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堂妹投怀送抱(二)
萧安氏母女一进来,室内原本热闹的气氛立时冷了下来。
萧安氏还是那身洗得发白了的粗布素衣,头上簪着一根劣银造的簪子,面上的劣质胭粉随风飘来,熏人鼻喉。
她身后紧随着的,是萧玉莲的堂妹,萧茂斌和萧安氏最小的闺女萧玉娟,今年十六岁,长相不丑,若不是两腮颧骨略高,显得有点刻薄样儿,整体来说,还是挺耐看的。
只是,这女孩子此刻眼睛一进屋就不好使了,瞅哪都感到炫目耀眼。心里暗自羡慕嫉妒堂姐这房间装扮得太豪华太美观了,此生若是能住到这样的房子里,就立刻死去都值得的!
“玉莲哪,你看看,大伯娘将你七妹也给你带来了,你呀,这回可不缺伴了,就让她帮你一把,免得你一个人带着孩子都累瘦了。”萧安氏一副长者心疼完备的慈心样儿,别有用意地笑着道。
萧玉莲一听这话,虽然没有往深里想,可听着也不顺耳,便不咸不淡地道,“我这家里现在不缺人手,白芷和老张家的,她们这些人都是一个顶十个的好帮手,不需我费心操劳。
再说,有三嫂,二姐和田婶子,表嫂她们帮衬着,哪里还缺人呢?孩子也不用我一个人带,也累不着的,大伯娘你就不用费这个心了,七妹还小,留下来也没人照顾她,反倒让你惦记着。”
“不惦记,不惦记。呵呵……你七妹啊,心里可想着你呢,来的时候就说了,她三嫂和四堂姐,表嫂都能帮你,她也能。呵呵……她这孩子啊,别看小,都十六了,哪里还小啊?你呀,别舍不得用她!”
谁舍不得了?我是不用!
真是感觉自我良好!萧玉莲翻了下白眼,没再搭理她这个茬儿,听不懂人话,说多了费精力神!便起身出了房间去招呼旁的客人去了。
“你们看看,看看这孩子……”萧安氏也不觉尴尬,倒是瞅着萧玉莲的背影摇着头,一副恨她不懂事的样子道,“你们看这孩子,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还这么倔脾气,这得亏没公婆,这要是有公婆在堂上,还不得一天挨八遍揍啊?”
这话田婆子可不爱听了,就冷言冷语地回击道,“他亲家大嫂慎言。什么叫得亏没有公婆?听你这意思,咱们家姑奶奶是巴不得没有公婆才好呢呗?你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叫人怎么议论玉莲?
他亲家大嫂,玉莲三个孩子了还性子倔,不奇怪,到底年岁不大。可有的人生了六七个孩子,都四十好几奔五十了,不还是四五六不懂?不好好过日子不说,净想那投机取巧的事儿吗?”
这萧玉莲心大没听明白萧安氏话里的意思,可田婆子到底是年长看得透彻,萧安氏那些话一出口,她就能猜到她打的是什么主意,心里早就又生气又恨她,净想歪门邪道往亲侄女家里塞人,塞的还是她自己亲闺女。
恬不知耻啊这是!
于是田婆子损了萧安氏几句,就出去找老张家的,老王家的和老纪家的暗自商议防范着去了。
“这一个个的,吃了什么东西了说话这么冲?”萧安氏很无辜状地瞥了田婆子身背影,不满地对萧玉兰挑唆道,“你看看你婆婆,这是什么话啊?挤兑人也没她这样的吧?好歹我是你大伯娘,她怎么怎么不给你面子?”
萧玉兰淡淡地一笑,“我小辈人,不讲什么面子不面子,婆婆拿我当亲闺女疼,还要那没用的面子作甚?”说完也不理睬干瞪眼的萧安氏,而是与乔氏看守着小阿元,一丝都不大意。
萧安氏在房间内没得到便宜,狠狠地瞪了萧玉兰和乔氏两眼,就带着气闷的萧玉娟出了上房,朝着客房而来。
母女俩一行走,一行嘀咕。
“娘,六姐不爱理睬咱们呢。我……我怕。”萧玉娟虽说十六了,可因着惧怕萧玉莲的名头,所以想要打退堂鼓,就怯怯地道。
萧安氏闻言,回头瞪了她一眼,恨其不争地道,“你个完犊子的玩意儿,净家里横。这么点屁事儿害怕成这样,这要是将来进了这家,你拿什么;立住脚跟?今儿个人多杂乱,正是成全好事的时候,娘不求你能做正妻,可做个贵妾也中啊。
我跟你说娟儿,这要是好事成了,将来你可就过上了人上人的富贵日子了,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吃喝滴喝辣滴,美滴很呢!就是你娘我,也能跟着你享个福了不是?
娟儿呀,娘跟你说呀,你六姐夫是逍遥县伯爵爷,你六姐呢,如今是一品玉安县主了,他们两个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没有好名声,所以啊,他们现在最在乎的是名声。
只要你胆子大点,行事狠辣点,一会儿找个机会成全好事,就凭你姐和你姐夫现在的地位,他们不但不敢声张,还得将这事儿给捂住了。所以啊,最后只能将你纳进府里抬为贵妾,姐妹二人侍一夫,这也算是美谈呢。”
“娘,这事儿……能行吗?”萧玉娟有些害怕有些担心,犹犹豫豫地迟步不前,要打退堂鼓。
萧安氏气得恨不能当场捶萧玉娟几下,这个熊玩意儿,享不了大福的东西,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用,将来还能指望她孝敬?简直是做梦。
便气狠狠地咬牙瞪眼道,“这事儿有什么好怕的?嗯?传了出去,碍你什么名声了?丢人的是你六姐你知不知道?她是一品玉安县主,在她家出了事儿,该担心害怕的是她。你个抬举不起来的笨货!”
被萧安氏这么一骂,萧玉娟又来了底气,直门点头,语气坚决地道,“那就全凭娘做主。”
“这才对嘛。你将来是不是能过上好日子,就全看今天这一步了,你要胆子大点才能成事。”萧安氏又嘱咐了几句,娘俩这才身怀鬼胎地朝着客房走过来。却不知,她们娘俩这些话,全被早就防范她们的老张家的和老王家的隐在暗处听了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