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0节

      “十殿下知道大人必不能要了他的命,就抓牢这一点拿捏大人呢。”
    苏晋听了这话,笑了一声:“随他拿捏,以为本官没了他,还查不出来了是么?”
    吴寂枝这才注意到苏晋的案头有一封摊开的密函,她像是已看了,虽闭着眼,眉宇中却有一丝疲态。
    密函上说,邛州一名茶商家业不大,但十余年间,有数回以贩茶的名义转移过千万两白银,因户部黄册没记录,这一查犹如大海捞针,能这么快就找到线索,已堪称运气极佳了。
    可惜,然这茶商早已去世,家中人也不知所踪。
    吴寂枝问:“大人可要派人去邛州追查?”
    “不必了。”苏晋道,她睁开眼,顺手拿过一张大随北疆图,指着邛州的位子,“我有一个不大好的揣测。”
    邛州位于北疆与西北之间,面上看没什么,可移目往上,就可见三个与大随接壤的邻国,由西到东,分是赤力,达丹(注),与北凉。
    其中,凉是前朝凉国与达丹旧部所建,赤力位于西面,而达丹所居的大片草原,分成不同部落,各部都有自己的王,合称达丹。
    “户部的尹郎中带着几个人帮我算了笔账,万万两白银,从安南分数次流入大随,即便再缜密,只要还在大随境内,就很难查不到。”
    “大人的意思是,这万万两白银,再流入大随后,又流出去了?”
    苏晋“嗯”了一声:“既在邛州出现,应该往北走了,赤力与北凉和我们互有交战。”她的指尖在北域图上直滑而上,然后点了点,“查查这个达丹。”
    查达丹不过三个字,说起来很简单,怎么查,如何查,却是个难题。
    部落太多,彼此之间合纵连横,从哪里入手,入手以后怎么往下走,都得仔细思虑。
    苏晋只管吩咐,只管问结果,难题落不到她身上,头疼的是下面的人。
    吴寂枝将密函收好,想着事不宜迟,打算去找兵部的人一起商量,刚退出去没多久,又回来:“苏大人,文远侯过来了。”
    苏晋一愣,齐帛远性情清寡,远避朝堂,虽与谢煦是至交,除了她弹劾朱稽佑的那回相助过一次,这些年倒未与她有太多来往,即便有,也是点到为止。
    到底是世交长辈,苏晋屏退了吴寂枝,理了理衣衫,迎出公堂,十分有礼地一拜:“侯爷有事命人吩咐晚辈一声便是,何必亲自来这一趟?”
    齐帛远的须发已全然白了,清癯的面颊有岁月痕迹,但那份沉淀进骨子里的书生风骨依旧不改。
    他淡笑了笑:“老夫是来辞行的。七月时,胥之来京,邀老夫去杭州柳府小住,老夫应了。此一去不知何时归,京师故人无几,因此特进宫来与你和柳昀辞行,望你日后一切安好。”
    苏晋道:“侯爷与柳老先生是至交,若能去杭州柳府住上数月乃或一年,彼此作伴,这是好事。还望侯爷回京时,与时雨来信一封,时雨也好尽晚辈之道,去城外接您。”
    齐帛远并没有久留的意思,在她公堂里吃了一盏茶,便起身告辞。
    但告辞也不是往别处去,而是往流照阁的正院寻柳朝明。
    苏晋自是相陪,一路穿廊过径,又听得他道:“胥之七月来京,曾到老夫府上小住,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刻板,提了好几回柳昀的玉玦,一提就气,一气就不愿回府见柳昀。听说他后来还特地见了你,只盼没有为难你才好。”
    苏晋耳根子一跳:“柳大人的玉玦?”
    齐帛远“嗯”了一声,语气清清淡淡的,却带着一丝意外:“当年柳昀离开柳府,才十一岁,带走了一枚玉玦,那是他母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也是他最珍贵的事物。”他说着,一笑,“怎么,柳昀没与你提过?老夫还道他这些年与你走得近,你知道这事呢。”
    苏晋道:“侯爷说笑了,柳大人惯不爱提自己的事,晚辈与他走得近,也只是言及公务居多。”
    齐帛远点头:“嗯,他是这样的性子。”
    苏晋原不想再问,可所谓的柳府玉玦,她也是有一枚的,还是柳胥之亲手相赠。
    那句“唯一的遗物”,“最珍贵的事物”,如同一张织锦图上忽然绣偏的针脚,容不得她忽视。
    “敢问侯爷,柳大人的玉玦,原本可是一双的?”
    “不该说一双,而是一对。”齐帛远道,“胥之这个人刻板,成亲时,连聘礼也是规规矩矩的,也就这么一对玉玦,是他刻意选了好玉,寻匠工做了一对,赠了一枚给柳昀母亲,难得的人间烟火与清欢,后来还打算传承下去,给柳昀,再给儿孙。”
    苏晋听了这话,一阵心惊,脑中恍恍惚浮起一个念头——原来柳胥之那枚玉玦,不是赠谢相之后,而是想赠柳昀之妻?
    可她早已将自己许给了朱南羡,怎么能受?
    不管这个念头是真的亦或只是出于揣测,它既在她心中生根,那玉玦她是一刻也不能留了。
    齐帛远看苏晋顿在原地,唤了声:“阿雨?”然后问,“怎么,你其实晓得这玉玦?”
    不然如何知道是一对?
    苏晋摇头笑了笑:“见柳伯父佩戴过罢了。”
    她抬目看了眼匾额,流照阁正院已至:“晚辈刑部还有要事,便送侯爷到此,望侯爷此去杭州,一路平顺。”
    齐帛远点头:“好,日后记得,不必称老夫侯爷,也换一声伯父。”
    苏晋应了,拜别了齐帛远,目送他进了柳朝明的公堂,匆匆走了。
    这一走却没回她方才提的“有要事”的刑部,而是转首出了流照阁,对守在阁外的小吏道:“备马,送本官回府。”
    小吏连忙应了,等苏晋到了正午门,马车已候在金水桥畔了。
    苏晋径自命人将马车赶回府,去屋里取了玉玦,还没出房门,阿福见了她便叫唤:“十三殿下,十三殿下!”
    这一叫便引来了覃照林,一见苏晋已将官袍换下,身着一身青衫,问:“大人,您咋这时候回府了?”又问,“您要去哪儿,俺送您。”
    阿福又叫:“殿下,殿下!”
    装着玉玦的匣子握在手里,烙铁一般烫,她早已应了朱南羡的婚约,如今怎么能接他人信物?
    苏晋觉得难以启齿,只道:“你别管了,我有急差要办,去过就回宫。”
    等走到门口,看覃照林还跟着自己,又吩咐:“我近日宫中事忙,想必接下来数日不能回府,你守着苏府,平日里要放机灵点。”
    覃照林嘿嘿一笑,挠挠头:“俺知道,俺知道,大人放心。”
    苏晋遣走宫中驾车的小吏,独自将马车赶到柳府。
    来应门的是安然,听了苏晋的来意,没敢接这匣子,说道:“玉玦既是老爷相赠,苏大人即便要归还,也该由我家大人来受,断没有安然替他受了的道理。”
    苏晋道:“我原不知这玉玦如此珍贵,以为只是信物,而今知道另一枚玉玦竟是大人令堂的遗物,直觉受之有愧,是一刻也不敢再留。”
    她没提她知道这玉玦是该传承下去的一对,太难开口。
    安然十分为难,思虑半晌,说道:“那不如这样,请苏大人在正堂稍坐片刻,待安然去取笔墨,苏大人给我家大人留书一封,说明还玉因果,待我家大人回府,安然会将书信递与他过目。”
    苏晋颔首。
    这样好,她之所以来柳府,本就想略去当面还玉的困窘,留书一封,总好过当面道明因果。
    谁知安然刚退出去没几步,又回来:“账房与偏房的笔被阿留拿去后院洗了,大人的书房虽离得近,等闲不能入内,安然要去东院书房取笔纸与墨砚,还请苏大人多等片刻。”
    苏晋应好,独坐在正堂吃了一会儿茶。
    方才只想着快些将玉玦归还,没多作思虑,此刻静下来,便有不少念头自心里浮起。
    安南行商案查到最紧要的一步,却断了线索,她大可以拿着现有的“证据”,佐以“杀无赦”的密诏去治柳昀的罪,可是,然后呢?
    她当真想要柳昀的命么?
    苏晋知道她该是果断的,不留情的,可临到这最后一步,她仿佛是站在悬崖边,山岚呼啸,身旁就是柳昀。
    她一伸手,就可以把他推下去。
    指尖已触到他的背脊,却一下没了力气,眼前是初遇暮春的连天雨,耳畔是他问自己“你可愿来都察院,随本官做一名御史”,再鼓足勇气,看到山石滚落的白屏山,他来救自己。
    她欠的还没还,也还不起。
    苏晋只盼有一股力气,自九天来也好,自阎罗来也罢,助自己不顾心头辗转,将这一掌推下去。
    推下去,就能尘埃落定。
    柳府静悄悄的,也不知怎么,苏晋心底忽然浮起了安然方才说的一句话,“大人的书房虽离得近,等闲不能入内”。
    她还记得,当初阿留也曾与自己说过:“大人的书房除了三哥谁也不能进,当初有个婢女就是因为进了大人的书房……”
    阿留的话没说完,但苏晋私下记住,后来着人打听。
    柳朝明命人杖毙婢女,立下规矩,自此柳府再无一人敢进他的书房。
    那一股能助自己将临渊一掌推下去的力气,在柳昀的书房么?
    苏晋搁下茶碗,站起身。
    第198章 一九八章
    午后无风, 柳府静得连浮在秋光里的烟尘都不敢妄动。
    苏晋推开书房的门。
    门没闩, 里头的陈设一如柳昀这个人,洗练, 清冷, 沉凝, 一物不多,一物不少。
    苏晋移步去书案。
    案上搁着一台砚山, 一座笔屏,一方墨匣, 一个荷叶状的水中丞,书卷都归置在书匣中,榴枝样的玉镇尺下压着一叠白麻纸,头一张上写了个字,大约是柳朝明信笔书的,一个“济”字。
    几座檀木书架上搁着的都是藏书,连一份都察院的卷宗都没有, 除了一方半开的木匣里放着一支金簪子, 并无丝毫异样。
    苏晋心中狐疑, 这样的书房有何不能进的?
    她还欲再探, 一想到安然就要取了笔纸回来,只得作罢,刚转身要走, 目光忽然在东面墙上定住。
    她看到了一柄剑。
    剑身通体墨黑, 上有暗色金线淬成的云纹。
    这柄剑别人或许不识得, 但苏晋认得。
    朱南羡曾解下“崔嵬”给她细瞧过,说:“你看这鞘身上的云纹,乍看上去没什么,其实里头藏着端倪。”
    他握住刀背,对着烈阳的方向一举,大片日光倾洒,鞘身上的云纹有的黯淡下去,有的灼亮起来,而亮起光的地方连城线,正是一条腾云巨龙。
    此时此刻,午后秋光透窗而入,东墙上这柄剑的剑身,也有一条时隐时现的龙。
    这样的刀剑,世上只有三把。
    青崖,崔嵬,世上英,象征着大随无上皇权,斩天下奸佞,诛世间宵小。
    崔嵬是刀,青崖已随朱祁岳而葬,柳昀书房里的这把——
    世上英。
    一股寒意自苏晋心里陡然而生。
    她记得舒闻岚与自己说过,朱昱深的世上英,早在他出征北平之前就弄丢了,说是落在河里,当时还派了许多将士下水去找,朱景元震怒,赏了四殿下五十个板子。
    朱昱深出征北平是十九岁,至今已过去了十二年。
    世上英既是那时不见的,也就是说,朱昱深早在十余年前,便将世上英当作信物,赠给了柳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