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一开始容倩还以为严琅喜欢看的书应该是那些男生们偷偷私底下传阅的石头记水浒三国之类的。
却没想到他居然看的是大学里各专业的教材,严琅给她准备的是高中教材辅导书以及大学的英文中文等专业的学习书。
严琅的大学教科书有些是他大哥弄回来的,也有严琅自己在城里弄到的,专业内容多且杂,严琅也不挑,拿到什么专业的都能看一看,还看得很投入。
发现了严琅的这一面后容倩自己都知道自己对严琅的感情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刚开始认识严琅时,有好感或者说喜欢的,确实是他这个人给她的感觉,可那种感觉很飘渺,抓不住,偶尔容倩甚至也怀疑自己的这份感情是否太过草率。
可看见了严琅的这一面后,容倩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人的优秀,以及值得她去喜欢甚至去崇拜的地方。
在感情上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严琅可不知道自己阴差阳错还能让容倩产生这样的变化。
当然,要是知道的话,严琅也肯定是得意的一笑,并且表示自己优秀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看来以后容倩是要用一辈子去越来越喜欢他了。
两人放了一个小时的广播之后也没急着走,一起用小锅里的水把碗筷冲洗干净装进篮子里,严琅看外面水缸里的水不多了,准备一会儿中午上来的时候顺便挑两桶过来。
虽然广播室所在的位置已经算是另外一个小队的地盘了,可距离并不算远,挑水还是在自己村挑过来更近更方便,再加上这边用水的时候也不多,每次严琅用扁担带两桶水过来就能用上几天。
又留在广播室把中午的广播也播了,两人这才回去。
严卫国已经出门去会友去了,他每年也就回来暑假跟寒假两趟,每次回来他都会去跟以前交情好的朋友走动走动,哪怕有些老友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已经跟他们父辈一样成为了称职的农民,严卫国还是会跟对方继续保持交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严卫国真的是个特别恋旧的人。
所以当第二天,也就是严卫国回来的第三天上午,有个其他生产大队的刘媒婆来说亲,说的女方还是严卫国当初初中时谈的那个姑娘时,严家的人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严卫国其实已经快忘了那个女孩儿长什么样了,不过因为考虑到不知当初他跟对方在学校处对象的消息有没有被别人知道对她造成影响,严卫国没有直接拒绝,反而让张大梅先稳一稳刘媒婆,而他自己则准备出门打听一下消息再做决定。
严家能有这样的态度其实已经很好了,讲道理,那女方找上门让刘媒婆让她帮忙说严家那个大学生儿子的时候刘媒婆都吓了一跳。
要不是女方看起来好像很肯定严家会答应这门亲事,刘媒婆又想借此既赚喜钱又赚名声,刘媒婆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来跨严家的门槛。
虽然现在讲究的都是什么平等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你一个长得只能说清秀的初中毕业在家干了几年活的二十一岁老姑娘,人家又是既有家庭好条件本身也前途一片光明的六大队大队长家上大学的高材生,瞎子也不能说两个人很般配啊!
刘媒婆得了张大梅含蓄的说要考虑考虑的话,一点没觉得丢脸,反而有点受宠若惊,回去之后就忍不住犯嘀咕,难不成严家大儿子跟这陶家老姑娘,真有个什么牵扯?
且说严卫国要去打听陶家那位初恋的现状,严琅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他自己去,当然,严卫国自己也是这么个意思。
两兄弟头碰头一商量,最后严琅换了衣服下午就溜达着不知道晃哪儿去了。
严琅在其他村里也有一群不干正经事的狐朋狗友,不过这种事严琅要找的肯定不是那种酒肉朋友,而是跟他一起干过见不得人的买卖的那种朋友。
不管友情靠不靠得住,大家都有同一个见不得光的经历,在利益面前,反而更靠得住。
当初跟严卫国谈对象的那个姑娘叫陶翠,家里好几个姐姐,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弟弟,家里人宝贝得不行。
陶翠初中读了两年毕业之后就回家干活了,既要照顾比她小了好几岁的弟弟,又要忙家里家外,还要挣工分换口粮。
因为陶翠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姑娘,所以因为家里的需要就一留再留,留到今年她弟弟处了对象准备结婚了,需要钱了,陶翠的父母这才准备给陶翠找个婆家。
其实这种事在很多村里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以为这时候的农村人为了少一口人吃饭,会把家里
的姑娘早早的嫁出去,但那种情况除非是遇见大旱打涝收成不好,或者家里急着用钱。
更多人会为了家里多一口能赚工分的劳动力而选择把姑娘多留几年,想想看好不容易从小小的娃娃养成这么大,还没给娘家分担几年家务多赚几年粮食呢,就收那么点聘礼就嫁去别人家干活?那可不就是亏了吗?
不过一般做父母的也不想把姑娘折腾得太过了,毕竟嫁出去了说不定还能从婆家弄点什么贴补娘家,所以这年头一般就是留到二十来岁或者十八岁能扯证为止。
然而这时候陶翠却已经二十一岁了,十里八村都是老姑娘了,再加上这些年的搓磨,原本十几岁时清秀的面庞青涩的气质也已经化作对生活的麻木迟钝,愿意娶她的基本都是家里没什么钱所以年龄拖大了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