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0页

      原本,原身看待宁采臣和燕赤霞,更多的也就只是迁怒。
    帝辛一眼也没去看那痛不欲生、掩面匍匐在地上的宁采臣
    没了心爱的聂小倩、也没了顶替其他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的位置,宁采臣不仅永失所爱,就连前途也变得难以料知了。
    仔细算来,帝辛觉得他不用再多做更多的什么,宁采臣未来的生活也都不会太好过了。
    如有朝一日,宁采臣还能得中进士,那也都是人各有命。毕竟聂小倩魂灭之后,原身傅言诚就没有多怨恨宁采臣和燕赤霞了,他又何必非要弄得宁采臣一生潦倒、家破人亡呢?
    帝辛转眼,没再管宁采臣。日后他能过得如何,也全都任其自生自灭。
    至于燕赤霞
    帝辛侧首,因原身怨气消散后神台清明,也同样抹去了烦躁、重归了平静的目光,悠悠落到燕赤霞的身上。
    随着原身怨气的消散,他已经没有了太大要对付宁采臣和燕赤霞的理由。
    既然连宁采臣他都轻拿轻放了,更何况是身怀功德金光的燕赤霞。
    先是一个黑山老妖,再是帝辛的强悍一击,这半天里,燕赤霞损耗了他半生的修为。
    就帝辛来看,燕赤霞现在的状态实在是萎靡。也许,那已经不仅仅是半生的法力被耗尽了,更有可能的是,他内伤太重,甚至伤到了作为修行者修行根本而存在的灵脉。
    不似平常的伤痛,灵脉要修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疗养的。接下来恐怕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那燕赤霞都不能动用术法、只能作为一个普通人而存在了。
    帝辛心下满意,觉得这样挺好的。
    哪怕是迁怒,终归,在原身傅言诚的心里,燕赤霞也仍然是个仗着自己修为、包庇恶鬼祸端的不义之人。
    按照原身的想法,兴许,再也没有比让燕赤霞失去术法、同样尝尝势弱者的绝望更好的惩罚了。
    感受到身上原身留下的最后的怨气消散,帝辛嘴角悄悄上勾,心情甚好。
    他像来时一样,仍旧是不将宁采臣和燕赤霞放在眼里,只当他们是陌路,连一句“好自为之”也没想着要留下,转身出了门,翩然一跃,便已是树里以外的树林。
    在小树林里修炼所用的巨石上重新落座,帝辛掸了掸身上粗制长袍在兰若寺里沾染上的灰,便呆呆等起这身体给自己传来死亡的讯号。
    按照上一个世界的经验,他解决了小青扰乱自己佛心的可能,就算是完成了法海和尚的执念。又在那个世界等了十年,直等到法海和尚身死那一日,这才重新转换了世界。于是,他也不难得到一个结论
    兴许,他就是要等到原身身死的那一天才能离开当时的那个世界的。
    但他才刚下了这个结论,这个世界又出乎了他的意料
    在这个世界,原身傅言诚是早就死了的。他需要自己了却的执念,显然是他身死之后的事了。
    于是,帝辛又打破了自己先前的猜测,再给出一个可能
    “原身身死则能离开”这一点,十之是以完成执念作为前提。
    在自己“不会终止于一个世界”的猜测得到印证之后,帝辛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他端坐在巨石上,闭目清心,以为过不了多久就能像在上个世界一样,清楚地感受到这具身体里生命的终结。
    但他等了许久,从夜晚到白日,又从白日再次到了夜晚。整整两日,他再次确认了自己是真的没有要脱离这个世界的迹象,这才颇有些心情复杂地再次睁开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因为作者君更新都是现码裸奔,所以虫虫可能有点多,明天作者君大概会捉下虫,提前通知小天使们一声,免得小天使们点进来却没看见更新会失望
    更新一般都在1800左右,明天这个时间有更新的时候,小天使们就可以点进来了嗷
    抱住大家转圈圈3
    谢谢迷茫的一天555扔了1个地雷
    第17章
    是原身还有心愿没有完成?
    帝辛猜想,估计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原因了。
    他思索了一会儿,从头到尾再把原身傅言诚在兰若寺里丧命的过程想了一道,确认了原身的心里对聂小倩、宁采臣和燕赤霞都已经没了怨恨,一时间也想不通还有哪一点是他没替原身完成的,干脆就将这些思虑放到一边。
    船到桥头自然直,太较劲了不是什么好事,上个世界的时候,他不也就是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的法海心愿吗?
    换个角度来想,用多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再多积些功德不也挺好的?
    索性松开了打坐盘起的双腿,就势以左手的手肘作为支撑,半躺在巨石上,右手则轻轻搭在胸前的巨石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
    不管是在这个世界,还是他的殷商,人总是要分出一个三六九等的。
    手握权柄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总是要比没权没势的普通人多得多。
    平心而论,帝辛觉得,就原身傅言诚原来走的那条路,其实就很好。
    书籍、知识、文化,不再是王室贵族间的私有物,一介贫寒亦可凭借刻苦才华直上青云。哪怕没有原身傅言诚脑子里留下的十数年苦读经书,帝辛仍旧觉得,要在这个世界成为有权有势的人,着实要比在知识贵族私有的殷商容易得多。