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圣上迫于无奈,只得妥协,不复让福王参与国事。
此事过后,太子的日子终于比从前好过许多。原来保持中立的一些世家纷纷站队。
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东宫两年的玉馨平安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恰巧生在事情开始有转机的时候,所以很得太子的喜爱,并将玉馨提到了良娣的份位上。
玉馨被升为良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太子做主,给玉容找了一门不错的婚事。
而国公府这边也有了喜事。佩康后来居上,先佩致一步考上了进士,而且位列二甲第三名,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在佩康的刺激下,佩致在三年以后,终于也考中了进士。国公府一时出了两个进士,风头一时无两。前来给佩康说亲事的媒人几乎都没断过。
沈凌经过一番仔细的比较,最终选定了一个世家之女。
而佩文那边,由徐家做媒,娶了一个武将的女儿。只是因为边关距离京城太远,所以沈凌一直无缘见到佩文的那位妻子。
日子平静如水的过了好几年,国公爷的身体开始每况日下,沈凌觉得他的情形越来越不好,一封书信将佩文一家从边关召了回来。
佩文一家回来后不久,国公爷在某天清晨去世了。临死前,他难得清楚了一回,将沈凌单独留下来,交代了一下后事。沈凌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他将自己这些年攒的一些私房银子全拿了出来。一共有一万多两银子,他的意思是这笔银子分一半给三个儿子,另一半则交给沈凌。
三年以后,佩致等人刚出孝,就传来了一个对国公府来说很好的消息,圣上快不行了。
沈凌觉得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了。
接下来,事情发展的就比较顺利了。
半年以后,太子在群臣的拥立下成功即位。而皇贵妃所生的两个皇子则被赶回了他们的封地。他们回到封地不久,就传来了皇贵妃薨逝的消息。这个消息就像是一块石子扔进湖中,只溅起了一点水花,就消失殆尽了。
京中众人的关注点全都放在太子即位以后的大封后宫一事上。
原来在东宫为良娣的玉莹和玉馨,一个被封德妃,一个被封淑妃。国公府的地位顿时水涨船高。佩致和佩康因为国公府当年的站队行为,都谋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而佩文再次回到边关,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徐长安的关系,终于凭借战功在几年以后当上了参将。
四个女儿,有两个是妃子,其中一个还是有宠有子的妃子,将来只怕还能更进一步。三个儿子,有两个进朝廷做了文臣,另一个则做了武将,可谓文臣武将都有了。
自此,沈凌终于觉得可以功成身退了。虽然距离她离开这个世界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但是沈凌不打算再费心去教养孙子孙女了,她名下的三间店铺,也都交给了儿媳们打理。接下来的时间,她准备好好安度自己的晚年,顺便培养一些比较有用的兴趣爱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篇打算写民国。
第70章
桌上已经摆好了晚饭, 一碟油煎小黄鱼, 一碟素炒豌豆苗,一碟腐乳,并三碗白饭。
坐在上首的卫太太拿起筷子道:吃饭吧!
沈凌端起面前的一碗白饭, 尝了一口就知这白饭是用此等大米做的。不过她穿了这么多次,已经适应了各式各样的生活。虽然这碗白饭同她做国公府夫人和太夫人时吃的碧粳米差上太多,但她还是面不改色的就着那碟素炒豌豆苗一点一点的往嘴里拨拉饭粒。
坐在她身旁的卫临则心不在焉的吃着饭,卫太太不时往他碗里挟些鱼肉和豌豆苗, 说着多吃一点的话。
沈凌静静的吃着自己的饭,中途并不插言。
饭后,沈凌回到自己的房间, 过不多时,卫临便被卫太太赶到了房里。他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看见沈凌朝这边看过来,不好意思的笑笑, 你先睡吧!我看会儿书。
沈凌点了点头, 却并没有先睡,而是取出了一些彩线准备打络子。菜油灯光线太暗, 若是做针线活太伤眼睛。
沈凌打络子的时候,卫临看似在看书,实则心思已飞到了别处。说实在的, 他其实并不反感父亲生前给他定下的这一门婚事,就是有些不大习惯身边多出这么一个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求学的学生, 结婚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
卫太太将他从学堂骗回来,逼他与陆家的这位姑娘成了亲,他起先很别扭了一阵,为此迟迟不肯与新婚妻子圆房。但是在家待了这么几日,发现这位刚过门的新婚妻子因为他冷淡的态度,过得战战兢兢,他又有些于心不忍。
沈凌打完一个梅花络子,就见卫临欲言又止的看着她。沈凌对他淡淡笑了笑,她现在穿的这个叫陆萍的少女长相很清秀,偏又有一种温婉的气质,这样淡淡一笑,尤其在昏暗的灯光下看来给人一种很娴静的感觉。
卫临不自觉的就放低了语气,我记得你比我小两岁是不是
沈凌不知道他为何忽然会问起这个,有些矜持的说道:我今年十五岁。
卫临道:这就是了。我今年十七岁。他犹豫的看了沈凌一眼,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现在正在学堂读书。你可不可以等我三年,等到我从学堂毕业以后,我们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