媳/妇,当时因为卫国在别的国/家打仗,就找了个“十万火急”的理由,把太子伋给遣走了。
    太子伋回来一看,自己的媳妇变成了小妈,宣姜已经被老爹卫宣公“霸占”了去。
    被“霸占”的宣姜美貌动人,将卫宣公哄得团团转,一时间没人能比宣姜更得宠了,后来宣姜生一连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做寿,次子叫做朔。
    宣姜为了自己的两儿子,曾多次诬/告太子伋非礼自己,调/戏自己,卫宣公都信以为真,渐渐的对太子伋冷漠疏远。
    但是偏偏宣姜的大儿子,不只是聪慧,而且为人和善,和太子伋的关系非常亲近,这两个本该是仇人的兄弟俩,却比亲手足还要亲厚。
    次子朔就在宣姜面前挑/拨离间,说若不除去太子伋,宣姜的地位就会不安稳,等卫宣公百年之后,还是太子伋掌/权,那么宣姜就没有容身之处了。
    宣姜这么一听,就听从了次子的建议,想出了一个其他的方法对付太子伋。
    宣姜又跑到卫宣公面前哭诉,卫宣公已经年老,宣姜一哭他就受不得了,宣姜说太子伋秘密的想要暗/杀自己。
    卫宣公听了,顿时惊讶又震撼,心想这还了得?
    于是卫宣公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太子伋出使其他国/家,太子伋渡河的时候,会在船头插一根白色的节,卫宣公派出了杀手,扮作是土/匪的样子,只要看到那根白色的旄节,就把船上的人统统杀掉。
    卫宣公/安排了一出好戏,想要狠心杀死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件事儿却被公子寿听说了。
    公子寿连夜出城,追上了太子伋出使的队伍,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太子伋,让太子伋连夜逃跑,逃出卫国去。
    但是太子伋听说了,却已经心灰意冷,说国君要杀我,又是我的父亲,我不能逃跑。
    太子伋听不进劝告,公子寿却心急如焚,假意说摆一个宴席,给太子伋送行,太子伋也是心中悲伤,便和弟/弟多喝了几杯,哪知道公子寿是故意灌醉他。
    公子寿深知母亲和弟/弟的为人,若是此行刺杀失败,还会有下一次,便在太子伋酒醉之后,偷偷带走了太子伋的旄节。
    公子寿将旄节插在一方小船上,自己充当太子伋渡河,果不其然被土/匪截杀,太子伋醒来之后发现旄节不见,就想到弟/弟可能会做傻事,当下追上去看,果然只看到了公子寿的尸身。
    太子伋悲痛欲绝,抱着弟/弟的尸身痛不觉生,那些土/匪这才知道杀错了人,恐怕不能交差,于是也把太子伋杀了,砍下太子伋和公子寿的头颅带回去给卫宣公和宣姜复命。
    卫宣公没想到,杀手直接杀了太子伋和他心目中另外一个太子,顿时被气的一病/不/起,没几日就死了。
    太子伋和公子寿,一个建树很高,一个为人谦和,都深受群臣爱戴,两个人惨遭横死,群臣愤怒,公子朔本以为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正好可以继位,结果刚一继位,就被左右公子给轰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