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经嫁过我_分节阅读_184
“不止。”黄朋道,“皇庄里种的新庄稼不只一种,有些还是暂且不宜外流的。但这世上总有些见了便宜就想占的家伙,看到好东西就想据为己有。您说的失踪,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想进来偷种子回去私自培育的,还有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是想要偷伐果树回去当柴火烧的,余下的那些……呵呵,就是其心可诛了。”
“这些人……现在何处?”朱边试探着问道。
“您放心,都活着呢!”黄朋道,“皇庄里用人的地方多,可不会随意浪费人命。”
“……”朱边听得嘴角一抽。
好好一句话,咋就被这家伙说得那么奇怪呢?
人命又不是东西,怎么能和浪费这个词扯到一起?
朱边这边暗自腹诽,黄朋已经带着他穿过农田,朝着一片被高墙围拢的区域走去。
这一处的防卫明显比果树林那边还要严密,出入的大门要再次登记画押,高墙之上还有穿着禁军衣袍的军士在站岗放哨。
但越过高墙,朱边看到的却不是什么军营,而是一处平平常常的……镇子。
没错,是镇子,不是庄子。
高墙之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只是里面的房子全是清一色的瓦房,甚至还有不少二层高的建筑,工工整整地立在道路两旁,其中夹杂着商铺店面,怎么看都不像是农庄该有的模样。
镇子中有两条交叉成十字的主干道,最中间的交叉点是一处可供集会用的小广场。
朱边跟着黄朋,沿着其中一条街道漫步前行。
然而一踏上这条路面,朱边就觉得脚下的触感有些怪异,既不是泥土,也不是砖石,但比泥土坚硬,比砖石更加平整。
低头一看,朱边发现脚下的路面竟是灰色的,乍一看很像干透的泥浆。
“这路……”
“您别问。”黄朋又是呵呵一笑,“您问了,我也不能说。”
朱边扯了扯嘴角,将疑问暂且收回心里,继续和黄朋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朱边又注意到一件事。
他的周围似乎有些过于安静,几乎听不到人声,看不到人影。
“这里没有人住?”朱边略显迟疑地问道。
“这边不是居住区。”黄朋话一出口便意识到朱边想问的可能不是他所回答的,赶忙解释道,“您是觉得这里人少吧?现在是工作时间,大家全都忙着呢,哪有空闲在街上闲逛啊!”
“全都忙着?”朱边愈发疑惑,“再怎么忙,也不会连个妇人孩童都看不到吧?还是说,皇庄里现在都是男丁?”
“妇人和孩子也忙啊!”黄朋一脸的理所当然,“妇人要干活,孩子要念书,就是老人,只要还能走动的,这会儿也都有事情要做。”
“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吧?”朱边讶异地看向黄朋,但马上就记起黄朋刚刚说过的一句话,脑中灵光一闪,追问道,“念书?皇庄里的孩子也要念书?”
第137章 大同世界
“陛下圣明, 九千岁仁德。”黄朋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皇庄之内, 所有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均可免费入皇庄书馆就读。”
“这些孩子都去读书了,那皇庄将来又该由何人耕种?”朱边愈发费解。
“您想多了。”黄朋失笑,“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多了去了,当中又有几个能像朱尚书一样位极人臣?别说做官了, 就是过阵子, 入京考进士的,那也都是万里挑一才争到的资格。而皇庄里教的,不过是些粗浅的学识, 让他们能认字, 能写字,能做些简单的算术, 不做睁眼瞎,不会卖了东西还得让别人帮自己数钱。”
说到这里,黄朋话音一转, “当然了,若真有那适合读书的好苗子,那也不好让他在这皇庄里被白白蹉跎,肯定要送到正经的书院里,让他读些正正经经的经史文章。”
“他们可是……”朱边话未说完就自己住了嘴,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这里住的都是佃户,而皇家的佃户其实就是农奴, 其身份也在奴籍,按律法是不允许参加科考的。
但也正因为他们是皇家的奴婢,到底能不能参加科考,能不能做官,其实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有些古板的官员或许会觉得这么做乃是违制之举,但朱边心大,而且心底深处也更加信奉“能者居之”这样的观点,若这皇庄真能走出几个进士,他倒是不介意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能过去看看吗?”朱边向黄朋问道。
“您跟我来。”黄朋停下脚步,将朱边引向旁边的一条小巷。
皇庄的书馆建在东南方向,是一处占地颇大的院子。
黄朋将朱边领进门的时候,再一次地在门房处签字画押,只是这一次没用朱边一起签名,他自己就把两人的名字写完了。
“看来此地没什么秘密。”朱边打趣道。
“这里是读书明理的地方嘛!”黄朋也笑了起来,“道理一事,自是无不可对人言。”
说话间,两人已是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建筑很像是一个山字,完全没有亭台楼阁之美,方正到了粗犷的程度,但一看那挺直的墙壁,厚重的瓦片,就知道这房子造得很是结实,再一看房屋的体积还有窗户的大小,里面的空间也定是相当地宽敞。
院子里也有树,但和皇庄外围的果树一样,明显都是新栽种的,个子矮小,枝叶稀疏,而且比外面的街道还要安静,只能听到虫鸣鸟叫。
黄朋向朱边打了个噤声的手势,领着他朝山字的一侧走去。
因这会儿天气并不算冷,书馆的窗户大多敞开着,朱边和黄朋站在外面就能看见书馆里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
他们并不像外面的学子那样摇头晃脑,但坐姿却是更加端正挺拔,让朱边莫名地生出了这里面坐了一群娃娃兵的错觉。
——或许不仅仅只是错觉。
朱边眯了眯眼,他发现所有的孩子全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模一样的发髻,脸蛋上的表情也都相差无几。
再仔细一看,朱边又发现孩子手里的书本、笔墨纸砚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真是如军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