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老子的家伙掏出来比你大啊,信不信?
李从嘉气得半死却不能开口,他还紧紧记着自己的人设呢,只能抬头看了一眼释雪庭。
释雪庭只好上前挡住李从嘉说道:“罗敷已有夫,还请使君自重。”
赵匡胤看了释雪庭一眼,心中有些不舒服,若是释雪庭长得不好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位一派月朗清风气质不俗,倒跟这小美人有些相配。
不过,赵匡胤什么人,他看上的怎么会放弃?更何况看这小美人娇羞的模样,就知道她对自己也不是不动心的。
嗯,是的,李从嘉被气到脸红的模样落到赵匡胤眼里,就是他在害羞。
若是让李从嘉知道赵匡胤的真实想法,只怕李从嘉什么人设都不要了,当场就要抄起盘子扣赵匡胤一脸菜汤。
“和离吧。”赵匡胤不想让自己太过土匪,最主要的是不想吓到美人,淡淡说道:“看你也只是个平民,你跟小娘子和离,我给你个出身便是。”
靠靠靠!李从嘉捏着释雪庭的胳膊快要被气死了,就在这个时候,李从嘉忽然听到杨新吼了一声:“谁都别想抢我阿娘!”
然后杨新就从后面抱住赵匡胤的腰,一口咬了上去。
李从嘉嘴角一抽,连忙走过去将杨新拽了回来,这傻孩子,赵匡胤身上穿得是盔甲,你咬着牙不疼啊?
还有,这个阿娘是什么鬼?你要不要这么入戏?你的人设是法师的书童啊,不要乱改设定行不行?
杨新……杨新牙疼的说不出话来。
他以前没怎么见过盔甲,看守他们的士兵一般都着布衣,毕竟看着一群废人哪里需要全副武装?这一口下去就特别实诚,然后自然也就悲剧了。
赵匡胤看了看杨新,又看了看李从嘉,忽然转头鄙视地看着释雪庭说道:“如此钟灵毓秀的小娘子,怎好做填房?快些和离吧。”
释雪庭撑住了表情,一脸冷峻地看着赵匡胤说道:“我与娘子情投意合,断不会为了荣华富贵抛弃她的,还请使君自重。”
赵匡胤有些不耐烦,看着李从嘉问道:“小娘子生得这般貌美,难道就甘心一生只着布衣吗?”
李从嘉拉着杨新的手摇了摇头,赵匡胤继续逼问:“小娘子为何一言不发?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释雪庭看不下去终于说道:“娘子咽喉为大火浓烟所毁,暂时无法开口说话。”
赵匡胤顿时说道:“跟我回大梁,我找宫中圣手为小娘子医治。”
总算有了更加光明正大的理由,更何况如此美人肯定不愿一辈子失声,赵匡胤觉得自己拿下美人的可能性大增。
岂知李从嘉依旧是摇头,不过他总觉得,拒绝大概也没用。
赵匡胤忍不下去,却也不好当众强抢民女,只好说道:“把他拿下!”
李从嘉看着赵匡胤手指释雪庭,顿时茫然,不应该是冲他来吗?
释雪庭忍住了没跟对方动手,他的武功传承自少林,赵匡胤不可能看不出。
而且就算他反抗也没用,双拳难敌四手,现在外面都是赵匡胤的人,就算他想要带着李从嘉逃跑都不行。
释雪庭扭头多看了李从嘉两眼,嗯,很好,不是早夭的面相,甚至看起来福寿绵长,颇有些逢凶化吉的意味,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师父教给他的都是正确的。
李从嘉看到释雪庭束手就擒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在看到一向力持镇定的释雪庭装出气急败坏大吼大叫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笑。
赵匡胤一挥手说道:“刚刚没发现,现在我怀疑你跟朝廷通缉的某个江洋大盗十分相似,先抓起来带回去审问,至于这位小娘子……”赵匡胤看着李从嘉楚楚可怜的模样,一个心软便说道:“过段时间我会派人来接小娘子,现在,阿大阿二,先送这位小娘子回去。”
李从嘉:虽然知道你在信口开河,但是宋太祖大大,不得不说,您真相了,您抓的那位还真是你们的通缉犯啊。
李从嘉只能眼睁睁看着释雪庭被赵匡胤带走,释雪庭临走之前对着他比了一个“别担心”的口型。
虽然不可能不担心,但他决定相信释雪庭。
释雪庭被押到了县衙里,赵匡胤转头看着他说道:“让他跟那群和尚呆在一起,什么时候改主意,什么时候就放你出来,记住了。”
释雪庭被押下去之后,赵匡胤身边一个亲兵问道:“使君,这小子冥顽不灵,为何不杀掉?”
这人死了,那小美人不就是使君的了?
赵匡胤微微眯了眯眼睛:“此子绝非一般人,没摸透他身份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去吧,先去查查这对夫妻是什么身份。”
若不是释雪庭跟李从嘉看上去气质不俗,赵匡胤才不会投鼠忌器,想办法抢了就是。
当然无论他们身份是什么,结果是不会变的,他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唯一的区别就是释雪庭用不用死。
释雪庭被丢进了大牢,牢里还有几个人,刚进去时候光线昏暗,等他适应了里面的光线之后,一抬头发现对面几个十分眼熟!
而其中一个最眼熟的老头仔细打量了释雪庭半晌,低声怒吼道:“你怎么也被抓进来了?你个不争气的!”
第24章
释雪庭借着昏暗的光线,他终于看清楚跟他关在一个牢里的那十几个顶着毛栗子脑袋的和尚,就是他失散已久的师父师叔师兄师弟们。
释雪庭张着嘴,难得露出茫然的表情,他怎么都没想到再见面居然会在这里。
还真是……有缘啊。
刚刚开口呵斥的就是他的师父,释青松。
释青松仔细打量一番发现释雪庭脸上颇具风霜,便知道这个徒弟逃得很是辛苦,长长一叹说道:“阿弥陀佛,也罢也罢,既然天意如此,我等又如何能逆天而行?只可惜唐皇室传祚……”
释雪庭此时终于反应过来,压下了乍见师门的欣喜,低声说道:“师父放心,赵匡胤还不知我真正身份。”
释青松的师弟释炎烈忍不住低呼:“什么?那你怎么会被抓进来?”
“此事说来话长。”释雪庭四下打量,发现狱卒并不在这里,便低声将自己跟众人分开之后的经历略微阐述。
当然跟李从嘉初遇时发生的事情,他并没有说。
他的师父师叔和师兄师弟们肯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看不起他,反而可能会自责。
释雪庭三言两语便将事情说完,他对师门肯定没有任何隐瞒,不过就是有点对不起李从嘉,毕竟男扮女装这种事情……真的有损郑王殿下威仪啊。
释青松听了他们这多姿多彩的逃亡生涯之后,下了一个结论:“此子能屈能伸,绝非池中之物!”
释雪庭张了张嘴,默默咽下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虽然从面相上来看,如今的李从嘉跟他刚见到的时候已经大不同,那时候李从嘉面相富贵之中隐藏着危机,而如今虽然危机还在,但不至于走向败亡。
只是到底当不当得释青松这个评价,释雪庭觉得还是再观察一下为好。
释青松说道:“赵匡胤既然不知你真正身份,你就还有机会出去!如此甚好!”
释雪庭立刻问道:“师父师叔呢?”
释炎烈低低笑了笑:“赵匡胤不会放过我们,大周上上下下几乎都知道了我们手上有藏宝图,没得到之前,他不可能放我们走。”
释雪庭咬牙:“不行,要走一起走!”
“休得胡闹!”释青松说完之后还咳嗽两声。
他身旁的大徒弟释雪河低声说道:“七师弟,现在唯一有希望逃出去的就是你了,为了大唐传祚,不行也得行!”
释雪庭紧紧咬着牙,在他心里,那什么狗屁的宝藏远远比不上他的师门重要!大唐都亡了快五十年,这片土地上的主宰轮番更换,想要复国谈何容易?
可是他不能说,他知道,他们这一支乃是曾经保护过太宗那一支少林武僧传承下来的,一直以护卫皇室为己任,否则他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
释青松眼见着释雪庭表情悲痛,笑呵呵说道:“痴儿,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枉你学佛多年,怎得还看不开?”
释雪庭摇了摇头,他的确看不开,死了就是没有了,再也见不到了,他怎么看得开?
正如曾经个李从嘉说过的一样,他从来未曾斩断过七情六欲。
释炎烈低声说道:“好孩子,你一个人背负这个秘密的确太危险,不过好在如今你已经接触到南唐皇室,若你觉得他们可靠,便将宝藏交给他们吧,你一人……又何谈复国?”
释雪河忍不住说道:“当年吴王子嗣未曾留下,南唐血统是否真是皇室还有待商榷!”
释青松叹息:“是的,只是如今……血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只要他们还奉李唐皇室为正朔,即便他们没有皇室血统,也只能是他们了。”
释雪河面色黯然,不再说话。
释雪庭深吸口气,逼回眼中的热意。
之前一个人流亡的时候,他没哭过,被抓住受到各种屈辱的时候,他也没哭过,可是如今他最亲近的这些人可能会死,哪怕只是想想都觉得崩溃。
这些日子释雪庭一直靠着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那就是救人,如果不是这样的信念,只怕真要撑不下去。
释雪庭勉强镇定下来说道:“师父师叔不必太过悲观,大王未曾进来,想必此时已经开始想办法营救弟子,届时一定能把大家都救出去!”
释炎烈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你说的那位郑王殿下?以前倒是听说他文采不错,也看过他的诗词,的确还行,然而观其词,此人颇为软弱,他若能不让自己被赵匡胤抓到已经不错,救人……只怕有些难。”
释雪庭硬着头皮说道:“大王他……死而复生,性情大变,与从前判若两人,也颇有急智,想必会有办法的。”
说实话,他说这句话都没底气,因为就算是他也想不出如今这局怎么破。
当然他更担心的是赵匡胤把李从嘉抢回去,想要那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有的对方全有,那就麻烦了。
可是如今,要么他们从牢里打出去,要么就只能指望李从嘉了。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李从嘉,已经把东西都打包好,开始准备跑路了。
当然想要跑路也不容易,门外有人守着,窗外……因为他们住的是二楼,所以窗子下面也有人把守,就连客栈门口都有人堵上了!
李从嘉想要跑要突破这三道防线,最主要的是还要打进大牢,把人给救出来!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李从嘉最后想到一个老办法:放火!
毕竟他这里有个熟手,李从嘉将大致需要放火的方位告诉杨新,杨新很聪明,马上就记住了。
不过,能够放火的前提是,杨新能够出门。
李从嘉躲在房间屏风后面,让杨新独自出门试试,结果发现门口的人根本没有阻拦杨新。
或许觉得这个孩子没有威胁性,也或许赵匡胤只叮嘱他们看好李从嘉。
不得不说,这就给了李从嘉可趁之机。
杨新出去溜达一趟又回来,晚上以吃饭为由又出去了一趟。
而李从嘉所吃的东西都是人家送进来的,反正除了这个房间一亩三分地他是出不去的。
看守们看李从嘉也不闹,安安静静的吃饭,也没搞个绝食什么的,心里松了口气,觉得这美人应该已经认命。
而等到残羹剩饭都被收走之后,李从嘉马上洗掉了脸上的妆容,换回了男装,并且将房间内的凳子放在了房门前。
做好这一切之后,他就抱着行李安静的等着——这次说死他也不会不带行李就跑了!
辰时三刻,天已经黑透,约定时间一到,外面瞬间火光冲天。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解释一下和尚们辈分相同字辈不同的问题,少林寺真正按照字辈来排行是从元代出现的,唐代的时候起法号应该还是比较随心所欲的,没有严格的字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