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谭素是首辅孔咏德派系的人,多年实干一步步熬出头,最是瞧不上靠着祖宗蒙荫或是裙带关系当官的同僚,泉关知府伍丰德就是其中之一,加上老娘又是在对方治下遇害的,他意见很大,没去泉关府,直接回到梁家镇舅舅家。
此等朝中大佬来了,燕如海自然要去迎接拜见。
谭素戴了重孝,心情十分恶劣。
他已经听说了凶手在县衙再次杀人的事,待燕如海十分冷淡,燕如海几次想要将话题转到案子上,请他想想会不会是有人奔着叫他丁忧而行凶,谭素都不耐烦地打断了。
到最后,谭素甚至很不客气地下逐客令道:“燕通判只需督促县衙官吏好生搜集证据,做好搜捕防卫工作即可,勿要再发生命案了,其它的等张山张钦差来了再说。”
显然他更加信任刑部的老部下张山。
燕如海无奈而回。
自己若这时候甩手走人,到好像是在和谭素闹意见,势必要得罪此公,得不偿失,只好硬着头皮留下来继续查案。
好在没用他郁闷太久,未过几日,泉关府传来消息,朝廷派来查案的两名钦差到了。
旁的不说,魏国公对他有知遇之恩,举朝皆知他是崔小公爷的人,小公爷到了泉关,他肯定要赶回去迎接的。
燕如海松了口气,准备去和谭素说上一声,谭素若着急见张山,那便跟他同去,若是大佬自恃身份,想等着张山来见,那自己也算打过招呼了,好歹不会被人在心里记上一笔。
钦差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了泉关府。
小公爷崔绎作为这趟差事的正使,权力最大的人,乘坐马车始终行驶在队伍中央,前后都有旗罗伞盖,除了钦差仪仗,提刑按察司和刑部当差办案的,队伍当中还有魏国公府的侍卫高手。
副使张山年近四十,模样清俊,身姿挺拔如松,他在上司勋贵和犯人面前完全是两副面孔,有人骂他酷吏,更多的人赞他踏实可靠,能力出众,乃大楚栋梁之材。
一路上他骑着马,紧随在小公爷的车驾旁,有时左后,有时右后,态度恭谨,身手竟然颇为矫健。
同行这么多天,崔绎对自己这位副手并无恶感。
他目光落在张山身上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是在凝神苦思,手里把玩着那已经碎掉的白玉琥。
此次来彰州,他除了几个侍卫,就只带了陈管事和贴身小厮崔平,府里那些温柔小意的丫鬟们一个都没带。他也不知道等到了泉关府该做什么,冥冥中却有种感觉,告诉他必须要走这一趟。
大半年之前那次“鬼上身”,令崔绎直到现在还印象深刻,按说他应该感到恐惧,圣人云,敬鬼神而远之,但他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着怅然若失,好像不见了特别重要的东西,令他无心再考虑其它。
若能拨开迷雾,解开这道谜题,也许未来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国公爷,泉关府的官员来迎接您和张大人了,为首的是知府伍丰德和同知羊成礼。”陈管事的声音隔着车帘响起,将他惊醒。
崔绎皱了皱眉:“燕如海不是已经上任了么,怎么没来?”
“伍知府适才说,燕通判之前去了梁家镇查案,正往回赶。谭素大人已经在梁家镇了,怕是耽误了燕通判的行程。”
崔绎没有再说什么,车驾外头伍丰德、羊成礼已经和张山凑到一处,三人寒暄着往他这边来了,崔绎将白玉琥的碎块收起来,脸上堆起假笑,挑车帘下了车。
于泉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钦差进城,通判府里燕韶南坐立不安,问探听消息回来的祝大林:“我爹何时动身的,钦差都来了,他怎么还没到?”
祝大林搔了搔脑袋,不解地道:“那边县衙说大人昨天一大早就出发了,就算傍晚住店,今天起得晚,这会儿也该到了吧。他们还说,有位姓谭的老大人也跟着一起来于泉要面见钦差,会不会是他有什么事情半路上耽误了?放心吧小姐,大人身边有顾佐和黎白,他们俩都是难得的高手,又是老江湖,不会有事的。”
谭素这会儿跟她爹在一起?
燕韶南对朝廷的人事不是很感兴趣,没有多想。
祝大林这番话多少安慰了她,她回屋坐下来弹了会儿琴,羽中君突然向她提了个要求。
“你现在去找老爷子,他过会该去见国公了,你带上琴,跟他一起去。”
“咦,见那小公爷做什么?”
崔绎决定先不告诉她实情:“你父不在,你需得代他解释一下。”
燕韶南皱眉道:“用不着吧,叫蒋老爷子去说不也一样,男女有别,我可不想冲他打躬作揖的。”
崔绎挖空心思想要说服她:“老爷子是他那边的,笔洗那事你知道他会怎么报告?不为自己,也要为你父亲和朋友考虑,跟去听听,总没有坏处。”
“也对,那我去就是了,带琴做什么?”
“我听听,好帮你参谋。”
燕韶南心下狐疑,羽中君说了这么多字,对这件事热切地有些反常,但她向来信任对方,没再加以刁难,喃喃道:“好吧,既然你这么想……”
她去找蒋双崖,果然蒋老爷子正准备出门。
蒋双崖的身份不适合跟着那些当官的一起去迎接魏国公,只能等小公爷住下了,再私下里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