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0页

      外面的气氛在刻意的纵容下,越炒越烈,某些考生察觉到不对,闭门谢客,专心念书。有些考生却是游走酒楼茶馆,痛斥小儿自大,坏他们前程。
    有说姜星秀该自杀谢罪的,有说姜星秀该恭恭敬敬去请大儒来救场,再摆足姿态向考生们道歉的,甚至真的有考生说出,宁可等下一次春闱,也绝不任由无知孩童玩弄的。
    如此三五日后,考场大门外,贴着两张纸。
    第一张纸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书面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诸位都是国家的栋梁,骂两句监考的皇子不算什么。不过栋梁嘛,解两题监考皇子的问题,应该手到擒来啦。至于解不出来题的,那当然称不上栋梁。称不上栋梁还骂过皇子的,咱们稍后一起算算账。”
    第二张纸上,只有十六个字。
    ——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闻讯而来的考生们突然静默。
    某硬不起来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孔姓考生左看右看,茫然地小声询问同窗好友:“他们怎么了?”
    同窗看他一眼,“此句,出自《大学》。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
    “截搭题。”
    科举没有什么重点,硬要说,四书五经全是重点。你不仅要全背下来,还得灵活运用。
    孔考生就是属于,没能灵活运用的。
    他被点明后。脸色顿时惨白。
    不是什么偏题难题,却正正表达了自己的学艺不精。
    十一皇子就是明明白白表明了,这么简单,没有陷阱的截搭题都做不出来,进什么考场,考什么科举,当什么进士。
    孔考生十分激动:“他凭什么不给我们进考场,就凭他是考官,就凭他是皇子吗?!”
    同窗淡淡道:“是的,就凭他是考官,就凭他是皇子。先帝时那次举国皆惊的科举舞弊案,你应该有所了解。”
    先帝时,一次春闱,主考官为某亲王,突然要求考生脱光了检查,那时候闹得比现在还大,是真的有考生不堪受辱,以死明志。更有考生转身就走,言明主考官不道歉,永不入朝为官。
    然后,1020位考生里,转身离开的那800人里,竟有过半考生携带小抄,举国哗然。最为夸张的是,先帝用两个侍卫监考一个考生的方式,测出江南乡试上榜举人120人,只有一人三试皆优,评为解元,剩下118人全部不合格,剩余一人,交了白卷。
    此后规定,科举主考官,拥有绝对主导科举的权力。
    所以,哪怕姜星秀真的把解不出题的考生拒之门外,也没人可以说他没有资格那么做。
    考生还想挑事——这些天骂得最凶的,就有他。他的同窗越过他,来到门前,拱手而立,朗声:“学生百里然破题——为人臣,止于敬,与国人交,止于信,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他再上前一步,掷地有声:“黄鸟知栖于文王,吾等为臣,却不敬君,为生,却无信。夫人不如鸟,则真可耻矣;耻之,耻之,莫若师文王。”
    深深一躬。
    这可是老院门口,面对的是院中一十八位考官,背对的是数百位举人学子,一张嘴就会让人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先不论他破题是否正确,光凭他这份勇气,就令人称赞。
    何况,他破题破得漂亮。
    不仅漂亮,还说得某些考生面红耳赤,掩面几欲羞走。
    不敬君,不信人,有何颜面威逼主考官离职。
    孔考生望着学子们陆陆续续上前去道歉,领笔墨纸砚就地破题,再想到自己方才连那句话出自哪里都不知道,顿时心如死灰。
    甚至恨上了同窗。
    明明知道他破不了题,还站出去告诉那么多人解题思路。是,你是得了个君子的名声,既不会让十一皇子做无用功,又不至于让诸学子颜面少地,可是,剩下的实在不会解这道题的,岂不是贻笑大方?
    孔姓考生头脑浑浑噩噩地答完题,深刻理解到自己的不足,前两句扯了一下为君王要有什么品质,后面好几段又写了在这样的君王领导下,臣民们会有多幸福。彩虹屁是吹完了,过不过就不确定了。
    好累啊,他不想努力了。
    孔考生来到一座大户前,敲了门,片刻后,仆人将他迎进去。
    这里面住的是京师有名的一位寡妇。
    “婶婶,我想通了,我不想努力了……”
    寡妇摸着他的手,笑盈盈:“好孩子,一旬一百两,一季五套衣。马车配三辆,小厮买两个。”
    “婶婶!”
    “还叫婶婶?”
    “卿卿~”
    寡妇真是特别有钱的一个寡妇,孔考生从她那里拿到一笔钱去贿赂其中一位考官,先搞定了之前考题没考过的问题。
    有一就有二,在孔考生再度拿来一笔卖身巨额之后,他们很快展开了第二次愉快合作。
    考官保证一定会让他进入考场,并且在被关进考场的前一天,去五皇子府——姜星秀当了考官后,为了方便就住在五皇子府上——和姜星秀唠嗑,趁他不注意,千辛万苦翻到出好的考卷,记下来几道题,让考生回去练习。
    送走无事献殷勤的考官后,姜星秀否决掉下属提出的抓个正着的建议,“漏题就漏题吧,我只关心资助考官的那个富婆……咳,那个寡妇,到底是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