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廷尉恼怒的样子让韩昭觉得有些可笑:为什么就不肯承认别人的能耐呢?
“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我没什么好交代的。”
“韩昭,你已罪证确凿,如若继续冥顽不灵,休怪本官对你用刑。”廷尉不肯罢休,他还没审问出想要的情报。
他们想要的不是判韩昭死罪,而是意图从韩昭口中审出能被他们利用的口供,最好是能把宇文循扯下马的信息……
只可惜刘玄的关注让他们能做手脚的空间很小,只能老实审讯。
宋业此时开口了:“少主,韩昭冥顽不化,怕是不动刑不肯开口。”
刘玄摇头叹道:“韩昭毕竟曾教过孤骑射,孤见不得他受刑。”这话有些过分虚伪与假仁假义,但只要刘玄不同意,宋业也不能在公堂上越过他向韩昭施刑。
在审讯的过程中对犯人用刑很正常,宋业没想到刘玄会反对,他察觉到刘玄对韩昭的态度很异常,难道是因为赵寄?
这样想着他看了赵寄一眼,但赵寄垂着眼,什么能显示想法的神情也没有。
宋业不肯罢休,他想借着给韩昭施刑证实一些猜测,即:赵寄并非如他所说的与韩昭没有任何师徒情义。
“那请少主回避。”
刘玄就是不肯让他们动韩昭:“还是择日再审吧。”
宋业:“少主——”
刘玄打断他,转移话题:“丞相,昨日你们寻孤商议的事不是还没有论断,正好今天相关人等俱在,那就及时商定吧。无关人等退下。”
宋业对刘玄口中之事的上心程度明显高于韩昭,于是不再劝说。
听闻刘玄的命令,没有参与刘玄口中商议的人纷纷离开,韩昭也被衙役带了下去,赵寄起身打算离开的时候,刘玄叫住了他:“赵寄,你留下来。”
宋业听到刘玄留下了赵寄面色一凝,看着有些紧张。
待堂上清空后,刘玄开口向赵寄道:“赵寄。丞相与其它卿家考虑韩昭毕竟是你师父,担心你骤经打击会心神不定,无法担任此次出征大任,想另指派他人出征。你有什么要说的?”
“临阵换将战机必备延误。何况我也在公堂上方才也说了,我与韩昭并没有什么师徒情分,为国杀敌之心不会为这种小事改易。”
赵寄的回答很完美,刘玄不知道昨日韩先生与赵寄说了什么,但他知道赵寄做了选择便会尽力去成全。
对这番话刘玄不作评价,把问题丢给宋业:“丞相如何看赵将军的回答?”
刘玄假模假样的询问让宋业颇为郁闷:什么他如何看?刘玄明摆着相信赵寄,他现在说赵寄不清白又有什么用?不就是想让他开口证明赵寄的清白吗?
宋业道:“赵将军为凉州、为少主立下的功绩有目共睹,臣自然不会怀疑赵将军。”
刘玄再度问赵寄:“那你又对其他人对你能力的质疑有什么回应呢?”
赵寄掷地有声地回道:“我愿立下军令状,三月不取目标,依军法治罪。”
这话很有力度,换了凉州的其它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担保凭借当前的战力能在三月之内取得大胜。
这番保证让旁人不敢再出言怀疑赵寄,毕竟他们可没胆子拿自己的命做这样的担保。
刘玄也很诧异。
三月,时间会不会太少了?
他并不怀疑赵寄的能力,只是怕赵寄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刘玄还没开口,宋业拊掌而叹:“赵将军好气魄,便让我那侄儿随军出征,侍奉在赵将军身侧吧。”
他说的侄儿正是他要举荐来取代赵寄的。说是侍奉,实则是监视,并在赵寄没有完成军令的时候取而代之。
赵寄很厌恶有人往自己军队里塞人,当即拒绝:“不需要!”
他的态度很坚决,然而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这个决定已非他一句拒绝能否定的,如果赵寄的军队不接受世家的“监督”那么他们将有充分的理由与立场不支持赵寄出兵。
赵寄知道,依旧选择了表示自己的态度。
事情最后还是如宋业所说的那样决定。商议完毕后刘玄遣散了众人,单独留赵寄下来谈话。
昨日两人才争吵过,此时单独相对难免有些尴尬,枯坐半晌之后竟无一人开口。
最后还是刘玄说话了:“我知道你在怪我,怪我任由他们给韩先生定罪。里面的道理我也不想再讲,你都明白。后天你就要出征了,于带兵打仗一道我也没什么资格指点你,我只想告诉你,你离去之后我会保韩先生无事。”
赵寄没有应声,他并不相信刘玄。
刘玄苦笑:“罢,既然你不信我,就让你亲手把这个交给韩先生吧。”说着他扔给赵寄一个令牌。
“监牢的守卫我会已经你安排好,你现在去见韩先生吧。”
赵寄认出手中的是刘玄的腰牌,正是他发誓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借给他的那个。
凭此“少主令”可自由出入凉州的任何地方,逃出凉州也是轻而易举。刘玄的态度很明显了:既然赵寄不相信他,那么他就放韩先生离开,他总该相信韩先生的本事。
赵寄喉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不过最后他还是没有将滞在喉头的释嫌的话说出口,只是拿着令牌,起身离开。
他不会因为这个令牌原谅刘玄对韩昭做的,但他会将自己的回报体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