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到达
海鸥不会飞到距离海岸很远的地方,看到海鸥,就意味着海岸很近了。这一点郑森当然也知道。他点点头道:“看来再有一两个时辰,就应该能到静海了。”
果然,一个多时辰之后,静海港的高高的白色等它就出现在了郑森他们的视野中。船队开始减速,郑森的坐舰并没有直接进入港口,而是带头转向了右侧,并在那里抛锚暂时停泊。这些年静海港作为郑家的商品向北方销售的重要口岸,以及郑家在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据点,一直得到了郑家的极度重视。就港口规模而言,至少在渤海一带,肯定是第一的了。但即使如此,面对今天到达的船队,静海港的泊位依旧是非常紧张的,装卸货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抗风能力强,更适合远洋航行,而且没有装载多少物品的护航舰只就被安排在这片水域暂时停泊。免得挤占了宝贵的泊位。
护航的几条战舰卷起了风帆,下了锚,而这时候,从静海港中出来的几条快船也已经行驶到了战舰们的近旁,其中的一条小心的靠了过来。
“少将军,这是来接您上岸的。”张海生道。这时候,水手们也已经将绳梯放了下去。郑森的几个护卫人员也已经先下到了快船上。
“张舰长,你今天上岸不?”郑森问道。
“少将军,今天是到静海的第一天,作为舰长,我和赵训导当然都要留在舰上值班。大概到明天,赵训导就能上岸了,至于下官,在回程前找个时间上岸看看吧。反正静海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
郑森点了点头。静海确实是没什么好玩的,至少远远不如台湾,也远远不如吕宋那边好玩。
这时候赵训导官也从甲板的那边过来了,和模范军的大多数军官一样,他年纪不大,也就十八九岁,不过因为吹多了海风,黑红色的面皮很是粗糙,这让他看上去差不多老了十岁,只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倒是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
“少将军,您该下船了,下官等祝少将军旗开得胜!”
郑森走到绳梯旁边,几个水手立刻立正,向郑森举手敬礼。郑森也还礼道:“一路上辛苦大家了。”
“为华夏奋斗!”水手们大声回应道。在模范军中,这是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而这种回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洗脑灌输。配合着海军每条战舰,陆军每个连队的训导官的教导,对于提升士兵们的士气有很大的作用。
郑森微笑着点了点头,便顺着绳梯,下到了快船上。他朝着巡防舰上的水手们挥了挥手,快船便掉了个头,向着镇海港驶去。
这时候,其他的一些运输船也正在陆续进港,整个港区忙成一团。一只只运输船在引水员的引导下分别在刷着不同颜色的油漆的栈桥旁停靠。其中油漆成绿色的栈桥是给运兵船停靠的。因为士兵们可以自己携带随身物品和武器下船,所以这一类的栈桥设施相对简单,数量也最多。在这类的栈桥上,只要有梯子或者跳板就行。甚至,如果没有这些,也不是大问题,船上自备有下船用的网梯。
另一种涂着蓝色油漆的栈桥,则是专门供运输战马和火炮的船只靠岸的。这类栈桥都是双层的,顶层栈桥的高度几乎和马匹专用运输船的第一层甲板的高度平齐,栈桥的下层也正好和战马运输船的二层甲板高度相当。这样战马运输船打开船舷上的侧门,马匹以及沉重的火炮就可以直接通过一个坡度不大的跳板走上或者推上栈桥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卸货的速度。当然,在舷侧开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船只的结构强度,不过这种船毕竟不是战舰,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
还有一种栈桥则被涂成了黄色,这是运输一般的物资,比如铠甲,火药,粮食之类的物资的,在这类的栈桥上,有一些起重滑轮,可以相当方便的将这些东西吊运上来。
这次在静海上岸的是模范军的第一骑兵团,三千多名官兵,数千马匹,以及各种物资,装满了整整一百条大小船只。要把他们全弄上岸,还是很要花些时间的。依照计算,第一骑兵团大约要花费两天时间才能完全上岸。然后因为从济州岛到静海的长途海运,一些马匹的状态也不太好,又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而在这些天里,依照计划,第二步兵团和第三步兵团也将陆续抵达。
郑森乘坐的快船吃水很浅,它们有自己的小码头。这些码头处水深不够,大船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快船上的桨手们整齐的划着船桨,很快就到了小码头,郑森看到,郑芝虎郑芝熊已经带着郭怀一等人带着几辆马车等在这里了。
“二叔!熊叔!”一下船,郑森赶忙上去行礼。
“阿森,总算把你等来了。”郑芝虎哈哈笑道,“看着你带着这么多的模范军过来了,我这心里也就有底了。嗯,这里风大,我们先上车。”
郑森和郑芝虎郑芝熊上了马车,一上车,郑森便问道:“熊叔,如今京师里面怎么样了?”
“并没有什么新的消息。”郑芝熊道,“李闯继续搜刮.官员,我估计他大概弄到了数以千万计的银子。然后他还在想办法招降吴三桂。还答应吴三桂如果愿意投降他,便封他为什么‘一字并肩王’。几位皇子的情况也还好。不过暂时困在京师里面出不来,但是我们准备得不错,哪怕在京师中再躲个一年半载的,都没问题。”
“用不了躲这么久,李自成不会在京师呆很久的。”郑森道,“不过我们先不去京师,我们先去等着福王,等他来了,我们就去会会黄台吉的八旗兵,先给建胬一个教训,然后我们再去京师。等拿下了京师,就让福王登基。”
“让福王登基?”郑芝熊道,“那崇祯天子的几个皇子怎么办?”
“呵呵。”郑森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立刻回答。
郑森知道,江南那边的那些东林党人可不会闲着,如今他将福王骗到静海这边来了,东林党的人肯定会打个时间差,以“国不可一日无主”为名,抢先让潞王登基的。郑森估计着消息传播的速度,等这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他大概已经击退了黄台吉的大军,取得了一次大捷,然后他就可以挑唆福王登基,然后一边调转枪口靖难,趁机将江南地区真正的控制住。一边转头夺取京师,顺便把李自成抢到的那些银子再抢过来。
等到收复了京师,福王作为理论上的领导者,自然是有功于社稷的,这样一来,再将崇祯的几个儿子放出来,他们也不可能和福王抢这个皇位了。但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福王的一种威胁。郑森便又可以利用这几位皇子,牵制,控制福王。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冒充福王,做出一些“无人君体”的事情来,让他的声名狼藉起来,然后顺理成章的将明朝皇帝变成一个如东周天子一样的橡皮图章。当然,这种考虑,即使是当着自己的两位叔叔,也不是可以随便说的。
“建胬那边有什么举动吗?”郑森又问道。
相比我大明,建胬在保密工作上做得要好不少。再加上这个时候建胬正处在上升期,内部的团结也还过得去,所以要想混到建胬内部去直接获取情报并不容易。不过,因为认识上的不足,建胬对于一些经济情报毫无保密意识。因此,通过对于建胬控制区的物品价格的变动的研究,倒是可以发现不少东西。
“最近在山西,蒙古人收购了不少粮食生铁,具体的数字一会我让人拿来给阿森你看。”郑芝熊道,“另外,建胬购入的火药和硝石也大量增加了。根据这个我们推断,建胬应该是扩大了他们的火炮部队。不过,建胬买进的铜的数量倒是没有增加太多,所以,我们估计,他们可能从锦州得到了不少现成的大炮。”
郑森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个推断应该是可靠的。当年祖大寿对自己的老巢锦州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锦州城中有关宁军的火炮作坊,能够自己制造一部分的火炮,此外,祖大寿当年也从郑家这里购买过一些大炮,所以郑森估计,清军在松锦之战之后,应该至少能弄到四五十门各类火炮,再加上祖大寿的火炮作坊也被清军完整的俘获了,这段时间里,他们多半也帮着我大清铸造了一些火炮。不过郑森对此并不太在意,因为无论是祖大寿自己铸造的,或是郑家卖给祖大寿的火炮,都是威力大,射程远,但是却过于沉重,难以移动,只能用于攻城和守城的大炮。这些火炮太重,搬运困难,跟不上军队的速度,所以在野战中,这些炮几乎是没有办法用的。这一次郑森的计划是要寻求和建胬野战,野战中,这些大炮自然是不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