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神物番薯!
也难怪崇祯失态,因为杨山芦的介绍太惊人了!按照他的说法,这种不起眼的看着像个泥蛋蛋似的东西,实在是非常的逆天啊!最简单地说就是产量极高!
要知道崇祯在离京之前,也是恶补过一番这方面的知识,知道现在的大明(指正常年景),北方一亩地一年约可以收获一石粮食(约190斤),南方大约一年可以收获一石半(约300斤),可是现在呢?
按照杨山芦的说法,这种泥蛋蛋光是在北方,一亩就可以收获最少十石!(1900斤)如果是换成南方那种鱼米之乡,一亩地收获个十几石(3000斤左右),那都跟闹着玩似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叫做番薯的泥蛋蛋,还非常好伺候,广种耐瘠,什么犄角旮旯地,河边滩涂,全都能种,而且不占水稻生产的农事,实现一块土地上的两熟乃至三熟!甚至连番薯的藤蔓都可以作为饲料,喂猪喂羊的,所以实在是一件逆天的神物啊!
甚至这个番薯如此逆天,连一旁的王承恩等人听了之后,都是眼睛恨不得要瞪出来了!如果真有这么神奇的话,我大明的百姓还用得到卖儿卖女吗?光靠这个东西就有救了呀!
不过杨山芦所说的实在太过令人震撼,所以崇祯在镇定了一下之后,马上两眼死死地盯着杨山芦道:“爱卿你所言当真?”毕竟真要是这样的话,大明的百姓就有救了呀!
“回皇上,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微臣敢用性命担保。”杨山芦就是肯定的说道。
“哈哈!”崇祯都是激动的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朕这次来东路,真是来对了呀!那还等什么,还不赶快把这个番薯交给户部,向整个大明推广!”
“皇上容禀,这个目前还不可以。”杨山芦知道崇祯不懂育种方面的知识,要知道这可是番薯(和其他名字中带着‘番’字,‘西’字,‘胡’字的农作物一样,都是从大明之外引进的,例如番薯,番茄,西红柿,胡萝卜等等)
就拿番薯来说,原产地是在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引入到中国也只有约四十年的时间(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当时在吕宋(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引进,此人是有功的),因为引进时间还不长,所以贸然推广的话,会水土不服,产量极低乃至绝产。
(在原本的历史中,洪承畴就于一年后在陕西等地强行推广红薯,结果因为不适应当地地情,几乎绝收而闹出民变),
所以现在呢,杨山芦也就耐心的和崇祯解释了一下,其实这些番薯在温室里,已经是培育到第五代了,不过按照杨山芦的估计,最起码还要再培育两年,进行十几次的育种之后(包括琼州岛那里同步进行的育种,那里四季如春,一年可以育种三次),优中选优后,才能马马虎虎开始推广(一千斤不到的亩产量),不然的话,贸然推广那是不行的。
而崇祯听了就是有些遗憾,还要再等两年吗?不过转眼一想,他就是兴奋起来……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啊!而且这个东西的产量如此逆天,这只要再坚持两年,大明就有救了!
于是看完之后,崇祯当即就是下了重要指示,这个番薯一定要快搞大搞!争取早日造福大明百姓!并且要做好安全工作!(温室内放着几个用来提高温度的炭盆,效果很好,但是要预防发生火灾)
杨山芦当即就是笑道,请皇上放心,这个微臣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并且保证会做得好好的!
而崇祯听了就是感慨不已,这么稀罕的东西都能被他找到的,甚至在一年前就开始培育了,这位难道真是神人天授?可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大明的福星啊!
于是这次,崇祯就罕见的在温室内呆了一个多时辰,把番薯的各项事宜详细的问了个清楚,一直到天色已经擦黑,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崇祯这才恋恋不舍的走出了温室。
接着就准备开晚饭了,等到两人一起回到了参将府,杨山芦知道崇祯的脾气,不喜欢奢华,像什么慈禧老妖婆一顿饭上百道菜似的,所以杨山芦除了弄了几样当下少见的蔬菜之外,又炖了一只老母鸡做汤,给崇祯调养下身体之外,另外一个重头戏,他就是蒸了一只番薯上桌。
而等到崇祯看见番薯居然也上桌之后,那是惊喜非常啊……连忙就夹了一块品尝起来,而等到他吃完之后,更是已经是开心的满面笑容了:“好!这个东西好!入口甘甜,还非常的软糯,这样连老人小孩都可以食用,非常的好啊!”
要知道本来杨山芦虽然说得非常好,可崇祯还有些担心……所谓万事难两全,这个番薯产量这么高,会不会口味就会不太好?跟嚼蜡似的,可是现在呢?
包括坐在下座的王承恩和英国公张世泽,也都尝了一块,而等到他们吃完之后,都不得不承认,这个番薯虽然比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是就口感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更不要说在灾荒年代,人都快要饿死,连观音土都要吃下去的时候,还会在乎口感么?
于是到最后,整整一个半斤的番薯,就被崇祯开开心心的给吃了一半,脸上更是露出了欢喜已极的笑容啊……毕竟崇祯可不是不知民间疾苦,说出何不食肉糜的那种皇帝,他太清楚这个东西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了!可是现在呢?
而杨山芦见他开心的模样,心里也是非常满意的……呵呵,皇上你不知道吧,为了让你吃得满意,我可是把留种的一个番薯都给上桌了(一个温室内有几百个),不过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啊。
而这样一顿饭满意的吃完之后,杨山芦就安排了一个清净的院落,让崇祯休息,包括他带来的那1000名护卫,也都各有地方安置。
然后这样睡过一晚之后,第二天崇祯就是精神饱满的起来了,然后按照预定的行程,接下来他就是去考察百花露作坊,和羊毛衫作坊。
一行人先是去的百花露作坊,然后老实说对于这个百花露作坊,崇祯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因为他根本看不懂里面的那些瓶瓶罐罐的作用,而且百花露作坊的规模也不大,只有六七个人而已,所以他虽然知道这个东西利润很高,却与国家民生无补,所以他没什么兴趣。
可是等到他参观了羊毛衫作坊之后,却是非常有兴趣的,一来羊毛衫作坊占地就很大,足足有好几亩地的,第二个里面招收的工人更是非常多,照他初步看下来,这样一个羊毛衫作坊里面,光是纺织女工就有六七百,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各种女工,估计整个作坊里面都有接近1000人!
而且他还询问过,这些女工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她们一个人的收入就可以养活全家,这到时候她们的男人再去挣一份钱……
所以等到崇祯参观完毕之后,那是非常的满意啊……只有这样的作坊,才对国家民生有所帮助啊……
你想想看,一个作坊就可以吸纳这么多人就业,而是还是之前作为弱势群体的妇人,这对稳定民生,会有多大的帮助啊!(这样哪怕田地荒芜,光靠妇人的收入都能养活全家)
不过崇祯等到参观完之后,对此也有疑惑,他就是问杨山芦:“杨爱卿,可是你的羊毛衫作坊人数这么多,产量这么高(月产近万件),价格还不低,这到时候羊毛衫会不会卖不掉啊?”
而杨山芦听了就是笑了,这怎么可能呢?当然这也是目前大明的症结所在,别看现在大明普通的百姓,都是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可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还有各种官员阶层,勋贵阶层,这些人可是非常有钱的哦,有足够的购买力!
更不要说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大明这一个国家,其他国家还有很多,这都是潜在的目标群体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样参观完羊毛衫作坊后,崇祯又是随即选一个军堡进去探查,毕竟军堡众多,这也是卫所的特色嘛。
而等到他看下来之后,又是非常赞叹……这其实就是一座普通的千户军堡,这样的军堡在一个卫所中最少都有五座以上的,并且堡内人口也不多,只是两三千而已。
可是等到崇祯进入这座军堡之后,就发现这里真的很好!崇祯没有去看过其他地方的军堡,但是京城的大体情况他还是知道的,可是这里呢,比号称首善之区的京城还要好!
只见这里的路面干净整洁,甚至环境都堪称优美!(街上都种有行道树的),就连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都是面带笑容,脸色红润的,甚至连各种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这样在大明各地都随处可见的情景,这里都是没有的。(有戴红袖章的老妇人专门盯着呢,有一个罚款五文)
所以看着这一幕,崇祯都忽然生出这样一个念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要不是现在外有鞑子虎视眈眈,内有灾害四起,光看这里的话,这简直就是一个太平盛世啊!
而看着崇祯的惊讶之色,紧跟在他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心中就是暗中感叹,这入了圣上的眼,估计杨山芦这回又要高升了!
包括同样紧跟在崇祯身边的张世泽,在被崇祯警告之后,已经不敢随便乱说话了,所以哪怕他心中对于杨山芦依然有所成见,可是在看见军堡的民生治理成这样,他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有些服气的……这他妈/的看来比张居正都厉害了呀!
然后一行人四下参观的时候,忽然看见前面街上围了一群人,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世泽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走了过去,而崇祯呢,好奇之下,同样也迈步走了过去。
其实这种人多的地方最容易发生意外,不过崇祯身边暗中护驾的人极多,所以这时自然有那种身穿便服的锦衣卫番子,悄悄地潜入人群中,先行把一切可疑目标都暗中控制了起来。
而崇祯呢,已经饶有兴致的走了过来,他倒要看看,治理的如此之好的千户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崇祯走过去一看,却发现原来是一个少年吏员,正在贴一张告示。
只是崇祯这么一看,却是有些惊讶的……感觉这个少年年纪非常小啊,应该都不超过十九岁的!可是这样都能做吏员了?不过来到阳和道东路之后,他看见的新奇事物已经不少,所以也就并没作声。
然后崇祯又看了看正在认真张贴告示的少年吏员,就忽然心中萌生一个念头……这番看来杨山芦治理民生是非常了得,可是他治下的吏治是不是也同样如此呢?
这样想着,崇祯就暗暗冲王承恩使了个眼色,王承恩伺候他二十几年,早已经心意相通,所以见状当即就是点点头,然后他就装成一副看不懂告示的模样,笑呵呵的从身上摸出了半两碎银,递给了那个少年吏员道:“小兄弟,俺们看不懂这个告示上面说的什么,能不能和我们说一下呀?”
“哦,这个是可以的,但是谢谢你的银子。”这个少年吏员并没有看见站在远处的杨山芦,不过他的职责,本来就是需要对百姓们宣讲的,所以他就是接受了这个请求,却拒收了银子。
接着这个少年吏员就是开始宣讲起来:“老人家,这张告示上面说的是,将军大人经过考察,在相邻的镇口堡又要开一家羊毛衫作坊了,所以家里有合适的妇人全都可以去报名的。”
“哦,原来如此。”
“是啊是啊,这就太好了!”此时周围聚拢的那些百姓,也都是议论纷纷,并且兴高采烈的,要知道那些纺织女工收入非常高,他们家里的婆娘早就眼红了,可是没奈何那个羊毛衫作坊离着太远了,这才没办法可想,可是现在呢?这就太好了呀!
而看着百姓们兴高采烈的议论,崇祯见了就是暗暗点头,可是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少年吏员的职业操守,就算是他住在深宫,也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吏滑如油,最是会敲诈勒索不过,可是现在呢……看来杨爱卿在吏治方面,果然也很有一套啊!
于是在对于军堡的考察圆满的结束后,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崇祯又是到处走访,实地调研,包括他还看了杨山芦编练的新军,培养人才的天下书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新鲜举措之后,崇祯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刘宗周刘老爱卿的言辞虽然激烈,还是说的却是没错的,杨山芦果然是一个治国的人才啊!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而且还能富国强民!既然这样的话……
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后,崇祯就准备返回京城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却和杨山芦进行了一番长谈,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某个重要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这个决定让之后大明的历史进程,都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