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4节

      壮敦敦的大阿哥嘿哈嘿哈比划武功招式;瘦瘦小小的三阿哥摇头晃脑的念书;可爱纯真的四阿哥怀抱着木头小狗狗眼巴巴的撒娇。
    还有跟着小仓鼠一样不停吃的五阿哥,认真作画的小六阿哥,发呆的小七阿哥,喜欢动来动去机灵活泼的小八阿哥,张大嘴巴嚎啕大哭的小九阿哥。
    这些都画好以后,他就把软陶泥和几种橡皮泥的做法和使用方法都详细的写了出来,连同这些小画儿一起交给李德全小公公,让他亲自送到内务府的陶作处和碳作处。
    放映机过几天就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候估计需要用橡皮泥捏制造一些场景。而且,橡皮泥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玩具。
    把照相机的制作方法和构造图也写好画好,吩咐魏忠小管事交给玩具处的第一个院子后,少年太子终于把他今天上午要做的事儿都给忙乎好。
    抬头看了看小鸭子自鸣钟,发现已经是十一点多了,马上就要到午休时间,可是胤礽却感觉自己还是兴致勃勃,没有画的尽兴。
    静默片刻后,他就提起自己大狼毫、小狼毫、小羊毫等等,把上次他们一家人去西山游玩的时候,大家伙儿在太皇太后、皇太后面前乐得“哎吆哎吆”捧腹大笑的画面也画了出来。
    最后又铺开一张大大的宣纸,笔势大开大合的挥洒泼墨。
    康熙皇帝今儿早朝结束后,又去召开了一场经筵讲学,感觉有点儿累的他就想着赶紧回乾清宫休息一会儿。可还没等他跨进乾清宫,就被一直候着他的,等着和他汇报大事的海拉逊扔了一个惊天大雷。
    呆愣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后强自装作镇定的康熙皇帝,嘱咐一声海拉逊安排太子的吩咐,尽快把这个不可言说的“小翅膀”研制出来后,就神思恍惚的来到了乾清宫。
    刚刚进西偏殿,又有小太监上前来禀告他,太子殿下正在御书房里头作画。康熙皇帝嘴角抽搐,宝贝儿子这个“婚假”过得真够自在的。
    天知道,这个婚假是个什么东东?自古以来,大婚的新人哪对儿不是只有三天的休息?就这三天还要忙着拜舅姑,祭祖回门等等。
    他自己当年大婚的时候,可是忙的昏头转向,连一刻钟的休息都没有。大婚后就是读书学习,参与国事,脑袋里的那根弦时刻崩的紧紧的。
    在心里头感慨着,自己真是世上最好的皇阿玛的康熙皇帝,悄无声息的迈步进来御书房,凑到儿子的后头,伸着头瞧儿子端着小俊脸,聚精会神的作画。
    哪知道他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和胤礽一样融入到画的意境当中。
    这是一副特别鲜活大气,非常喜庆生动的人物场景画。
    被一根大红丝绸缎带栓在一起的太子和太子妃,穿着大红的新人礼服,正对着端坐高堂的他鞠躬行拜礼。眉飞色舞,穿着朝服的阿哥们围在他们的四周,一个个都笑的欢喜无比,小眼神里面满满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祝福。
    高声唱喝的礼仪官;滚袍蟒服、抚掌大笑的宗室皇戚;紫服红袍、红光满面的王公贵族们,都对着那对小人儿真诚热切的笑着,铺天盖地的喜气都好像溢出宣纸,把看画的人拉进那个欢天喜地,兴高采烈的和平喜乐世界。
    整幅画的场景布局浑然天成,疏阔天然之中透着规律严谨,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真实而又虚幻的呈现在画中。虚与实的结合是如此的自然和谐、如梦似幻。
    笔法朴实纯真,线条走势流畅连贯,动中有静,喧闹中有温馨,点点面面都跳跃着一种诗意浪漫的动感,美的让人心神陶醉,久久回味。
    鲜活的颜色运用,柔和的光线表达,各种光影的魅丽变化,无不诉说着那份直直暖入人心的融融暖意,就好像儿子画的那些神奇的童话画一样,满满的充斥着只有基督教的天国里面才有的纯净慈爱。
    对基督教深有研究的康熙皇帝,当然知道儿子对于基督教教义的理解非常的泛泛,甚至因为教廷在西方的腐朽统治,对基督教存有一定的偏见。
    可是此刻,一心想要弄思想启蒙,批判神学的宝贝儿子,居然无意识的画出来了这么一副神圣美好的画。
    《圣经》中说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耶稣会再来。神将会除去旧天地,创造新天新地,为虔诚的信徒创造不朽的灵性身体,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而天国就是圣徒灵魂现在所在之处。信徒们的灵体将在天堂里永远与神同在。
    可以听见美妙的音乐,随时随地都有乐声,但不见乐器。可以随时见到自己想见到的人、山水、鸟、兽、花草等世间万灵。圣父,圣子,圣灵坐在天堂至尊,至荣,至圣的宝座上,接受千万天使和灵体的敬拜,赞美和颂扬。
    一切都是那么的干净美好,光明圣洁。没有战争,没有黑夜,没有眼泪和疼痛,也没有丑恶污浊,满满的都是喜乐和爱。凡心所想的都得到满足,并且有想不到的满足。在那里你永远都感觉不到缺乏什么,所有天上人间的最好都在那里。
    那是天下所有信徒们汲汲以求的美好家园,是他们毕生的渴望和期盼,九天的至高之处,超越宇宙的存在。
    康熙皇帝知道,哪怕人类造出来了飞天登月的飞机,凡人也还是凡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要经历各种厮杀搏斗才能生存,就要不断的品尝人生的八苦和五味。
    他也明白儿子不是天真无知的以为,凡人可以过上向往中的天国生活。儿子或许只是想尽力的让人们的生活更好一点儿,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更多一点儿,今儿的学习比昨天更深入一点儿。凡是都努力的做到更好一点儿。
    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康熙皇帝悄悄儿的出了御书房,慢慢踱着步来到南书房。
    南书房今儿当值的官员恰巧有陈延敬大人,想到儿子说的大清一代“完人良相”,康熙皇帝就把陈延敬大人唤了进去。
    沉默了好一会儿,康熙皇帝才堪堪开口,“爱卿对太子出阁讲学,解说四书五经的内容,有什么看法?”
    未来的“完人良相”陈大人,此时还没有修炼到后世评价的“等、稳、忍、狠、隐”官场五字口诀。相反,因为这些年康熙皇帝和胤礽的大力改革,他的官场生涯可谓是小有波折,顺风顺水。
    精明强干的陈大人立刻就领悟到,康熙皇帝想听的是他心里头的大实话,不是外面那些夸夸其谈的锦绣之词,瞅着康熙皇帝脸上的沉重之色,更是让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推脱敷衍的心思。
    心里尚存有一抹赤诚耿直的陈大人,谨慎小心的思索了好久,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理智,极其艰难的吐出来一句话,“回皇上,微臣大胆猜测,太子殿下他,估计会不大喜欢。”
    康熙皇帝瞧着他那副随时准备身赴刑场的模样,乐了出来,追问道:“何以如此说?”
    瞧见皇上神色放松开来,陈大人在心里长呼出一口气,慢声说道:“回皇上,昔日曹孟德有诗写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此表达空蒙浑融,轮廓无边的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以及自己的抱负志向。”
    “微臣刚刚想到这句话,却又觉得,以这句话形容太子殿下,也只能形容其中的一个部分。民间老百姓都说太子殿下是天上金童下凡,微臣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该形容,太子殿下这般波澜壮阔的神仙人物。”
    反正太子殿下他和普通人不一样,他肯定不会喜欢把自己拘束在四书五经里面。他们这些老头子虽然不大懂太子殿下的想法儿,可也不舍得这么委屈自己的小太子不是?
    两三天一次的,一次就是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只讲说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以太子殿下的为人性情,他可以完美的坚持下来,但是他肯定会觉得郁闷。
    虽然他大婚了,可他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活波好动的孩子,就算将来太子殿下长大成人,他估计也坐不住。因为他的胸怀太大,太广,就好像是茫茫无边的大海,自由吐纳日月星辰,包容世间万物万象。
    单单的九本儒家经书,不可能满足太子殿下的求知欲,让他穷其一生去钻研。
    康熙皇帝听懂了陈大人的意思,笑了笑,波澜壮阔这个词儿,用的倒是不错。也罢,反正他还年轻,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眼下不要宝贝儿子太过委屈才是正理。“既如此,陈爱卿拟旨。”
    陈延敬大人一边起草诏书,一边抑制不住的心潮澎湃。
    这份影响深远的经筵改革旨意昭告天下以后,在官场,尤其是大清文坛引起的轰动简直是惊天动地。尤其对于大清的汉家文人而言,这简直天音下凡人间,普度众生。
    取消展书官,可以安坐讲学,可以抛开四书五经,讲道家,墨家,法家甚至是当世三大家的学说。
    第152章 飞机
    如此轰动古今中外的一件大事儿,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 在一个稀松平常的中午,在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时候,在胤礽几乎都要放弃这个打算,要转去想其他方式的情况下,发生了。
    那天, 几个正式进学的阿哥们都着急赶去纳兰家找容若大人, 他们当天的晚膳就在大阿哥的带领下, 由容若大人的母亲, 出身济王府的多罗格格亲自打点。
    而画的兴起,忘乎所以的胤礽在把那副拜堂的大画儿完成以后,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 还有半个小时就是晚膳时间, 他也顾不上收拾他的画儿,赶紧到暖阁去眯一会儿。
    等到他短短的一觉醒来,快速的梳洗完毕, 从暖阁里头一出来,就看到康熙皇帝和太子妃正带着几个没剃头的小弟弟们,对着他的那两幅画儿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小家伙们并没有康熙皇帝或者太子妃看到这副画的时候的震惊和感慨,在他们天真单纯的内心, 从他们出生到现在受到的各种精心的呵护照顾, 都让他们没有丝毫怀疑的认为,他们的皇宫,他们的家, 就是这么其乐融融,喜乐美好。
    太子二哥画出来的场景和气氛,就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家的样子。
    “三姐姐和五姐姐那天都穿的一样的红色衣裳,梳的一样的发型,还都是低着头。”天性喜欢画画儿,习惯观察入微的小六阿哥仔细瞅了半天,终于辨认出来哪个是三格格,哪个是五格格。
    “六哥和胤祐,还有八弟也穿着一样的衣裳,一样的发型。”小七阿哥出声反驳,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阿玛以及太子二哥,男孩子都穿男孩子的衣裳,女孩子都穿女孩子的衣裳,不是很正常嘛?
    “胤祀知道,我们的高矮不一样,都是抬着头。但是三姐姐和五姐姐差不多高,还看不到脸。”小八阿哥机灵的说出自己的观察,发现胤礽走了过来后,就迅速挪到胤礽的跟前,小胖手抓着他的衣襟,仰起头眼巴巴的望着他。
    “太子二哥,我们什么时候还去西山,胤祀跟着四哥抓鱼做鱼汤。”
    “太子二哥,胤祚也喜欢西山,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胤祚画一幅秋天的西山。”
    “太子二哥,胤祐也抓鱼。”
    弟弟们一脸欢快的围着他,一人一句奶声奶气的童言童语,让胤礽眉眼放松,开怀一乐,也让一旁的康熙皇帝和太子妃哭笑不得。
    少年太子低头,瞅着三双黑葡萄一样,期盼的看着他的大眼睛,伸出右手挨个摸摸弟弟们的小脑袋,微微笑了笑,答应道:“这几天比较忙,等九月中或者九月底,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看秋天的西山。”
    “好哦,太子二哥最好了。”
    听到太子二哥答应下来,小家伙们齐声欢呼,康熙皇帝却是咳嗦出声,身为皇室人员,一大家子出一次门是那么容易的吗?儿子简单的一句话,其他人尤其是他这个皇阿玛又要忙翻天。
    关键是这些小家伙们都还没剃头,无时无刻不需要人盯着。
    偏偏他们又不喜欢乳母嬷嬷们,天天就想跟在哥哥们的屁股后头转悠。
    幸好太子脾气好,数十年如一日的想着法儿,挤出来时间陪着所有的家人。不光是对大阿哥和三阿哥没有任何隔阂,还亲自领着四阿哥和五阿哥长大进学。
    他还把四阿哥和五阿哥也教育的特别知道兄友弟恭,一有空就领着弟弟们玩闹,或者做识字启蒙。
    就连在宫外头长大,又因为在外头学院进学,和家里人不大亲近的大阿哥和三阿哥这小哥俩,也受到太子的影响,只要在宫里头遇到这些小家伙,每次都是耐心十足的应付他们各种天真可笑的行为。
    不过,孩子们这么娇气,也都是太子惯出来的。他们那一辈儿兄弟们小的时候,哪有这个备受关爱的待遇?
    大家都是在奶嬷嬷们和宫女太监的教养下长大,连亲额娘都好几天见不到一次面,见到了也是被好多双眼睛盯着,不能说一句知心话,更何况是这些属于竞争关系的兄弟们。
    其实康熙皇帝有时候也挺迷茫纠结,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于这些小阿哥们,究竟是哪种教育方式更为合适。
    是和老祖宗们那样,以优胜劣汰的方式教养孩子,打小儿就养着他们独立自主,和亲妈亲兄弟都脱离开来的情况好?还是现在这样一大家子,和普通老百姓家里一样亲亲热热的打打闹闹更好?
    就好像他不知道,选定国家继承人的时候,就该按照满清的规矩立能,还是该按照汉人的礼制立嫡长一样。
    承天之幸的是,他在为了局势立嫡失败以后,老天又赐给了他一个这么贤能的儿子。嫡子的身份,过人的才能和胸襟,让各位阿哥们心服口服的为人性情。
    这,就是最好。
    一家六口人在丝竹声中静悄悄的用完了晚膳,康熙皇帝又多吃了小半碗饭,小阿哥们用完了他们的蛋羹,太子妃喝完了太医院专门给她开的药膳,胤礽也喝完了孙老御医特意给他调配的药膳。
    之所以胤礽又要开始喝药膳,当然是因为,太子妃在发现太子殿下开始变声以后,去找了孙老御医。
    孙老御医考虑太子殿下平时就比其他人耗费的能量多,现在变声了,估计很快就会长出来小胡须,于是就在写了一份男孩子成长期的注意事项后,又琢磨了一份药膳出来,给进入发育高峰期的太子殿下补充营养。
    他老人家真的期待,太子殿下可以突破当前皇室男儿的最高身高,长到五尺半以上。
    饭后,大家在御花园说说笑笑了一会儿,胤礽就去了玩具处,四个院子挨个逛了一圈儿,最后他就一直呆在第四个院子里头,哪里缺人去哪里伸手,哪里有问题去哪里开口,有问必答,有事就做。
    因为,第四个院子里所有的匠人们商讨了三天后,也就是在今天下午,终于做出了决定,是时候给“华夏一号”进行它的第一次试飞了。
    为了让太子殿下能够心无旁骛的跟进第一次试飞过程,黄履庄他们把试飞的时间定在胤礽的出阁讲学后面,也就是九月一号以后,具体时间看天气情况而定。
    胤礽只要一想到原本历史上的那些航空界先驱们,驾驶自己制造的飞行器坠毁身亡的事故,就难免有些紧张不安。
    尽管他们已经努力的改进“华夏一号”的引擎,让它比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更轻,提供的动力更大;也极力的改进了机翼的材质和形状,让它具有了“飞行者3号”的实用效能,可他还是觉得压力很大。
    婚假剩下的这几天,胤礽除了睡觉和用膳,从早到晚都是呆在玩具处的第四个院子里坐镇。没有人找他帮忙的时候,就自个儿捧着学徒们认真整理出来的,“华夏一号”的各种数据和猜想运算,反复的琢磨。
    晚上回到毓庆宫,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些数据;在书房里头忙到九点,进了寝殿沐浴梳洗,喝了一小杯葡萄酒后以后,就是呼呼大睡。导致太子妃想要和他说说,那道惊动了天下文人的经筵改革诏书的事儿,也一直找不到机会。
    康熙皇帝心里明白太子心里头对于飞机试飞存在的圪塔,他不想看到有人因此伤亡,尽管这些试飞人员都是自愿参加。他看到宝贝儿子忙成这个样子,也没就没问他出阁讲学准备如何的事儿。
    反正按照儿子的学识经历,他就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闭着眼睛也能把那帮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子们给镇压住了。
    可他哪能想到,谁都以为太子知道了,就都没人和太子提出阁讲学内容更改的事儿,更没人和胤礽提到,那天还会有留洋归来的学子们参加。
    索额图大人倒是想要和胤礽见个面,问问他的准备情况,再和他讨个主意,赫舍里家该如何应对皇上这个突如其来的经筵改革,奈何他压根儿就见不到胤礽的面儿。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直到胤礽在众人的跪拜中,做到了文华殿的正殿中央,看到他面前书案上的《道德经》、《大清律》、以及武英殿新出的《大清蒸汽机》等等书籍,才好像有了一点儿认知。
    他每天都会看朝廷印发的邸报,当然也知道皇阿玛终于要改革经筵内容的事儿。心里头为康熙皇帝能够跨出来这一步的同时,也为大清国的老百姓可以自由的进行资本主义思想萌芽,也就是思想启蒙这个事儿激动。
    更因为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后,又开始焕发学术上的青春活力而兴奋不已。华夏大地智慧之光的小火苗,必将永不熄灭。
    奈何不管他怎么开心高兴,对于他来说,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华夏一号”的第一次试飞。满脑袋都是各项数据的少年太子,根本就没有因为经筵的内容改革,朝自己的出阁讲学上面延伸思考。
    也所以他此刻的情况是,看着书案上摆的满满当当的各学科典籍,各家思想著作,两旁正襟危坐,对着他含笑鼓励的官员们,还有正对面对着跪着的年轻陌生的学子们,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选那本书开始好。
    眨了一下眼睛,胤礽想到他以前想到的记者招待会或者茶话会的模式,福至心灵,灵机一动,随即就有了主意,“今儿是孤第一次召开出阁讲学,孤没想到人数会有如此之多。”
    “孤很高兴大家的积极参与,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那咱们今儿就不按照以往的规矩。大家伙儿都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把各自做学问的时候遇到的那些,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的问题,都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