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6节

      大娃看了看钟建国,又看了看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张政委等人,想一下:“张伯伯,你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个女人吗?”说着话使劲睁大眼。
    张政委:“知道,快去医院看你娘吧。”
    “我们也去医院看看吧?”其中一个师的师长问。
    张政委想一下:“你们都过去,看看要不要帮忙。”
    “你们不能走,我真是自立的亲妈。”施爱莲下意识拦住。
    张政委冲身后挥一下手,他的警卫员出来挡住施爱莲。
    张政委:“这位同志,这里是军营,请勿大喊大叫。否则,我现在就命人把你送出岛。”
    施爱莲下意识闭嘴,一看其他人都走了,顿时急了,想跟上去,警卫再次拦住。
    张政委接着说:“这位保姆同志,你回去告诉施家人,想见自立和更生叫施家人亲自过来。请人要有请人的诚意。连这点诚意也没有,钟建国同意自立和更生跟你们回去,我们司令也不同意。
    “当初是司令冒着生命危险把自立和更生带出帝都。施家和亓家的事跟你一个外人没关系,我也不为难你,你找个渔船出海吧。再耽搁下去,你给人家再多钱,人家也不送你去。”说完,往医院方向去。
    施爱莲跟上去:“这位同志,我真是自立的亲妈。不信,不信我跟你一块去见自立。”
    张政委脚步一顿,这是把他当枪使:“你是自立的亲妈?”
    施爱莲点点头:“对,我是。对了,我的身份证在包里,我拿出来你一看便知。”
    “身份证证明不了什么。”张政委道,“你想要,我能给你做十张八张出来。”
    施爱莲手一顿:“你会做?”
    “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张政委道,“我去医院看望宋老师,你别跟着我了。宋老师有心脏病,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钟师长真能杀了你。”
    施爱莲心中一突:“她有心脏病?”
    “是的。”除了钟家人和赵司令夫妇,没人知道宋招娣装病,张政委知道宋招娣已经痊愈了,但这次是被施爱莲气着了,还是装病,他也说不准。他和钟建国又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然向着钟建国,见小秦开车出来,招招手,上车走人。
    转瞬间,大门外只剩下施爱莲和两个哨兵。
    振兴没有离开,而是悄悄跟上施爱莲。看到施爱莲找人打听宋招娣的病情,得到的答案都是宋招娣有心脏病,振兴想笑。
    也许不想住招待所,也许急着回去另想计策,施爱莲就找船送她出去,直到船走远,振兴才拐去医院。
    到病房门口,振兴就听到梁护士长说,她把来探望宋招娣的军官都打发走了,理由是宋老师没大碍,但得静养。
    宋招娣上次住院时,军属们去看望她,宋招娣也跟人家说她没大碍。没大碍连着几天进两次医院?众人不信,觉得梁护士长宽慰他们,回到家里就说施家人不像话。
    这一点宋招娣不知道,但她知道,经大娃那一嗓子,多数人都相信她被施家人气病了。哪怕有人说她装病,大部分人也会站在她这边,因为人习惯性的同情弱者。
    翌日上午,宋招娣回到家就开始备课。下午去学校上课,刚进教室,班长就给宋招娣搬一把椅子,叫她坐着上课。
    宋招娣乐了,便笑着跟同学们说,你们别惹我生气,我这辈子都不会发病。
    八十年代初的学生对老师特别尊重,当成长辈,宋招娣这么一说,所有学生齐声道,他们会认真听讲。
    宋招娣笑眯了眼。
    翌日上午,宋招娣也没去送大娃,这段时间缺的课太多了。
    大娃理解宋招娣,可是以往都是跟兄弟们一块去帝都,如今叫他先走,大娃不习惯,到了码头就问自立和振兴:“你们都不跟我一块回去?我一人孤零零的,你们不觉得很可怜吗?”
    第206章 春秋服饰
    自立认真道:“不觉得。我之前接到爷爷的电话,也是一个人回来。我以前去学校,也是一个人去,论可怜我比你还可怜。”
    “自立哥哥,娘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三娃提醒他,“我觉得你不可怜。”
    自立乐了:“你大哥可怜吗?”
    “可怜。”三娃看着钟大娃道,“也是他活该。”
    大娃抬手把包扔振刚怀里:“拿着。”直直地向三娃走去。
    三娃吓得躲到自立身后,大喊:“自立哥哥,救命!”
    “大娃,别人都上船了,你也赶紧上去吧。”自立道,“三娃这个样的,你一天揍他十顿,他也不长记性。”
    三娃朝自立胳膊上拍一下:“自立哥哥,我没得健忘症。”
    自立回头问:“还想不想我救你?”
    三娃瞬间老实了。
    大娃忍不住游说:“你们真不跟我一块回去?”
    “我们过两天回去。”振兴道,“要不你在家再过两天。”
    大娃很想在家多待几天,可他上的是军校,纪律严明的军校,他请五天假,时间快到了,必须得回去:“我走了,你们好好照顾娘啊。”
    “我那个姥爷已经埋进墓地里。”自立道,“娘这次发狠,那个女人惜命,估计不敢再搞小动作。”
    更生接着说:“她折腾这么久,连我和哥一面都没见着,吴伯宗也不会再由着她折腾。”停顿一下,缓口气,“惹怒爷爷,把吴家小辈折腾进去,吴老头能骂死她。”
    “施老头死了,他的位子空出来,吴家少一个帮手,可能还会多一个敌人,我觉得吴老头暂时没精力管咱们。”振兴道。
    大娃意外:“振兴,这可不像你说的话。”
    振兴白了他一眼:“我天天跟你们在一块,就算是榆木脑袋也该开窍了。”
    “你的脑袋跟榆木疙瘩差不多。”大娃把包拿过来,拎着辣椒油上了船,还不死心,“自立,真不跟我一块回去?”
    自立挥手:“暑假再见。”
    大娃转身进船舱。
    自立笑笑:“咱们也回家吧。”
    “你们仨去上课。”更生指着二娃、振刚和三娃,“我们去副食厂买菜,晌午给你们做好吃的。”
    三娃好奇:“什么好吃的?”
    “如果有牛肉,就做红烧牛肉。”更生想一下,“再买只鸡给娘炖个汤。”
    三娃提醒他:“牛排好吃。”
    “我们不会做。”更生道,“娘为了我们的事,这几天挺累,你不准在娘面前说想吃牛排。否则,我不介意借爸爸的皮带一用。”
    三娃哼一声:“你娘也是我娘,你心疼我也心疼。”
    “咱家三娃长大了。”自立不吝夸赞。
    三娃皱皱鼻子:“自立哥哥,你才比我大六岁,别说得好像比我大六十岁。”
    “六岁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我上中学了,你还没上小学。”自立提醒他,“我九岁的时候,你才刚记事。我不但抱过你,还背过你呢。”
    三娃有些不自在:“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停顿一下,“不跟你们说了,我得去学校。”顺便拽上二娃和振刚。
    如振兴所说,更生的亲姥爷病逝,他的位子空出来,吴家想推自己人上去,正四处活动,肖老就把他以前的手下提上来了。
    吴家没得罪过肖老提拔上来的这位,好巧不巧,大革命期间,吴伯宗的妹夫整过人家亲戚……少了一个帮手,多半个敌人,吴家自然顾不上找亓家麻烦,甚至恨不得亓老暂时忘记他们。
    亓老几次整施家小辈,皆因施爱莲没事找事。吴家老头就警告施爱莲,不准再找钟家和亓家麻烦。
    宋招娣太狠,施爱莲又对宋招娣有心脏病这点深信不疑,很怕宋招娣杀她全家,也不敢再找宋招娣麻烦。她公爹不准她招惹亓家一派,正合她意。
    七月底,高考结束。二娃说他一定能考上帝都大学法律系,振刚说他能考上位于申城的海军军医大临床医学系,宋招娣给两人两百块钱,奖励他们考上大学。
    大娃不愿意了,看着两个弟弟把钱收起来,就对宋招娣说:“娘,我们四个考上大学的时候,你也没奖我们钱,是不是得补回来?”
    “那我也给你们一人两百。”宋招娣道,“你们这次出去玩,我就不给你们钱了。买票的时候各买各的,吃饭的时候aa制,如何?”
    三娃好奇:“aa制是什么意思啊?娘。”
    “各付各的。”宋招娣道。
    三娃:“可是我们一起吃饭啊。”
    “那就平均分。”宋招娣道,“这样一来你就吃亏了,你最小。”
    大娃:“他正长身体,吃的一点也不少。”看向宋招娣,“娘,我们这次要去羊城,离家远,那边又没咱家亲戚,你不多给点,万一我们回不来,怎么办?”
    “那就一路乞讨回来。”宋招娣道。
    大娃噎了一下:“娘,再给五百,我不要一千。”
    “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宋招娣问。
    大娃:“买东西啊。”
    “大哥,娘给咱们一千块钱就够了。”二娃道,“我做了二十条连衣裙,和十件短袖和及膝裙。娘说我做的好,十块钱一条也有人要,咱们把衣服卖掉就有钱了。”
    大娃猛地转向他:“你什么时候做的?”
    “我看书看累的时候做的。”二娃道。
    自立皱眉:“二娃,你喜欢做衣服,我理解,可是你——”
    “你误会了。”二娃道,“有的人学习累了,要出去逛一圈,娘上课累了,喜欢做好吃的,振刚累了,喜欢睡一会儿,我累了喜欢做衣服。那些裙子都是我以前画的,做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想,脑袋是放空的,一点都不累。”
    大娃忙问:“你脑袋放空,衣服还能穿吗?”
    “按照标准码做的,可以的。”二娃道,“大力和刘根后天才能到,要不我再做几件裙子?”
    宋招娣提醒他:“二娃,我叫你做裙子拿到那边卖的目的,是想叫你学会跟人家讲价钱,并不是指望你买衣服赚钱。”
    “我知道的,娘。”二娃看一眼大娃,“可我觉得那点衣服还不够大哥一个人忽悠的呢。加上大力哥和刘根,我们九个人啊。”
    宋招娣:“那随便你,只要你不觉得累。”
    “不累。”二娃道,“我都两个月没碰剪刀了。”
    大娃:“我有一个问题,娘,到时候人家问我们衣服哪来的,我们怎么说?”
    “有标牌啊。”二娃道,“三娃,去楼上拿一件给大哥看看。”
    大娃皱眉:“有标牌?”
    “对的。”二娃道,“我的衣服就叫春秋服装,春秋战国的春秋,也是春天和秋天。”
    自立好奇:“有什么讲究?”
    “春天万物复苏,秋天硕果累累。”二娃道,“我觉得这两个季节最好。”
    宋招娣点头:“等明年二娃满十八周岁,我就陪他去甬城办厂。先把名字定下来,等他毕业了再招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