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节

      皇庄的收成很快就被户部官员统计了出来,只有丰年的三成,平均算下来只够田庄每户两个多月的口粮。
    然而,即便只是这点收成,也让户部的压力大减。因为国库一边支持边关备战,一边赈灾,已濒临空虚。
    当整个顺天府开始收粮时,边关需要的军粮已经送达,京城传来了边关开战的急报。
    边关战场的各种残酷艰难且不提,但在有名宿将的指挥下,最终将乌羯的主力骑兵引入空城之中歼灭,同时奇兵围住了乌羯王庭,将乌羯王室和重臣几乎一网打进。
    “好,好,好!”即便是天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收到边关捷报的庆和帝还是大喜。
    立马有官员出列建言:“这次乌羯犯边,只诛首恶即可,其它王族重臣让乌羯众部落拿粮食牛马来赎人吧。”
    乌羯众部落对王室算不上忠心,想让他们出粮赎王室的人有点困难,但这个提议也不是不可行。
    现在大庆到处天灾,可不是顾虑大国气度的时候。这位官员的话立马就引起了大讨论,一个完善可行的索赔方案很快就制定出来,传去边关了。
    边关战事定局的时候,大庆的秋收基本已经完成了。各地的收成皆有减少,洪涝干旱最严重的地方几近绝收,天灾影响最轻的地区也只有丰年的五六成收。
    这时几乎所有州府的河堰水井都修好了,天灾也过去了,受灾少的地区百姓家又有了粮食,朝廷就干脆把这些百姓放归回家,继续种生长期短的粮食。
    至于洪涝最严重的几个地方,除了仍旧需要筹集粮食赈灾外,还要防止灾后的疫病;干旱最严重的地方,还要防着蝗虫。
    灾后的应对,朝廷也早有准备,提前派了大量太医大夫,又送了各种药物,成功的遏制了洪涝地区疫病的发生。干旱地区,百姓也在官吏的带领下捕捉蝗虫充饥。
    早在年初就有玄妙真人传出的蝗妖的话,再加上去年圣上的‘噩梦’。所有百姓对这些带来灾祸的妖魔都没有多少畏惧,反倒恨之入骨,再加上饥饿,自然响应官府的号召积极捕蝗。
    干旱最严重的济州府,即使有朝廷全力找水打井,粮食也颗粒无收。蝗虫一窝蜂的涌现,也祸害不了什么,反倒为灾民提供了口粮。
    蝗虫是肉顶饿,尝过蝗虫美味的灾民,再看到蝗虫眼睛都绿了,白天黑夜都拿着袋子到处捕蝗,倒解决了一时饥饿问题。在当地灾民的大力捕捉下,这些蝗虫也很少有流窜出去的。
    当地官员和朝廷大臣看到这情况后,都恨不得蝗虫再多一些,可以再缓解一阵粮荒。
    乌羯在边军的威胁下,也终于拿出了一部分‘赔款’,但这些粮食对于灾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朝中大臣想尽各种方法筹集粮食,庆和帝内库的粮食能拿的也都拿出来了,但还是只支持了半个多月,最终受灾最严重地区的百姓还是变成了灾民。
    这些灾民是百姓,也是大庆的隐患,像一道阴影笼罩在朝廷重臣和庆和帝的头上,让他们寝食难安。
    “已有流民聚到京城外,众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主意?”庆和帝在朝堂上满脸疲惫的询问。
    满朝文武俱是无声,这次几乎是大庆全国都受灾了,京城附近州府吸纳的流民也已经到了极限了,他们也没地方没粮食可以安置这些灾民了。
    庆和帝看着朝堂上的情形,满心失望,挥手退朝。
    “陛下,安亲王求见!”
    听到禀报的庆和帝脸色好了些:“宣。”
    “陛下,臣各处庄子上凑出了二百石粮食,愿意捐给朝廷赈灾。”安亲王行礼之后,直接说明来意。
    庆和帝直接挥手:“不行,皇兄封地的粮食和各种产业都已经捐献了,这府里的粮食万不能再动,你还要养活一府的人。”
    “陛下,流民已经到了京城底下。臣这两百石粮食虽然其不了大作用,但熬成粥也能勉强支应几天,好让城外的百姓知道朝廷还没放弃他们。至于臣……”安亲王顿了一下又道,“臣府里的人口不多,又有朝廷俸禄供养,自然无碍。”
    百姓啊!庆和帝在殿内走了两步,最终下定决心,转头看着安亲王保证:“只要国库内库还有一颗粮,都会先供应安亲王府。”
    安亲王离开了,庆和帝又下令他的御膳再减一半,再从内库匀出一半的粮食,和安亲王献的,一起拉到城外赈灾。
    安亲王和皇帝都做了表率,其他皇亲国戚和公卿大臣自然也要效仿,京城中的富户也不敢藏私,又跟着捐献了一次粮食。
    城外灾民短期内的粮食算是有了,但还是没人能放松下来。因为京城外的流民越聚越多,如同黑云压城。
    “陛下,陛下,买到粮了!”户部尚书飞快的跑进紫宸殿恭贺。
    庆和帝猛然抬起头:“什么?!”
    “船队买到粮了!”
    第60章 夷人
    “有多少粮?”庆和帝仍旧维持着面色不变,但手下德尔奏疏却因为刚才的一抖, 被染上了墨点。
    户部尚书笑容满面的回道:“第一批运回来的是十万石, ‘商队’的主管还预定了五十万石,再分几批就能运回来!”
    “好!”庆和帝再也维持不住表情, 大笑了出来:“天不绝我大庆!”
    总管太监见势立马高呼:“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呼啦啦大殿的人全都跪下贺喜,每个人脸上都满是笑容, 笼罩在皇城的阴云终于散开了。
    “好!好!所有人都有赏!”庆和帝说完又转头看向户部尚书:“粮食什么时候入京?”
    户部尚书立马回道:“船队十天前就进了洛州河,马上就要到汇通河,再过三四日便能抵达京城。”
    “立马让礼部和兵部派人去城外迎接,另外再命顺天府尹安置城外流民。”心中安定下来后, 庆和帝立马下令。
    总管太监立马领命:“是。”
    朝廷很快就动了起来,所有官员都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样, 让京城所有心思敏感的人都猜到有好消息了。
    “女尚,有好消息!”秋雨急跑着进来,一见到刘珍儿就道,“船队买到粮了!”
    终于有粮了,她的冒险成功了!刘珍儿舒了一口积压在心中的郁气, 也笑开了, 转身对着殿下行礼道:“恭喜殿下, 如此您便能安心了。”
    “这一切都是得益于珍儿的提醒。”赵永泽握着刘珍儿的手朗笑了出来,对着殿里的宫人道, “今天长寿宫所有人加膳。”
    对于勒了几个月裤腰带的宫人来说, 这可是最实惠的赏赐,殿内外所有宫人都高兴了起来, 纷纷跪下:“谢殿下恩典!”
    宫中和朝堂上喜气洋洋的气氛很快就扩散开了,没有人隐瞒‘有粮了’这个好消息,很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笼罩在京城里的忧愁一下子就散开了,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
    城外,赈灾的粥一下就粘稠了起来,又有官兵差役招募人手搭建临时住的棚子。灾民们也就渐渐相信真的有粮食了,一下子便焕发了干劲。
    时间又不快不慢的走了三天,这日天气晴朗,艳阳高照。
    刘珍儿知道船队是今日到达京城,即使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也有些坐不住了。
    “珍儿,和我一起出去。”赵永泽直接将手上的书扔到一旁。
    刘珍儿看桌子上的《通鉴》并没有被翻几页,顿时就知道殿下心思也不在这儿,就毫无负担的去换下了女官服饰,跟着殿下一起出宫了。
    永安街行人如织,又恢复了从前的热闹。
    马车停到永安街最大的酒楼醉仙楼前面,刘珍儿赫尔赵永泽下车,在侍卫暗中护卫下进了酒楼。
    掌柜把伙计打发开,亲自领路到了三楼一个雅间,躬身谄笑道:“这个雅间是小人这醉仙楼视野最好的地方。”
    “不错,你先下去吧。”来福见护卫已经排查了,才挥手将掌柜打发出去。
    雅间里的屏风、隔断、山水字画以及各种摆设,确实让房间有几分雅致。
    秋雨快速将备好的茶水瓜果端了进来摆好,夏荷迅速将雅间的窗户向外打开,赵永泽才和刘珍儿在窗边坐下。
    “这里的视野确实不错,永安街半条街道都能尽收眼底。”刘珍儿看着下面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道,“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看不到码头的情况。”
    赵永泽挥开秋雨,自己倒了两杯茶,递给珍儿一杯道:“想看码头,以后有的是时间,但现在城外流民太多。”
    “六十万石粮够吗?”说起流民,刘珍儿也没了看风景的兴致,捧着茶杯问道。
    赵永泽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下面的百姓道:“赈济灾情最严重的两地是够了,至于其他地方,忍一忍也能迈过今年的。”
    “迈过今年啊……”也不知道明年是什么天景,刘珍儿喝了一口热茶,没再说话。
    赵永泽看着杯中的光斑,声音很轻:“明年的天景就好了。没有天灾,乌羯也提前被打残了……”
    没听清楚的刘珍儿,正打算细听殿下的话,就听到下面街道上一阵躁动。
    “户部运粮,车马禁行!户部运粮,车马禁行……”传令的官兵骑着马快速而过,他后面的两队官兵快速驻留在街道的两旁。
    周围的百姓和车马快速的退到街道两侧,他们面上非但没有不虞,口中还发出了阵阵喝彩。
    刘珍儿也干脆起身,站到窗边,这样视野更好。
    随着街头的车队渐渐清晰,马蹄声和粮车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周围的喝彩声越来越响,刘珍儿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浓。
    她做的这一切都很值了,刘珍儿看着周围人的笑脸,心里也满是甘甜。
    “咦,那几个人怎么红发绿眼,莫不是妖怪?!”运粮车附近很快就骚乱了起来。
    其他还没看到的人,也往那边挤:“哪里有妖怪,我看看!”
    “红发碧眼乃是夷人,有什么好看的?要拿出我们大庆人处变不惊的气度!”醉仙楼二楼一个学子在外栏边大声道。
    附近的百姓听了纷纷恍然,转而又去挤着围观了,那学子气的直跳脚。
    刘珍儿听到红发碧眼,也郑重了起来,仔细的看着越来越近的运粮车。
    运粮车队渐近,最前面果然有几个外国人!虽然他们都穿着交领右衽的大庆服饰,但那红发碧眼太明显了。
    这是哪国人?刘珍儿心里疑惑。这大庆虽然和她前世的历史不一样,但文字、服饰和地形都和前世的华夏的古代很相近,其他国家就不知道是否也是如此了。
    看到了这几个外国人,刘珍儿的注意力都不能完全放到粮车上了。满心里都在思考,这些外国人是从他们买粮的那个叫交州的小岛来的,还是从类似于前世的欧美大陆来的。若他们是从‘欧美大陆’来的,是不是说明他们的航海技术已经很先进了?
    “珍儿若实在好奇,等他们在理藩院备案后,宣进宫来就是。”回宫的路上,赵永泽见珍儿还有几分神思不属,不由提议道。
    刘珍儿这才把刚才的思绪抛开,对着殿下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我只是好奇他们来自哪里,那本游记当中交州人长可是和我们相近,都是黑发黑眸。”
    “刚才那些人的相貌,倒和书中记载的波斯人有几分相像。”赵永泽此时也思量开了,“只是波斯人以往一直都是从西域长安过来的,这次几个夷人是从海上来的……”
    刘珍儿接着他的话道:“也许他们不是波斯人。”
    赵永泽眼神一利,马上对这个信息重视了起来,对着车外吩咐:“去理藩院打听,这几个夷人来自哪里。”
    “是。”车外的敬忠领命。
    刘珍儿她们回宫后不久,打听消息的敬忠就回来了:“禀殿下,那几个夷人自称来自海外一个叫罗马的国家。”
    还真是!刘珍儿翻典籍的手顿住了。
    “海外?离我们大庆有多远?”赵永泽继续问道。
    敬忠回到:“他们说是在海上漂流了四年,才到达交州。”
    “他们说?他们已经学会了我大庆的语言?”刘珍儿放下典籍问道。
    敬忠恭谨的回道:“他们能听明白奴才的意思,也能勉强说几句官话。”
    “那他们有没有说,打算到我们大庆来做什么?”刘珍儿继续问道。
    敬忠看了一眼殿下继续回道:“说是来拜见陛下,顺带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