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 人才
有人传言,奕州是个得罪了神明的地方。
大梁太平这么多年,没有兵荒马乱,也别说什么承受不起的天灾人祸,但是奕州却不一样。
三年一旱,五年一荒,若不是得罪了神明,还能有其他的解释吗?
当年那个在朝堂上大放异彩,却又出淤泥而不染的年轻人,铮铮傲然地请命前往奕州,梁帝当然是舍不得的,这样的人才,没有人不想留在自己身边的。
但是看着那个决然的年轻人,他又觉得或许顺从他的心意可是可以的,年轻人嘛,不就是喜欢四处闯闯的吗?
再说了,奕州那个地方,不能说是不太平,但是至少是要吃苦头的,说不定到那里待一阵子,也就受不了了呢,到时候再收过来算是施恩,这刚冒了尖的年轻人,应该会更加顺从自己的吧。
但是谁成想,这一等,就是四年,等到他都快忘了那个优秀亮眼的年轻人。
奕州却再次传消息过来了,大涝,大灾。
梁帝看着面前的奏本,又一次觉得头疼,特别的疼。
奕州,这地方就没有安生过,他也知道,甚至有的官员就是冲着这灾祸才去奕州的。
一次大灾,能够让他捞到不少钱,他都知道。
但是知道又能怎么办呢,找到一个杀一个,处以极刑,杀鸡儆猴,那都是开朝初会做的事情了,威慑十年,算是功名一件。
可是现在,他没有心情也没有精力去做这种事情了,反正奕州总要出事的,贪的人也总要贪的,人心的止不住的,又何必要劳心劳力呢。
大概当时能够同意宁晟到奕州去,也多少是有点失望吧,但是又有些期许,怕他和以前那些人一样,又想要看他是不是能够做出来一番事业。
不过那个时候,奕州已经没人愿意去了,因为一个知府和几个县令被刺杀了,留名是是江湖人士,对于官员来说,钱财是很重要,但是也是身外之物,再多的钱财,要是没有命花出去,也是不知当的。
所以宁晟算是临危受命了,从这几年来的情况来看,他做得还算不错,但是再不错,人斗得过天命吗?
上报,拨款,赈灾,这几乎是不用说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到底交给谁来做呢?
梁帝端起来茶水抿了抿,只是润了一下嘴唇就放了下来,悠悠地说道:“宣惠王,太子,三皇子过来。”
奕州,大雨虽然停了几天了,但是时不时还是会下起来小雨,天上几乎见不到太阳。
泥水荒芜的天地里,宁晟没有撑伞,也不顾自己的鞋子,将自己的衣服缠到了腰间,跳到了泥坑里面,伸手拽出来两把秧苗,又有些痛心地扔下去。
在水里跑了这么几天,被压得七零八落的庄稼,显然是拯救不了的了。
宁晟身边站在一个穿着劲装的少年,腰别长剑,长发高束,环胸而立,不过十三五岁的样子,但是俯瞰着田野的样子倒是很有侠士风范。
宁晟又看了看周围四处站着或是无助地坐在地上的村民,长叹了一声问道:“去长霞镇的人回来了吗?”
他身后的少年愣了一下,颇是老成地说道:“还没有,恐怕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这么大的雨,多半是要起山洪的,”宁晟有些迷茫地扫视着四周,又苦笑了一下逼着自己不去想那些情绪,深吸了一口气道,“吩咐下去,在骆城外建临时收容所,准备好一应需要,等待,流民到来。”
少年点了点头,拨弄了一下头发上的水珠,走出去两步又问道:“那,你还要去长霞镇吗?”
“如果确实起了山洪,我便去看看。”
“哦。”少年人显然也只是随意问问,得了答案便不再多吭,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走出来两步又转身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纸道:“对了,刚刚有人送过来的信。”
宁晟抬头看了一眼:“这个时候?谁送过来的?”
“啊,”少年看了看那封信,犹豫了一下道,“上面没有名字,但是送过来的人说,是安北郡主让人送来的。”
“安北郡主?”宁晟不解地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皱眉道,“安北郡主怎么会来信?”
据他所知道的,他和这个安北郡主,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回信过来?
他在水里面涮了涮手,随意在衣服上擦干净后,接过来那封信,一边往岸上走一边拆信:“嗯,你先去吧。”
少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宁晟站在树下还算是干燥的地方打开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体,不由得怔在原地,这封信……安北郡主?
他连忙在怀里掏了掏,拿出来另一封没有名字的信,在手上展开对比了一下,果然是同一个人写的,虽然随意看过去,一个是纤秀的女子,一开始那个更像是狂放一些的男子,但是细细看过去,字体的转折收笔,都是相同的。
安北郡主是故意让他看出来,这是同一个人的。
安北郡主,为什么会知道奕州的事情,又为什么要这么关心这里呢?
他将信上的东西细细地看了一遍,里面所言大多是宽慰的话,还有一些可以实行的建议,但是更让他注意的,是信上所说,如果朝廷所托不做实事,让他去联系金家?
金家他知道,奕州曾经的贵族,现在的锦绣大家,以前也出手帮过奕州的,但是奕州真的这么有钱又重情义吗?
所托不做实事的意思,应该指的是如果这事情交给了一个和那些贪官污吏为伍的人主理吧,但是,为什么要联系金家呢?
金家,就一定会出手吗?
他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将两封信叠好收到了怀里。
奕州是个经常要渡劫的地方,但是再怎么走到低谷,人总是要继续往前走的,该他承担的,他一分都不会推辞,一点都不会后退。
这样想着,年轻的知府整理了一下衣服,独自沿着潮湿泥泞的田埂往骆城走去。
周围自觉地围过来一些百姓,有人询问着应该怎么办,也有人安慰他先照顾好自己的身子要紧,至少他这四年,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