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与麻花药业、康健药业等国有大型药企不一样,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制药厂只是一个小企业,生产出来的‘肺癌克’与‘肺清’的数量有限,仅仅是给金陵市内的六七个医院供应都供应不过来,更别提全国铺货了。
老百姓能怎么办?
在其它地方治疗肺癌,先不说开销有多么大,能不能治好都不确定,而金陵市那些能拿到‘肺癌克’与‘肺清’的医院是有十足把握治好这些病的,这些老百姓只能跑到金陵来看病,在金陵市那些与医药高等研究院有合作的医院都住满之后,金陵市内的租房市场都跟着‘抬了头’。
外地有不少医院想来找医药高等研究院合作,谢书尧考虑到附属制药厂的产能,最后只答应了京大医学部附属医院、三晋大医院和川滇癌症专科医院这三家,来的医院再多,她也合作不过来了。
自己开制药厂的优势很明显,落到她手里的利润比之前更厚了,除去付给工人的工资以及付给严成、杜生与李胥的基本薪酬和分红外,最后到她手里的钱都翻了一番。
谢书尧一边让杜生负责扩大制药厂的规模,一边敦促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建设,还不忘分出心神来推进课题组的研究任务。
万事开头难,医药高等研究院新招进来的研究员们对这句话都深有感触,他们刚来到医药高等研究院的时候,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就如同鸡立鹤群一般,身边都是大佬,唯独自己是个菜鸡,可在医药高等研究院工作到半年之后,他们的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哪怕是独立负责一个小项目,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不再需要谢书尧时时盯着了。
而且谢书尧是当初怼学术不端的主力军,来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人哪里敢搞什么学术不端……他们怕谢书尧‘大义灭亲’。
不缺经费、不缺实验设备、不缺指点,三者齐备,要是再做不出科研成果来,那只能怪自己的实力太菜了。
医药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俨然已经从普通科研狗飞升成了科研领域的哮天犬,这么多厉害的科研人员心甘情愿地冲淡医药高等研究院这个‘科研重器’上的‘螺丝钉’,搞科研的速度可想而知。
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医院建成,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谢书尧担任了附属医院的院长,她亲自剪彩,同她关系好的那些医药学界的同行都来捧场了。
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也来了,二人见附属医院才开业就涌来了很多的病人,有些心惊,问谢书尧,“谢教授,你这是还请托儿了?”
谢书尧脸上的笑容僵住,“请什么托儿啊,这些人都是早就打算要来的。”
她看了一眼已经挂号的名单,调出一张AI自动合成的柱状图来给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看,“你们看,挂号的七百多个人里,有三百来个是和肺癌相关的,剩下人里,还有不少人是得了癌症,想到我这儿碰碰运气的。你们信不信,如果我限制了制药厂的药物供应,今天来看病的人数还能再翻个几倍?”
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自然相信。
当初靠计算药学在世界医药学界展露头角的谢书尧早已经脱去了稚嫩,她已经变成了国际抗癌领域的专家,她在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读博期间写的博士论文已经成为了现代癌症理论的一大重要研究方向,她发表在各大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也成为了医药领域的必读书目。
而这一切,只是冰山一角。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站
医药高等研究院设置了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之后,最大的益处就是所有的临床试验都可以在自家做了,如果要合成什么药物,直接去附属制药厂插队就可以,无须四处找药厂委托。
谢书尧出资建设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她只是想给自己、给医药高等研究院的所有研究员以及她招收到的研究生提供一个更方便的科研环境,万万没想到,附属医院里聘用来的医生每天都忙到飞起,制药厂内的生产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甚至还扩大了好几次规模。
从未想过利用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赚钱的谢书尧一不小心就又赚了个盆钵满溢。
如今的医药高等研究院已经不在金陵药科大学了,就算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一再挽留,谢书尧都没有动摇,倒不是她和金陵药科大学有了什么矛盾或冲突,仅仅是因为她不好意思一直都借用金陵药科大学的那么一栋顶好的楼,不然谁知道会被有心之人拿来怎么做文章。
金陵药科大学周边有大块的地,为了方便她在金陵药科大学招收的硕士、博士来回往返,医药高等研究院就设置在金陵药科大学的旁边。
医药高等研究院是对外半开放性质的,因为医药高等研究院已经基本上凑齐了医药学研究领域的所有设备,并且还投入了的大笔的资金来研发更高精尖的设备,故而每天都有人来医药高等研究院预约实验。
那些金陵药科大学的课题组原本就与医药高等研究院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哪怕医药高等研究院这会儿已经搬离了金陵药科大学,他们依旧可以优先借用医药高等研究院的设备。
随着医药高等研究院一起搬离金陵药科大学的,还有与医药高等研究院相关的一整套研究项目以及财政资金。
三百多亿的项目一下子划走,金陵药科大学财务处的工作人员都感觉有些不适应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她们才意识到,金陵药科大学依旧是那个穷穷的金陵药科大学,为她们提供底气的几百亿大项目只是医药高等研究院的,和金陵药科大学的绝大多数课题组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