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6节

      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邱澄明从没有像是这一刻这样对所谓的俗语信服过,听听,听听,这些族人,别看平时粗咧咧的,这关键时刻那是真顶用啊。脑子快的,比他都利索。(咳咳咳,夸人还要带上自己,真是够皮厚的。)
    “那成,就先定这里了,这样,明儿你们看谁有空,咱们去看看,这要是妥当,我立马好安排人开始招人。”
    “等等,明哥儿,有个问题咱们得先问清楚了,这地方离着咱们可不远,你这能保证过来开荒建村的真的是本分人?这连着绑人都能干,捡钱一样的事儿都干过,他们真的还愿意这么过日子?别最后吃不得苦,反过来把心思打到咱们头上,那咱们可就成了引狼入室了……”
    “对对对,这个要先弄清楚,明哥儿,实在不成,大不了咱们招点别的人,这附近要找开荒的还是找的到的,未必一定要对着那已经学坏了的使劲。”
    “心野了,不是那么好收的……”
    僵住了,你别说啊,邱澄明还这是没有往这儿细想,看样子,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恩,再议什么的,虽然是我们的官场精髓,可这事儿……有婆婆在头上盯着呢,邱澄明没有施展这一技能的余地,所以真的,只是想多点时间想想……
    第123章 连建三村
    对于村民们的顾忌, 邱澄明十分的理解,别说是他们了, 就是邱澄明自己, 在听到了这些问题之后,也忍不住心里犯嘀咕,他是想为这个国家,这周边能接触到的百姓做点事儿,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力, 可这也有个前提, 那就是能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别说他自私啊,这世上真正无私的能有几个?就像是那啥歌里说的那样,你我皆凡人,自然是南面有杂念私心的。再说了, 作为少族长, 未来的村长, 保护好在自己的村子族人那也是他的责任。总不能为了外头不相干的,委屈了自家人不是,到哪儿人都有个远近亲疏,这是怎么都免不得的。
    所以喽,在这样的念头下,邱澄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始他招揽百姓的事儿,而是带着几个族里打猎的好手, 在这附近又晃悠了好几天。晃悠啥?还不是想再多找几个能安置人的地方呗, 还是相对的, 不那么近的地方,最起码进出什么的,别朝着他们村子,那样安全上也能更放心些。
    你还别说啊,在这山里头,这样谷地,山沟什么的,还真是不难寻,毕竟是人少地偏的地方,开发程度确实是差了些,所以方便了邱澄明,足足寻出了四五个妥当的位置。即使每一处总有这样那样不妥当的缺陷,可也多是能人工弥补一二的,这样一来,邱澄明是妥妥的松了口气,按照他的预计,这几个地方再怎么不好,安置下二三百人,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挤吧挤吧,就是四五百也能凑合。
    “虽说开荒种地勉强了些,每个地方都寻不出多少好地来,不过一个地方凑出五六十亩总是成的,有咱们高产的玉米,有种果树的法子,再加上打猎,日子应该还能过。”
    对于邱澄明准备安置百姓,三叔是最支持的一个,作为一个出家人,还是个常常出去救治百姓,奔走行善的道士,他的责任心真细究起来,估计比一些尸位素餐的官还强些。
    “要就好啊,前一阵子我就在发愁,这水灾才过去没多久,各地立马就什么起义,什么独立的闹了一通……即使听着这改朝换代的动静不算太大,和各朝各代那席卷天下的战事比起来,温和了不少,可到底也是天下动荡的大事儿,不知道多少人家受到了波及,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如今有了这么个法子……你这里只要做起来出了成绩,那总有些愿意做点实事的官跟着学的,这样一来,百姓们也算是得益了。”
    温和?邱澄明听着微微一愣,还真是啊,真说起来这一次的改朝换代确实算的上温和了,没有那样一个个城池的攻打裹挟,也没有多少路诸侯,多少路烽烟的你争我夺,确实还算是温和,这么的,难不成自己还要感激一下?想想都觉得搞笑的很。
    “人家怎么样我这手没那么长,想管也管不了,不过,三叔,你这一说我倒是也想起来了。这几次去长安,县城,不管是城里城外的,行乞的确实比以往多了不少,本来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如今这么一寻思,十有八/九还真就有可能是倒霉受到波及的人。”
    “自打前些年这个国那个国开始打进来,这行乞的就一点点的开始增多,如今……算了,不说这个,你这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安置人?如今可是冬天,不好整吧,住的吃的穿的,这要多少东西?衙门粮库什么的,能不亏空那都是上任有良心了,所以啊,你可别指望这衙门出钱出粮,就是县长有心,也未必有这个力。你可的先盘算好了,别来了到最后冻死大半,那可就造孽了。”
    这倒是现实问题,不过邱澄明既然有安置百姓的打算,这些自然也想过,并且已经有了点头绪。
    “我和县长说起过这事儿,住的地方怎么说呢,城里冬天冻死的人有几个有屋子的?土地庙都成好地方了,所以啊,若是真的跟着来,索性就招呼着要吗挖地窝子,要吗大家一起搭把手,直接盖木屋,和当初那些灾民来的时候一样,一家子住一间,大家挤挤,等着开春再另外整。至于吃的,各家大户那里去打打秋风,化化缘,再加上县城粮库里那些陈米凑合着吃一个冬天的粥估计应该能凑合,不成的话,再组织一下冬猎,至于衣裳?那是真的只有化缘一个法子了,不过到底是山里,树木不缺,自然这柴火也不会缺,少出门,总比在街上冻死强。唉,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点点来吧。”
    他这么一说,三叔也跟着点头了,确实,能有这些办法,自家侄子只怕是已经尽了全力,在要说有什么不妥当,那真是为难人了。所以他也想着,若是到时候有什么难处,大不了自己也跟着想法子就是,比如那些道观什么的,他也能联系一下,让他们帮着去各个大户那里说说,讨点救济什么的。
    “既然这样,那这事儿咱们就整起来?这人你准备怎么招?”
    “那些已经成了匪的,县长另外会找人去联系,至于别的,衙门里那些专门负责收税的,解说告示的会去招呼,他们人头熟悉,说话也有人信,办起来比我容易多了,只要我这里说寻好了地方,他们那边就能动起来,快的很。”
    确实快的很,多少年了,这衙门就没这么正经的办过实事儿,眼见着这新朝廷愿意帮着没家没业只能讨饭吃的人们立村子,分荒地,就是再小心,再谨慎,也总有那么几个胆大的,活不下去的愿意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所以喽,再靠着山窝子最近的,那个第一个就被看好的地方,没多久就起来了一个大大的原木做的大屋子,住进去了足足十来个人。虽说这些人里头,半大小子,老人偏多,明显就是想死中求活,碰运气的,害的邱澄明不得不临时招了自家村子里的人帮着干了不少的活计,可到底也算是千金市马骨,做了个不错的榜样。没多久这一个村子就满了,另一个村子也迅速的开始有了人气。
    等着过了奇奇怪怪的两个年,三个村子已经立了起来,虽然这所谓的村子,说起来实在是寒碜,不过是一个地方多了五间的大屋子,每个地方人丁不超过100,可就是这样,到底也算是有了人气,在邱澄明组织了两次冬猎之后,这大屋子围成的寨子一样的大院子里,也有了欢笑声。
    “咱们这三个村子都起来了,怎么那南面的山匪还没动静?这是联系的不好?人家不愿意?能安生的过日子,难道不好?一定要吃这被人戳脊梁骨的饭?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怎么想,这是想招安,想混点别的好处。行了,这事儿是人家当官的和那些山匪的头头们的事儿,再不济还有那些联络的着急,不干你的事儿。你啊,就用心干你自己的本分事儿吧,能起这三个村子,已经够可以了。这一片,大侄子,你这名声,威信,绝对是这个。”
    三叔直接竖起的拇指,还有脸上微微的笑意,让邱澄明想了想,也忍不住跟着乐呵了起来。确实啊,自己本就只是个管着玉米推广的官,能帮着起了三个村子,已经是多干了,再多管,人家也未必见情,说不得还觉得自己手长,要抢别人的活计功劳呢,何必自找麻烦,讨人嫌?
    “三个村子,就目前看好的地方来说,就算开荒难了些,到了下种,怎么也能添上一百五十亩地。若是再加上如今说好的,各个村子准备种玉米的那些,开春后不算卖出去的,咱们这县里,足足能种下近3500亩地,等着收成能有多少粮食?哪怕都是生手,哪怕都是新开的荒地,哪怕都不会种呢,这产量即便不及咱们村子,再少,怎么的一亩地300多斤总是有的,这样一算,咱们这县里的粮食……想想都觉得松了口气。”
    “要这么算,可就是1050000斤啊,就咱们县这人口,能顶的上全县一个月的口粮了,确实不错,不错啊,等着这产量传出去,下一次估计全县的地都能换上这玉米来种,再加上县里如今鼓励开荒的政令,只怕没几年,这粮食就不愁了。”
    “我这公厕什么的推广的也算是及时,加上深耕也安排的早,这么算,或许一亩地能有咱们这儿的七八成,那可就是不400斤了,那又该是多少?1400000斤?那这推广起来速度可就快了,谁也不傻,怎么会不懂这生手和熟手的区别?瞧着吧,要真这么着,玉米的价格这两年绝对不会低,周围的地方有的是人来采买种子,到时候光是卖种子,咱们县的人都能发一笔大财,嘿嘿,我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干成这样的大事儿。”
    叔侄两个越想越美,总觉得这一次办的那绝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好事儿,是万家生佛的大善事儿,能帮着活命多少人?能让多少人家吃饱饭?多少人家获利?比那些所谓的能臣也不差了,背脊都挺直了几分。
    特别是邱澄明,他突然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拥有了能让草木兴盛的金手指,或许就是为了办成这一项大事儿的。增加这个国家的粮食储备,增加这个时代百姓的生存率,增强这个新生国家的底气……
    民以食为天,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就是最有意义的事儿了!
    第124章 外头变化
    邱澄明以为, 他来到这个时代, 能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推广玉米,让高产的粮食填饱这个时代百姓的肚子。可事实上, 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 他的影响已经扩散开来, 引起的蝴蝶也绝对不小。不信?来,来来, 我们清点一二就知道了。
    先说邱澄明出头干的第一票大案,那个啥,这说辞好像有点……反正就是凝香被杀后干的清理小鬼子的事儿, 即使外头人都不知道,可在不知道,人小鬼子知道啊。自打莫名其妙的少了人,还是接连的少人, 这伸向这一片的黑手就谨慎了许多, 变相的其实已经让不少原本可能出事儿的人家躲过一劫了。最起码本来因为要安排探子,安排身份, 需要灭口之类的事儿没了对吧。
    等着他在长安祸水东移,这么上下一衔接,嘿,你还别说啊,倒是让小鬼子把注意力往这些洋人身上转移了好些, 变相的自然也减轻了本地人家可能遭遇的灾祸, 毕竟有对头和没对头总是不一样的, 做事儿上自然会小心很多,能不下狠手的地方,也会多留几分余地,生怕因为闹大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此,类似凝香这样被灭口的自然就少了些。而估计多了,那只要有眼明心亮的聪明人,未必就不能看出点端倪来,如此一来,这些小鬼子的事儿难度会增加多少?有多少人会下意识的避开?这真不好说了。
    等着那些照片寄往各处,这邱澄明造成的影响力那就越发的大了,即使这会儿国内自己都闹得不可开交呢,可有了这么个外敌,那情况立马就缓了不下一个层次。这国人能延绵几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不断绝的古国凭的是啥?还不就是这一份在外敌面前,懂得妥协的劲儿?所以啊,别看那独立啊,起义啊,都依然闹腾,可在清理间谍什么的事儿上,却难得的都积极了几分,遇上了也能偶尔交换点情报什么的。这么一来,你别说啊,这小鬼子在国内的一些个动作那是立马遭受了不小的动荡。
    虽然说因为实在是国力不强,很多时候抓到了人也只能遣返什么的,听着就憋屈,可到底也保护下了不少人,不少资源,甚至在小鬼子没注意的时候,热血的什么大侠之类的,也暗地里下了狠手,去除了不少人。连着一些百姓也因为各种宣传之类的,提高了不少的警惕。
    这么一来不说折损多少人手吧,最起码小鬼子在这古老土地上想搞点什么,那难度直接上升了不下两三倍,这个改变不可谓不大,甚至对国家保留元气,提高底气也起了不少的作用,只是因为分的散,很多又都是在东面大城市什么的,所以邱澄明不知道,很多人也不怎么清楚而已。
    等着这事儿过了,在看来说邱澄明提出的那个元宵没月亮的问题,虽然这事儿看着和什么国家大事儿的不怎么想干,可你要知道,这一个国家政权的执行力度的好坏,很多时候最需要公信力作为依靠,而这一件事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歹是避免了这新生的政权出丑,也算是维护了政权威信,从这个角度来说,能算没影响?即使隐形的,那也是影响力啊。
    如果说上述这些基本影响力都在外头,邱澄明感受不到改变,那么如今新建的村子,这散出去的玉米,那就是显而易见的变化了。
    看看,这才一年,整个县就活泛了起来,走路上都能察觉这些普通百姓脸上带着希望的笑容。由此可见丰收,对这个国家,对这些百姓有多重要。
    “我外祖母说了,今年也准备回乡下住了,原本的那十亩地,今年收成实在是好,听了你的话,套种了这么一茬,光是玉米就收了五千斤,那可就是每亩500斤了,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高产的好东西,乐的舅舅抱着孙子亲了好几口,把孩子都吓哭了。还有那些豆子,虽说比不得寻常种的,可到底不占地,这百来斤的像是外财,让家里宽松多了,毕竟这东西再不济也能换豆油,做豆腐,能省下多少的开销。”
    屋子里,手里忙乎着给邱澄明做新衣裳的锦娘手里针线走的飞快,脸上掩不住的笑意更是让整个人都看着舒心,若是在加上那已经隆起的小腹,那种母性简直能直接晃花了人眼。
    邱澄明斜靠在炕上,看着这一幕,连着清点银子也没了心思,将炕桌上的匣子那么一盖,索性坐直了,盘上腿,和媳妇说起了闲话。
    “看样子,今年你舅家是还准备继续开荒了?要我说,上次只开了十亩本就是缩手缩脚的小气了些,若是直接上二十亩,这会儿怕是三进的屋子都能建起来了,看看城里来收玉米种子的那些粮商,这开的都是什么价?比上次卖给那些富户的都高了一倍,这价格……”
    “可别说我舅舅了,他如今也正后悔呢,早知道这样,就是紧巴紧巴嘴,缩衣节食上一年也肯的,那里想到如今这玉米种子能卖出这么个高价来。对了,要我说,这价格怎么听都觉得有点玄乎啊,100文是不是多了些?听说外头也不是没有玉米,就是产量少了些,不到二百斤而已,价钱也和麦子没差,要这么算他们凭啥给这么个价?那不是吃亏了嘛。”
    说到这个,锦娘感觉十分的迷糊,只觉得这世界变得太快,她都有些不认识了,这才隔了多久?怎么这一家家的,一下子都因为玉米发财了呢?不说别人,就是舅舅家,五千斤啊,除了留下的种子,还有各种亲戚旧交来置换的份额,剩下足足四千斤卖出去,居然就赚了400块钱,这家伙,不但是将城里老宅子重新翻新了一遍租出去,还另外在乡下起了个两进院子,十亩地,准备搬过去成了小地主了。要是在加上新筹措的开荒的那二十亩地,那可就是五十亩地的家业了,听着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还是她舅家?
    因为这样,锦娘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安的,趁着这个话头,自是忍不住询问其自家丈夫来,在她看来,自家这个本事的,当官的丈夫,那是在聪明没有的人了,什么都懂。果然,邱澄明也没让她失望,一骨碌的理由就出来了。
    “怎么会吃亏?他们才不会吃亏,能留下一半自己种都是好的,大半啊,我瞧着必定是往南面平原去卖的。谁都知道,这种子的事儿,那是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只要买上十亩二十亩的,隔上一年,就是千亩田地的大地主,那也不会再愁种子了,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谁会忍住不买?再吝啬,估计也能舍得出一笔。这样一来他们贩过去的能不挣钱?说不得挣得比咱们这里的人还多呢。你呀,真是白操心的命。”
    这话说的,岂不是说她管的太宽?如今她可是有身子的人,尚方宝剑肚子里揣着,可有底气了,所以锦娘立马一个白眼送上,没好气的说到:
    “是是是,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既然你这么明白,怎么不给自家多挣点地出来?看看,好歹也是个官了,这村里村外的,居然也就那么四十亩地,若不是还有后头三十亩果林子在,我都怕这日子会越过越穷了呢。”
    穷?怎么可能,邱澄明将手里的钱匣子那么一拍,哭笑不得的说到:
    “看看这钱匣子,这么些金子银子在手里抓着还能穷?门口的杂货铺,外头的油铺,这不也是产业?再说了,村子里总共才多少地,乡里乡亲的,还多是族人,难不成还能抢了人家活命的本钱不成?放心,我也不是没成算的,咱们这山外林子外围,西北面那,不是有好一片的草甸子嘛,那地方开荒什么的,估计未必成,不过草一项长的不错。我寻思着什么时候围起来,建个小牧场,养上点牛羊什么的,这不争不抢的,一样能挣不少钱。”
    他这话倒是提醒了锦娘了,索性放下了手里的针线,高兴的说到:
    “还真是啊,咱们这里虽说地是多的很,可真正能种粮食的确少了些,到底不如南面,贫瘠了些,可再不成,长草还是可以的,圈个栅栏养牲口也是不错的营生,你说我要不要去和舅舅说?让他们也整一个?”
    好在邱澄明是个大度的,在现代也看多了把丈人家当自家的男人,不然就锦娘这动不动想着给舅舅谋福利的样,估计都能吵起来。好吧,也就是如今,人怀孕了,底气十足才这样,刚进门的时候还是挺小心的,再说了,也是她舅舅家如今有了点家底,提起来也长脸,不然她也不至于这么热衷说这个。女人啊,娘家好不好,真的很能影响家庭地位的,就是别人不在意,她们自己也很在意。看看她这样,嗯,比刚进门的时候人鲜活多了。当然了小尾巴还是不能翘起来的,不然邱澄明可是会浇凉水的。
    “你成天就是舅舅舅舅的,怎么没想着替你爹,你弟弟也筹划一下?去年没赶上,怎么今年也没想着开点地?”
    看,说起这个就泄气了吧,锦娘的脸都带上几分丧气了。
    “我倒是想呢,可你看看我爹,我弟这样,哪个是能拿起锄头的人?就是买地,弄到最后也是给别人种,就他们这样还是算了吧,别最后还让人给糊弄了,不上算,我啊,想了个更稳妥的,把我爹这一年多攒下的钱,送到舅舅那里,让他帮着把我家那老宅子重新也收拾了一下,门口地方的倒座给重新整了,成了个铺面,这样一来,即使比不得正紧商铺齐整,可租出去好歹也算是前店后宅的格局了,租钱能上去好些。”
    “咦,这倒是也不错啊,今年我看着城里开铺子的还真是多了好几家,人气也旺了好些。”
    “可不是,今年比往年强多了……”
    说到这个,邱澄明也没心思和自家媳妇斗嘴玩了,脑子不自觉的从人气旺三个字上联想开来。
    自己做的事儿果然是很有意义的,这才多久,这个国家已经多了几许生机了。那要是这推广的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得利呢?那这生机又该是怎么样的勃发?能让这经历了苦难的百姓们多多少的喘息之力?
    这样一想,邱澄明的心里多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满足。
    第125章 两个极端
    邱澄明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大人物, 也没觉得自己能干多英雄的事儿, 可就这么一个寻常人,事实上真计较起来, 做出来的事儿比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动嘴皮子, 什么都拿不上手的人像样多了。而这样的成绩, 显然不可能是没人看见的,这不是, 那县长就很欣赏我们邱澄明同学。
    “这一次玉米的事儿你办的不错,连着周围的其他县也一并占了光,就最新统计的来看, 都不用两年了,就明年一年,周边这山间地头的,都该种上玉米了, 这产量, 啊!加上豆子,几乎是寻常粮食的三倍。不单是立马就解决了咱们这边缺粮的问题, 甚至还能往外输送,让周边地区也宽松好些。这功劳……邱澄明啊,你这是时运到了,上头特意来了公函,说是要好好奖赏你, 说说, 想要点啥?我也好帮你去讨要。”
    不过是当了一年多的一把手, 这县长从气势到说话的语气,都和以往不一样了,端的是有模样,连着上头给好处,都能自动开发出一个帮你讨要这样的说头,让自己时刻处在好上司的位置上,由此可见,当官那是真的挺锻炼人的。好在邱澄明也不是没耳朵没脑子的,官场小说看得不少的他,从来不会把上级的这些糖衣炮弹当真,所以只是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高兴,荣幸,随即就不在意的摇了摇头,大方的说道:
    “这事儿我也没干啥,最多也就是个顺势而为罢了,算什么功劳,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功劳不敢当,这苦劳咱们还是有的,上头要是真愿意给点好处,那咱们直接来点实在的,给钱好了,有多少要多少。正好让我也当次好人,享受一把分钱庄家的滋味。给下面弟兄辛苦一年讨个脚钱。”
    这话说的,县长听了都想笑,一遍摇着头一遍说道:
    “你啊,哪有这样讨价还价的,还直接给钱?这话让上头听了可没你什么好,以后可别说了。”
    刚才谁说帮着讨好处的?这会儿又说这话,可真是够反复的,所以老话总说“官”字两张嘴,信不得,看看,还真是这样。咦,不对,自己如今也是官,怎么把自己也骂上了?邱澄明腹议的想翻白眼。
    “县长,我不傻,实话不好听,还容易得罪人,所以啊,我也就和您说,外头我向来都不多嘴的,免得惹麻烦。”
    呵呵,果然还真是应该一并骂进去,邱澄明自己不也一样?这才当了多长时间的官啊,连着这满嘴半真半假的话都学的差不离了,甚至水平上还多了几分现代某些官场小说里的油滑痕迹。可见这邱澄明在这上头用的心思了。
    啥?邱澄明不够淳朴?不够淡然?有金手指就该看不起这官职?来来来,咱们换个位置,换位思考一下,若是你,八辈的贫民,有一天当官了,还是干着拿手的活计,容易出成绩,顺带的,还特有意义,能为国为民干出实事的官职,你会不想好好干?会看不上?要真是那样,那不是淡然,不是淳朴,是矫情。
    等着你坐在那个位置了,人家都在求进步呢,努力想着怎么好好干,你能一点影响没有,还一脸干不干无所谓的模样?这样犯众怒的事儿,这样不合群的事儿,是喜欢抱团的国人能干的出来的?怎么可能!
    作为被“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灌输了千百年的国人,当官这两字,那简直就带着一种魔力,能引发每一个人血脉里最深的隐形基因。别说是凡人了,就是那些神仙,看看那一层层的等级,看看人孙悟空当弼马温时候的待遇……事实已经很明了了好吗。
    所以喽,不知不觉间,人邱澄明已经有点官样子了。不单如此,无师自通的还懂怎么和县长当个自己人……
    “你呀,行了,你心里有数,那就成。不过这到底能给点啥,我这里可不能保证啊,毕竟如今……自打袁大总统就职,国家民主进程一直没什么起色,拖拖拉拉的,反倒多出了不少的麻烦……我瞧着,估计大半都是穷的,不少衙门,估计还想着用这玉米推广来挣一笔呢。”
    把下属自己人的表现是什么?那当然就是一起评论时政了,这年头许是因为执政党在政权上还没能全权掌控,许是因为有不少洋人报纸在国内开办分号,所以相对的言论还算是开明,什么封刊之类的,基本没听说过,所以啊,就是这些官员,在某些私人场合,这嘴也不怎么牢靠,什么都敢说。听的邱澄明很无语,对他们的政治智商表示不看好……
    “老话不是说了嘛,治大国如烹小鲜,咱们这老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想要做点事儿,光是个南北差异,东西调和,就足够麻烦的了,怎么可能快的起来?那些欧洲小国,六七个都未必有咱们国家一半大,打个架,一天估计都能窜出去两个国家,和他们比,那真是为难人了。再说了,上头也不容易啊,连我都听说了,那什么众议员什么的,全是一群遗老遗少,每天开个会就能打起来,啥事儿都指望不上。您说说,还能怎么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都穿了几千年了,总不能到了咱们这民/国了,反而不讲究了对吧。”
    邱澄明这说的是这个时代十分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执政的新老官员相当的极端,一拨人干什么都拖拖拉拉,生怕触动了什么利益关系,甚至干脆来个不干不错。还有些呢,恨不得一天解决所有问题,急躁的都不是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问题了,而是三十把火。你说说这么一来,这冲突能小?
    老实说,这时候新老交替,新旧颠覆,最是没有规矩,没有方圆的时候,若是能从一开始就齐心合力的立好规矩,定好目标,那说不得这国家后来未必能乱成那样,军阀遍地,到处烽烟,最后给外人创造了机会。可问题是宁为鸡首的思想也一样遗留了千百年,相当老大的那真不是一个两个,所以这争夺的激烈程度……
    邱澄明从报纸上得到的那些消息,再结合一下自己以往知道的历史知识,呵呵了,真是,越看越头疼,越看越觉得,这袁大总统也不容易,越看越觉得秃子忍功了得。所以喽,在这县长说话的时候,忍不住夹带了一点子私货,算是帮着说了几句好话,恩,真说起来,自家这个县长,其实也属于急躁派,只是因为基层工作做得还算不少,所以这急躁没太过分,在这玉米推广这样的事儿上还知道循序渐进……是的,只是玉米推广上,毕竟这东西一年一熟,急也没用对吧。至于其他地方……
    “你这是想说我推广教育的事儿做的太急了?来,坐,坐下说,说说你怎么想的……”
    这家伙虽然年轻,可俗话说得好啊,吃一堑长一智,他在邱澄明开始推广玉米的时候,跟着也起了头,想要推广全面教育,暗地里有没有别苗头的想头不知道,不过从整体来看,这县长当时想一次性多角度出击,想迅速形成大势,做出成绩那是一定的。
    可惜啊,邱澄明的玉米挺顺当,可他那教育却不成,不说那学堂没能起来几间,就是老师也没招到几个,最关键的是,连着学生都少的可怜,这打脸打的实在是生疼,弄得一时间这事儿都快成了县衙的禁忌了,谁也不敢说,那事儿就这么半截子的放着,就差成死结了。
    你说这样的情况这县长不着急?肯定急啊,可是他愣是没能想到解决的法子,你说怎么办?眼见着在这么下去,时间越长,这面子上就越是难看,若是传到上头,还有可能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他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丢脸不丢脸了,听着一句半句可能有用的,就琢磨琢磨,于是乎,这邱澄明算是赶上了,不过是随口的夹私货的话,愣是成了他想要谏言的意思。
    这让邱澄明怎么说?砸吧一下嘴,嘿,这既然赶上了,那该说就说吧,好歹别把这好好的事儿给弄成烂尾楼对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己这也算是为国家储备人才出力了啊。
    “那个县长,我这说的未必对,这样,我姑且说着,您呢,就姑且听着,对不对的,能不能对的上什么的,您自己估量着来……”
    “少废话,赶紧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