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段阅读_第 71 章

      鄯州颇见成效,臣建议在局部实行,总结经验,可行则推广。附文:李诚二三事及所献策详情。
    这份奏折的时间最晚,估计就是这两天到的。看完之后,一帮大臣都是人精啊。心里很快有一本帐。李靖为人一贯如此,有事说事,忠心为国,没什么好说的。李道宗是马屁精啊,逮着皇帝的yǎng处一阵挠。
    同样是马屁精,李玄运就差的多了,着眼点就不对。
    综合三人的奏折看,都提到一个人,李靖口中的军事天才,未来三十年的帅才。李道宗、李玄运口中的奇人。一个看重的是李诚的书法,一个看重的是李诚的政务能力。那么结论有了,这个人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最后,再回到联名上奏的内容看,首功的位置上有一个名字——李诚。
    侯君集的奏折大家没看,也不会去要来看。联名上奏里头,没反对这个功劳的安排,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这个人确实是首功,原因在奏折里是这么说的,千里追踪,库山一战,寻路,绕行敌后,保住了决定xing的草料。每战必先,身中十余箭,犹自冲杀在前。看这个奏折,李诚明明是个将才啊。
    总而言之,评价很高。
    奏折看完了,大家都看着皇帝,也没人抢先表态。李世民拿出一份李玄运的附文,递给众人道:“这个,拿去给外臣都看看,是否可行。如可,先择一地试行。”
    这份关于如何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报告,这就算是得到皇帝认可了。这都是小事,回头大家在慢慢看,慢慢的商议。接下里才是正经的大事,什么大事呢?就是李靖的建议,皇帝让大家都商议一下,李诚这个人呢,大家就假装忘记了。等到将来战争结束,叙功封赏的时候呢,李诚这个名字被提起来,封赏的时候呢,百官有意见的话,几个大臣要负责说服教育的。
    看奏折的核心思想就是,李世民对几位亲信大臣说:这个李诚不错,朕要用他,你们别给我添堵啊。
    这几位其实都不太给皇帝添堵,最喜欢给李世民添堵的魏征不在呢。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李诚最近很忙,忙着逛市场。鄯州城不大,主要的jiāo易物品是牲畜。李诚转悠了好几天,不免有点失望,见了几个胡商,没一个知道棉花的。
    崔成跟着他一起闲逛兼养伤,见李诚闷闷不乐,问了一句。李诚解释了一下棉花长什么样子后,崔成露出一副鄙夷的样子:“没见识!白叠子也要四处找?寻常的大户人家,都有种的。花开的不好看,不喜欢。”
    李诚的脑子里如同夜幕中闪过一道闪电,顿时狠狠的卧槽。居然把这个名字给忘记了,真是该死。《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纺,名为白叠子。”
    这说的不就是棉花么?那还找个屁啊!李诚眼冒精光,看着崔成:“大兄若为一县之主,小弟有一政绩相赠。”崔成歪歪嘴:“政绩?呵呵,白叠子能有啥政绩?别闹!”
    李诚微微一笑:“大兄只管去找来种子,到时候就知道了。这只是一桩,还有呢。”
    “还有?莫要诓骗为兄。”崔成当真了,李诚点点头,两人缓缓而行,离开集市。
    李诚想到的自然是番薯,他弄了四个大缸子,三月里就种下了番薯,放在杜海家的后院里。回来之后,李诚挖个坑,也不心疼大缸,砸烂之后连着土一起种后院里。算算时间,现在过去小三个月了。番薯的生长周期是120天(春薯周期较长,160—200天,这里取夏薯的时间)左右,李诚一直小心的伺候着。等到这一仗打完了,伏允也干掉了,正好番薯成熟。到时候挖出来,带着一起回关中。
    李诚最遗憾的,还是没带土豆,土豆才是比较合适种植的作物。番薯也不差了。
    李诚的重心又回到铁匠铺,每天监督铁匠打制铁锅。铁锅这个东西,真是多多益善。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解决铸造的问题。不然铁锅做不大,都是小口径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回到关中了,那里的资源更为丰富一些。
    对于李诚奢侈的打制铁锅的行为,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