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9节

      第287章 你自己做主
    韵之终于敢对姐姐说实话,并不是非闵延仕不嫁,而是若有机缘,她不愿轻易错过。
    当初爹娘为了将她嫁四皇子为妾,费尽心机算计的那些事,对闵王妃不敬的一桩桩,此刻讲来,直叫她在长姐面前羞愧得无地自容。
    “姐姐,奶奶担心的事,您和三哥哥担心的事我都懂,甚至对扶意说,将来我若回头,要她一定收留我。”韵之敞开心扉,“我就想为自己做一次主,得知爹娘的野心后,这些年一直在彷徨不安中,怕自己哪一天就要以死相逼来抗婚。终于摆脱了那样的日子,还等到我心仪之人来提亲,哪怕他只是奉父母之命,哪怕他根本不喜欢我,可我喜欢他呀。姐姐,我想对他好,至少往后的日子里,我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人生百年,儿女情长绝不是一切,涵之本有一大车的道理可以对妹妹讲,但她忍耐下了。
    这五年,如噩梦一场,纵然记忆的缺损减少了她的痛苦,纵然她还年轻,可白白耗费的青春,未能临世的孩子,永远也补不回来。
    即便是她,也未能在五年前逃脱爹娘的掌控与束缚,未能守护自己的孩子,命不由己。
    就算是眼下,涵之也不敢说,她能自行决定往后的人生。
    这世道之下的女子,不论贫穷卑微,还是富贵显达,终究都是一样的可怜,只是太多太多的人,从未见过光明,便不知自己身在黑暗。
    “你自己做主吧。”涵之松口了,温柔地擦去妹妹的泪水,“将来若要回头,扶意顾不上你的话,就来找姐姐,这天下,处处有你容身之处,我家妹妹,只管勇敢地往前走。”
    “姐姐……”韵之一下哭出了声,宛若小时候受了委屈找大姐告状,她更恨自己这五年来像个傻子,以为姐姐真的只是避居不见人,而不知她是被大伯母软禁束缚。
    “要不是扶意来,姐姐怎么办。”韵之哭着说,“姐姐好可怜,大伯母太狠心。”
    涵之拍哄着她:“没事了,这么大姑娘了,还哭。”
    与此同时,扶意回到内院,遇上兴华堂来人向大小姐问候,王妈妈带着曾经奶过大小姐的乳母一道来,带着各色点心瓜果,说是姑娘从前最爱吃的。
    扶意吩咐她们:“大小姐和三姑娘正说话,一时半刻不过来,你们先放下,我会把话带到。”
    王妈妈边上的妇人,福了福说:“请少夫人安,小的是大小姐的奶母,如今已不在府里当差,听说大小姐回来了,特地来拜见。”
    扶意笑问:“妈妈如今在何处当差?”
    那妇人应道:“大夫人仁厚,派小的在京郊庄头看管祠堂香火,最是清闲的。”
    王妈妈忙啧嘴,皱眉瞪着那女人,乳母赶紧捂住了嘴。
    家里对外的说法,就是将大小姐从京郊庄头接回来的,祝家家业再大,也不能围着京城一圈全是自家的地界。
    虽说庄园山头是好有几处,这话终究是露了马脚,在扶意跟前没什么,若叫外人听去,便可做文章。
    扶意也没有点穿,只道:“二位先回去吧,我会向大姐姐转达。”
    王妈妈是顶着大夫人的压力来的,也是豁出去了,问道:“恕奴婢冒昧,少夫人因何事,劳烦大小姐去清秋阁动家法,大小姐的身子骨,已经能走那么远了?”
    “说来惭愧,待我之后向母亲解释。”扶意道,“怪我年少不经事,镇不住下人,大姐姐看不下去,才替我出面。王妈妈得闲,还请多来清秋阁坐坐,替我管束管束他们才好。”
    王家的皮笑肉不笑,命小丫头将瓜果糕点放下,这一趟是又白来了。
    扶意客气地将她们送到门外,隔着老远,见王妈妈暴躁地排揎乳母,吓得那女人一路点头哈腰地赔罪。
    有小丫鬟从老太太屋里出来,找到门前说:“少夫人,老太太念叨您呢。”
    “这就来。”扶意转身,见最后一缕夕阳,渐渐从天际散去。
    黑夜徐徐降临,转眼又是一天,这个时辰,镕哥哥和太子该走了一半的路,停马下车,休息一夜后继续上路。
    扶意在祖母跟前说:“镕哥哥必然为了守护太子安危,彻夜值岗,他总是夜里不睡觉。”
    老太太说:“如今我念叨他已经不管事,往后你来念叨,天天念日日念,他若恼你,奶奶替你教训他,若是叫你念好了,叫他知道这家国天下不只他一人,收敛那股子拼劲憨劲,就是你的功劳。”
    扶意有了底气:“您给撑腰,这事儿就抱在我身上。”
    传晚饭时,韵之才搀扶着涵之走回来,姑娘的双眼哭成了核桃,可就这样了,还不忘欺负扶意,恼她出卖自己。
    被涵之责备没大没小,韵之不敢顶嘴,脑筋一转,想着不能自己一个人被坑,笑眯眯地对大姐姐说:“平理一直想见姐姐,派人传他过来可好?”
    老太太对扶意笑道:“家里这两只猴子,只有你大姐姐管得住,平理和韵之,都怕你姐姐。”
    涵之嗔道:“还不是奶奶宠坏的?”
    韵之说:“姐姐要是能早些回来就好了,把祝平瑞看住,不叫他跑了。”
    扶意拽了拽她的衣袖,轻声提醒:“你又连名带姓的。”
    刚好芮嬷嬷来,岔开了话题,身后还带着小丫鬟捧了食盒,嬷嬷对涵之说:“大小姐,都准备好了。”
    涵之道:“嬷嬷替我走一趟,就说我问候母亲,我大病初愈,不宜伤心落泪,见了娘亲恐难以自制,于身体无益,请母亲原谅,再容我将养数日。”
    芮嬷嬷记下,带着下人离去,扶意见状欲言又止,考虑良久后,终于开口:“姐姐,明日起,让我代替您向母亲请安可好?”
    韵之小声嘀咕:“你还是躲远一些的好。”
    可是涵之答应了:“这样也好,不必总劳烦嬷嬷来回,你原本就每天要去请安。”
    用罢晚饭,韵之送扶意回清秋阁,路上埋怨她多事,为何不仗着大姐姐,远离大夫人,还自己找上门去。
    可扶意要跟着大姐接学本事,光学不练不管用,她想着,不如在与公公婆婆的摩擦和冲突中,找到自己的弱处与不足,反正那俩人也不能吃了她,她不怕。
    到了清秋阁门外,韵之抬头望天,见月朗星稀,不由得心情舒畅,对扶意说:“方才在奶奶跟前不好提起,姐姐她答应我了,让我自己做主。”
    扶意欣喜不已:“当真?”
    韵之道:“现在,就剩下向奶奶恳求,我一直也没敢开口。不过有了对应姐姐的经验,我知道,我该说实话,哪怕让她们失望和担心,说了实话,奶奶才能明白我心里想什么。”
    扶意说:“你三哥哥那儿,包在我身上,大哥反正也不能忤逆二叔,就不必担心了。”
    韵之笑道:“你也学坏了,不把大哥放在眼里,我还是要好好向他解释的,我不愿哥哥替我担心。”
    扶意说:“那就等三哥哥回来,你也好好与他说。”
    韵之点头,拉着扶意一道看星空,笑道:“这会子,祝镕一定正望天想你,怕你被大姐姐收拾。”
    然而同一片夜色下,并非处处可见光明,太子暂歇的营地上空,漆黑如墨,无星无月。
    入夜骤寒,祝镕找出扶意缝制的护膝佩戴上,只见开疆闯进来说:“南方有消息了。”
    祝镕眉头紧蹙:“怎么说?”
    开疆道:“是假的,一群土匪打着纪州王府的名号行骗。”
    祝镕定了定心:“去向太子禀告。”
    二人来至太子营帐,殿下并不在帐中,经侍卫指点,在篝火边见到了他的身影。
    “殿下,您不该站在明处。”开疆上前道,“请殿下回营帐。”
    太子转身看着他们,却笑道:“你们听,远处有狼声,前面是座山吗?”
    第288章 太子的笑容
    祝镕躬身抱拳:“请殿下回营帐,以免歹人暗中放箭,射伤殿下。”
    太子轻轻一叹,转身朝营帐走去,口中却道:“实则你们不说我是太子,谁又知道太子是哪一个,除了文武百官,百姓们不认识,那些个贼子乱党必然也不认得。”
    祝镕和开疆默默跟在身后,他们都知道,皇后和杨家,将太子保护得极为细致,贵妃一党纠缠十年,也未损其毫发。
    但过度的保护,使得太子的手脚被束缚,养成了内敛沉闷的性情,与皇帝之间也不亲昵。
    皇帝对祝镕说过,比起他的儿子们,他反而与祝镕更亲近些,朝廷的事、内宫的事,祝镕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彼此心里都有底。
    祝镕早就与父亲谈论过此事,先帝当年的悲剧,可能又将在这一代上演,但好在,当今并没有偏心任何一个儿子,四皇子和其他皇子,都不足以撼动东宫地位。
    回到营帐后,太子立定了问二人:“听母后提及,曾有可疑之人闯入京城,那日宫里遭贼,亦是疑似同伙。中秋行围时,我被层层保护,唯恐遭遇刺客,听母亲的话音,像是父皇故意设计,想要勾引贼人入圈套。”
    祝镕应道:“个中细节,待微臣回京后再向您详述,请殿下早些休息。”
    太子问:“所谓贼人,所谓可疑之人,难道是纪州王府?叔父还活着吗?”
    开疆说道:“如殿下所言,臣等怀疑是胜亲王世子潜入京城,但无有证据。而对方来势汹汹,高手如云,皇上的一位密使,就死在他们手里。”
    祝镕知道开疆在说平理,可开疆并不知道那是平理,若不然打死他也不会挂在嘴边。
    太子眼中却显出兴奋的光芒:“项圻还活着!我就知道,他还活着!”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祝镕道:“请殿下早些休息,臣在外守护。”
    太子心情极好:“是了,明日一早赶路,我要速速奔赴皇陵,向先帝禀告此事。”
    有内侍进门来伺候太子,祝镕和开疆退出门外,离得稍远些,开疆轻声道:“这话若是叫皇上听去,他会不会亲手杖杀了自己的儿子?”
    祝镕眼底掠过寒光:“之后几天,你我言语谨慎,不要再勾起太子说这些话。”
    开疆叹道:“几位皇子性情都不坏,人品也不错,四皇子更是对权贵皇位毫无兴趣,你说诸位皇子中,谁最像皇上?”
    祝镕没有应答,说他先去睡两个时辰,后半夜再来换开疆。
    每当有类似的差事,祝镕总是抢着先睡,可他抢的不是能偷懒,而是为了开疆不用熬到天亮后,没得休息立刻就上路。
    “你啊……”开疆说,“守着吧,我去睡,你如今是有家室的人,要为扶意想想,保重身体。”
    看着好兄弟走远,祝镕无奈地一笑,举目望天,然而夜空漆黑一片,不见星月。
    不知扶意此刻正在哪一片夜色下,不知父亲是否又为难她,不知大夫人有没有欺负她,更不知她能不能承受大姐姐的教导。
    这份牵挂,令他内心满足又安稳,不论身在何方,身心皆有归处。
    祝镕环顾四周,警惕一切动静,又想起方才开疆说的话。
    他没有告诉开疆,在他看来,太子和四皇子都像极了皇帝。
    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当年那位太子,一样的不贪慕皇权地位,一步步被逼到这份上后,到最后,什么都扭曲了。
    自从多年前走出京城,见过更广阔的天地,亲眼见识了百姓的疾苦艰难后,他开始意识到当今治国的种种不足,察觉到皇帝性情中极大的缺陷,但上天造人,本就人无完人,皇帝并非无可取之处。
    碍于皇族、贵族和官僚的压力,千百年来,中原土地上的各朝各国,并非每一代帝王都能大开恩科,以科举取士。
    寒门学子跻身官宦贵族后,势必会影响到皇族旧贵的利益,大齐三百年来,也曾有几十年一度废除科举,而推行世卿世禄和军功爵制。
    先帝在世时,亦非按律开恩科,只在朝中官员遇缺,人员不足时,才不得不从民间取仕,甚至于早年,还一度捐官成风。
    但当今皇帝登基后,将科举制度列入大齐朝纲,敦促各地县试乡试,每一次都亲自主持京城会试,与文武百官共同挑选大齐未来的人才。
    多年来,无数寒门学子入朝为官,皇帝在百姓心中,并不只是个不会打仗的懦弱皇帝,他为自己培养的心腹和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反而是祝镕这般出身,那年得殿试头名时,可谓举国轰动,因为就在之前,无数世家子弟都被挡在殿试之外,祝镕那一次,几乎是给世家贵族扬眉吐气。
    想到这些,祝镕不得不再次动摇他的内心,原来为人臣子,并非忠孝难两全,而是忠国与忠君,当如何抉择。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