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守卫沂州城(四)
沂州城有四座城门,四门的名字均题在门楣以上东门曰“镇海门“、南门曰“望淮门“、西门曰“瞻蒙门“、北门曰“宗岱门“。
此时便有一千余人马驻于西门瞻蒙门城楼之下。
虽然沂州城比不得地京,长安,燕京等大城,然而在鲁地已算最大的城市,城门下的马道也是宽敞非常,不过此时看来却是被堵的水泄不通。
尽管一千余人马彼此之间的间隔有一米左右。
为首的一人头戴黄铜虎头盔,身着盘龙锁子甲,手持方天画戟,下了战马便直奔城楼而去,在城楼下方的传令士兵早已看到,急忙上到城楼传令。
“报,太守大人,霍将军已到城下了。“士兵大声道。
不过宋威并未开口,而是摆了摆手让士兵撤下,士兵有些不解但还是遵守了命令,正要转身之时便看到了后方来人。
来人朝士兵点了点头,道了一句“有劳了“便径直朝宋威走去,士兵或许是有些激动,亦或是摄于来人的威严有些说不出话来,只好拱手缓缓退去。
下了城楼的士兵不禁感叹,霍将军真是年少有为,光是这气场就比太守强了太多,难怪下面千余人马的杀气如此凛冽,比之沂州城三千守军还要有过之无不及。
“太守大人。“霍去病拱手道,手中的方天画戟在月色下,寒光锃亮。
与霍去病挺直了腰板不同,宋威略微弯腰颔首,并拱手道“沂州太守宋威见过霍将军。“
宋威只是太守,见到了真正领军打仗,常年南征北战,更何况还是未闻败绩的霍去病亦只能毕恭毕敬。
就在低头的间隙,宋威便打量了眼前的霍去病一番。
约莫二十出头,虽然面庞清秀,但英气勃发,目光如炬。年纪虽小,说话却内敛持重,让自己这个三十多岁的“年长者“都感到有些压力。或许是因为对方经年累月厮杀于战场使然,宋威自我安慰道。
双方见过礼后便来到了城墙的边缘,看着一片漆黑的前方。期间宋威简单的说明了一下这几日的情况,霍去病没有说话,默默的听着。
夜幕下,年纪大一些的宋威不时的讲解,至于前方是什么都看不到的,看着前方是主要是为了不显得那么的尴尬,又或者是为了显得在霍去病面前说话没必要那么的低声下气,从而能维护自己身为太守的“尊严“。
然而霍去病却敏锐的看到了前方敌阵前有人头在攒动,打断了宋威的话,下令道“宋大人,传我军令,安置好下方一千余人马,然后加强城内巡逻,尤其是城门这一片的地方。“
才想着如何能维护自己作为太守尊严的宋威,被霍去病打断了自己的说话,听到霍去病的命令也只能悻悻的答道“啊。。是,霍将军。只是为何。。“
霍去病没有回头,道“依命行事。”
好嘛,自己倒成了传令的小兵了。
宋威正要离去,便又听得霍去病意味不明地道“宋大人,可要小心了,最好借块盾再走。“
不知霍去病何意的宋威以为只是单纯的关心自己,但心中想着让自己拿着盾又是什么意思?只是却并未在意,宋威道了声谢便空手而去。
看着宋威空手离去,霍去病摇头一笑。站在城楼上,望着前方的敌阵漆黑中只能看到一排排士兵的轮廓,大抵是摆出了拉弓的姿势。于是霍去病举起手中的兵器,下令道“众将听令,举盾。“
————————————————————
宋威安置好人马后,又从千余人中选出了两百人分成二十小队在城中巡逻。带着一小队巡逻至西门时,便看到了漫天箭雨,弓箭穿过城楼,往城内四处射去,有的钉在了附近的酒楼上,有的射到了早已无人的摊位上,有的箭头干脆就直接落在了街道上。
自己这队人都带着短刀和盾,而且看到箭头的瞬间便都各自闪进了一旁的铺子里,待到箭雨完全停住了才敢出来。
好在之前驻扎在西门前的千余人已经散去,要是千匹马聚在城门,让这箭雨惊到了马,后果难怪霍将军要让他带块盾再走
看着一只插在木板门前的箭头,宋威有些后怕。
箭雨只持续了一小阵,义军按照王仙芝的吩咐,大概射了两百多支箭,毕竟想要的仅仅只是将一百张檄文传入城中,达到攻心的效果。若多放几箭,便是浪费了。
再次上到城楼,见到霍去病时宋威已是心悦诚服。本来还担心沂州城守不住,此时却是增加了几成信心。
“霍将军,发生了何事,难道王仙芝要在晚上攻城?“上了城楼宋威便朝霍去病问道,却没想着自己去城楼前看看。
霍去病见到箭雨停了,没有掉以轻心,吩咐城楼上的士兵加强戒备,又见到宋威毫发无伤的上来了也没有回他的话,便又下令道“宋大人,派人将射入城内的箭头,能捡的全都给我捡回来,不论有多高,有多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箭上若有东西也一并带回来,还有,切勿扰民。“
“啊。。是,霍将军。“宋威回了一句,便又灰溜溜的下城楼传令去了。
没有在原地等着霍去病的回话证明宋威还不至于太蠢。因为既然霍去病吩咐他去收集这些箭头就等于排除了王仙芝现在攻城的可能,而至于发生了何事或许就能在这些箭头上找到答案。
——————————————————————
一阵箭雨,箭头钉在门板上,房屋上的声音将屋子里的人吓得不轻,都以为是城外的王仙芝选择了晚上借用箭雨掩护攻城。
不过持续了一阵后发现又没了动静,于是有几个胆子大的打开门来,看到了插在房门上的箭头,上面居然还绑着卷着的纸条,然后便取了箭头下来,打开纸条看了一眼就赶忙连箭头带纸条一起拿入房中,并将门关紧关好。
这种情况在城门附近的酒楼,铺子,普通宅子重复的上演着。
之后便是一阵巡逻士兵的躁动。
将箭头和纸条带进房内的人又将纸条给屋子里的其他人看了看,纷纷开始讨论起来。最后有人提议将箭头与纸条上交给新来的将军,不过却被心细的人给制止了,理由是上交了会更容易被人怀疑,别人不动,守军不提,那么也没有必要主动上交。
就算守军提起,也要装作没有见过,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因为纸条上面的东西太敏感。
眼尖的人从窗户看到了外面巡逻士兵手里捡来的箭头,再结合纸条上的内容,便知道这纸条更加不能上交了。
此时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方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