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御前侍卫中胡泽和王俊各得了一副字,惹得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不管如何,齐君慕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年,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过去了。
第二年正月十六那天,天子开印,朝堂百官归位。
京兆尹苏仁上折,说是除夕夜那天,御史关寒自尽于家中,临死写下血书。说景帝残暴,齐君慕性子随父,不听朝臣劝诫,是为昏庸之辈,他愿意以死明志,以盼朝堂清明。
苏仁的话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年轻的帝王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冰冷。齐君慕明白,这是一个圈套,有人故意杀了关寒,想用这告知天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是仁慈之辈,进而动摇他的根基和地位。
第12章
齐君慕之所以敢这么肯定是有人杀了关寒想要污蔑他这个皇帝的名声,是因为他知道关寒虽然爱出头,本质上却和石老头是一样的人。
眼皮活络,喜欢见风使舵,最关键的是关寒出身一般,在很多事情上都比较能忍,绝不会自杀。
上辈子齐君慕说话不像现在这般直白,还有心让别人知道他为皇大度,一开始关寒看他脾气好特别喜欢出风头。
齐君慕忍了一段日子,还是找到机会借把人直接贬出京。
齐君慕死的时候关寒在外地做官做的还是挺风生水起的。
虽然称不上是青天大老爷,但也不是那种人嫌狗厌的贪官,也不是那种不愿有所作为的糊涂官。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自杀,更不用说是要用这种方法惊醒皇帝。
即便关寒真心想那么做,想要一个名声,也该一头撞死在朝堂的龙柱上,血溅朝堂,百年之后,史官笔下才会有他的名字。
所以综合这些应该是有人不惜杀人,就是为了搞臭齐君慕的名声,顺带把景帝也说上。
也好顺势把景帝暴君的名声坐实,这样日后更有借口阻止齐君慕做一些同景帝一样事。
齐君慕心里很清楚,景帝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朝臣心里都留下了阴影,他们自然不希望齐君慕是第二个景帝。
关寒的血书只是往油锅里滴了一滴水,很多人都会顺着这丝声声响逼迫齐君慕,让他成为他们心目中皇帝应有的样子。
这次事故不管关寒的死有没有其他原因,都是皇帝同朝臣的一次利益争斗。弄个不好,有些朝臣还会联合起来一起罢朝辞官,让皇帝无人可用无命令可下。
这是无声的威胁。
想到这些,再望向议论纷纷的人群,齐君慕的眼神越发冰冷。身为皇帝,如果这次退了,便会有下次,下次之后还有下下次。
从此他便会站在最弱的底端,朝臣面上恭敬,心里也只会觉得他无能好欺负。
齐君慕心底的想法也是林萧所想的,他身为皇帝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神色肃穆望向苏仁冷声道:“苏大人负责京城事务,既然此事是除夕之夜的事,为何这个时候才上报?可查证关御史死的确切原因了?当真是自尽?”
苏仁一脸大义凛然,面向齐君慕郑重道:“皇上,并非微臣不想立刻禀告,除夕之夜举家团圆,皇上已封印,中门不开,微臣如何能上奏?微臣在知道此事后,立刻派人封锁了现场,也找仵作查验过,并无不妥,关寒的确是上吊自尽。左相若是对此还有疑问,那关寒的尸身还在,你可亲自去查验。”
林萧还想说什么,齐君慕开口了,他神色淡淡:“好一个除夕之夜自尽身亡,选的可真是好时候。既然是对朕不满,也不怕这血书被人发现不了。不过好在有京兆尹苏仁苏大人在,关寒家贫,住在胡同巷子里,苏大人家世显赫住在与皇城只隔了一道护城河的朱雀街。想来贫寒的关寒和苏仁你的关系定然非同一般。他知道你心细如发为人周正,肯定敢把这些污蔑之词拿到大殿上当众宣读,所以临死特意留给了你一份。”
他这话说的挖苦讽刺之意十分明显,苏仁脸上周正的表情差点把持不住。
有些朝臣也从齐君慕话里感到了别的意味,怎么说呢,这苏仁一向不爱同那些家世贫寒的同僚交往的。
甚至曾主张限制贫贱子弟科考,觉得贫寒之士大多眼界太低,难堪大任。被景帝狠狠讽刺了一句是不是朝堂上所有的官都要从他们苏家选才满意。
苏仁从那之后就老实很多,在朝堂上轻易不开口。他做事的能力是没什么问题的,做事还算公正,就是看不上穷人,还有个好大喜功过于耿直这毛病
今日这事不是苏仁脑袋有毛病,就是有人在他背后拿关寒说了什么,以至于新年过后第一件事他就是给齐君慕找麻烦事,顺便恶心齐君慕。
反正苏仁一直有耿直的毛病,说错话做错事那也是他的本性。
不管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苏仁知道皇帝口中的这黑锅是不能背上的,他忙道:“皇上,微臣身为京兆尹,负责京城安危,即便是平日里有看不惯关大人的地方,他出了事,微臣自然要秉公查证的,臣这里有详细的查案记录。”
苏仁从袖子里拿出记录,阮吉庆走上前接过放到了皇帝跟前。
齐君慕心底冷哼,苏仁所谓的查证清楚就是在朝堂公然这般开口,还把关寒血书上的事说的一字不差,简直是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都会讨论皇帝不仁逼死御史,堪称昏庸。日后皇帝的话就等于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