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4节

      “啥?童生试?”
    再见到温氏时,温氏面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美滋滋的跟朱家所有人宣布了这件大喜事。她的意思是,村学里那么多孩子,被杨秀才建议去考童生试的,唯独只有她家猪毛一个。就连经常跟猪毛抢第一的灶台,都不在此列。
    这说明了什么?
    不正是说明猪毛的学问做得比灶台要好吗?
    都可以去考童生试了呢!
    老朱家到底已经出过一个读书人了,虽说那个读书人略笨了些,但该走的流程还是都走完了的。
    想当年,朱六郎也是去考过童生试的人,可惜最终还是名落孙山。整个考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只有全部通过者,才能被成为秀才。
    六郎在府试上头就卡住了,卡了好几年,最后还是朱母主动叫他回家的。本以为回家后就能愉快的挑粪种地,却偏偏又被逼着学了账房。好不容易丢掉了账房先生的职位,眼下又被抓了壮丁,继续记录、修文。哪怕宁氏已经不怎么逼他了,他的日子还是过得无比心酸。
    而杨铁蛋……杨秀才关于童生试的经历也不美好,他是没朱六郎那般惨烈,然而在最后的院试上,却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栽了跟头。虽说最终还是通过了,如愿以偿的考取了秀才,可惜的是,光秀才没太大意义,他是没可能考取一等秀才的,连官衙门给的补贴都没有,只得这么个名头,最多也就是开馆收徒罢了。
    眼下,却是轮到猪毛了。
    送走了满脸喜悦的温氏后,除了六郎以外的朱家人都将谴责的目光落在了朱母身上。
    朱母:…………
    “我咋了?我大孙子多聪明一孩子呢!眼下年纪也够了,咋就不能去考童生试了?我问过杨铁蛋的,他也跟我说了,整个村学要说学的最好的还是猪毛,灶台那学问不扎实,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我猜啊,灶台考好的时候,应该是他娘拿好吃的吊在他跟前了。自打年后宁氏忙起来以后,灶台立马就不爱学了。”
    道理是有的。
    要知道,哪怕灶台偶尔一次两次的比猪毛考得好,可猪毛就算考差了,那也是全村学第二名。确切的说,这不赖猪毛的,猪毛的成绩相当的稳定,几乎毫无波澜起伏。反而灶台,要么极好要么极差,毕竟就这岁数,教的内容几乎都是新的,认真听讲仔细复习了,成绩自然是好,稍微有几天浪里个浪,不就差了?
    朱母将杨秀才的话同家里人说了一遍,随后强调道:“谁家供个读书人都不容易,就算没指望他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考个秀才总是好事儿吧?以后就算不种地,也能有口饭吃。”
    六郎猛点头,几乎是朱母说一句话,他就狠狠的点一下头。
    “对对,娘您说的对,说的真是太好了!读书是为了啥?还不是考功名?猪毛那么聪明一孩子,他一准能考得比我当年要好!”
    尽管六郎对朱母鼎力支持,然而朱母并没有给他好脸色:“跟你比?他为啥要这么想不开呢?”
    六郎不说话了,他低下头默默的扒饭吃,不过片刻后他还是忍不住又问:“反正一个也是考,两个也是考,为啥不让灶台一起去了?娘啊,你想想,只要灶台出息了,二嫂以后要折腾人……”
    这才是他的目的啊!!
    一瞬间,全家人那充满了谴责的目光就尽数落到了六郎身上,仿佛在说,你怎么能这般坑你侄儿?
    六郎欲哭无泪。
    那为啥他二嫂可以坑他这个小叔子,他就不能坑亲侄儿了?
    真不讲理!!
    ……
    就在朱六郎感到生无可恋的同时,有一个人比他更加得绝望。
    王香椿哭得几乎肝肠寸断,一副打算就此哭死过去的模样。
    坐在她面前的王大嫂也跟着红了眼圈,满脸的不忍心,犹豫了半晌后,才叹着气劝解道:“你也看开些,我看刘神仙帮你算的命格也挺好的。儿女双全,日子过得也不差,还说你是先苦后甜的命,那不就说明你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放心吧,以后全是好日子了。”
    这话显然并不能安慰王香椿,尤其她以前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
    在整个秀水村里,王家的确是属于比较穷困落魄的人家。然而,得益于连年来的风调雨顺,王家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反正就单纯的吃饱穿暖来说,决计不成问题。至于别的,在当时未出阁的王香椿眼里,最多也就是肉和新衣裳吧。
    以前的王香椿没见过世面啊!
    她们姐俩都是几乎足不出户的人,要说王香芹偶尔还会出个门,那也是去地头上给她爹娘她哥送个饭递个水啥的。可王香椿是真的不爱出去,她懒,最大的爱好就是躺在屋里睡觉,要是在前面加个前缀词的话,那就是吃得饱饱的再上床睡觉觉。
    这样的生活习惯之所以没造成肥胖,全部得益于王家极少吃荤腥,且一年有三百天吃的是粗粮,偶尔一顿荤的,也就是炖个蛋啥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石门镇孙家找了媒人上王家向王香芹提亲时,王香椿第一次听说外头的好日子居然是这样的。
    媒人说,孙家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家有良田百亩,全都赁出去让佃农种,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哪怕卖了一半,也能堆满十间屋。在镇上还有好几间铺子,不单自家做生意,也赁出去收租,年年都能赚几百两银子。还说孙家一天三顿白米饭管够,每天都能吃上肉,什么鸡肉猪肉羊肉轮着来,还每年按四季做新衣裳,做事的有仆妇,当少奶奶的还能有专门的小丫鬟伺候着……
    这些个话,要是放在眼下,王香椿早已不在乎了。可在当时的她看来,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所以,她一个没忍住,在姐姐出嫁那一日,下了黑手。
    “报应啊!这是报应啊!!”王香椿边哭边拍腿,眼泪鼻涕一起往下落,看着极为惨烈。
    好在,此时的屋里并没有丫鬟在,她大嫂本来就是乡下出身,平常俩儿子比王香椿脏多了,倒是不至于嫌弃她,还一个劲儿的安慰她。
    “这咋能说是报应呢?真要是报应,还不知道多少个人抢你这个报应呢!”
    “就是报应!要不是当初我一棍子打晕了我姐,眼下我就该嫁给朱四郎!就老朱家那臭脾气,我一说看不上他们家了,再把当年的聘礼翻倍退给他们,他们还不早早的把我给打发了?他们可没孙家那般不要脸!”
    王大嫂想了想,觉得这话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其实吧,也不单单是老朱家,一般人都是有脾气的。别的小毛病无所谓,人无完人嘛。可要是当儿媳的都自请下堂了,谁还会留你?真的连脸面都不要了吗?事实上,当年老朱家之所以闹着要王香芹替嫁,也是因为王香芹本人是选择沉默的,要是她寻死腻活的就是不嫁,老朱家就该让王家将聘礼都吐出来,一文钱都不能少,甚至还会要求赔偿。
    可孙家……
    “咋有这样的人家啊?我都说了,我配不上她儿子,我求着她给我一纸休书,可人家愣是不答应,死活不松口,还变着法子夸我……谁稀罕你夸了?我就想被休,我就想跟着你们走,我连大爷爷都没见过呢,还有堂叔他们。”
    王大嫂再度叹息一声,这要是没有刘神仙的批命,她兴许还会再帮着出出主意,唆使王香椿闹腾。然而,刘神仙都那么说了,她深以为王香椿还是趁早认命吧。真要是闹得太难看,完了又不能被休,那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真以为有个举人堂叔就万无一失了?可举人堂叔人在邻县啊!
    好说歹说了一番,王香椿总算没再哭得那般歇斯底里了,她抽了抽鼻子,问:“你们啥时候走?到时候能再来瞧瞧我吗?还有,等你们回头安置好了,能给我来封信吗?”
    “成,成,都成!”
    看她哭得那么惨,王大嫂自然是一叠声的全都答应下来。
    主要吧,这要是搁在穷人家,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送封信都是耗时耗力又耗钱的事情。可对于有钱人来说,托人写封信也就几文钱,送过来的跑腿费也就几十文,要是能叫王香椿安心的话,倒也合算。
    忽的,王大嫂想起一个事儿:“咱们家大概是秋收以后走的,不过回头真的还得再回来一趟。你想啊,咱们爷奶的坟还在秀水村呢,迁坟麻烦得很,要找人算日子,还得在那头选好地方,估摸着……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再回来一趟是肯定的。”
    “那你们要是再回来了,记得来镇上看我!”
    “会的会的,去秀水村肯定要路过石门镇的啊!”
    得了这么个消息,王香椿总算是有了些许安慰。再一个,她虽然不像宁氏和王大嫂那般信任刘神仙,可因为在镇上也没少听这些几乎神化了的传言,以及王大嫂好几次给她洗脑,慢慢的,她也开始相信了。
    既然命中注定她只能嫁这么一回,那就这样吧。
    打从这天起,孙家倒是平静了下来。
    孙家太太欢喜得很,尤其听王香椿说,她娘家大嫂帮她去找那个神乎其神的刘神仙算过命,她命里儿女双全时,就愈发的喜得合不拢嘴。
    王香椿的内心是崩溃的,可兴许这就是破而后立吧,在深深的绝望后,她逐渐麻木了起来。只这般,她每天不论做什么嘴里都泛着苦,曾经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就在跟前,她却一点儿也不快乐,就跟行尸走肉一般,按部就班的过着日子。
    第103章
    过日子嘛,本来就讲究一个知足常乐。
    但凡知足了, 哪怕日子过得再辛苦, 总归能从中找到乐趣的。可要是不停的跟被人比较, 不看比自己过得差的,非要跟那些好的比,那这日子还咋过呢?这世上肯定有人比自己过得好的。
    王香椿就是陷入了这种情绪中, 哪怕在这之后,全家都将她当祖奶奶似的供起来了, 她自己还是觉得仿佛泡在黄连水里一般苦。就连她娘家大嫂都飞黄腾达了, 愣是从一个家徒四壁的农家女变成了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偏只她一人被留下来了。
    太苦了。
    这日子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同样觉得日子难捱的还有一人, 那就是最近生意不顺的宁氏。
    宁氏跟王香椿的情况还不同, 反正王香椿眼下算是认命了, 人还能跟天斗?命中注定的事情, 再挣扎也没用了。可宁氏不能啊!莫说刘神仙只是说她最近这段时日买卖不顺,哪怕真说她命中无财, 她还是会死命挣扎的。
    其实, 温氏说的一点儿也不错, 宁氏之所以这般信任刘神仙, 全是因为刘神仙说的话都是她爱听的。
    这个时候,离宁氏断定王香芹是猪精奶奶已经过去好几日了。这段日子里, 宁氏是能躲就躲, 实在要是躲不过去了, 她也是一副低头默哀状, 打死不跟王香芹对视,一逮着机会撒腿就跑,喊都喊不回来。
    最开始,王香芹也好,朱母也罢,都不是很信温氏的话,毕竟早先宁氏可是把王香芹当祖宗来供奉的。结果时间一长,宁氏还是这般表现,王香芹和朱母就忍不住心里犯起了嘀咕。
    王香芹还好,她只是觉得懵,不明白宁氏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尤其宁氏早几天就将前段时间做买卖该分的红利尽数给了她,以王香芹对宁氏的了解来看,既然宁氏还愿意分钱给她,就代表……没啥?
    可朱母不那么认为,她倒不至于全信了温氏的话,可谁让宁氏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是太古怪了,她只道:“好些年前,我听我奶提过一嘴,说有些人啊,一旦怀了娃儿,就会性子大变。你说你二嫂会不会是这个情况?”
    产后抑郁症?
    那也不对啊,宁氏这才刚怀上没多久吧?具体多大月份了,王香芹还真不清楚,可还没显怀总是事实。她思来想去,抑郁症看着不像,躁郁症倒是挺像的。
    “随她去吧,兴许就跟娘您说的那样,等她生下娃儿就好了?”
    朱母点头:“是这个理。对了,横竖她眼下闲着也是闲着,我回头让她把前阵子那个养猪啥啥的,赶紧收拾收拾给人家县太爷送去。再这么耽搁下去,就快秋收了。”
    这点王香芹完全没有意见,也因此当天傍晚,朱母就将这个事儿跟宁氏说了。
    宁氏满脸的苦相。
    让她帮着口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哪怕怀孕也不耽搁她逼逼。可要知道,早先她负责这档子事情时,每次都是她去朱家老屋找六郎的。一想到朱家老屋里住着一个猪精奶奶,宁氏就忍不住心口发颤,小腿肚都开始打哆嗦了。
    “咋的?难不成你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朱母纳闷了,因为宁氏并不是那种会偷懒的人,非要说宁氏的缺点,也就是超级爱钱,以及贪嘴好吃,跟懒散是半点儿扯不上关系的。
    宁氏想啊想,她眼下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不想跟王香芹近距离接触。
    假如可以选择的话,她非常希望跟王香芹彻底划清界限。然而,这点注定是不可能的,她既怕跟猪精奶奶碰面说话,可更怕的还是被猪精奶奶发现她知道了真相……
    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宁氏一脸紧张的跟朱母商量道:“我跟我娘家要了几只下蛋鸡来,先养着回头坐月子了还能杀鸡吃。所以这不是……”
    “直说!”朱母以为她是不愿意接这档子差事,顿时没了好气。
    宁氏却道:“我就是想让六郎来我这儿,毕竟我这还怀着身子呢,进进出出的也不方便。再说了,笔墨纸砚这类东西,我这儿也有的是,这个钱我出了!”
    朱母一脸的诧异。
    就在刚才,朱母还以为她是找借口推脱,哪知她话锋一转,非但应承了此事,还愿意承担所有的笔墨费用。至于让六郎多走几步路,朱母才不在乎呢,要是这点路程都要计较,那让一个孕妇来来回回的走,岂不是更说不过去?
    当下,朱母一口答应了下来,说让六郎第二天一早就过来。
    婆媳俩商量妥当后,就此分开了。俩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另外一个当事人的感受。
    于是,次日一早,当六郎吃过早饭,正高高兴兴的准备去猪舍那头铲屎挑粪时,朱母唤住了他,并将这个惊天噩耗告诉了他。
    六郎懵了。
    从宁氏去石门镇开小饭馆以来,六郎的生活就回到了从前。确切的说,他也不是完全不管出书那个事儿了,事情他还是在做的,只不过是每天抽出半个时辰,将之前未完成的内容一点一点的修改誊抄。
    读书写字是很苦,可要是每天只做那么一会儿工夫,也不是那么苦了。尤其自打宁氏不折腾他以后,他就跟王香芹毛遂自荐,成了猪舍那头第一勤快的挑粪工,每天快乐的时间远比吃苦的时间多。六郎感觉,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人生还是有盼头的。
    谁知……
    这他娘的还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好景不长。
    确实不长,六郎就感觉,自己的好日子才过了没多久,噩梦再度降临。
    他还想抢救一下,结结巴巴的对朱母分辨道:“我要挑、挑粪的!四嫂那头,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